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崔松体 《黑龙江医学》2021,45(11):1153-1154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泌尿系感染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19年12月于邓州市人民医院就诊收治的47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围术期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收集可能影响患者围术期泌尿系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47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发生泌尿系感染12例,感染率为2.5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泌尿系感染与体重指数、骨折类型、是否贫血、手术方式、是否肝肾功能不全等因素无关(P>0.05),与性别、年龄、合并内科疾病、低蛋白血症、留置尿管等因素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女性、年龄≥75岁、合并内科疾病>2种、低蛋白血症、留置尿管>3 d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发生泌尿系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3、1.32、2.06、2.24、2.97,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发生泌尿系感染与性别、年龄、合并多种内科疾病、低蛋白血症、留置尿管>3d等因素有关,在围术期应及时纠正低蛋白血症、加强对合并症的干预、缩短留置尿管时间等预防措施减少泌尿系感染率.  相似文献   

2.
《右江医学》2019,(7):490-494
目的探讨社区泌尿系多重耐药菌(Multi Drug Resistent Organisms,MDROs)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的诊疗及早期采取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以2012年7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539例社区泌尿系细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药敏结果分为MDROs组(214例)和非MDROs组(325例);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社区泌尿系感染MDROs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DROs组和非MDROs组在血常规的白细胞≥10.0×10~9/L、尿常规的亚硝酸盐、使用三代头孢菌素、泌尿系感染史、前一年内的住院史、尿路梗阻性疾病≥3种、贫血、使用免疫抑制剂、尿管留置史、泌尿系统手术等10个因素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常规的白细胞≥10.0×10~9/L(OR=5.068,95%CI 1.674~15.344,P=0.004)、使用免疫抑制剂(OR=4.164,95%CI 1.265~13.707,P=0.010)、尿路梗阻性疾病≥3种(OR=2.763,95%CI1.276~5.981,P=0.010)、使用三代头孢菌素(OR=2.224,95%CI1.110~4.456,P=0.024)、尿管留置史(OR=2.079,95%CI1.066~4.055,P=0.032)是社区泌尿系MDROs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应严格控制使用抗生素的指征,特别是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尽量减少使用免疫抑制剂,减少尿管留置等以降低社区泌尿系MDROs感染的概率,对已具有相应指标的患者,应尽早加强感染防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龄骨折患者围术期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收治的老年骨折围术期合并HAP患者39例(HAP组),并随机选择同期老年骨折患者围术期不合并HAP患者39例(非HAP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各项临床指标的差异,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OPD(OR=23.317;95%CI:2.70260.312;P=0.000)、入住ICU(OR=14.163;95%CI:1.62460.312;P=0.000)、入住ICU(OR=14.163;95%CI:1.624112.012;P=0.005)、机械通气(OR=30.210;95%CI:8.164112.012;P=0.005)、机械通气(OR=30.210;95%CI:8.164134.203;P=0.007)、手术时间(OR=9.018;95%CI:1.074134.203;P=0.007)、手术时间(OR=9.018;95%CI:1.07488.119;P=0.022)为高龄骨折患者围术期合并HA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骨折患者存在COPD、入住ICU、机械通气及手术时间长等因素时应警惕术后发生HAP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围手术期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收集行腹部手术的10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至出院期间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19例)和对照组(88例).对可能影响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围手术期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07例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19例(17.76%),未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88例(82.24%).单因素分析提示:感染组患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补液量、术中失血量、术后留置鼻胃管时间和上腹部手术比例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急诊手术、术中气管置管、术后静脉置管分布无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上腹部手术(OR=5.26,95%CI:1.18~23.48)、手术时间长(OR=10.259,95%CI:2.56~41.04)和置胃管时间长(OR=4.00,95%CI:1.68~9.49)是影响老年腹部肿瘤手术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均会增加术后肺部感染的风险(P<0.05).结论 上腹部手术、手术时间长和置胃管时间长可能增加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风险;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可降低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对2002年1月—-2011年12月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71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可能与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肺部感染相关的因素作为自变量,围手术期肺部感染情况作为应变量。先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行进一步分析。结果 715例患者中肺部感染组126例,无肺部感染组589例,患者的年龄、受伤至就诊时间、入院至手术时间、原呼吸系统疾病、基础疾病数、手术方式及麻醉方式是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而患者的年龄、原呼吸系统疾病、受伤至就诊时间及手术方式是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出现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应尽早入院接受正规治疗,术前积极治疗合并症,改善肺功能,减少围手术期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构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并发肺炎的风险预测回归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的2669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围手术期是否并发肺炎将研究对象分为并发肺炎组(并发肺炎,322例)和未并发肺炎组(未并发肺炎,2347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并发肺炎的独立影响因素,并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回归模型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并发肺炎的预测价值。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骨折类型、手术方式、住院时间、呼吸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急性冠脉综合征、谵妄、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并发肺炎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骨折类型、手术方式、住院时间、呼吸系统疾病、急性冠脉综合征、低蛋白血症均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并发肺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构建回归模型为logit(P)=0.574×性别+0.05×年...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发病状况、影响因素及相关干预措施。  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20年11月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20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出现肺部感染分为肺部感染组(A组, 91例)和非感染组(B组, 116例)。结合患者人口学资料、病史、病情探讨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  结果  脑出血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占比43.96%(91/207)。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OR=1.102, 95%CI: 1.006~2.135)、COPD病史(OR=2.679, 95%CI: 1.085~6.678)、糖尿病史(OR=3.175, 95%CI: 2.170~4.156)、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OR=4.500, 95%CI: 3.189~5.865)、手术治疗(OR=8.282, 95%CI: 1.182~31.483)、低蛋白血症(OR=3.864, 95%CI: 1.170~6.696)是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较高, 老年患者、合并糖尿病、COPD病史、GCS评分较低、手术治疗及低蛋白血症等因素能独立影响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 应针对相关影响因素加强干预, 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 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病人不同危险因素对围术期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32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分别运用单因素与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发生肺部感染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可知,性别、年龄、合并全身基础疾病、疼痛刺激、受伤至就诊时间、手术方式、分泌物排出通畅性、喉返神经功能是导致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经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后可知,分泌物排出通畅性、合并全身基础疾病、疼痛刺激、喉返神经功能是导致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发生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需要及时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予以手术治疗,并且临床医护人员需要做好全面的预防工作,以便能够有效的降低甚至避免围术期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8):128-132+136
目的 了解开腹大手术术后在麻醉恢复期低氧血症的发生情况,探讨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并评价模型预测效能。方法 回顾本院2015年8月~2019年4月择期行开腹大手术的患者676例,其中男284例,女392例,年龄20~82岁,体重指数(BMI)15.2~32.6 kg/m2,ASAⅡ~Ⅲ级。依据氧合指数≤300 mmHg与否分为低氧血症组和非低氧血症组。对两组患者术前及术中相关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和分析,评估术后在麻醉恢复期低氧血症发生情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构建ROC曲线,检验模型预测效能。结果 开腹大手术患者在麻醉恢复期共187例(27.7%)发生低氧血症。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有年龄(OR=1.029,95%CI 1.010~1.049)、高血压(OR=3.388,95%CI 2.214~5.185)及麻醉时间(OR=1.006,95%CI 1.002~1.011)、血红蛋白(OR=0.985,95%CI 0.971~0.999)与呼气末正压通气(OR=0.526,95%CI 0.292~0.947)是其保护因素。ROC曲线下面积0.760(95%CI=0.719~0.801,P0.001)。结论 重视围术期血压控制,合理减少手术及麻醉时间,改善贫血情况并增加呼气末正压通气使用,可能对减少开腹大手术麻醉恢复期低氧血症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和风险控制。方法 对2009年1月—2013年12月进行手术治疗的高龄髋部骨折患者197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及探讨治疗对策。结果 197例患者中肺部感染42例,患者的年龄,吸烟史,糖尿病,血红蛋白,受伤至手术时间,手术时间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应尽早入院接受正规治疗,术前积极治疗合并症,改善肺功能,减少围手术前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影响肝癌肝部分切除术后感染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5年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10例肝癌行肝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02例术后发生感染相关并发症的患者作为感染组,308例未发生感染相关并发症的患者作为未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前检查结果及手术相关指标。结果感染组中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白蛋白<35 g/L、手术时间≥300 min、术中出血量≥400 mL、输血量≥4 U、术后胆瘘及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3 d患者的构成比明显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OR=2.239,95%CI 1.363~3.678,P=0.001)、白蛋白<35 g/L(OR=1.578,95%CI 1.205~2.066,P=0.001)、手术时间≥300 min(OR=1.647,95%CI1.384~1.960,P=0.000)、术中输血量≥4 U(OR=2.967,95%CI 1.762~4.996,P=0.000)、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3 d(OR=4.765,95%CI 2.328~9.753,P=0.000)、术后胆瘘(OR=1.756,95%CI1.248~2.471,P=0.001)是影响肝癌肝部分切除术后发生感染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合并糖尿病、低蛋白水平、手术时间长、术中输血量大、术后胆瘘及引流管留置时间长是肝癌肝切除术后感染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应给予足够重视以降低术后感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口服聚乙二醇4000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便秘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2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115)和对照组(n=99),观察组给予聚乙二醇4000口服,剂量方案视大便性状调整,分别记录入院时及围手术期排便次数及大便性状。结果入院后1周和2周时,观察组便秘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腹泻发生率无明显增加。结论口服聚乙二醇4000防治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便秘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3.
李建玉  吴新文  马凯宇 《广东医学》2012,33(11):1618-1619
目的 探讨上颈椎手术患者围术期发生低钠血症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行上颈椎手术围术期合并低钠血症的患者27例为低钠血症组,并随机选择同时期行上颈椎手术围术期不合并低钠血症的患者27例为非低钠血症组;记录每位患者年龄、性别、脊髓损伤程度等11个因素.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或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脊髓损伤程度(Frankle分级)、机械通气、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35g/L)、气管导管留置时间、手术时间、气管切开、术前低体质指数(BMI<18.5 kg/m2)及合并有肺部感染与上颈椎手术患者围术期低钠血症相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只有脊髓损伤程度(Frankle分级)、低蛋白血症及合并有肺部感染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行上颈椎手术患者,其颈髓损伤的严重程度、低蛋白血症及合并肺部感染可能是围术期发生低钠血症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8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40)、干预组(n=40).对照组患者施行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施行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予以统计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骨折愈合率为97.5%,并发症发生率为5.0%,住院时间为(10.7±2.1)d,与对照组患者的42.5% 、22.5%、(17.4 +2.4)d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施行综合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骨折愈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是一种值得临床全面应用的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FI)的影响因素,构建并验证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46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肠内营养FI分为耐受组(n=143)和非耐受组(n=103)。对比2组患者的年龄、腹内压、高甘油三酯血症和低蛋白血症等相关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FI预测因素,构建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和Hosmer-Lemeshow检验验证模型的预测效果。选取92例SAP患者验证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最终纳入高甘油三酯血症(OR=1.962,95%CI:1.088~3.538,P=0.025)、低蛋白血症(OR=1.920,95%CI:1.049~3.516,P=0.034)、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APACHEⅡ)≥20分(OR=3.118,95%CI:1.720~5.653,P<0.01)、腹内压≥12mmHg(OR=2.826,95%CI:1.534~5.205,P=0.001)、开始肠内营养的时间≥72h (OR=2.350,95%CI:1.179~4.683,P=0.015)...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CAUTI)的影响因素及差异性.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经过信度和效度检验的留置尿管评估观察表,前瞻性监测某院13个病区留置尿管的重症住院患者654例,包括本科室置管和带管入院2组患者CAUTI 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差异性.结果 本科室置管的重症患者417例,发生CAUTI 56例,CAUTI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5.937,95% CI(1.474 ~ 23.909);ICU置管,OR=60.499,95% CI (1.455~2515.992);置管前未预先连接尿管与集尿袋,OR =5.585,95%CI(1.278~24.411);置管时手触摸尿管前端,OR =9.802,95%CI(2.413 ~39.816);尿管留置时间≥7 d,OR=47.652,95% CI(9.733~233.297);尿管留置时间≥14 d,OR=334.843,95%CI(56.700~1977.434);乳胶尿管,OR=0.158,95%CI(0.037 ~0.671).带管入院237例,发生CAUTI 38例,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尿管留置时间≥7 d,OR=7.277,95% CI(2.004~26.420);尿管留置时间≥14 d,OR=57.492,95% CI(16.549~199.728);置管后未更换引流袋,OR=3.429,95%CI(1.245~9.443);乳胶尿管,OR=0.323,95% CI (0.123 ~0.846).2组重症患者CAUTI影响因素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三腔尿管、更换引流袋及普通引流袋对本科室置管组重症患者CAUTI的影响稍大于带管入院组,而尿管留置时间及乳胶尿管对本科室置管组重症患者CAUTI的影响稍小于带管入院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女性、ICU置管、置管前未预先连接尿管与集尿袋、置管时手触摸尿管前端及尿管留置时间是本科室置管重症患者CAUTI的危险因素,乳胶尿管则是保护因素;尿管留置时间和置管后未更换引流袋是带管入院重症患者CAUTI的危险因素,乳胶尿管也是保护因素.针对相关因素进行预防性干预和规范护理,对降低CAUTI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急诊结直肠手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本文评价急诊结直肠手术后的感染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982年~2002年284例急诊结直肠手术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分别将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腹腔感染、吻合口漏的病人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选择13个可能影响手术顸后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可能影响顸后的危险因素。结果:284例病例中切口腹腔感染39例(13.7%),吻合漏24例(8.4%),腹腔感染27例(9.5%),7例死亡,死亡率2.46%。影响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为糖尿病(OR=1.42)、手术部位(OR=2.08)。影响吻合口愈合的危险因素为低蛋白血症(OR=6.2)、腹腔严重污染(OR=2.5),影响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为腹腔严重污染(OR=1.97)、糖尿病(OR=1.36)。结论:手术部位、糖尿病是影响急诊结直肠手术切口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低蛋白血症、腹腔严重污染是影响吻合口愈合的危险因素;腹腔严重污染、糖尿病是影响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机械通气呼吸机辅助呼吸的肿瘤患者98例,均机械通气>48 h,以是否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为判断标准分为感染组(30例)和非感染组(68例)。采用单因素分析2组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的差异,并进一步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感染组年龄、机械通气时间、应用激素、意识障碍、留置胃管、APACHEII评分及平卧位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感染组年龄(OR=1.087,95%CI1.0181.161)、机械通气时间(OR=5.148,95%CI 1.3421.161)、机械通气时间(OR=5.148,95%CI 1.34219.743)、留置胃管(OR=1.074,95%CI 1.01119.743)、留置胃管(OR=1.074,95%CI 1.0111.141)及APACHEII评分(OR=1.336,95%CI 1.1301.141)及APACHEII评分(OR=1.336,95%CI 1.1301.580)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结论年龄大、机械通气时间长、留置胃管及APACHEⅡ评分高是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术前实验室衰弱指数(FI-Lab)与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24例因髋部骨折行手术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2例,女92例;年龄65~102岁,平均(82.79±7.53)岁。根据术前FI-Lab评分分为衰弱组(n=78)和非衰弱组(n=46)。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分为无并发症组和有并发症组,分析FI-Lab与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 共有25例(20.16%)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衰弱组和非衰弱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8.21%(22/78)和6.52%(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衰弱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2.82%(10/78),高于非衰弱组的2.17%(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并发症组比较,有并发症组术前衰弱比例更高,术前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水平更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I-Lab评分≥0.3可能是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5.203,95%CI 1.440~18.802,P=0.012)。结论 FI-L...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老年髋部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特点,分析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 方法 2012年10月-2016年4月在义乌市中心医院骨科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共60例。其中,股骨颈骨折28例,转子间骨折32例。患者在术前及术后3 d和7 d分别行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CDFI)检查,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情况,以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入院至手术时间和骨折至手术时间为变量进行患者术前DVT危险因素分析,以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入院至手术时间、骨折至手术时间、麻醉方法、麻醉时间、手术方法和手术时间为变量进行术后DVT危险因素分析。 结果 6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出现下肢DVT 21例(35.0%)。其中9例(15.0%)为术前血栓,12例(20.0%)为术后血栓。86.7%的DVT发生于骨折侧。转子间骨折发生术后DVT的风险是股骨颈骨折的5.977倍(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折类型是老年髋部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5.977,P<0.05)。 结论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患肢DVT发生率高于健侧;转子间骨折为术后DVT的危险因素;术前即有较高的DVT发生率,因此入院后应尽早行CDFI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DV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