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应用交锁髓内钉联合带血管的骨瓣、骨膜瓣治疗四肢骨不连、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交锁髓内钉联合带血管的骨瓣、骨膜瓣移植治疗四肢骨不连、骨缺损 2 4例。全部患者得到随访 ,平均随访时间 1 6年。其中采用带血管腓骨移植 1 5例 ;带血管蒂腓骨转移 2例 ;带血管髂骨瓣 3例 ;带血管股骨内髁骨瓣移植 1例 ;带血管腓骨骨膜移植 4例 ;带血管胫骨骨膜瓣转移 1例。结果  2 4例患者全部临床愈合 ,未出现感染、髓内主钉及锁钉断裂等并发症 ,关节功能良好。结论 应用交锁髓内钉联合带血管的骨瓣、骨膜瓣移植治疗四肢骨不连、骨缺损是一种确实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1996年以来,我们应用交锁髓内钉联合带血供的骨瓣、骨膜瓣移植治疗四肢骨不连、骨缺损患者21例,术后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带锁髓内钉联合桡侧副血管蒂骨膜瓣治疗肱骨骨不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加桡侧副血管蒂骨膜瓣治疗肱骨骨不连的效果。方法采用带锁髓内钉联合桡侧副血管蒂骨膜瓣转位治疗15例肱骨骨不连患者。结果 15例均获随访,时间9~22个月;所有骨不连均愈合,时间3.2~5.5个月。肩关节功能评定:优10例,良4例,差1例。结论带锁髓内钉联合桡侧副血管的骨膜瓣治疗肱骨中下段骨不连,手术操作简单,疗效可靠,是修复肱骨骨不连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陈桂新 《中国骨伤》2005,18(11):691-691
由于创伤、炎症和肿瘤等因素造成的骨缺损性骨不连临床并非罕见,治疗方法较多,各有其优缺点。我科1993年以来,应用交锁髓内钉联合带血供的髂骨瓣移植治疗四肢骨不连、骨缺损患者15例,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胫骨缺损、骨不连新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自2000年3月~2002年6月以逆行隐血管蒂股骨内侧髁骨瓣、骨膜瓣加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缺损、骨不连9例。结果随访6个月~1年7个月,骨折均愈合良好,采用Johner-Wruh评分标准,治疗结果:优8例,良1例。结论该方法具有固定可靠,加快骨折愈合进程,早期活动关节,疗效可靠,易于推广等优点,是治疗胫骨骨不连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四肢骨不连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30例骨不连者采用髂骨-蝶形骨膜瓣复合移植结合坚强内、外固定.结果术后经1~2年随访,全部达到骨性愈合,其中1例股骨头坏死,1例股骨颈短缩愈合.临近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带旋髂深血管髂骨-蝶形骨膜瓣复合移植治疗骨不连方法可靠,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
带肌蒂血管蒂骨膜瓣移植治疗下肢骨不连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带肌蒂、血管蒂骨膜瓣移植治疗下肢骨不连的最佳方法,观察其疗效。方法我们采用带缝匠肌骨膜瓣移植治疗股骨中上段骨不连,采用股骨内侧髁骨膜瓣移植治疗股骨下段骨不连,采用带旋髂深血管骨膜瓣移植治疗胫骨骨不连。结果临床应用15例,经6个月-3年2个月随访,取得满意疗效。结论带肌蒂、血管蒂骨膜瓣移植治疗下肢骨不连,疗效可靠,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四肢骨不连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30例骨不连者采用髂骨——蝶形骨膜瓣复合移植结合坚强内、外固定。结果:术后经1~2年随访,全部达到骨性愈合,其中1例股骨头坏死,1例股骨颈短缩愈合。临近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带旋髂深血管髂骨——蝶形骨膜瓣复合移植治疗骨不连方法可靠,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
吻合血管的骨膜皮质骨瓣移植修复肱骨骨不连   总被引:18,自引:10,他引:8  
报道吻合血管的骨膜皮质骨瓣移植治疗肱骨骨不连及骨缺损。方法:1985年至1994年,采用吻合血管的髂骨骨膜皮质骨瓣修复外伤性肱骨骨不连13例。结果;13例于术后获得平均7.5个月的随访、骨不连处均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2个月。结论:吻合血管的骨膜皮质骨瓣,移植后具有骨膜与骨质移植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10.
游离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治疗股骨干骨折骨不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用游离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治疗股骨干骨折骨不连的疗效。方法:应用吻合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植骨加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骨不连。结果:12例髂骨瓣成活,骨折愈合,无手术并发症。结论: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供血充分,在植骨的同时增加了局部的血液循环,加速骨折愈合,带锁髓内钉是理想的固定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带监测皮岛的胫前动脉穿支骨膜瓣联合自体骨植骨治疗骨不连的临床效果. 方法 设计带监测皮岛的胫前动脉穿支血管骨膜瓣以带蒂转位和游离移植两种手术方式联合自体骨植骨治疗骨不连,其中带蒂转位治疗胫骨骨不连4例,游离移植治疗胫骨骨不连7例、治疗肱骨骨不连5例.切取骨膜瓣面积最大10.0cm×6.0cm,最小5.0cm×2.5 cm. 结果 临床共治疗骨不连患者16例,术后随访4~8个月,复查X线照片显示骨髓腔再通,骨折骨性愈合;监测皮岛一期成活14例,表层小部分坏死换药后治愈2例. 结论 带监测皮岛的胫前动脉穿支骨膜瓣联合自体骨植骨治疗骨不连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吻合血管的骨膜瓣和筋膜瓣联合移植治疗难治性骨不连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吻合血管的骨膜瓣和筋膜瓣联合移植治疗骨不连的疗效。方法 先预制家兔骨不连动物模型将54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8只。A组单纯用带血管的骨膜瓣包绕骨折端;B组单纯用带血管的筋膜瓣同法处理;C组(实验组)两者联合应用。术后1、2、4、8周分别行大体观察、X线、组织学及碱性磷酸酶检查。并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临床应用63例。结果 C组愈合时间较A、B组早1-2周,且愈合率明显高于A、B两组,临床X线随访:2个月大量骨痂生长,3.5-4.5个月骨折线基本消失。结论 用吻合和管的骨膜瓣和筋膜瓣联合治疗难治性骨不连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带血管的骨膜瓣和筋膜瓣联合移植治疗难治性骨不连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应用带血管的骨膜瓣和筋膜瓣联合包绕治疗骨不连的疗效。方法 用带血管的骨膜瓣包绕骨折端,骨膜瓣的外周再用带血管的筋膜瓣包起,临床应用63例。结果 术后3个月有大量骨痂生长。骨折线模糊;3.5-4.5个月骨折线消失,难治性骨折获得愈合。结论 应用带血管的骨膜瓣和筋膜瓣联合治疗难治性骨不连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瓣移植修复尺骨骨缺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介绍应用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瓣移植修复尺骨骨缺损。方法切取带有腓血管供血的腓骨上3/4段修复尺骨骨缺损13例,对其中4例伴有皮肤缺损者,采用腓骨骨皮瓣联合修复;腓骨移植长度为6~16cm;腓骨骨皮瓣面积为15cm×8cm~25cm×12cm。术后分别于1、3、6、12个月对前臂拍摄X线片,术后12个月测定患肢功能。结果13例9块腓骨瓣、4块腓骨骨皮瓣全部成活。术后11例获得1年以上的随访,腓骨瓣与尺骨完全骨性愈合时间为4~6个月。前臂旋转功能:优2例,良6例,差3例,优良率为72.7%。按Enneking系统评分:平均为21分,平均恢复了肢体功能的70%。供骨区踝关节活动正常,腓总神经支配区感觉无异常。结论应用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瓣修复尺骨骨缺损,方法可靠,既保持了尺骨长度,又为骨折愈合提供了血供,是一种治疗骨缺损的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非主干血管蒂骨瓣及骨膜瓣移位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四肢骨骨缺损、骨不连和骨缺血性坏死的治疗历来是骨科工作者十分关注的课题。70年代中期,由于显微外科骨移植的应用已使这一难题有了长足的进展。在早期阶段,因仅有少量供区可供选择,所应用的多为吻合血管的骨瓣或骨膜瓣游离移植。而游离组织瓣移植则存在着手术创伤大、费时长、难度高和不易推广的不足之处,而且对某些供区的应用将使肢体牺牲一条主干血管,此更非良策。随着显微外科进展,时至今日已涌现出大量骨移植供区,在四肢骨骼的大多数部位都有可能取得,对同一组织瓣还可选用不同的血管蒂。因此,带血管蒂的骨瓣及骨膜瓣移位植骨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应用带血管的骨膜瓣和比目鱼肌瓣联合移植,覆盖骨折并骨外露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带血管的腓骨膜瓣包绕骨折端,骨膜瓣的外周再用比目鱼肌内侧半肌瓣覆盖,修复软组织缺损。临床应用19例。结果 术后2个月有明显的骨痂生长,骨折线模糊,4~6个月骨折线消失,骨折愈合,肌瓣全部成活,仅有其中4例远端边缘小部分坏死,经换药处理,创面愈合。结论 应用带血管的骨膜瓣和比目鱼肌瓣联合移植治疗难治性骨折并骨外露软组织缺损,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带血管骨移植在四肢骨肿瘤治疗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临床观察带血管骨移植修复四肢骨肿瘤瘤段切除后骨缺损的治疗价值。方法 对48例不同类型的骨肿瘤行局部彻底切刮除,或骨膜外瘤段切除后所致的骨缺损分别采用带血管蒂髂骨瓣转位移植6例,游离移植3例;带血管胫骨瓣游离移植1例;带血管蒂腓骨瓣同侧顺逆行转位移植9例,游离腓骨移植22例,双腓骨瓣组合移植4例。腓骨皮瓣游离移植3例进行修复治疗。结果 移植骨与主骨均获得愈合,时间为2.5-4.2个月,平均3.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带筋膜血管蒂的桡骨骨膜瓣及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腕舟骨陈旧性骨折骨不连的治疗方法。方法1998年5月~2004年12月对19例腕舟骨陈旧性骨折骨不连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带桡动脉茎突返支骨膜骨瓣及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随访其疗效。结果术后19例均获随访。时间3~36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愈合率为100%,愈合时间为3~4个月,腕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正常。结论用带筋膜血管蒂的桡骨骨膜瓣并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操作简单、成骨作用强,并有加速骨折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带筋膜血管蒂桡骨骨膜骨瓣移植治疗陈旧性舟骨骨折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带筋膜桡动脉茎突返支蒂桡骨骨膜骨瓣移植治疗陈旧性腕舟状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切开复位,采取桡骨茎突切除加用带筋膜血管蒂骨膜骨瓣移植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15例,术后进行5~16个月随访。结果临床用骨瓣治疗舟骨骨折15例,骨瓣血供丰富,术后10~12周愈合,腕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结论带筋膜血管蒂桡骨骨膜骨瓣是移植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及骨不连的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带旋髂深血管骨膜——骨瓣移植双头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经髋关节smith-peterson入路,取旋髂深血管束的髂骨骨膜——骨瓣移植于股骨颈骨折处骨槽内,加双头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28例。结果:随访25例,随访时间2~8a。21例术后4~6个月达到骨性愈合,髋关节功能优良;4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或骨不连。结论:带旋髂深血管的髂骨骨膜——骨瓣移植,血供应足,能促进骨折愈合,减少股骨头坏死和骨不连的发生,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