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宏达牌皮肤消毒剂对淋病奈瑟菌杀灭效果,用载体定量法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用含氯化三胺甘氨酸1750mg/L的宏达牌皮肤消毒剂作用3min和950mg/L作用10min,对布片上的淋病奈瑟菌的平均杀灭率达99.90%以上;含氯化三胺甘氨酸1750mg/L的该消毒剂,作用10min,可100%的杀灭布片上的淋病奈瑟菌。表明该皮肤消毒剂对淋病奈瑟菌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  相似文献   

2.
三黄胶囊消除淋病奈瑟菌耐药质粒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黄胶囊对淋病奈瑟菌耐药质粒的消除作用。方法选取10株2008年在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皮肤病性病研究所门诊淋病患者中分离鉴定的淋病奈瑟菌作为实验菌株,并测定其质粒谱;将实验菌株接种于含亚抑菌浓度的三黄胶囊培养基上分别作用24、48、72小时,观察其消质效果。结果三黄胶囊对淋病奈瑟菌的亚抑菌浓度为2.667 mg/ml;三黄胶囊对淋病奈瑟菌耐药质粒具有消除作用,且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消除效果越明显(P=0.000);作用72小时后,质粒阴转率达到90%,与消质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三黄胶囊具有消质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3.
311株淋病奈瑟菌药物敏感性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淋病是世界上发病人数最多的性传播疾病之一 ,也是我国目前监测的 8种主要性传播疾病中发病人数最多的一种。淋病奈瑟菌体外药物敏感性的监测 ,掌握其药物敏感谱变迁和发现新的耐药菌株 ,对淋病的防治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我们收集 1 999年一年从本院性病门诊临床标本中分离的 31 1株淋病奈瑟菌 ,并对其耐药性作了分析研究。材料和方法一、菌株来源  31 1株淋病奈瑟菌来源于本院性病门诊 1 999年送检的各种临床标本 ,主要是从男性尿道及女性宫颈分泌物中分离检出的菌株。二、细菌培养与菌种鉴定 淋病奈瑟菌选用T- M培养基 ,烛缸 35℃ 2 4~…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本院男性患者尿道分泌物淋病奈瑟菌(Ng)对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及感染者的人群、年龄、职业的分布,为疾病的预防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淋病奈瑟菌采用血平板和GC选择性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采用CLSI M100-S23标准进行药敏试验和判断,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 578例男性患者中淋病奈瑟菌感染率42.4%,其对环丙沙星、四环素、青霉素耐药率分别为55.1%、53.1%、75.5%,未发现对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大观霉素耐药菌株。结论对于淋病的预防工作做好性病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对淋病的治疗工作要选用足量、合理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5.
136株淋病奈瑟菌对常用药物的敏感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淋病是由淋病奈瑟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的化脓性感染,是目前世界上发病人数最多的性传播疾病之一,也是我国常见性传播疾病。淋病奈瑟菌极易产生耐药性^[1],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随地区和时间的变化而会有所不同^[2],淋病奈瑟菌的耐药性变化给淋病的临床治疗和性病的防治带来极大的困难。为及时监测淋病奈瑟菌的药物敏感度,  相似文献   

6.
由于抗生素的不规则使用,淋病奈瑟菌耐药性日益严重,其耐药机制主要由染色体和质粒介导及淋病奈瑟菌的mtr外排系统[1]。质粒介导的菌株分别为产青霉素酶的淋病奈瑟菌(PPNG)和高度耐四环素的淋病奈瑟菌(TRNG)。为了解扬州地区淋病奈瑟菌耐药菌株的耐青霉素和耐四环素质粒流行情况,作者对73株淋病奈瑟菌进行PPNG、TRNG株及其质粒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材料菌株来源:2004年5月~2007年5月自扬州市皮肤性病防治所性病门诊患者泌尿生殖道中分离到73株淋病奈瑟菌。淋病奈瑟菌药敏质控菌株ATCC200610为南通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惠赠。培养基和试剂:T-M培养基、GC培养基、β-内酰胺酶试剂(英国OXOID公司)按说明书配制;巧克力平皿自行配制;琼脂糖和溴乙啶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公司提供。淋病奈瑟菌菌种分离培养、鉴定、保存:临床采集标本均接种在选择性培养基(T-M培养基)上培养,挑取可疑菌落进行氧化酶、糖发酵试验鉴定,将淋病奈瑟菌在非选择性培养基(巧克力平皿)上纯培养,培养物洗于脱脂牛奶中-70℃保存。质粒介导的PPNG测定[2]:采用纸片酸度法将待检菌涂于浸足试液滤纸上,37℃育30 min,如菌株产内...  相似文献   

7.
淋病奈瑟菌β内酰胺酶的检测及药敏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淋病奈瑟菌的β内酰胺酶并分析其药敏试验结果。方法:测定淋病奈瑟菌β内酰胺酶;按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推荐方法作药物敏感试验。结果916例标本共检出淋病奈瑟菌90株(阳性率9.8%);测定其中50株β内酰胺酶,32株为阳性,阳性率64%,90株淋病奈瑟菌对大观霉素敏感率100%,对青霉素和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率仅在0%~5.6%;头孢曲松对淋病奈瑟菌产酶和不产酶株均有较好抗菌作用。结论:测定淋病奈瑟菌的β内酰胺酶和药敏试验有利于指导临床更合理、更准确的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监测武陵山区淋病奈瑟菌的抗菌药物耐药情况及分子生物学特征,了解该地区是否存在头孢曲松耐药菌株及相关流行病学信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该地区培养分离出的122株淋病奈瑟菌的临床资料。药敏试验参考欧洲药敏试验委员会(EUCAST)标准,采用K-B法和琼脂稀释法检测淋病奈瑟菌对头孢曲松和阿奇霉素等7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多抗原序列分型法(NGMAST)对头孢曲松低敏感性及耐药菌株进行基因分型,并用MEGA6构建POR和TBPB基因系统发育树。结果 122株淋病奈瑟菌株对头孢曲松、头孢泊肟、头孢克肟、壮观霉素、阿奇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的敏感率分别为98.36%、92.62%、90.16%、81.15%、78.69%、37.70%和12.29%。2株头孢曲松耐药菌株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000μg/mL和0.250μg/mL,NG-MAST型分别为ST2987型和ST14155型。结论该研究发现1株高水平头孢曲松耐药的淋病奈瑟菌,但未发现流行病学同源耐药菌株。武陵山区淋病奈瑟菌耐药形势严峻,应严控头孢曲松耐药菌株传播。  相似文献   

9.
答 :古典性病包括梅毒、淋病、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4种。梅毒的病原体为梅毒螺旋体 ;淋病的病原体为淋病奈瑟菌 ;软下疳的病原体为杜克雷嗜血杆菌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的病原体为衣原体 (L1~L3 血清型 )。古典性病包括哪几种,病原体分别是什么?@周铁丽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临床常见的性病多见于淋病奈瑟菌感染。本报道了从各类标本中分离出437株淋病奈瑟菌对17种常用抗生素的药敏情况,旨在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淋病奈瑟菌的DNA旋转酶A亚单位(gyrA)和拓扑异构酶ⅣC亚单位(parC)基因突变与淋病奈瑟菌耐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关系。方法:收集临床分离淋病奈瑟菌30株,用E试验法检测其对6种抗菌药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用Nitrocefin纸片检测β内酰胺酶,PCR扩增22株淋病奈瑟菌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相关gyrA和parC基因并测序分析。结果:大观霉素、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四环素、青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0、3.3%、3.3%、33.3%、66.7%和100%。β内酰胺酶检出率为17株(56.7%)。22株高水平耐氟喹诺酮菌(MIC≥4mg/L)均存在gyrA基因双位点突变和parC单(或双)位点突变。结论:淋病奈瑟菌对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分别有较高的耐药率。gyrA和parC基因突变在淋病奈瑟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淋病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性病 ,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防止淋病流行的关键是及时诊断和治疗。培养法一直是诊断淋病奈瑟菌感染的黄金标准 ,至今仍是用于常规测定的唯一方法。淋病奈瑟菌( NG)分离培养时对培养基的营养要求非常高 ,泌尿道样品中有多种杂菌 ,杂菌在富有营养的培养基上旺盛的生长 ,严重影响了 NG培养法的阳性率。近年世界卫生组织 ( WHO)推荐敏感性和选择性更好的改良 NG选择性培养基 ( MTM)来培养分离淋病奈瑟菌。我们根据美国国立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 NCCLS)文件 [1]和有关资料 [2 ] ,研制 MTM培养基 ,并在临床…  相似文献   

13.
淋病(Gonorrhea)是由淋病奈瑟菌(Neisseria gonorrhoeae,NG)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居我国性传播性疾病发病率的首位.目前实验室主要采用外生殖器分泌物或脓液涂片染色镜检与淋球菌培养的方法,其检出率较低,特别是对慢性淋病患者易出现假阴性.聚合酶链反应(PCR)是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而建立的一种新的检测方法,针对淋病奈瑟菌具有敏感度高,特异性强,而且检测速度较快的优点.本文对我院461例经PCR检测淋病奈瑟菌-DNA(NG-DNA)的结果进行回顾与分析.总结其检测特点,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淋病是世界上发病人数最多的性传播疾病之一 ,也是我国目前监测的8种主要性传播疾病中发病人数最多的一种.淋病奈瑟菌体外药物敏感性的监测,掌握其药物敏感谱变迁和发现新的耐药菌株,对淋病的防治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我们收集1999年一年从本院性病门诊临床标本中分离的311株淋病奈瑟菌,并对其耐药性作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32株淋病奈瑟氏菌的分离鉴定郭炳超,薛向阳(解放军一五一医院河南安阳455000)近年来性病在我国又死灰复燃,并迅速蔓延,特别是淋病患者逐年增多。淋病的病原体淋病奈瑟氏菌通称淋球菌,人体是其唯一的天然宿主,主要侵袭粘膜组织,可引起尿道炎、前列腺炎、宫...  相似文献   

16.
简介桂敏淋病奈瑟菌培养基Ⅲ型陆建梧由广西皮肤病研究所生产的桂敏淋病奈瑟菌培养基在原桂敏淋病奈瑟菌培养基Ⅰ、Ⅱ型的基础上,经研制既保持了Ⅰ、Ⅱ型特点又克服了其添加剂不易溶解的不足。经我们及其他性病防冶部门及医疗单位使用,反映良好。具有如下特点:(1)临...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以橡子酚为主要成分的抗菌洗剂对淋病奈瑟菌和解脲支原体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和肉汤稀释法分别对淋病奈瑟双球菌和解脲支原体的抑菌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该抗菌洗剂对含菌量为107cfu/ml的淋病奈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5mg/L橡子酚;该抗菌洗剂对含菌量为105cfu/ml解脲支原体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0mg/L橡子酚。结论该橡子酚抗菌洗剂在试验条件下对淋病奈瑟菌和解脲支原体有显著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卖淫嫖娼人员性病发病状况及其特点。方法对2005年全市部分看守所、拘留所等公安机关所关押的5701名卖淫嫖娼人员作淋病奈瑟菌(NG)的分离培养、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及梅毒螺旋体抗体凝集试验(TPPA)。结果阳性检出率为:NG 7.2%,其中女性(9.3%)>男性(3.4%);梅毒螺旋体6.8%,其中女性(9.1%)>男性(2.9%)。结论上海地区卖淫嫖娼人员性病发病率较高,淋病的发病率稍高于梅毒,且淋病和梅毒的发病率卖淫女明显高于男嫖客。卖淫女和男嫖客是淋病和梅毒的主要传染源和传播者(尤其是卖淫女),社会应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性病门诊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和解脲脲原体的感染人群及特征,为性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20年11月在上海市皮肤病医院性病门诊就诊且疑似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患者,统计分析患者泌尿生殖道分泌物中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和解脲脲原体的核酸检测结果.结果 893例患者中,男性496例,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监测佛山市2007~2008年度分离的淋病奈瑟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和环丙沙星的敏感性,分析耐药菌株的流行特点.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5种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纸片酸度法检测产β-内酰胺酶淋病奈瑟菌菌株.结果 108株淋病奈瑟菌中检出产β-内酰胺酶淋病奈瑟菌(PPNG)为43株(39.8%),四环素、环丙沙星和青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 89.8%(97/108)、93.7%(101/108)和95.4%(103/108);未发现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耐药菌株.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MIC50及MIC90均超过耐药标准,尤其是青霉素为甚,其MIC50及MIC90均超过耐药标准的2倍和大于16倍.结论 淋病奈瑟菌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敏感性较高,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高水平耐药,不应作为淋病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