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肝包虫残腔处理的几种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包虫病是农牧区常见病 ,其中肝包虫病最常见 ,肝包虫病的诊断治疗并不困难 ,但是肝包虫病手术后常有包虫残腔胆汁瘘、残腔感染、残腔出血、残腔内包虫复发等并发症。对农牧区广大人民生活、工作学习和经济带来很大的负担 ,所以肝包虫病的治疗关键在于包虫残腔的处理 ,然而肝包虫残腔的处理非常棘手 ,目前为止尚无有效的处理方法。故一直被国内外许多专家所关注 ,我们利用肝包虫高发地区优势 ,近几年对肝包虫残腔的处理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我院 1 990~ 2 0 0 0年共收治肝包虫病 1 2 0 0例 ,术后肝包虫残腔胆汁瘘 36…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 初步探讨肝囊型包虫病术后残腔胆瘘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2012年6月至2017年6月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行肝囊型包虫病手术治疗的3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内囊摘除术325例,外囊剥脱术27例;发生术后残腔胆瘘39例,发病率11.1%。结果 39例术后残腔胆瘘患者中,大量胆瘘12例,中等量胆瘘10例,少量胆瘘17例。17例少量胆瘘患者和3例中等量胆瘘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均自行闭合;其余19例(12例大量胆瘘和7例中等量胆瘘)为顽固性胆瘘,其中7例行T管引流+瘘口缝合+腹腔引流术,8例行经胆囊造瘘术+残腔引流术,2例行肝部分切除术,1例顽固性胆瘘行胆肠吻合术,均治愈;另1例胆瘘出现残腔脓肿,行残腔脓肿清除术后治愈。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包虫直径≥10 cm、术前TBil≥159 μmol/L、包虫囊壁钙化、残腔与主胆道相通是肝囊型包虫病术后发生残腔胆瘘的独立危险因素(OR=3.353、4.996、8.568、32.500,P < 0.05)。结论 加强围手术期临 床评估和规范化个体化手术操作,术中妥善缝合残腔瘘口、必要时胆道减压是预防术后残腔胆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肝棘球蚴内囊摘除术后,均在肝内遗留有与棘球蚴等大的外囊残腔,其大小不同,形状各异。如对残腔处理不当,可导致术后外囊残腔的积液、感染、出血、肝脓肿、胆汁瘘等,甚至出现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现将我院1992~2003年收治的103例肝棘球蚴手术病人残腔处理方法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肝包虫囊肿外囊切除在预防和治疗残腔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3例首次发病肝包虫病患者实施肝包虫囊肿外囊切除术 ,并与 5 1 8例保留外囊术式的术后残腔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研究 ,评价外囊切除术对残腔并发症的预防价值 ;对 1 2例已患术后残腔并发症患者实施外囊切除术 ,评价外囊切除木对残腔并发症的治疗价值。结果 外囊切除术的术后残腔并发症低于保留外囊术式组 (P <0 .0 1 )。 1 2例已患术后残腔并发症患者实施外囊切除术后 ,无残腔并发症复发。结论 肝包虫囊肿外囊切除可有效的预防、治疗残腔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肝包虫病术后,在肝内遗留外囊残腔,如果处理不当,可并发残腔积液,若有胆渗则使积液增多,病人出现肝区隐痛、食欲不振等症状。如继发感染形成肝脓肿,则需再次手术引流。目前处理残腔的常用方法有;缝闭外囊、置管体外引流、外囊开放和大网膜移植等。我院从1986年至1988年共收治192例肝包虫病人,采用上述四种方法进行治疗。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肝包虫病是我国西北牧区常见的肝脏寄生虫病,肝包虫囊肿完整摘除或肝包虫外膜内完整摘除术,已基本解决了残腔积液及包虫复发等并发症,但仍不能代替传统手术,我院近年收治3例不能行包虫囊肿完整摘除的病人,而改行传统手术,术后由于引流管处理不当,而致并发症,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通过13头家猪的实验研究建立了离体肝脏切除及自体残肝再植术的技术方法,并发现离体肝切除术所至脏损害主要发生在残肝植入后的再灌流时相,而残肝能量状态的恢复与手术预后有关。在动物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全肝血液转流及冷灌注下的半离体肝切主成功地切除了1例侵犯主干静脉及肝后段腔静工伴有早期肝硬变的肝门区巨大肝癌。实验研究结果及初步临床经验表明,全肝血液转流及冷灌注下的离体肝切除术是切除常规手术方法难以切除  相似文献   

8.
复发性肝包虫和残腔积液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减少或消灭肝包虫病术后复发及术后残腔积液等并发症。方法 8年间手术治疗的320例肝包虫中筛选出28例复发性肝包虫及术后残腔积液者,采用纤维胃镜探查、带蒂大网膜移植充填外囊腔、经皮肝穿刺抽液注入硬化剂,手术前后服抗包虫病药等综合性方法治疗。结果 本组28例病人中未见包虫复发及残腔积液,治愈率达100%。结论 上述3种方法对肝包虫病的“非接触手术技术”(untouchable technique)具有明显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9.
肝包虫囊肿内囊摘除外囊敞开术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肝包虫囊肿摘除术后,在肝内遗留的外囊残腔的处理是较棘手的问题,术后因封闭的残腔内积液渗胆而易发生感染,甚至形成脓肿,而长久不愈。我科自1980~2002年对97例肝包虫囊肿行内囊摘除外囊敞开术,临床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复杂性肝包虫病手术及残腔处理的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包虫病我国西北畜牧业区流行的一种常见、多发性寄生虫病。近百年来 ,手术是治疗肝包虫病的主要方法 ,在包虫病的残腔处理上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尤其是对单发包虫残腔的处理已是得心应手 ,但对复杂性肝包虫残腔处理较为棘手。近 10年来 ,我们对 6 9例复杂性肝包虫病人 ,根据不同类型 ,采取不同术式及处理方法 ,避免了严重并发症 ,恢复顺利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6 9例 ,男 31例 ,女 38例 ,年龄最小 7岁 ,最大 72岁。平均 33.9岁。职业 :牧民 5 4例 ,农牧兼营者12例 ,林业工人 2例 ,学生 1例。1.2 根…  相似文献   

11.
1990~ 1998年我科采用大网膜移植填充巨大肝包虫残腔并胆汁瘘 ,疗效满意。临床资料本组追踪随访 30例 ,占同期 (46例 )随访率 6 5 %。男性18例 ,女性 12例 ,年龄 7~ 6 4岁 ,平均 32岁。包虫残腔10cm× 10cm~ 2 0cm× 13cm ,平均 16cm× 12 5cm ,单腔 2 1例 ,双腔 9例。内囊摘除后即出现胆瘘 2 3例 (76 7% ) ,瘘口直径 0 5~ 3mm ,均为多发瘘 ,术中证实内囊感染 6例。肝功能测定 :胆红素代谢异常 18例 ,转氨酶类均有不同程度改变。Casoni皮内试验阳性率 90 %以上。肝包虫内囊摘除后 ,用 2 8%高渗盐水杀灭头节 5~ …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肝囊型包虫病内囊摘除术后顽固性残腔胆瘘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02年6月至2012年6月因肝囊型包虫术后胆瘘长期不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31例患者.其中15例行T管引流+瘘口缝合+腹腔引流术,8例行经胆漏口置入T管+腹腔引流术,4例行半肝切除术,2例行肝叶切除+胆肠吻合术,1例行外囊剥离术,1例因腹腔感染严重行残腔脓肿清除术,半年后行半肝切除术.结果 随访1~8年,1例患者T管引流术2年后出现胆管狭窄,行胆肠吻合术治愈;1例患者T管引流术后再次出现残腔胆漏,给予充分引流后1个月后自闭;1例患者残腔脓肿清除术后再次出现残腔胆漏,经充分引流半年后行半肝切除术,术后恢复顺利;1例半肝切除术后出现创面胆漏,经充分引流后治愈;其余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1)肝切除术及肝包虫外囊完整剥离术因完整去除残腔可彻底解决残腔顽固性胆瘘,但此类患者多为多次手术后且残腔反复继发感染而致手术难度及风险较大;(2)经胆管注射美蓝行胆管造影及减压术,探查包虫残腔壁与胆道的漏口,并进行准确的缝闭,可彻底解决术后残腔胆漏的问题,而留置减压管则对漏口的愈合、防止漏口再次裂开形成胆漏具有一定作用;(3)针对包虫残腔与主肝管相通,且瘘口周残腔壁钙化严重,于残腔胆瘘口内置入合适T管,可有效解决残腔胆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外囊剥除术(包括外囊完整剥除术及外囊次全切除术)治疗肝囊性包虫病的体会及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近6年来开展的外囊剥除术治疗肝囊性包虫病的临床资料36例,并与38例传统内囊摘除手术病例加以比较,观察其术后住院天数、腹腔引流天数、残腔置管天数、残腔积液、残腔感染、胆汁漏、原位复发率等临床指标.结果 外囊剥除术治疗肝囊性包虫病,其手术彻底、安全,平均住院天数及腹腔引流天数明显少于传统内囊摘除术组且术后无胆漏、残腔积液、残腔感染、原位复发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外囊剥除术(包括外囊完整剥除术及外囊次全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肝囊性包虫病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新的根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肝包虫破入胆道21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军  崔刚 《腹部外科》2005,18(6):354-355
目的探讨肝包虫破入胆道系统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85年~2004年收治的肝包虫破入胆道2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人肝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为7~25d,平均12d。肝包虫残腔引流管拔除时间为20~91d,平均45d。本组21例均痊愈。结论手术治疗是肝包虫破入胆道的主要治疗方法。保持肝包虫残腔引流和胆总管T型管引流通畅对促使肝包虫残腔早日闭合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肝棘球蚴病两种手术方式的优劣。方法分析我科十余年来收治肝棘球蚴病例,比较两种术式(内囊摘除术、外囊残腔开放术117例,内囊摘除术、外囊残腔引流术144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体温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指标。结果残腔开放术在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与残腔引流术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耗时、体温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与残腔引流术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术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囊摘除、外囊残腔开放手术术式具有简单、安全、有效等优点,可以满足大部分肝棘球蚴病外科手术治疗需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包虫囊完整剥除术治疗肝包虫病的适应证与疗效评价。方法从2002年6月至今,采用肝包虫囊完整剥除术治疗64例肝包虫病病人。结果全组病人术后恢复良好、无术后残腔积液、出血、感染等较严重并发症,其中2例出现胆瘘(3.13%),术后分别于第9和第12天愈合,随访4~32个月,目前尚无一例原位复发。结论肝包虫囊完整剥除术治疗肝包虫病可消除以往传统的内囊摘除术导致残腔复发和胆汁瘘等问题;与肝叶切除相比具有并发症少、创伤较小、操作较易掌握;根据本组临床治疗和随访,可认为是根治性治疗肝包虫的合理而可行的新术式。  相似文献   

17.
不能切除的肝门胆管癌腔内放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讨论不能切除的肝门胆管癌腔内放疗的经验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15例不能切除的肝门胆管癌手术扩张狭窄段胆管置管外引流后的腔内放疗。结果 腔内放疗15例随访中均因慢性胆汁性肝硬变肝功能衰竭死亡,但无狭窄再发生和肝内胆管再度扩张病例。死亡时间术后3-18个月,平均8个月。结论 腔内放疗的应用,使晚期不能切除的肝门胆管癌得到较好的姑息性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根治性全囊肿切除手术在临床上治疗肝囊性包虫病的体会及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近6年来开展的根治性全囊肿切除手术治疗肝囊性包虫病的临床资料86例,并与随机抽样的90例传统内囊摘除手术病例加以比较,观察其术后住院天数、腹腔引流天数、残腔置管天数、残腔积液、残腔感染、胆汁漏,原位复发率等临床指标.结果 根治性全囊肿切除手术治疗肝囊性包虫病,其手术彻底、安全,平均住院天数及腹腔引流天数明显少于传统内囊摘除术组(分别t=7.9915,59.86,均P<0.001),且术后无胆漏、残腔积液、残腔感染、原位复发率等并发症发生,疗效显著.结论 根治性全囊肿切除手术其术后无残腔并发症、原位复发率发生,术后住院天数明显减少.是目前治疗肝囊性包虫病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新的根治方法.  相似文献   

19.
包虫病是农牧区常见病 ,其诊断治疗并不困难 ,但肝包虫病手术后包虫残腔胆汁瘘、残腔感染、残腔出血、残腔内包虫复发等并发症常见。所以肝包虫病的治疗关键在于包虫残腔的处理 ,然而肝包虫残腔的处理非常棘手 ,目前为止尚无有效的处理方法。我院于 1990年 3月 - 2 0 0 0年 4月共收治肝包虫病 12 0 0例 ,术后并发症 5 2 6例 ,取得了一定经验。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院 1990 - 2 0 0 0年共收治肝包虫病 12 0 0例 ,男性 791例 ,女性 4 0 9例 ,年龄最大的 72岁 ,最小的 7岁。术后并发症5 2 6例 ,其中胆瘘 36 0例 (30 % )、感染 6 0例 (…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工气腹术治疗肺叶切除术后胸内残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89例行人工气腹术治疗肺叶切除术后胸内残腔的患者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术后加强吸痰护理,并保持引流通畅,维持适当的负压吸引,严密观察术后患者可能出现的相关并发症,采取相应措施。结果355例术后1周内胸内残腔消失;33例胸内残腔量〈5%,局部形成干腔;1例2周后胸内残腔量为11%,局部形成干腔。无1例出现严重人工气腹术相关并发症。结论人工气腹术治疗肺叶切除术后胸内残腔可缩短住院日,减少医疗费用,正确的护理配合是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