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评价128层螺旋CT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13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128层螺旋CT心血管造影的表现,并与手术所见对照分析。结果心脏部分畸形诊断符合率80%(12/15),包括7例ASD其中2例漏诊、6例VSD、1例三尖瓣反流漏诊、1例右位心;心脏大血管连接畸形诊断符合率100%(7/7),包括肺静脉异位引流2例、主动脉骑跨4例、左侧永存上腔静脉1例;心外大血管畸形诊断符合率93%(13/14),包括动脉导管未闭4例其中1例PDA漏诊,主动脉缩窄1例、主动脉狭窄1例,肺动脉狭窄7例。结论 128层螺旋CT心血管造影对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64层螺旋CT在新生儿及婴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对新生儿及婴儿先天性心脏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5例诊断CHD的新生儿及婴儿进行64层螺旋CT对比增强心脏检查,并用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及容积成像进行图像重建.所有病例均做超声心动图(ECG)对照,并经手术证实.结果: 64层螺旋CT、ECG对心血管畸形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6.98%、71.86%,前者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后者(χ2=23.88,P<0.005).心内畸形68处中,64层螺旋CT、ECG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2.65%、97.06%,两者无统计学差异(χ2=0.68,P>0.05).心外畸形131处中,64层螺旋CT、ECG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9.24%、58.78%,前者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后者(χ2=32.32,P<0.005).结论: 64层螺旋CT是诊断CHD可靠的方法,弥补了ECG对心外畸形诊断的不足,尤其能评价主动脉、肺动脉以及冠状动脉,对术前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张兴雨 《中外医疗》2012,31(36):179-180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MSCT)在先天性主动脉缩窄(Co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例经手术或DSA证实的CoA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其病理分型与合并畸形的诊断价值。结果 19例CoA术前CT均诊断正确,诊断准确率100%。对合并的畸形,如动脉导管未闭(PDA)、主动脉骑跨、大动脉转位、肺动脉狭窄、体肺侧枝循环术前CT均正确诊断。结论 256层螺旋CT作为一种无创性血管造影技术,对于CoA及其合并的其他畸形,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可作为患者检查的首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肺动脉吊带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以经螺旋CT重建和手术证实的6例肺动脉吊带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多普勒超卢心动图特点及漏诊原因.结果:6例肺动脉吊带患儿,多普勒超卢心动图确诊5例,诊断率为83.3%:漏诊1例,漏诊率16.7%.4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1例合并房间隔缺损,2例室间隔缺损,1例法洛四联症.CT诊断及手术证实6例均合并气管狭窄.x2检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与螺旋CT重建两种方法诊断准确性方面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卢心动图诊断安全,无痛,操作简便,对肺动脉吊带早期确诊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对先天性心脏病法洛四联症及伴发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0例手术证实的法洛四联症的MSCT(多层螺旋CT)资料并与心脏二维超声(TTE)结果比较。结果:MSCT及TTE对法洛四联症的室间隔缺损及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厚诊断符合率基本相同,无统计学意义,对肺动脉瓣的狭窄B超优于MSCT,瓣上、下狭窄的观察,伴发畸形的诊断,MSCT优于B超。结论:MSCT与TTE联合检查可提高对法洛四联症术前的评估,指导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128层螺旋CT曲面重建在颌骨骨折和牙齿与颌骨关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从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88例颌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批患者分别进行常规CT扫描和128层CT扫描,将扫描结果与最终手术结果对比,比较这两种方法对颌骨骨折的诊断准确率,以及牙齿与颌骨关系的诊断结果。结果 128层螺旋CT曲面重建在颌骨骨折诊断的准确率为96.59%,显著高于常规CT扫描的87.5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8层螺旋CT扫描以及数据曲面重建对于颌骨骨折的诊断准确率高,能良好反映牙齿和颌骨之间的关系,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分析128层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226例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接受X线、128层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诊断,分析比较二者诊断结果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X线片诊断肋骨骨折165例、共216处肋骨骨折,128层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诊断肋骨骨折195例、共281处肋骨骨折,128层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诊断肋骨骨折准确率97.23%明显高于X线片诊断准确率74.74%,差异显著(P0.05)。结论 128层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在肋骨骨折诊断中应用价值肯定,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MSCT)对法乐四联症(TOF)中肺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01例法乐四联症患者肺动脉发育情况的64层螺旋CT表现,并与超声心动图(UCG)及手术结果对照。结果101例法乐四联症中手术证实肺动脉共有182处狭窄,CT正确诊断141个,诊断准确率77.5%,UCG正确诊断156个,诊断准确率85.7%,二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3.585,P>0.05),CT与UCG结合可将诊断准确率提高到96.2%(175/182)。对于肺动脉的测量,MSCT与UCG之间有良好的相关关系(主肺动脉r=0.58,左肺动脉r=0.63,右肺动脉r=0.72)。结论64层螺旋CT可以清晰直观地显示法乐四联症中肺动脉发育情况,尤其是联合UCG可提高诊断准确率,能为外科手术提供正确和充分的术前诊断。但对肺动脉瓣的发育情况诊断价值MSCT不如UCG。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法洛四联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9例临床诊断为法洛四联症的患者接受了16层螺旋CT心脏造影检查,所有患者均使用二维和三维图像进行诊断,包括多平面重建(MPR,冠状位、矢状位和斜位)、曲面重建(C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重建(VR)。结果:所有患者均有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和右心室肥厚。法洛四联症的CT形态学特点与超声心动图相同。4例患者发现动脉导管未闭。冠状动脉的主要分支显影清晰,发现冠状动脉变异3例,左右冠状动脉主干均起源于右侧冠状窦1例,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前降支(LAD)1例,左前降支(LAD)和左旋支(CX)直接起源于左冠状窦1例。肺动脉分支扩张1例,肺动脉分支狭窄6例,双上腔静脉1例。结论:16层螺旋CT心脏血管造影不仅能显示心脏的解剖结构,而且还可以评价冠状动脉解剖变异和肺动脉狭窄,有利于法洛四联症患者的手术计划的制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R及多层螺旋CT薄层平扫及SSD三维重建在外伤性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分别进行CR、螺旋CT薄层扫描及三维重建的36例肋骨骨折患者的影像资料,比较骨折的检出率。结果 36患者中,CR检查明确诊断骨折69处,诊断准确率85.18%;螺旋CT薄层扫描明确诊断总骨折81处,诊断准确率100%;SSD三维重建诊断骨折79处,诊断准确率97.53%。CR与螺旋CT薄扫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T薄扫与SSD重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平扫及三维重建,能够立体、直观、多角度地显示肋骨骨折,且对骨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R检查,是肋骨骨折首选的、比较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128层CT前门控低剂量扫描在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CHD)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行128层CT前门控低剂量扫描技术检查的先心病患儿35例,记录其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出有效辐射剂量(ED)。比较128层CT前门控与心脏超声心电图(UCG)结果的符合率,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35例前门控低剂量扫描的容积CT剂量指数为(0.90±0.24)m Gy;剂量长度乘积为(12.9±4.7)m Gy·cm;有效辐射剂量是(0.29±0.09)m Sv,最低0.156m Sv,最高0.52m Sv。图像质量评分为(4.3±0.7),图像均符合诊断要求。128层CT前门控的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超声心电图(UCG),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7.2%(104/107)、90.6%(97/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3,P0.05)。其中心内畸形准确率分别为98.2%(57/58)和96.6%(56/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2,P0.05),心脏-大血管连接异常诊断准确率均为100.0%(24/24),心外大血管畸形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2.0%(23/25)和68.0%(1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0,P0.05),明显优于UCG。同时,MSCT能观察患儿肺部情况,共检出合并气道异常3例。结论 128层CT前门控低剂量扫描在小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2.
李慧君  杨明 《现代医学》2012,40(3):255-258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64- MSCT)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75例患者同时行64-M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和传统冠状动脉造影(CCA).以CCA结果为金标准,观察64- MSCT对冠状动脉狭窄率≥50%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75例患者中,651段血管的图像质量可用于临床诊断,64- MSCT诊断冠状动脉血管狭窄≥50%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87%、99%、92%、98%和98%.结论:64- MSCT可较好地诊断冠状动脉狭窄≥50%的病变,同时具有无创和简便的特点,可以作为临床冠心病筛查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60例疑似冠心脏病患者采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并与常规的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的结果进行比较,观察64层螺旋CT诊断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性及诊断正确率等。结果 64层螺旋CT诊断轻度、中度以及重度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分别为68.6%、81.0%和90.9%;诊断的特异性分别为99.0%、99.3%和98.0%,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4.5%、97.1%和96.2%。诊断一致性较好,Kappa=0.453。结论采取64层螺旋CT诊断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狭窄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诊断正确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128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在足部骨折、错位诊疗中的指导价值.方法 51例足部骨折、错位患者,分别行X线片和128层螺旋CT三维重建影像检查,对照术中所见,分析比较两者在诊断和手术治疗中的指导作用.结果 X线片检查10例无法明确诊断,后经手术证实诊断错误1例,128层螺旋CT临床诊断均正确,诊断正确率分别为78.43%和100%.128层螺旋CT与X线片在明确诊断(x2=35.35,P<0.01)和手术指导方面(x2=19.49,P<0.01)有显著性差异,128层螺旋CT明显优于X线片.结论 128层螺旋CT能立体、动态地显示足部骨折、错位的形态及程度,有助于明确诊断及手术中指导.  相似文献   

15.
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颈脑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颈脑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3月至2010年9月,我院临床怀疑颈脑血管疾病981例患者,应用128层螺旋CT进行颈脑血管成像检查,回顾性分析颈脑血管疾病的各种影像学征象。结果颅内动脉瘤89例,颅内动静脉畸形25例,颈脑血管狭窄524例(颈总动脉狭窄53处,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183处,烟雾病3例,椎动脉起始段狭窄73处,左侧锁骨下动脉起始段狭窄75处,颅内动脉狭窄195处),颅内乙状窦血栓3例,海绵窦瘘3例,血管变异78例,无异常发现259例,阳性检查率73.59%(722/981)。结论 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颈脑血管疾病,具有高效、无创、诊断准确等优点,对评价其风险,制定治疗计划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128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胃癌术前TNM分期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作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4例胃癌患者,上述患者均接受了128层螺旋CT增强扫描,根据扫描结果对患者进行TNM分期诊断,并与病理TNM分期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判断128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胃癌术前TNM分期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T1期准确率为50.00%,T2期准确率为63.64%,T3期准确率为73.68%,T4期准确率为90.00%,T期整体准确率为72.73%;N0期准确率为68.75%,N1期准确率为76.19%,N2期准确率为85.71%,N期整体准确率为75.00%;M0期准确率为96.67%,M1期的准确率为85.71%,M期整体准确率为93.18%;CT与病理诊断对比在T分期与N分期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M分期对比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128层螺旋CT可较准确地显示胃癌侵犯胃壁的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脏器的转移情况,在胃癌M分期判断上有较高的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Song W  Jin ZY  Wang Y  Xu Y  Yan HZ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6,28(1):49-52,i0010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气管支气管狭窄及闭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8例胸部平片发现肺门或肺内异常患者行1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以纤维支气管镜检测结果为金标准,计算低剂量CT气管支气管多平面及曲面重建图像发现气管支气管狭窄及闭塞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 1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发现中心气道、段支气管狭窄及闭塞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为别91.3%、98.1%,97.6%、86.7%和97.9%、97.6%,其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中心气道的诊断结果不存在偏差(P=0.257),但对段支气管的诊断结果存在偏差(P=0.035)。气管支气管多平面及曲面重建图像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显示中心气道及段支气管正常、狭窄、闭塞有显著一致性(P〈0.001),显示中心气道的一致性好(Kappa=0.846),显示段支气管的一致性中等(Kappa=0.694)。结论 1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的气管支气管多平面及曲面重建可准确显示气管、支气管的狭窄和闭塞,有效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8.
16层螺旋CT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在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0例临床可疑的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行下肢动脉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所有患者于CTA检查前或后2周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TA重建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技术(VRT)及曲面重建(CPR)。以DSA为金标准,评价CTA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CTA诊断下肢动脉≥50%狭窄的敏感性为94.3%(115/122),特异性为98.4%(548/557),准确率97.6%(663/679),阳性预测值为92.7%(115/124),阴性预测值为98.7%(548/555)。结论 16层螺旋CT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可部分性替代DSA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