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黄芪对高糖作用下肾间质成纤维细胞表达HGF的影响   总被引:83,自引:15,他引:68  
目的:在体外研究高糖刺激人肾脏间质成纤维细胞时,HGF、TGF-β的表达以及黄芪延缓糖尿病肾病与其的相关性。方法:将人肾脏间质成纤维细胞分别培养于不同浓度的葡萄糖中,于 24 h后用 RT-PCR方法检测HGF mRNA的转录水平,继而用不同浓度的 HGF刺激细胞来现察 TGF-βmRNA的表达。随即用黄芪药物血清刺激细胞,观察HGF的表达情况。结果:高浓度葡萄糖培养的细胞早期就有HGF表达,之后表达逐渐下降,而TGF-β在此之后出现表达上升。同时外源性HGF可以抑制TGF-βmRNA的表达。黄芪含药血清可以显著刺激细胞表达HGF。结论:高糖刺激后可以诱导HGF表达,该表达的上升是一种有益的防御反应。此外,外源性加入HGF可以降低TGF-β的表达,从而促进细胞外基质的降解。黄芪通过诱导HGF的产生,起到抗纤维化的作用,从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减轻肾小球硬化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63,自引:4,他引:59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对肾小球细胞外基质产生和降解的作用。方法用5/6肾切除的方法诱导大鼠肾小球硬化模型并给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苯那普利(6mgkg-1/d)治疗6周,观察了大鼠血压、蛋白尿和残余肾组织的病理改变以及用免疫组化和Northernz印迹杂交的方法检测了纤维连接蛋白沉积和血管紧张素Ⅱ1A(AT1A)受体、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基因的表达。结果苯那普利治疗能明显降低5/6肾切除大鼠血压、尿蛋白排泄和减轻肾脏的病理改变,并且减少了残余肾组织中纤维连接蛋白的沉积以及降低了ATIA受体、PAI-1和TGFβ基因的表达。结论通过抑制PAI-1和TGFβ基因的表达,苯那普利减少了细胞外基质的产生并促使其降解,这可能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减轻肾小球硬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腹膜透析对转化生长因子β1在残存肾中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清除循环中毒素后生长因子和残存肾小球的改变。方法采用分子杂交技术和组织病理分析方法在肾次全切除的残存肾大鼠模型上研究腹膜透析(PD)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在残存肾中表达的影响和肾小球硬化的变化。分模型组和PD组,第8周PD组开始作腹膜透析至第12周。分别在第7周和12周各组杀检6只作肾病理检查(HE.PAS染色)和TGF-β1cDNA缝隙点样杂交。结果在实验的第7周两组间肾小球硬化指数(GSI)及TGF-β1mRNA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第十二周,PD组的GSI及TGF-β1mRNA表达均显著低于模型组。GSI改变程度与TGF-β1mRNA表达丰度变化呈明显正相关(r=0.65P<0.05)。结论腹膜透析可明显减少TGF-β1mRNA的表达并延缓残存肾小球的硬化  相似文献   

4.
TGF—β和ANGⅡ的相互作用在肾脏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种慢性肾脏疾病的共同病理特征是肾小球及肾小管间质的纤维化,TGF-β和ANGⅡ都是该过程中有重要意义的生物活性因子。近年发现,ANGⅡ和TGF-β之间有紧密的相互作用。在体外,ANGⅡ可诱导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及系膜细胞TGF-β的表达;对多种慢性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又发现这种作用在体外同样存在。用ACEI或/和ATIRA阻断ANGⅡ的作用可使肾内TGF-β表达下降,但不是完全恢复正常,因而也只能延  相似文献   

5.
TGFβ1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免疫反应以及刺激细胞外基质增生。TGFβ1在肾小球纤维化病理生理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从基因水平阻断TGFβ1表达进而防治肾纤维化是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综述肾脏TGFβ1促纤维化作用、HVJ-脂质体特性及其介导基因转移治疗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TGFβ1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免疫反应以及刺激细胞外基质增生。TGFβ1在肾小球纤维化病理生理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从基因水平阻断TGFβ1表达进而防治肾纤维化是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综述肾脏TGFβ1促纤维化作用、HVJ-脂质体特性及其介导基因转移治疗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大鼠断层供皮区创面愈合过程中TGF—β1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观察创面愈合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基因表达,以大鼠断层供皮区创面为模型,应用原位杂交、斑点杂交等方法对内源性TGF-β1mRNA在创面愈合过程中的表达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TGF-β1mRNA主要在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其表达量在伤后第6天达峰值,以后随上皮化的完成,TGF-β1mRNA表达水平逐渐降至正常。提示,在创面愈合过程中TGF-β1基因有明显表达,其表达规律与创面愈合时间有密切关系。认为,TGF-β1可能在创面愈合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内在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雄激素水平改变对大鼠前列腺组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子杂交技术研究bFGFmRNA 及TGFβ1mRNA 在去势和未去势大鼠前列腺组织中表达的差异。结果 去势组TGFβ1mRNA 杂交斑点IOD 均值为315.5,是未去势组(179)的1.76 倍;而未去势组bFGFmRNA 杂交斑点IOD 均值为445 .3,是去势组(200.3) 的2.22倍,差异均有显著性(P<0 .01)。结论 雄激素水平变化可影响bFGFmRNA 及TGFβ1mRNA 的表达,bFGF及TGFβ1 介导雄激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黄芪当归合剂降低肾病综合征大鼠血脂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97,自引:2,他引:95  
目的 探讨黄芪当归合剂降低肾病综合征(NS)大鼠血脂的机制。方法 采用加速型肾毒血清肾炎致NS模型。治疗组灌服黄芪当归合剂,正常组和肾病对照组灌水。检测各组血清脂谱,以Northern 杂交检测肝脏羧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 还原酶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mRNA表达。结果 肾病大鼠呈高脂蛋白血症,该组肝脏HMGCoA还原酶的mRNA在早期呈短暂上调( P < 0-001) ,LDL受体mRNA 表达随病程逐渐下调( P < 0-001);黄芪当归治疗组,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低于肾病对照组,虽肝脏HMGCoA 还原酶mRNA 无明显变化,但LDL受体mRNA表达较肾病对照组显著上调( P< 0-01) 。结论 黄芪当归组显著降低NS大鼠血脂水平,这一改善脂代谢紊乱的作用可能部份是通过肝脏LDL受体mRNA 表达上调而实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白介素1β(IL1β)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纤维蛋白溶解酶原(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影响。方法应用Northern杂交检测体外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在IL1β刺激后PAI1和FN的mRNA表达,采用纤维蛋白平板法检测系膜细胞培养上清中PAI1的活性,利用ELISA法检测FN的水平。结果IL1β刺激组系膜细胞PAI1和FNmRNA的表达显著增高(与对照组比,P<005),细胞培养上清中PAI1的活性和FN的水平亦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P<001)。结论IL1β可以上调系膜细胞PAI1和FN蛋白质及mRNA的表达,提示IL1β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外基质降解和增加细胞外基质合成而导致细胞外基质的积聚。  相似文献   

11.
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中TGF—β1及Ⅰ,Ⅲ型胶原基因 …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检测增生性瘢痕(H)和瘢痕疙瘩(K)组织中TGF-β1及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了解其相互关系及意义。方法 斑点杂交分析检测H和K组织中Ⅰ、Ⅲ前胶原及TGF-β1mRBA稳态水平的改变;原位杂交检测TGF-β1mRNA在组织中的空间分布。结果 ①K和H组织中TGF-β1mRNA稳态水平明显高于N组和S组;②K选择性I型前胶原mRNA表达增强,而H组织中Ⅰ、Ⅲ前胶原mRNA表达均增强。  相似文献   

12.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对人胃癌侵袭性的作用。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29例胃癌病人血清TGFβ1浓度。应用点杂交法分析癌灶组织的TGFβ1mRNA水平。结果 浸润型组或伴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血清TGFβ1浓度和TGFβ1mRNA表达水平分别明显高于膨胀型组或无淋巴结转移组,切除瘤体后上述各组的血清TGFβ1浓度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3.
TGF—β1,PAI—1与糖尿病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时,多种机制引起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在肾脏局部过度表达。TGF-β1有抑制细胞有丝分理解,促进细胞外基质(ECM)合成,抑制其降解的作用,PAI-1则抑制ECM降解,二者共同作用,导致肾脏肥大和EC积聚。近年来,二者对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意义备受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氟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9,自引:3,他引:46  
目的 探讨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氟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转化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D组及氟伐他汀治疗组DF组,第2,8周分别取各组的一半收集标本,检测血糖,血胆固醇,血甘油三酯,血肌酐尿白蛋白及肾脏肥大指标的变化,应用Northern杂交检测肾皮质中TGFβ1mR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肾内TGFβ1,纤维连接帽白和IV型胶原蛋白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人类增殖性肾炎(PGN) 肾小球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 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活检组织中IGF1 mRNA及其蛋白质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肾小球内细胞外基质(ECM) 增生的关系。结果 增殖性肾炎组中IGF1 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增殖性肾炎组和正常组( P<0-01),IGF1 表达水平与ECM 增生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肾小球局部IGF1 基因异常表达参与了PGN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34例不同时期增生性瘢痕组织标本进行TGFβ-mRNA斑点杂交和原位杂交检测,结果发现:随着增生性瘢痕的发生、发展成熟,TGFβ-mRNA的总表达量明显呈由强至弱的变化,在1至6个月瘢痕组织内表达丰富,9个月时明显减弱,12个月以后的瘢痕组织及正常皮肤对照标本中含量很少;TGFβ-mRNA表达的定位检测显示:除真皮层组织细胞有部分表达外,许多瘢痕表皮基底细胞内有较强表达。由此可见:①TGFβ表达与瘢痕增生发展有着密切联系;②TGFβ在瘢痕表皮组织中的表达对其自身增殖起抑制作用,导致表皮萎缩。  相似文献   

17.
转化生长因子β与肾小球疾病进展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TGFβ是由20多种不同的分子构成的生长因子超家族,它具有抑制上皮,内皮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外基质沉积的作用。本文综述了它在肾小球硬化,肾脏疾病进展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转化生长因子β与肾小球疾病进展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TGFβ是由20多种不同的分子构成的生长因子超家族,它具有抑制上皮,内皮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外基质沉积的作用,本文综术了它在肾小球硬化,肾脏疾病进行了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转化生长因子β对椎间盘细胞Ⅱ型胶原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陈岩  胡有谷  吕振华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9):703-706,I039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对椎间盘细胞Ⅱ型胶原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TGF-β1对人胚椎间盘原代培养及传代培养的纤维环细胞、髓核细胞中Ⅱ型胶原mRNA的调节作用,其中TGF-β1浓度分别为0ng/ml、1ng/ml和10ng/ml;采用VIDAS软件计算杂交涂片中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值,进行胶原mRNA相对定量。结果 (1)原代培养的椎间盘纤维环细胞,TGF-β1浓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黄芪当归合剂及阿托伐他汀对缺氧/复氧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选用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设正常对照组、单纯缺氧复氧组、黄芪当归合剂组、阿托伐他汀组、黄芪当归合剂和阿托伐他汀联合用药组。检测活性氧的产生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mRNA、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RNA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核因子-kB。结果缺氧复氧组活性氧高于对照组,细胞间黏附分子-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及各自mRNA表达上调,黄芪当归合剂组、阿托伐他汀组均降低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抑制炎性因子表达,黄芪当归合剂和阿托伐他汀联合用药组效果更加明显。结论黄芪当归合剂、阿托伐他汀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缺氧复氧性损伤有保护作用,联合用药效果显著,可能与通过抑制核因子-kB炎症通路减少细胞间黏附分子-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从而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