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甘肃省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肠道病毒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肠道病毒(EV)特性,甘肃省卫生防站自1996~1999年连续4年对AFP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及EV监测研究,对336例AFP病例及其290名接触者共626人的粪便标本做了病毒学诊断分类及非脊髓灰质炎(脊灰)肠道病毒(NPEV)的型别鉴定.分离鉴定出EV属病毒122株,其中脊灰病毒(PV)疫苗相关株54株,阳性检出率8.63%(54/626);NPEV68株,阳性检出率10.80%(68/626);不能定型11株,阳性检出率1.76%(11/626).Ⅱ型为PV主要型别.埃可病毒是NPEV的主要型别,且呈自然流行状态,并有明显的年度流行趋势.检出柯萨奇B组病毒7株.依阳性病毒型别不同,AFP病例麻痹肢体亦有一定的分布倾向.336例AFP病例中,157例经省级AFP病例分类专家诊断小组分类为格林-巴利综合征,占46.73%,其病毒型别分布广泛,残留麻痹率相对较高.无脊灰野病毒后,NPEV对儿童健康危害性愈加严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河北省脊髓灰质炎(脊灰)实验室的监测状况,及时监测可能出现的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株(VDPV)或输入脊灰野病毒,以防止其扩散。方法:按世界卫生组织《脊髓灰质炎病毒检验手册》进行病毒分离与血清定型,用PCR—RFLP法和ELISA法做型内鉴定。结果:河北省脊灰实验室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的要求。2003-2004年共采集了743例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病例粪例标本,所有标本用L20B、RD和Hep-23种细胞同时进行肠道病毒分离。分离到脊灰病毒(PV)67株,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74株。从AFP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中共分离到P、79株,用血清型中和试验和PCR—RFLP法进行型内鉴定,结果为Ⅰ型8株,Ⅱ型24株,Ⅲ型20株,混合型15株,PV+NPEV7株,疫苗变异株5株。将PV混合株进行单型分离后,所有单型毒株共107株,经ELISA试验鉴定,其中疫苗类似株(SL)104株,占97.2%,双反应株(DRV)17株,占2.8%。结论:河北省2003-2004年未发现疫苗衍生脊灰病毒或输人性脊灰野病毒。  相似文献   

3.
日喀则地区2005年健康儿童肠道病毒病毒学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做为中国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和中国维持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状态的一部分,对日喀则地区2005年健康儿童肠道病毒(EV)的携带情况进行监测分析,为西藏自治区维持无脊灰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2005年3月在日喀则地区3个县的0~5岁健康儿童中共采集粪便标本70份,进行EV分离和血清型鉴定。对分离到的脊灰病毒(PV)同时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型内鉴定,对分离到的所有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进行VP1区核苷酸序列测定以鉴定血清型。结果从70份粪便标本中共分离到16株PV,阳性率为22.86%。型内鉴定及VP1区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2005年日喀则地区无脊灰野病毒和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的存在;共分离到9株NPEV,阳性率为12.86%。结论日喀则地区2005年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EV监测为后续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料,也为EV监测逐渐整合到AFP病例监测系统中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缅甸入境健康儿童和云南省口岸地区健康儿童肠道病毒(EV)携带情况及病毒型别特征.方法 在10个边境口岸<15岁的健康儿童中采集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和型别鉴定.共采集到319份粪便标本.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PV)用抗体中和试验鉴定,并送国家脊灰实验室进行型内鉴别;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用基因测序方法进行鉴定;腺病毒用血清学方法鉴定.结果 共检测到EV 53株(带病毒率为16.6%),其中PV23株(阳性率7.2%)经国家脊灰实验室证实均为疫苗株,未发现脊灰野病毒;NPEV 30株(阳性率9.4%),经VP1区核苷酸序列测定,除1株未被所有EV通用引物扩增外,其余29株分别属于HEV-A组(1株,1个血清型,占3.3%)、HEV-B组(20株,11个血清型,占66.7%),HEV-C组(8株,4个血清型,占26.7%),未检测HEV-D组病毒.同时还检测到腺病毒4株,阳性率为1.25%.分别做B组和C组病毒基因树,相同型别的分离株都与对应的标准株聚集在一起.同源性计算表明,分离株与对应标准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及氨基酸同源性分别在75%和85%以上,符合国际测序定型标准.结论 在中国云南省与缅甸接壤地区,EV携带率较高,特别是PV阳性率高于急性弛缓性麻痹常规监测.EV中以HEV-B组病毒为主,病毒血清型的分布具有多样性,并发现EV73(2株)、EV75(1株)、EV80(1株)和Ev96(4株)等新型EV.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浙江省急性驰缓性麻痹病原,方法对浙江省1995-1999年共报告急性驰缓性麻痹病例970例和319例密切接触者的粪便进行病毒分离。结果:分离出脊灰病毒43株,阳性率4.5%,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100株,阳性率10.5%,脊灰阳性毒株经PCR-RFLP鉴定均为疫苗相关株。对分离的67株NPEV型别鉴定,其中COXB病毒21株(31.3%),ECHO病毒25例(37.3%),不能确定型别21株(31.3%)。319例AFP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1591份,分离出脊灰病毒2株,NPEV83株。结论我省连续9年未检测到脊灰野病毒。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2012年云南省和缅甸籍入境健康儿童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带毒情况及病毒型别。方法采集6个边境设区的市(州、地区,下同)10个县和7个非边境市10个县〈15岁健康儿童粪便标本600份(单份粪便标本,其中缅甸籍入境儿童100份),进行病毒分离和基因测序定型。结果600份粪便标本共检测到EV53株,带毒率为8.83%。其中脊髓灰质炎病毒5株,阳性率0.83%,均为疫苗株,未发现脊灰野病毒。检测到非脊灰肠道病毒(Non.polioEV,NPEV)48株,阳性率8.00%,其中人类肠道病毒(HumanEV,HEV)A组5株(3个血清型,占10.42%),HEVB组(GroupB)(HEV.B)42株(14个血清型,占87.50%),HEVC组6株(4个血清型,占11.32%),未分离到HEVD组。结论2012年600份健康儿童粪便标本中,从中国籍儿童分离到EV48株,分离率8.00%,缅甸籍儿童中分离到EV5株,分离率0.83%,中国籍儿童EV携带率较高,并以HEV.B组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福建省1996~2002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中检出病毒的型别分布及特点。方法用RD、HEp-2、L20B细胞从AFP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病毒,阳性分离株首先应用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PV)3个型血清鉴定PV型别,PV3个型血清无法中和的病毒再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提供的RIVM诊断组合血清进行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型别鉴定,继而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序列测定与分析对仍无法定型的病毒株进行鉴定,最后对其中鉴定为非EV疑似腺病毒的标本及2株新血清型EV应用电子显微镜技术从形态学方面进行诊断。结果1996~2002年AFP病例中139例病毒分离阳性,其中46例检出PV疫苗相关株,占33.09%,以Ⅱ型为主,其余93例在最初鉴定为NPEV。在能重新扩增出病毒且仍鉴定为NPEV的57例阳性病例标本中,除5例经电镜形态学诊断为腺病毒外,其余52例均为NPEV,涵盖了25个血清型,并以埃柯病毒(ECV)为主(77.78%),常见的有ECV3、11~13型,柯萨奇A、B,各占11.11%、7.41%,同时发现2例新血清型NPEV。结论与无脊灰野病毒前相比,1996~2002年分离的病毒已从1992~1994年以PV为绝大多数转变为以NPEV为主,分离的PV从以Ⅰ型脊灰野病毒为主转变以PVⅡ型疫苗相关株为主。NPEV中血清型分布广泛,不同血清型的流行规律及特点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病例中肠道病毒(EV)感染情况,为有效控制EV感染所致麻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河北省2001—2005年EV感染的AFP病例的流行病学、病毒学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AFP病例脊灰病毒(PV)感染率年平均为9.7%,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感染率年平均10.0%。PV感染存在夏秋季及冬季2个高峰,而NPEV感染则有明显的夏秋季高峰。PV和NPEV感染主要发生在小年龄人群,≤5岁病例分别占94.9%和82.7%。发病60d后残留麻痹率为48.0%和20.5%。12例AFP病例分离出PV变异株病毒。结论 应加强对脊灰疫苗变异病毒的监测及其致病性的研究,同时加强对NPEV致麻痹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9.
2006-2010年湖南省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分析湖南省2006-2010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病毒学监测情况,巩固无脊髓灰质炎(脊灰)成果。方法按照WHO规定的方法,对湖南省2006-2010年所有AFP病例粪便标本均采用L20B和RD两种细胞进行肠道病毒(EV)分离鉴定,脊灰病毒阳性株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脊灰实验室进行型内鉴别。结果湖南省2006-2010年AFP病例病原学监测指标达到国家要求。在1 291例(2 566份)AFP病例标本中,分离出脊灰病毒(PV)88株、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333株,分离率分别为3.43%、12.98%;52例PV阳性标本行型内鉴别,共检出45株疫苗变异脊灰病毒,其余均为疫苗相关脊灰病毒,未发现脊灰野病毒。PV与NPEV全年均可检出,PV分离率5、6、7月较高;全省14个地市除湘潭和张家界外,其它地市均检出脊灰病毒(PV)阳性病例;各年龄组之间PV分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离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不同免疫史之间PV分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完成脊灰减毒口服活疫苗(OPV)3次以上全程免疫的AFP病例的PV分离率低于未完成全程免疫者。结论湖南省2006-2010年未发现脊灰野病毒,维持了无脊灰状态。在实现无脊灰目标后,仍应加强AFP病例的病毒学监测工作,以确保最终实现全球消灭脊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重庆市2008-2011年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运转情况.方法 按照《脊灰病毒检验手册》操作规程进行病毒分离与鉴定,由国家脊灰实验室用PCR-RFLP法和ELISA法对分离到的脊灰病毒株进行型内鉴定.结果 从307例AFP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到脊灰病毒(PV)10株,分离率为3.26%,其中脊灰Ⅱ型5株,Ⅲ型3株,PV混合2株,Ⅱ型为我市的主要型别占50.00%,其次是Ⅲ型、PV混合型分别占30.00%、20.00%.所有PV经国家脊灰实验室进行型内鉴定,有9株为疫苗相关株,另外有1株Ⅱ型有6个核苷酸序列变异,鉴定为疫苗高变异株.分离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 26株,分离率为8.47%.结论重庆市2008-2011年急性驰缓性麻痹病例中未发现脊灰野病毒,维持了无脊灰状态.在实现无脊灰目标后,仍应加强AFP病例的病毒学监测工作,以确保最终实现全球消灭脊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 1 997~ 2 0 0 2年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病毒学监测中 ,共有 2 0 2例分离到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NPEV) ,年均NPEV分离率 1 0 1 %。对分离到的NPEV毒株进行了型别鉴定 ,在明确定型的 1 0 3株NPEV中 ,包括柯萨奇病毒 (Coxsackievirus ,Cox )A组 1个型 ;Cox B组 5个型 ;埃可病毒 (ECHO) 1 4个型。RD细胞对ECHO和Cox A9敏感 ,HEp 2细胞对Cox B敏感。取消HEp 2细胞的使用 ,会造成多数Cox B和一些未能定型的NPEV漏检 ,使NPEV分离率明显降低。NPEV感染有明显的夏秋季高峰 ,主要集中在小年龄组儿童 ,以 1岁和 2岁为多。  相似文献   

12.
A causative agent in approximately 40% of diarrheal cases still remains unidentified. Though many enteroviruses (EVs) are transmitted through fecal-oral route and replicate in the intestinal cells, their association with acute diarrhea has not so far been recognized due to lack of detailed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s. This long-term, detailed molecular epidemiological study aims to conclusively determine the association of non-polio enteroviruses (NPEVs) with acute diarrhea in comaparison with rotavirus (RV) in children. Diarrheal stool specimens from 2161 children aged 0–2 years and 169 children between 2 and 9 years, and 1800 normal stool samples from age-matched healthy children between 0 and 9 years were examined during 2008–2012 for enterovirus (oral polio vaccine strains (OPVs) and NPEVs). Enterovirus serotypes were identified by complete VP1 gene sequence analysis. Enterovirus and rotavirus were detected in 19.01% (380/2330) and 13.82% (322/2330) diarrheal stools.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annual prevalence of EV- and RV-associated diarrhea ranged between 8% and 22%, but with contrasting seasonal prevalence with RV predominating during winter months and NPEV prevailing in other seasons. NPEVs are associated with epidemics-like outbreaks during which they are detected in up to 50% of diarrheic children, and in non-epidemic seasons in 0–10% of the patients. After subtraction of OPV-positive diarrheal cases (1.81%), while NPEVs are associated with about 17% of acute diarrhea, about 6% of healthy children showed asymptomatic NPEV excretion. Of 37 NPEV serotypes detected in diarrheal children, seven echovirus types 1, 7, 11, 13, 14, 30 and 33 are frequently observed, with E11 being more prevalent followed by E30. In conclusion, NPEVs a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acute diarrhea, and NPEVs and rotavirus exhibit contrasting seasonal predominance. This study signifies the need for a new direction of research on enteroviruses involving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ir contribution to diarrheal burden.  相似文献   

13.
14.
安徽省1997年报告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241例,采集粪便标本238例,其中208例采集了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经接种RD和Hep-2两种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在AFP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到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病毒13例,脊灰病毒和其它肠道病毒混合2例,非脊灰的其它肠道病毒61例,共76例,病毒分离阳性率为31.9%;在208例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中,完成病毒分离工作180例,分离到脊灰病毒2例,非脊灰的其它肠道病毒74例,共76例,病毒分离阳性率为42.2%。分离出的脊灰病毒经国家脊灰实验室作型内鉴别,均确定为脊灰疫苗相关株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中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NPEV)感染情况,为有效控制NPEV感染所致麻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河北省2002~2005年NPEV感染的AFP病例的流行病学、病毒学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02~2005年15岁以下儿童AFP病例监测系统合计报告病例1645例,其中1629例采集了粪便标本,169例分离到NPEV,年平均分离率为10.4%.169例病人主要分布在河北省中南部地区,5~10月发病者占76.3%,<5岁儿童占80.5%;诊断为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占32.5%,NPEV感染的占36.1%.已定型的54株NPEV毒株中型别较多的有CoxB5、CoxB3、CoxA9、ECHO14和ECHO25.[结论]应加强对NPEV感染导致麻痹的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掌握江苏省脊灰和非脊灰肠道病毒血清型别以及脊灰病毒的基因型别,确认其是否野毒株,为维持无脊灰状态提供病毒学依据。方法对2005-2013年江苏省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AFP)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由国家脊灰实验室对脊灰病毒株进行型内鉴定。结果 2005-2013年江苏省脊灰实验室共收到AFP病例粪便标本2 413份,AFP病例接触者粪便标本252份。AFP病例中分离到脊灰病毒86株,年均分离率3.56%,分离到非脊灰肠道病毒163例,年均分离率6.76%;AFP病例接触者中分离出脊灰病毒12例,年均分离率4.76%,分离出非脊灰肠道病毒22例,年均分离率8.73%。未发现脊灰野病毒和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结论江苏省脊灰实验室为WHO和国家脊灰实验室盲样标本能力验证和现场认证评估合格实验室,细胞系敏感性均达到WHO要求,本监测数据可为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提供病毒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中国2012年脊髓灰质炎(脊灰)实验室网络(Polio Laboratory Network,PLN)监测数据(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其运转情况,为中国重新恢复无脊灰状态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分析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中,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报告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个案调查表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脊灰实验室(National Polio Laboratory,NPL)的监测数据库,总结PLN运转中的质量控制,评价PLN的各项运转指标。结果中国2012年PLN共收集了6163例AFP病例的12204份粪便标本,14d内双份粪便标本采集率为92.6%,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92.1%。按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第4版《脊灰实验室手册》的要求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试验结果28d内及时反馈率为99%。2012年,在116例AFP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到脊灰病毒(Poliovirus,PV),分离率为2.10%(116/5534);在680例AFP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到非脊灰肠道病毒(Non—polio Enterovirus,NPEV),分离率为12.29%(680/5534)。2012年,NPL收到PLN送检的283株PV,对375株单血清型PV采用衣壳蛋白(Capsid Protein)VP1编码区核苷酸序列测定与分析进行型内鉴定(Intratypic Differentiation,ITD),发现7例(共计25株)疫苗衍生(Vaccine—derived)PV(VDPV),其中Ⅰ型2株,Ⅱ型16株,Ⅲ型7株,未发现野生型(Wild Type)PV(WPV)。2012年,NPL收到环境监测送检的314株PV,全部采用VP1编码区核苷酸序列测定与分析进行ITD,在山东省发现1株VDPV。2012年8月,NPL作为WHO西太平洋区脊灰参比实验室接受并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WHO的年度现场认证;2012年10月,NPL以满分的成绩通过了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VDPV筛查的职能考核;2012年12月,又以满分通过了WHO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的第一次职能考核。在中国PLN中,有11个省级CDC脊灰实验室参加并通过了WHO的实验室现场评估认证;22个省级CDC脊灰实验室参加并以满分的成绩通过了荧光定量PCR和VDPV筛查的职能考核。2012年10月9日,WHO通过对中国AFP病例监测质量和结果的评估,宣布中国重新恢复无脊灰状态。结论2012年,PLN运转正常、敏感有效,在AFP病例和环境监测中未发现WPV,为中国恢复无脊灰状态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