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眼科学   13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两种置管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泪小管吻合手术技巧,比较两种泪道置管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95例(95眼)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其中直接夹取法取出鼻泪道引线37例,注水擤鼻法取出鼻泪道引线30例,均逆行置入硅胶管;直接置入硬膜外麻醉管28例,采用X2检验比较两种置管方法的疗效.结果 95例泪小管断端均成功找到.注水擤鼻法取出鼻泪道引线优于直接夹取法.逆行硅胶管置入有效率达97.01%(65/67),直接硬膜外导管置人有效率达82.14%(2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6,P<0.05).结论 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硅胶管逆行置入疗效优于硬膜外导管直接置入.注水擤鼻法能快捷取出鼻泪道引线,顺利逆行置入义管,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2.
对酒精依赖者SCL-90症状自评量表结果分析表明,与中国正常成人对照组相比,酒精依赖者除了F3(人际关系敏感)、F8(偏执)症状群以外,其它症状群以及总均分、阳性症状均分阳性症状项目数的异常、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正常人。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RGP)在学龄儿童近视发展方面的作用,本院视光学(验光配镜)中心自2003年7月至2005年6月对24例近视、散光的学龄儿童患进行医学散瞳验光、规范验配RGP,定期随访观察,适时更换镜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对酒精依赖者SCL-90症状自评量表结果分析表明:与中国正常成人对照组相比,酒精依赖者除F3(人际关系敏感)、F8(偏执)症状群以外,其它症状群以及总均分、阳性症状均分、阳性症状项目数的异常,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正常人。  相似文献   
5.
目的  回顾浙江省中东部三级乙等医院眼科住院患者中开放性眼外伤的分布特征、致伤原因及预后。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 研究对象 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台州市眼科医院住院的开放性眼外伤患者1022例(1022眼)。 方法  对研究对象的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其外伤原因、部位、类型以及预后等。 主要指标 患者基本信息、视力、外伤原因及类型。结果 眼外伤的主要人群为21~50岁的男性务工者,占69.8%;外伤部位以I区(角膜区域)和Ⅱ区(角膜缘外5 mm内巩膜区域)外伤为主,占90%;“工业生产”致伤为眼外伤的主要原因,占71.6%;外伤部位与预后视力相关;“眼内异物留存、伤及玻璃体及视网膜”是发生眼内感染的正相关因素。结论  开放性眼外伤以青壮年男性务工者多见,“工业生产”致伤为眼外伤的主要原因,视力预后与外伤的部位、是否眼内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透明角膜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急性前房角关闭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收住我院的原发性急性前房角关闭合并白内障28例(28眼)。均行透明角膜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术后随访6月至2年,平均8.7月。结果术前用药后平均眼压为(24.25±3.09)mmHg,术后随访平均眼压降至(15.48±1.75)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5,P=0.04)。中央前房深度由术前的(1.74±0.43)mm增加到术后的(3.19±0.0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19,P=0.000)。术后前房角均增宽,术前前房角关闭的部位基本开放,遗留的前房角关闭均≤90°。所有术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提高。结论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前房角分离术对晶状体因素所致的原发性急性前房角关闭是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之一,既可控制眼压又可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在开放性Ⅱ区眼外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38例(38眼)开放性Ⅱ区眼外伤均行一期修补手术,术后3~5d对外伤部位进行UBM检查,了解相应部位巩膜、睫状体及玻璃体的情况。所有病例均结合眼B型超声及检眼镜等检查后确认是否行玻璃体手术。检查前均经患者口头知情同意。结果UBM检查可清晰地显示开放性眼外伤Ⅱ区巩膜、睫状体及相应周边部玻璃体等常规检查“盲区”结构,结合眼科B型超声检查可获得患眼较全面的信息。其中15眼行玻璃体手术,二期手术术中均证实创口部位存在UBM所示的病变;其余病例门诊随访,均未发生明显的玻璃体视网膜并发症。结论UBM是活体检查开放性Ⅱ区眼外伤的无创性方法,可为外伤眼的整体评估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8.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睫状体脱离的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睫状体脱离的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对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治疗的163例(186眼)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72h内经药物控制眼压后行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e,UBM)检查,并对这些病例的年龄、性别、UBM表现、中央前房深度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86眼中有26眼(13.98%)并发睫状体脱离,此类患者就诊时大多眼压较高(〉50mmHg,1mmHg=0.133kPa),经治疗后迅速下降至正常甚至更低。脱离范围有全周也有部分,中央前房深度变浅。治疗后眼压控制良好,睫状体脱离复位。结论并发睫状体脱离是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体征之一,UBM检查对其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并可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Akreos Adapt亲水性丙烯酸酯折叠式人工晶状体(IOL)十字形袋/沟固定法植入在外伤后或白内障术中出现的后囊大破孔时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1例(31眼)后囊大破孔者采用十字形袋/沟固定法植入Akreos Adapt亲水性丙烯酸酯折叠式IOL.随访期内观察其术后视力及视觉症状、术后炎症反应、IOL位置及固定状态、囊膜混浊程度、瞳孔和眼压等情况.结果 术后所有眼视力均较术前提高,最佳矫正视力0.1~0.2者4眼,0.3~0.4者5眼,≥0.5者22眼.所有术眼的IOL均在位,基本居中、无移位,视轴透明,未见严重的术后炎症反应或IOL相关并发症,瞳孔及眼压正常.结论 在后囊大破孔但连续环形撕囊完整时可采用十字形袋/沟固定法植入Akreos Adapt亲水性丙烯酸酯折叠式IOL,该法简便、快捷、安全,植入后IOL位置稳定居中,并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眼内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视网膜病变(CSC)诊断、疗效观察及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12例116只眼经检查确诊的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激光前后进行OCT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采用OCT对CSC激光治疗前、后不同时期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范围和高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116只眼OCT图像均表现为单纯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将116只眼分别于激光前、激光后1周、2周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范围、高度进行比较,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激光后4周,OCT检查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恢复正常83只眼(占71.55%),激光后6周OCT检查正常111只眼 (占95.69%),1次激光封闭112只眼 (占96.55%),2次激光封闭4只眼(占3.45%).116眼全部治愈.结论 OCT在CSC诊断、疗效观察、病程随访中能客观定量地反映黄斑部视网膜的各层细微结构的动态变化,并进行综合分析,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