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Anderson医疗卫生服务利用行为模型(The Behavioral Model of Health Services Use,BMHSU)作为西方国家解释个体医疗行为的主流理论模型,近年来开始被国内医疗卫生领域学者作为理论分析框架指导实证分析。由于中西方文化、医疗卫生制度的差异性以及模型指标体系的抽象性,国内学者在应用BMHSU时,普遍存在着模型操作化应用不规范且应用版本滞后的问题。通过阐述2013年完善版BMHSU的指标体系结构以及指标间的关系,并深度解读模型指标体系中变量的定义及其操作化,将有助于国内学者掌握BMHSU的最新发展动态并进行测评量表设计,合理、规范地将其应用到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实证研究中。  相似文献   

2.
减少非计划再住院意味着节约医疗成本、提高医疗质量和增进患者健康,是提高医疗服务价值的潜在抓手之一。 国内外学者对非计划再住院的研究愈加关注,但现有研究缺乏理论基础,再住院的影响因素、影响路径和多元主体交互效应等 影响机制问题尚未达成共识。基于文献研究,对再住院影响因素及影响机制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以安德森模型为基础,从供 方、需方和环境因素多元视角构建非计划再住院影响机制的整合模型,将为今后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框架和研究基础,并为深 化我国医疗卫生体系改革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价格和收入对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城乡差异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在1993年全国卫生服务总调查的基础上,以两周患病就诊率作为基本医疗眼务需求的度量指标,通过运用简单比较和高级经济学模型技术,分析了我国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城乡差异及价格和收入对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的影响,以便从经济学的角度了解和把握我国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以我国18个省市的政府卫生投入作为决策单元,分别从经费投入、人员投入和资本投入3个方面选择投入指标,从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效率与服务数量两个方面选择产出指标,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研究我国政府卫生投入效率,进而对我国政府卫生投入产出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整体上我国政府卫生投入效率较高,但是有的省市实际投入较少,还有一些省市存在一定的资源浪费和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等情况,可以通过有针对性地增加政府卫生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等措施,提高我国的医疗卫生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效率及影响因素, 为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 提高服务效率提供参考。方法从《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社会统计年鉴》中获取2011—2020年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投入产出相关指标数据,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供给静态效率, 采用Malmquist指数法分析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动态效率, 采用Tobit模型分析效率影响因素。结果 2020年, 天津、上海和浙江等15个省份的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综合效率=1.000, 且规模收益不变;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16个省份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综合效率<1.000, 其中, 15个省份规模收益递减, 1个省份规模收益递增。2011—2020年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全要素生产效率指数从0.988上升至1.036。万人口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数、床位使用率、人口密度、资产负债率和平均住院日影响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效率(P<0.05)。结论近年来, 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效率呈增长趋势, 存在地区差异性, 且受多重因素影响。应当进一步缩小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效率的地区差异, ...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以新型二级宏观医疗卫生服务系统为基点,进一步完善以社区为基础的医疗卫生服务理论体系,构建医院与社区互动逻辑模型,进行新型医疗卫生服务系统中医院与社区互动机制研究.方法 复杂系统研究方法,系统动力学以及multiagent建模方法,卫生服务理论.关联性分析以及文献综述、专家咨询方法.结果 经医院与社区互动关系系统分析以及关联性分析,获得医院与社区互动问题的主要主体和病人流动路径,分析医院与社区互动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逻辑模型.结论 医院与社区互动机制是新型宏观二级医疗卫生服务系统的关键部分,研究可为新型宏观二级医疗卫生服务系统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014—2019年的绩效水平进行评价,研究影响绩效的关键因素,并对机构发展提出相应建议,进一步发挥绩效考核导向作用。方法:基于文献分析及政策研究,从服务提供、服务效率、经济管理和人力配置4个维度选取指标,构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组合赋权法构建绩效评价模型。结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评价指标组合权重前 5名分别为健康检查人次、家庭卫生服务人次数、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数、医护比、诊疗人次数。结论:对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提出4个方面建议:(1)加强服务能力建设;(2)提升服务效率水平;(3)加强财务管理;(4)重视从业人员培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医疗保险参保地点对我国老年流动人口健康状况的影响及路径.方法:利用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基于安德森卫生服务利用行为模型,运用路径分析方法,分析医疗保险参保地点对健康状况的影响及路径.结果:在居住地参保有利于流动老人参加健康体检(β=0.60,P<0.001)、小病就医(β=0.33,P<0....  相似文献   

9.
医院与社区"双向转诊"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以新型二级宏观医疗卫生服务系统为基点,进一步完善以社区为基础的医疗卫生服务理论体系,建立新型医疗卫生服务系统中医院与社区“双向转诊”体制。方法:前期研究构建医院与社区互动模型、卫生服务理论、文献综述方法。结果:经医院与社区互动模型获得“双向转诊”主要主体和病人流动路径,分析“双向转诊”影响因素,揭示“双向转诊”机制,并提出政策建议。结论:医院与社区“双向转诊”机制是新型宏观医疗卫生服务系统二级互动的关键部分,研究可为医院与社区整体互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社会网络分析的应用拓宽了医疗与公共卫生的研究范式和实验场域,促进了流行病学、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卫生系统等研究的纵深发展。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及流行病防疫加速了社会网络分析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普及,从系统论角度出发研究公共卫生问题已经得到科研人员的广泛认可,研究成果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当前,社会网络分析主要被应用于医疗信息沟通、公共卫生行为、交际网络、医疗卫生系统研究等领域,其中疫病传播网络、医护网络与医疗系统网络的研究成为领域内聚焦的热门议题。社会网络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网络计量模型的拓展应用以及非正式网络的研究将是未来极具现实意义与探索价值的选题。本文运用文献计量的相关方法,梳理了2010—2019年全球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与概况。  相似文献   

11.
健康需要、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是卫生服务研究中的核心主题,因为其与卫生服务筹资、分配、提供、治理等卫生服务体系发展的核心问题紧密相关,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卫生政策的价值取向和权衡。在实际研究中,出现了三者概念混用和滥用现象。因此,正确界定三者的概念内涵、厘清概念间关系,对丰富健康需要理论研究、推动卫生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深圳市践行"以人为本的一体化服务"模式,探索建立"区域医疗中心+基层医疗集团"为主体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全市按照网格管理组建20家基层医疗集团,通过做强社区健康服务机构、做实家庭医生服务和优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医保、价格、财政和人事薪酬等综合激励机制,成为支撑居民健康守门人制度的强大后盾;并与23家区域医疗中心联网组团运营,形成医教研协作共同体。2018年,深圳市区属医疗机构和社会办基层医疗机构诊疗量占比为74.42%,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国际发达国家水平,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为14.42%,医疗费用处于全国较低水平。在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过程中,关键要以综合改革推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以"院办院管"体制强化医联体建设,以激励机制促进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以基层服务体系托起全民健康的基石,以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作为改革重点。  相似文献   

13.
相较于医药医保、医药医疗间关系的渐趋合理,医保与医疗间协调互动关系仍亟待深入讨论。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和医保支付方式优化分别是针对供给方和购买方的重要改革思路,两方面改革均有助于提升医疗体系改革成效,本文基于发挥政策合力提升社会福利水平的研究目标分析了如何建立二者的联动机制。主要研究结论是,应遵循激励相容的改革原则,以改善医疗机构行为作为联动机制的关键政策节点,通过构建互动嵌套的优化机制发挥政策合力。此外,联动机制的良好运转也需外部协同治理。建议应推行健康管理促进居民生活方式科学化、推进医联体建设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共享水平以及推动互联网与医疗服务的进一步产业融合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健康自我评价情况及对其就医决策的影响,发现高血压患者进行就医决策时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其健康生命质量、改善科学就医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16年居民卫生服务利用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采用安德森卫生服务利用行为模型为理论基础,进行倾向特征、能力因素、需要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并构建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高血压患者就医决策的主要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城乡(倾向性因素)、人均家庭年收入、商业医疗保险(能力因素)、自我照顾能力、VAS健康评分(需要因素)对高血压患者就医决策有影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城乡、收入水平、自我照顾能力、VAS评分对高血压慢病患者就医决策产生重要影响。结论:高血压患者健康自我评价对其就医决策影响较大;能力因素是影响高血压患者就医决策的主要因素;不同人口学倾向特征的高血压患者具有不同就医倾向;需要因素促进高血压患者就医行为。建议政策制定者重视高血压患者的健康自我评价,关注高血压患者抑郁和焦虑问题,提高城乡高血压患者医疗服务利用公平性。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5G技术在医疗行业的应用和实践,包括远程医疗探视与护理、远程医疗会诊、远程医疗诊断、5G急救通道、远程机器人手术等,并结合5G技术的应用特点和智慧医疗发展要求,指出了5G医疗产业统筹化、智能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以及远程医学研究、体征监测管理研究、精准医学研究、高精度测量研究、公众健康管理研究的主要研究方向,为5G技术在“互联网+医疗”中的深度融合应用和推进智慧医疗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进行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研究和探索,许多社区也都在尝试建立各种健康档案,但由于全国各社区建立的健康档案存在数据标准不统一、不能相互连接、不能共享数据等问题,因此各省市系统仍旧只在一定的范围内使用。目前卫生部制定的全国统一的居民标准健康档案的数据集项和记录项内容庞大,而且侧重于实行健康档案现代化的管理和统计,在实际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当中施行会出现记录量繁重、不易操作和运用等缺陷。如何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健康档案服务体系,真正服务城乡居民,提高效益,还需要做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目前我国健康医疗大数据发展的政策环境,并为我国健康行业决策制定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为我国健康医疗大数据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方向指引。方法:以我国国家层面出台的与健康医疗大数据相关的政策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挖掘的方法遴选出政策文本中的高频词,结合专家访谈结果构建PMC指数模型,对我国健康医疗大数据的相关政策进行量化评价。结果:PMC指数模型结果表明,我国9项健康医疗大数据政策PMC指数的平均值为4.72,其中2项政策表现良好,7项政策表现及格;国家层面健康医疗大数据政策整体质量良好,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结论:我国健康医疗大数据管理政策基本完善,政策在性质与功能上较为明确,本文着重从政策内容、激励约束和生命周期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目前医疗卫生领域普遍面临的问题,简要介绍了商业智能的概念及医疗卫生领域商业智能的框架;并总结了应用商业智能对医疗服务、医疗管理、公共卫生和医保管理四个方面产生的影响,最后探讨了商业智能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实施对策和应用前景,指出在医疗领域应用商业智能必将促进海量医疗数据的有效利用,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使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  Armenian healthcare reforms have been carried out since independence in 1991, but achieved their full scale starting in 1995–1996. Although the healthcare system has already been modified and changed for 10 years, there is a lack of research in this regard. Objectives  This paper aims to present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healthcare system in Armenia, its changes and challenges throughout the reform process. Methods  This paper is mainly based on a review of the relevant professional literature, a review and interpretation of legal acts in the healthcare field, and a review of research and assessment works done by several international and local organizations. Results  There are still large numbers of elements typical for the Soviet Semashko model in Armenian healthcare structures. Implemented reforms have separated the institutions of the public payer and the providers, but did not manage to change the model of financing to be based on compulsory insurance. The level of financing is similar to the average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but is based mainly on out-of-pocket payments contributing to about 80% of all system resources. The informal payments reach even 45% of expenditures. The structure of hospital beds remains ineffective, and there are still no mechanisms of increasing the quality of services. Privatization has been applied, but the role of private providers is still limited. Conclusions  The reforms have not caused satisfactory improvement in healthcare performance, although the health indicators are better than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ransformation period. The stability of the reforming processes in previous years as well as the engagement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is a chance for positive changes in the near future.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常州市区域医疗机构服务协同的背景、主要做法和实施效果,总结典型经验,为推进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运用定性访谈方法收集资料,基于管理协同理论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常州市通过市级层面统筹建设医疗联合体,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推动医联体内部资源整合,建立问题反馈机制等措施初步实现了区域医疗机构服务协同。结论:市政府制定政策统筹推进、促进信息互联互通和医联体内部资源整合有力促进了区域医疗机构服务协同,但仍存在协同程度不紧密,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建议扩大紧密型区域医疗服务协同实施范围,进一步完善利益分配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