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03例长寿老人的眼部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5年3—7月我们在北京市西城及海淀两个区,对90岁以上的103例长寿老人的眼部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及检查方法在有窗帘遮挡的一般居室内,用带日光灯的国际视力表测远视力、耶格表加聚光灯照明测近视力;用镜片试片法查矫正视力,粗略了解屈光不正及老视情况。聚光灯斜照查外眼。用便携式裂隙灯(KowA SL—2)检查屈光间质、周边前房深度、晶体情况。用直接检眼镜查眼底。最后用Schiotz眼压计测量眼压。  相似文献   

2.
老年眼病普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所于1981年4~月份,为老干部体检中,共检查65岁以上老人437人,874只眼。其中年龄最大者38岁,最小者65岁。65到70岁者308人,71岁到80岁者115人,81岁以上者14人。男性433人,女性14人。检查对象:多数为行政领导干部、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教授及高级医师等在职干部,少数为离职休养者。检查方法: 一、眼科检查: 1、询问全身及眼病史、家族史。2、用国际视力表查裸眼视力及加镜视力。3、用天津制眼底镜祥查视盘、血管、黄斑区及视网膜其他部分。4、用苏州制YZ—5A型裂隙灯检查眼前部,包括角膜、周边前房深度、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后皮质类同醇性高眼压的发生率、临床相关因素及预后。方法 对2005.12-2006.12间行LASIK或LASEK的2060例4060只眼滴皮质类固醇眼液(0.1%地塞米松及0.1%氟米龙)2-3月,术后1周、1、2、3、6月及1年观察眼压变化,对高眼压者进行治疗,并采用Logistic方法分析高眼压与年龄、性别、眼别、最大径线屈光度、最大径线角膜曲率、角膜切削深度和眼底垂直径C/D值的相关性。结果 有88例143眼发生了高眼压,发生率为3.5%,所有高眼压患者经药物治疗眼压均降至正常。Logistic回归分析,眼底C/D值与高眼压相关性P值为0.015,OR值为3.071,其他因素P值均大于0.1。眼底C/D值大于等于0.4者发生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的几率是小于0.4者的3.071倍。结论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后应用糖皮质激素眼液可引起小部分患者发生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眼底垂直径C/D值与皮质类闹醇性高眼压有强相关性,大于等于0.4是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的高危因素,对眼底C/D值人于等于0.4者术后可酌情减少激素用量和/或加用降眼压药物。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12岁,1997年2月12日在玩耍时不慎左眼被塑料枪子弹击伤,当时感觉服痛、红。2天后因视力下降明显前来就医,门诊以“左眼外伤性低眼压”收入院。检查:视力右眼1.0,左眼0.1,右眼前段及眼底未见异常。左眼:颞侧球结膜下片状出血,角膜颞下象限轻度水肿,眼底模糊,黄斑区水肿,有皱折,中心反射),周围视网膜色谈,眼压:右眼2.7kPa(1kPa=7.5mmHg),左眼测不出。查房角:左眼在4-6点位有睫状体脱离。考虑该患儿的眼压低为睫状体脱离所致。治疗:给予能量合剂及地塞米松smp静脉点滴。入院后的6天之内,视力及眼压没…  相似文献   

5.
对于老年人的视野改变国内外已有零星报道,但对老年人前期视野改变尚未见报道。我们在1990年11月对我所300例599只眼的周边视野进行了测定,结果如下对象和方法对象:从健康体检中选50~59岁的中高级知识分子,资料完整者300例599眼。男238人,女62人,裸眼及矫正视力均在0.7以上,裂隙灯检查瞳孔区屈光间质透明,眼底、眼压正常者。检查者为本科专业人员。使用仪器:苏州产YZ-22型弧形视野计,5毫米直径圆形白色视标。在暗室中进行。共测12条子午线。受检者按年龄男性分50~54及55~59岁两组,女性分50~54岁一组。男性再以吸烟与否分两组。  相似文献   

6.
背景 眼压的异常可导致眼球形态和功能的改变,以往人们对影响眼压因素的研究多集中在眼部因素方面,全身因素对眼压的影响研究较少. 目的 研究中国人群正常眼压分布及其全身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研究对象为广州市干部疗养院健康体检者中自愿参加眼科检查的受试者.按照事先培训的统一标准测量受检者的身高、体质量及血压,利用非接触眼压计测量眼压,由接受统一培训并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对受检者进行裂隙灯及眼底检查,眼底视盘表现可疑者接受倍频视野检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受检者眼部手术史,视野异常、任何一侧眼有手术史者排除.用Stata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 共7763人完成眼压检查,其中男4213人,女3550人;曾行内眼手术或诊断为青光眼者415人剔除本研究,共7348人符合本研究的纳入标准,平均年龄(59.1±10.3)岁.纳入的受检者平均眼压为(15.6±2.8)mmHg(1 mmHg=0.133 kPa),其中男性为(15.6±2.8) mmHg,女性为(15.7±2.8) mmHg,不同性别间眼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5,P=0.016).受检者右眼与左眼眼压测量值一致(r=0.830,P<0.001),故将右眼纳入统计分析.检查显示受检者眼压测量值呈近似正态分布,随年龄的增长眼压逐渐下降;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眼压与年龄、性别均呈负相关(P<0.001),与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呈正相关(P<0.001).结论 在中国人群中年龄、性别、BMI及血压与眼压相关,与以往东亚地区的研究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后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的发生率、临床相关凶素及预后.方法:对2005-12/2006-12间行LASIK或LASEK的2060例4060眼滴糖皮质激素眼液(1g/L地塞米松及1g/L氟米龙)2~3mo,术后1wk;1,2,3,6mo及1α观察眼压变化,对高眼压者进行治疗,并采用Logistic方法分析高眼压与年龄、性别、眼别、最大径线屈光度、最大径线角膜曲率、角膜切削深度和眼底垂直径杯/盘比值的相关性.结果:有88例143眼发生了高眼压,发生率为3.5%,所有高眼压患者经药物治疗眼压均降至正常.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眼底杯/盘比值与高眼压相关性P值为0.015,OR值为3.071,其他因素P值均大于0.1.眼底垂直径杯/盘比值大于等于0.4者发生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的几率是小于0.4者的3.071倍.结论: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后应用糖皮质激素眼液可引起部分患者发生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眼底垂直径杯/盘比值与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有较强相关性,大于等于0.4是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的高危因素,对眼底杯/盘比值大于等于0-4者术后可酌情减少激素用量和/或加用降眼压药物.  相似文献   

8.
视力正常的青年中有关眼底改变的统计报导不多。近年来,我们在四川、辽宁、吉林及黑龙江等省体验,散瞳检查眼底4710名,发现眼底有改变者834名(17.31%)。本文就这些眼底改变的分类、性质及地区间差异作一简单的统计分析。对象和方法检查对象为16~18周岁的男性青年,双眼远视力≥1.0,近视力J_1,屈光状态为正视和轻度的屈光不正。用2%后马托品散瞳,充分散大后,用  相似文献   

9.
Ⅱ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Ⅱ型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方法对3055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眼部检查:包括视力、裂隙灯、眼压、散瞳孔查眼底、眼底摄片等,部分患者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并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根据新的国际临床分级标准诊断,计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并分析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对患病率的影响.结果在3055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中经眼底镜、眼底摄片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确诊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705例,占23.08%.其中非增生性DR者579例,占18.95%,增生性DR者126例,占4.13%;随着病程的延长其发病率显著增高;糖化血红蛋白浓度与发病率亦呈显著相关.结论Ⅱ型糖尿病患者就诊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已较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随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而增加,且与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呈正相关.早期及定期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筛查为及时发现病变、把握治疗时机从而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致盲率的唯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19例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后眼压升高的患者进行了全面检查和追踪观察。综合分析患者用药前、后特别是停药后的眼压、房角、眼底、视野等资料后,分为以下4组:①3例药前各项检查正常,药后眼压升高,停药后观察2~4月,眼压尚需用降眼压药维持;但眼底、视野正常。②9例药前各项检查正常,药后眼压短期内升高,停药后各项检查正常。③5例药前或药后追查证实药前已有眼压、房角等异常;药后眼压显著升高,停药后不能恢复正常。④2例药前各项检查正常,药后眼压升高并已造成视盘、视野损害。根据以上结果,对糖皮质类固醇相关的高眼压症或青光眼之定义及分类提出了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11.
“高眼压”是指眼压升高超过正常或平均值而没有视野和视盘的损害。Grant和chandler称之为“无损害的原发性开角青光眼”,也有称“疑似青光眼”或“前期青光眼”者。高眼压涉及40岁以上人群的6-10%。而有视神经和视野损害的青光眼仅占0.3-0.5%。正常人平均眼压为15±3mmHg,未经治疗的青光眼病人平均眼压为24±5mmHg。正常人、高眼压和青光眼的眼压存在交叉重迭的情况。用“高眼压”而不用“青光眼”一词,可以避免引起许多潜在问题。对眼压增高而无症状的病人首先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病史、屈光、裂隙灯检查、压平眼压计测量眼压、眼底检查、视盘照相、前房角镜及视野检查,作出最初的判断:是高眼压还是青光眼,是否应着手治疗?如眼压高于20mmHg,视盘和视野正常,则初诊为“高眼压”,要作定期检查。  相似文献   

12.
自60年代初到80年代末,我科对从事原子反应堆工作的263人,每年进行一次晶状体检查,观察最短者2年,最长者29年,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 2.63名反应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全身接受γ射线照射,每人都有详细地剂量记录。其中有55名超过年最大允许剂量。对照组选自验光及查眼底者,排除高度近视眼和视网膜、脉洛膜病变者;排除并发性和老年性白内障者;排除接受电离辐射(X线胸透除外),计88人。两组人员检查前均充分散瞳,用H——900型裂隙灯显微镜由专人检查。  相似文献   

13.
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佟艳秋  孙刚 《国际眼科杂志》2009,9(6):1104-1105
目的:评价激光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疗效。方法:用美国产532nm激光光凝115例(170眼)DR患者。术前行视力、裂隙灯、眼底、眼压、视野、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术后随访3mo~1a,随访时查视力、散瞳查眼底、复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结果:视力提高112眼(65.8%);视力无变化53眼(31.1%);视力下降5眼(2.9%)。结论: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显著,是最为有效的方法,显著降低了致盲率,使部分患者视力提高。  相似文献   

14.
将作者1987年元月调查263例学龄前儿童的眼底情况报告如下。检查对象及方法受检者为阜阳地直机关幼儿园263名儿童,其中男142名,女121名,年龄4~6岁。1%阿托品扩瞳在较暗室内验光后,用直接检眼镜查眼底。眼底所见1.眼底类型:526眼中视网膜型374眼占74.14%,脉络膜型132眼占25.86%,未见巩膜型。两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高眼压症中角膜厚度的作用及其临床处理。方法对39例(75眼)高眼压症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包括CCT及IOP测量,视野、房角镜、裂隙灯及眼底检查。根据CCT值对眼压进行校正,并对校正眼压>21mmHg者行药物干预,眼压降低25%~30%为靶眼压。结果CCT最厚为684.6μm,最薄为532.5μm,均值为588μm。眼压值最高为27.4mmHg,最低为22.3mmHg,均值为23.5mmHg。校正后眼压最大值为24.3mmHg,最小为17.6mmHg,均值为20.1mmHg。校正后眼压均低于校正前。校正前后眼压变化值≥3mmHg。对校正后眼压>21mmHg的31眼行药物干预后眼压下降达到靶眼压,其眼压值为14.21~17.96mmHg。随访时间1~4年。失去随访7例(12眼),2年后有2例(4眼)出现视野鼻侧阶梯状缺损。结论对高眼压症者应测量其CCT并校正眼压,对校正眼压大于21mmHg者须行药物干预,使其控制在靶眼压水平并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近视正日益为眼科工作者及社会各界所关注。为探索与近视眼有关的一些因素,特将我市1992、1993两年6034名大、中专考生视力及屈光状态作一分析。对象与方法本组为上述大、中专考生。高考考生2812名,其中男生1813名,女生999名,年龄17~ZO岁。所有考生均由专职人员逐眼检查视力,采用梁天荣对数视力表,用5分记录法记录,裸眼视力低于4.8者用排镜矫正,以矫正视力达到5.O的最低度数记录矫正屈光度.矫正视力不足5.O者散幢验光,并查眼底排除其他眼疾。本组视力在4.8~4.9者1927眼,笔者随机抽查其中IOO名(153眼),结果151…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田××男49岁门诊病历号3907 1985年3月26日初诊。病史:两眼视物疲劳,一个月来,用眼时间稍长即感眼球胀痛。检查:外眼及眼底均未见明显异常、眼压Tn。曾用维生素等药物治疗未见明显好转。当年7月12日复诊:裸眼视力右0.9,左0.8,矫正视力右1.2,左0.8,外眼及眼底仍未见异常,眼压Tn,曾试用“夏天无眼药水”每日4次点眼。用药后次日自觉眼部不适而复诊;测眼压:右14.57mmHg,左20.55mmHg。继续间断用药至7月28日因右眼胀疼,间断发作半天急诊来院,检查:视力右0.7,左0.8,右眼睫状充血( ),角膜透明,前房无明显变浅,瞳孔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先天性小眼球眼部表现特点与合并症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北京协和医院眼科诊断为先天性小眼球的11例(20眼)患者的临床资料,眼部检查包括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眼底、A型和B型超声波及超声活体显微镜等。平均随访33个月。结果初诊视力无光感者2眼,光感~0.1者12眼,0.2~0.5者2眼,0.6~1.0者3眼,1.2者1眼。初诊眼压:8~21mmHg(1kPa=7.5mmHg)者7眼,22~40mmHg者4眼,40mmHg以上者9眼。裂隙灯显微镜检查:20眼小睑裂,9眼小角膜,20眼浅前房。20眼均合并闭角型青光眼及白内障。眼底检查:12眼因屈光间质混浊眼底不能窥入;8眼视盘C/D为0.3~0.9,1眼合并先天性视网膜劈裂。20眼眼轴长度为15.87~20.38mm,平均18.00mm。13眼施行小梁切除术,术后眼压控制在23mmHg以下9眼。11眼行白内障摘出术,其中5眼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矫正视力提高7眼,其中提高至0.9~1.0者3眼,0.05~0.10者4眼。结论先天性小眼球眼轴短(眼轴长度≤20.50mm)、晶状体大及巩膜厚,多合并闭角型青光眼和白内障等。合并症的手术风险高,术前充分降低眼压,术中酌情先行后巩膜切开术,可降低术中或术后风险,有望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19例用糖皮质粝固醇后眼压升高的患者进行了全面检查和追踪观察。贯穿分析患者用药前,后特别是停药后的眼压,房角,眼底,视野等资料后,分为以下组:(1)3例药前各项检查正常,药后眼压升高,停约后观察2-4月,眼压尚需用降眼压药维持,但眼底,视野正常;(2)9例药前各项检查正常,药后眼压短期内升高,停药后各项检查正常。(3)5例药前或药后追查证实药前已有眼压,房角等异常;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由作者系统检查和观察流行性出血热眼底及眼压的改变,大多出现在发热后期,随病程好转呈可逆性改变,其变化程度与病情轻重成正比;掌握流行性出血热的眼底及眼压变化,对诊断和治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