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安素  张莉 《护理学报》2016,23(3):73-73,74
为了解决带胸腔闭式引流管患者的穿衣问题,笔者研制了一种已获得国家专利的胸腔闭式引流患者病服,该病服由领口、双袖、前片、后片、一字扣、引流口盖片、尼龙搭扣等组成,分别于衣服锁骨中线第2肋间隙处及腋下6~8肋间处留一大小为6 cm×6 cm正方形开口为引流管位置。使用时打开斜面钮扣及侧面尼龙搭扣,患者先穿患侧再穿健侧衣服,留置引流管时打开斜面或腋下引流管口盖布将引流管穿出固定,换药、观察局部敷料及引流管情况时,解开钮扣或尼龙搭扣即可。其设计简洁,穿脱方便,能很好地解决患者的穿衣问题,降低患者胸腔引流管脱落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2005年1月,我们为乳腺癌根治术后留置胸壁引流管连接的囊式负压吸引器装置患者制作了一种双侧内襟置大布兜的病员上衣,经过临床拭用,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制作:全棉布料,左右前襟内侧各钉一个长40 cm,宽30 cm的大布兜。大布兜的底边与前襟内侧底边持平。方法:病员穿上上衣,根  相似文献   

3.
介绍一种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患者病员服的研制及应用。病员服主体包括领口、前身、后身、肩部和袖体,病员服领口设计成圆领,肩缝从领口拆开延伸至袖体上臂三角肌下缘处,设置有用于闭合肩缝的肩缝盘扣;腰缝从病员服的腋下位置竖向拆开延伸至病员服下端,腰缝处设置有腰缝盘扣,后身的中部设置有开口,开口上设有可拆卸的遮布,通过魔术贴组件互贴合固定。改良后的病员服采取分片式打开衣服各区域,在可以充分暴露穿刺部位的同时,最大程度的保护了患者隐私,方便穿脱和保暖;患者在穿刺后如需胸腔积液引流,也预留了引流管的位置,便于观察伤口。此设计简洁方便,便于医生行肺穿操作,经临床应用,提高了肺穿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深静脉导管留置行胸腔闭式引流在胸腔积液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有关护理要点。方法以30例不同病因的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深静脉导管留置行胸腔闭式引流,并对整个的护理过程进行总结。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在精心仔细的护理后,经4~14d置管胸液引流彻底,病情得到缓解。结论深静脉导管留置行胸腔闭式引流与常规胸穿放液或使用水封瓶胸腔闭式引流相比是一种安全、可靠、损伤小的方法,具有可行性、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术斤加强引流管的护理、引流液的观察、穿刺点的保护,保持引流管固定通畅,防止感染,是保证置管引流成功,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一次性留置引流管治疗大量胸腔积液3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次性留置引流管治疗大量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68例患者经X线胸片、CT或胸部B超证实有大量胸腔积液,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与对照组33例,治疗组行一次性留置引流管闭式引流,对照组采用传统胸穿术.结果:治疗组31例仅做一次引流即可引出全部胸腔液体,总有效率88.6%.结论:留置引流管持续引流避免了多次胸穿的危险性,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是一种能够替代传统胸穿术并值得临床普及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管在治疗自发性气胸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施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时,采用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管代替传统的胸腔引流管,观察其优缺点。结果 30例气胸患者均痊愈,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管较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操作方便,组织钝性分离疼痛程度轻,无伤口或胸腔内感染,无复张性肺水肿、血胸等并发症发生,拔除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管后无疤痕形成。结论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安全、有效、简便。  相似文献   

7.
胸腔引流是临床上治疗胸腔内积气、积血、积脓的有效方法,通常留置时间48~72 h[1].开胸术后患者常规进行胸腔闭式引流,以排除胸腔内的气体和液体,促进肺的复张.胸腔引流管的留置给患者带来了诸多不良后果,如疼痛、行动不便、感染的危险性增加等,而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的延长必然加剧了上述不适与危险[2].本次研究通过医护合作,对开胸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管理,有效的缩短了胸腔引流管的留置时间.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开胸手术后常规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其目的是排除胸腔内的积液、积气,恢复胸腔内负压,使肺复张,同时预防和治疗胸腔内感染[1]。胸腔引流管的留置会引起各种并发症,如皮下气肿、疼痛、行动不便、胸腔内感染等,严重影响患者预后,而且随着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的延长更加剧上述不适与危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挖掘住院患者胸腔闭式引流管非计划拔管(UEX)事件发生的关联因素,制订防范策略,降低胸腔闭式引流管UEX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至2021年9月期间上报的156例胸腔闭式引流管UEX事件,采用Apriori算法进行数据挖掘,探讨胸腔闭式引流管UEX事件的关联规则。结果 使用χ2检验对得到的关联规则进行有效性评定,最后结合专业知识获取强关联规则11条。住院患者胸腔闭式引流管UEX事件风险因素包括年龄≥60岁、吸烟史、文盲、男性、呼吸系统疾病、内科患者、5~10年护士、二级护理、清醒患者、评估不到位、夜班、管道留置1~5 d、轻度疼痛、床上活动时、敷贴固定、未二次固定、固定松脱。结论 通过数据挖掘,深入分析胸腔闭式引流管UEX事件各因素间的关联规则,为胸腔闭式引流管理UEX防范管理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科学、准确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水柱深度对自发性气胸病人胸腔闭式引流效果的影响.[方法]将36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病人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18例.常规组采用玻璃管浸没在液面下3cm~4cm,观察组采用玻璃管浸没在液面下1cm~2cm,水封瓶保持直立,比较两组病人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病人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常规组.[结论]在护理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病人胸腔闭式引流时采用长玻璃管浸没在液面下1cm~2cm,能有效地加快气体排出,缩短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前,医院在临床外科手术时,患者穿着上下分体的患者服,当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均需要自己或他人帮助脱掉患者服,全部暴露身体,手术完成后,为保证安全,脱下的患者服随患者转运车一起离开手术室,回到病室后,更换病室被服的同时,搬运患者不可避免会暴露部分肢体,患者在术后不适时又因裸露肢体而产生心理不适。有人研发的手术患者服是前后两穿双侧开衩上衣和隐形开侧裆病员裤,克服了普通患者服存在的缺陷,减少了引流管的牵拉,方便操作护理,适用于术后患者;也有人研发成人多功能重症监护袍,以反穿式睡袍为基本样式,长80 cm,正面宽55 cm,留5个电极嵌入孔,侧面留有胸腔闭式引流管插入孔,下部留有腹腔引流管插入孔,两侧袍袖内侧设有可翻开部分等,此患者服主要是为了重症患者使用,优点是方便护理,保护患者隐私。这两种不适宜在临床外科手术患者中推广。为了解决此问题,护理人员自行设计一种手术患者袍,临床应用一年多,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健康教育路径对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的影响,规范该类患者手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 将2006年3-12月行开胸手术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将2007年1-9月50例同类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进行胸腔闭式引流常规护理及宣教;实验组按健康教育路径由经培训的专职责任护士在患者术后当天及术后第1、2、3、4天对患者根据健康教育路径实施干预,内容包括心理护理与疼痛管理、呼吸功能锻炼、活动训练及引流效能增进措施等.比较2组患者胸腔引流管平均留置时间.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胸腔引流管平均留置时间分别为(74.40±8.88)h、(91.68±10.08)h,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胸腔引流术后落实健康教育路径,有效地缩短了开胸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与费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预防胸腔闭式引流管意外脱落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患者130例。2012年1月~12月的58例患者纳入常规组,将2013年1月~12月的72例患者纳入PDCA组,2组均行常规护理。仅PDCA组采用PDCA法,包括建立预期目标、分析出现问题、对护士强化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要点与意外脱管培训和提出持续改进的对策与措施。比较两组胸腔闭式引流管脱管的例数与率。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胸腔闭式引流管意外脱管率从13.79%下降到4.16%。结论应用PDCA循环管理可以降低胸腔闭式引流管意外脱管的风险、增强患者的导管安全和提升病区重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细胸腔引流管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VAT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行VATS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实验组50例采用超细引流管辅助粗引流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对照组37例采用常规改良胸腔闭式引流管。观察2组患者胸腔引流效果、疼痛评分。结果实验组1~4 d胸腔积液引流总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10 d总引流量及引流管留置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2组患者术后12 h VAS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24~72 h静息及咳嗽时VAS疼痛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VATS术后超细引流管辅助胸腔闭式引流更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水柱深度对自发性气胸病人胸腔闭式引流效果的影响。[方法]将36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病人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18例。常规组采用玻璃管浸没在液面下3cm~4cm,观察组采用玻璃管浸没在液面下1cm~2cm,水封瓶保持直立,比较两组病人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病人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常规组。[结论]在护理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病人胸腔闭式引流时采用长玻璃管浸没在液面下1cm~2cm,能有效地加快气体排出,缩短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专用病员服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70例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5例,对照组穿着普通病员服,观察组患者穿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专用病员服。观察两组患者引流管不畅脱管情况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引流管打折、受压致引流不畅1例,无发生脱管,患者的平均满意度达98.53%;对照组引流管打折致引流不畅9例,脱管4例,患者的平均满意度为82.06%,两组比较均P0.05。结论: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穿专用病员服更利于观察切口引流、切口换药、保护患者隐私,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报道1例心肺复苏术后合并交通性气胸患者高压氧治疗的护理经验。该患者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术毕在麻醉苏醒时出现肺空气栓塞,呈交通性气胸,属于高压氧治疗的禁忌证,但患者病情危重又急需行高压氧治疗。经多科会诊讨论立即成立了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抢救能力的护士组成的特护小组,制定运送救护患者及高压氧治疗的应急预案流程指引;制定了2套胸腔闭式引流管应急处理方案。高压氧舱对一些急救器材有特殊要求,本例患者改用软塑料袋装液体输液,取消微泵、输液泵的使用,并对药物及仪器等均进行了舱内预实验,以确保抢救工作能顺利进行。进舱前做好各管道的固定与处理;进舱后加压期间保证尿管、胃管处于夹闭状态,防止外界空气进入患者体内引起腹胀,而该患者经胸腔闭式引流后,仍有较多气泡引出,且随着氧舱压力的升高,胸内气体膨胀,因此在高压氧加压期不能夹闭胸腔闭式引流管,使用60ml注射器接两侧胸腔引流管,每隔5min用人工方法抽取胸腔内气体1次。稳压及减压期间开放胃管及尿管,将胸腔闭式引流管开放并连接水封瓶引出气体。本例患者顺利度过了高压氧治疗,成功摸索出了高压氧舱内压力变化时胸腔闭式引流管的紧急处理方案,也为气胸带胸腔闭式引流管同类患者的治疗积累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8.
呼吸系统     
930399双侧自发性气胸临床护理体会陈娴刀西南国防医药厂1992.2(4)一226~2肠 1.充分掌握病情,做好临床观察。2,胸腔闭式引流是治疗气胸的关键。交通型和高压型气胸以插管引流为好。插管及连接管应选软硬适度、透明或半透明直径为石一sm山硅狡管为宜。弓!流管除与水封瓶配套外,其他应专食专用,升有备用管。引流管使用后浸泡消毒,反复揉搓,除去廿内粘附物。再经灭菌备用。无胸腔积液的病人及双侧气胸者均取半卧位;有积液者取半卧位与平卧位交替,并协助病人行左右小幅度翻身,以利引流畅通,观察引流管有无移位、折叠,以及气体溢出数量和症状有无…  相似文献   

19.
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复张性肺水肿的应急护理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 11例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复张性肺水肿的应急护理和预防.发生复张性肺水肿后,立即夹闭胸腔引流管,安置患者端坐位,加强病情观察及呼吸管理,按医嘱应用地塞米松、氨茶碱等药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能有效控制患者症状,降低病死率.在胸腔闭式引流过程中加强病情观察,控制肺复张速度,能减少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复张性肺水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临床上气胸治疗多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术排气治疗气胸,以往我们作胸腔闭式引流术多采用传统普通引流管作引流,引流管管径较粗、质地硬,需作手术切口置管,患者翻身、咳嗽或深呼吸时疼痛加剧,伤口愈合时间长、较易感染.自2006年以来,我科改用深静脉留置管作胸腔闭式引流的新方法,并与传统的普通管作比较,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