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腔镜辅助下切除胰腺钩突部胰岛细胞瘤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临床资料 女性患者,72岁。因发作性意识不清3个月入院。患者于2004.年4月始无明显诱因出现意识模糊、出汗、四肢不自主抖动,表情呆板,近事遗忘,持续数分钟至20min左右缓解。症状1-2周发作一次,一般在早晨发作。在当地医院就诊,多次查空腹血糖在1.1~1.4mmol/L,餐后2.8—3.75mmol/L。入院查体:腹部无明显阳性体征。入院后多次测血糖低于2.8mmol/L。  相似文献   

2.
例1:女,50岁,主因皮肤发黑伴乏力2年余,加重伴恶心、呕吐、喜咸食4个月入院。患者于2年前出现皮肤发黑,易疲劳,时有头晕,未予特殊治疗。4个月前上述症状加重,并伴有心慌、恶心、呕吐、喜吃咸食。体检:体温37℃,脉搏95次,分,血压90/55mmHg,体质消瘦,面部、双手、双肘及舌颊黏膜明显发黑,心音低钝,神经四肢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Na^+100mmol/L,K^+3.0mmol/L,Cl^-95mmol/L,血糖3.5mmol/L,血皮质醇(0)〈25.7μmol/L,(8)25.7μmol/L,血清ACTH(0)262.0poml/L,(8)272.0pmol/L。肾上腺CT:双侧肾上腺不规则增大,呈多发结节状,肾上腺轮廓尚存在,左侧肾上腺内可见斑点状钙化。诊断双侧肾上腺结核致Addison病,给予抗结核及皮质激素治疗,2周后症状改善,带药出院。  相似文献   

3.
1临床资料例 1,男,42岁,体质肥、颈部粗短,因出现高血压而就诊。查体Bp160/100mmHg,心肺腹无阳性体征;行生化检查示CHO 6.7mmol/L,LDL 3.89mmol/L,Glu 8.5mmol/L;心电图无异常。询问易患因素得知该患者夜间打鼾较重且有暂停,持续时间不等,醒来觉周身不适,针对此项特点,给于夜间持续低流量吸氧1个月症状好转,上述生化指标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病例]女性,23岁。因反复嗜睡,发作性神志不清1年多于2003-08-25入我科。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嗜睡及发作性神志不清,进食糖水或甜品后症状即缓解,每晚12点及凌晨3点必须定时进食糖水,否则可昏睡至次日中午,由家人灌入糖水后方能清醒。曾查空腹血糖1.87mmol/L。1个月前检查:血糖0.93mmol/L,胰岛素129.04pmol/L;头颅MBI垂体未  相似文献   

5.
临床资料 患者,男,50岁,因左下肢疼痛1个月,发现血糖高1周入院。患者于1个月前自觉左下肢麻木,并有逐渐加重趋势,伴疼痛,未治疗。1周前体检时发现血糖高,空腹10.1mol/L,餐后2d,时14.8mmol/L。病程中无口渴、多饮、多尿、多食及体重减轻,无视力下降,无间断性水肿,无腹泻、便秘交替。既往健康,否认糖尿病家族史。  相似文献   

6.
病历摘要患者男,39岁,因乏力10个月,关节痛6个月,心慌、气促1个月,加重3d于2005年12月14日入院。缘于10个月前因受凉发热,检查白细胞增高伴贫血及血小板减少(白细胞24.2×10^9/L、血红蛋白100g/L、血小板50×10^9/L),骨髓增生极度活跃,粒:红=3.1:1,中、晚幼粒细胞比例高,巨核细胞18个。服中药热退,白细胞降至正常,除乏力外无不适。8个月前复查白细胞16×10^9/L,血红蛋白103g/L,血小板33×10^9/L,骨髓粒:红=8.9:1,原始粒细胞0.07。  相似文献   

7.
笔者于1989~1995年期间在临床工作中,通过推算阴离子隙(简称AG)辅助诊断婴儿脑型脚气病4例,现报告如下。1病例简介[例1]患儿男,6个月。腹泻黄色稀便1个月,目光呆滞,间断抽搐1天入院。母乳喂养,其母体健。查体:体温36.8℃,表情淡漠。前囟平坦.两眼睑下垂,口唇樱红,颈软,心肺正常。腱反射消失,病理反射未引出。血Na+136mmol/L,K+4.2mmol/L,Cl-98mmol/L,Ca++2.3mmol/L,CO2CP10mmol/L。AG=28mmol/L。脑脊液常规正常。大便镜检:白细胞少许。给予补液、抗生素、地塞米松以及5%碳酸氢钠治疗,抽搐…  相似文献   

8.
禚元清  张桂芝 《吉林医学》2008,29(3):193-194
目的:观察长秀霖联合拜蓎平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拜蓎平50mg三餐时口服加睡前10点皮下注射长秀霖。抽取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FPG)及早餐后2h血糖(2hPG),免疫比浊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比较治疗前后上述变化。结果:本组患者FPG从治疗前(11.5±2.5)mmol/L下降至(7.0±0.5)mmol/L,治疗2个月后仍保持在(5.8±0.4)mmol/L。2hPG从治疗前(14.8±0.8)mmol/L下降至(8.8±0.4)mmol/L,在治疗2个月后保持为(7.8±0.3)mmol/L;FPG和2hPG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2个月后,HbA1c从治疗前(8.3±0.6)%下降至(6.5±0.6)%,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长秀霖联合拜蓎平强化治疗在短时间内达到血糖控制标准,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杨琴  马欣 《中原医刊》2009,(15):11-1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调脂及抗炎作用。方法对我院心内科2004年1月至2008年3月的320例UAP患者24h内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d,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超过正常值高限3倍以上患者服用剂量减半,即阿托伐他汀20mg/d,比较用药前、服药1个月、3个月血脂指标,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总胆固醇TC、LDL—C比治疗前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LDL—C由(3.2±1.0)mmol/L下降至3个月时的(1.5±0.8)mmol/L,高密度脂蛋白(HDL—C)由(1.5±0.4)mmol/L升至3个月时的(1.6±1.8)mmol/L;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s—CRP阿托伐他汀治疗前及随诊1个月时分别为(27±25)mg/L,(2.6±2.5)mg/L,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1个月时ALT〉120U/L为14例.随访3个月时无ALT〉120U/L的患者。结论UAP患者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是有效的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1病历报告 患者,女,19岁。主因发热伴头痛、恶心、呕吐2个月于2006年3月入院。患者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9℃,伴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数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查脑电图示轻度异常,腰穿:蛋白71mg/dL,氯115mmol/L,糖3.2mmol/L,白细胞30×10^6/L,头颅MRI示颅内多发结节性病灶,考虑为炎性或肉芽肿性病变,胸部CT诊断:右肺下叶少许渗出;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83~1994年共收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20例,通过采用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持续点滴治疗,抢救成功率达90%,此法简便易行,安全有效。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糖尿病20例,男11例,女9例,男女之比为1.2:1,年龄14~71岁,病史6个月~15年。治疗前血糖18.32~33.3lmmol/L,18.32~22.14mmol/L者6例,22.2~27.7mmol/L者11例,27.76~33.25mmol/L者2例,33.31~38.8mmol/L者1例;治疗前血酮体。10~90mq/dl;二氧化碳结合力7.2~18mmol/L,4.5~8.55mmol/L者6例,9~13.05rnmol/L者4例,13.5~17.55…  相似文献   

12.
1病例介绍 乔某,男,40岁,干部。因反复发作劳力性心前区憋痛1个月余前来就诊。平素身体健康,无冠心病家族病史,1年前体检仅发现血压偏高,多次测量均在140~160/85~105mmHg之间,平常无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和无力等症状,无糖尿病病史,6个月前血脂检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3.5mmol/L,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洛伐他汀(商品名:俊宁,扬子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40mg/d强化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心内科冠心病监护病房2005年1月-2008年10月收治的55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24h内给予洛伐他汀40mg/d,患者平均住院(10.17±1.83)d。对出院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0mmol/L,丙氨酸转氨酶或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值3倍以上的患者服用剂量减半,即洛伐他汀20mg/d。比较用药前、出院时及随访治疗期间血脂指标及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B比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由(3.24±1.04)mmol/L下降至出院时的(2.27±2.00)mmol/L,随访3个月时进一步下降至(1.48±0.18)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由(1.45±0.38)mmol/L下降至出院时的(1.20±0.30)mmol/L,至随访3个月时升至(1.65±1.79)mmol/L,P〈0.05。②出院时丙氨酸转氨酶〉120U/L有62例(11.25%),天冬氨酸转氨酶〉120U/L有13例(2.4%),共251例患者返院随访复查。随访1个月时丙氨酸转氨酶〉120U/L仅为2例,随访3个月时无丙氨酸转氨酶〉120U/L的患者。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应用洛伐他汀40mg/d治疗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4.
患儿女,4岁,入院前6小时恶心非喷射性呕吐胃内容物3次,量不多,伴有轻度阵发性上腹部疼痛,继而昏迷无抽搐。否认糖尿病家族史。查体:T37.6C,P120次/分。R26次/分,BP:13.3/skPa。浅昏迷,重度脱水貌,呼吸深长,眼窝凹陷,瞳孔等大,直径4mm,对光反射灵敏,口唇干燥,心肺正。常,腹墨反射消失,无脑膜刺激症。血钠:132mmol/L,氯化物95mmol/L,钾3.6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7.3remol/L。脑脊液:压力680Pa,细胞数2个/mm’,蛋白定性(-),氯化物116mmol/L,糖22·Zmmol/L(400mg%)。根据脑脊液糖含量明显…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56岁,因心悸、气短、浮肿半年入院。半年前无显诱因出现活动时心悸、气短,间断全身浮肿,伴食欲差,怕冷,精神倦怠。在多家医院就诊,测血压170/110mmHg,血胆固醇7.6mmol/L,甘油三酯1.8mmol/L;尿检示:尿蛋白(+),RBC8~10个/ml,WBC10~12个/ml,血BUN8.2mmol/L,肌酐128mmol/L。胸片:心脏向两侧增大。先后诊断为肾病综合征、冠心病、三级高血压。经治疗6个月无好转,而来我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16岁,因间断皮疹、发热1个月,无尿3d入院。患者1个月前因治疗“疥疮”服用罗红霉素0.25g后24h内出现头颈部及双臂皮疹,瘙痒,压之退色,渐扩散到全身。28d前出现发热,体温不详,当地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丁胺卡那霉素及阿莫西林等治疗,体温逐渐升高至38.6℃,原有皮疹面积扩大并出现巩膜黄染。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21 I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63IU/L、总胆红素35.4μmol/L、直接胆红素9.4μmol/L,肾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17.
1病历简介 患者,男,70岁,体重50kg,因上腹部不适、食欲减退、消瘦乏力2个月,梗阻性黄疸2周,门诊以“壶腹周围占位”收入院,拟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前BP 120/80mmHg,HR 80次/分,ECG正常。血常规示:HB 117g/L,RBC3.77×10^12/L,WBC10.7×10^9/L,血糖6.67mmol/L,K^+5.45mmol/L,Na^+124.46mmol/L,Cl^-104.5mm01/L,BUN32.9mmol/L,Cr182umol/L,AI。T154u/L,AST 260u/L,r-GT、3323.5u/L,AKP710u/L,总胆红素,直接、间接胆红素均明显高于正常。  相似文献   

18.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38岁,因反复发作四肢抽搐3年,再发2h,于2007年7月22日入院。入院前3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抽搐伴双目凝视。测血钙1.11mmol/L,血磷1.8mmol/L,血镁0.51mmol/L,血PTH0.1pmol/L(参考值1.6—6.9pmol/L),诊断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原发性甲旁减)。予以钙尔奇D1800mg和VitD31.5μg每天一次治疗,血钙一直波动在1.50~1.70mmol/L,并反复出现抽搐。  相似文献   

19.
蝮蛇抗栓酶治疗糖尿病临床肾脏病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蝮蛇抗栓酶治疗糖尿病肾脏病变的疗效。方法:测定17例糖尿病人用蝮蛇抗栓酶治疗前及治疗半月后的24小时尿蛋白量、肌酐和尿素氮并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前尿蛋白平均值为1.98±2.059/24h,治疗后平均值为0.89±0.95g/24h,有显著性下降(P<0.05);治疗前肌酐平均值为112.93±15.85mmol/L,治疗后平均值为98.23±8.41mmol/L,亦有显著性下降(P<0.05);尿素氮治疗前(平均值为6.05±2.76mmol/L)与治疗后(平均值为7.01±4.08mmol/L)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蝮蛇抗栓酶治疗糖尿病临床肾脏病变有明显减少尿蛋白量和降低肌酐值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CT灌注成像在胃原发性淋巴瘤初步应用--附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资料 患者男,76岁,因左上腹疼痛1个月余,血糖升高8天入院。入院前1个月佘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腹疼痛,为钝痛,无恶心、呕吐、返酸,未予重视。发病以来体重下降5~6kg,大便黑。入院前8天测血糖9.8mmol/L,外院CT检查发现腹部占位性病变。查体未见浅表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