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JNJ-26481585的抗食管癌活性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使用溶剂对照和浓度梯度的JNJ-26481585作用于食管癌细胞株TE-1,采用MTT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处理后的细胞活力;EdU染色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划痕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JNJ-26481585的抗转移活性;Western blot实验检测JNJ-26481585对食管癌生长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 JNJ-26481585在较低浓度即可有效抑制TE-1细胞的活力、克隆形成和增殖,诱导细胞G_2/M期阻滞和凋亡,同时可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活性。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JNJ-26481585可明显提升TE-1细胞中p21蛋白表达水平,并有效抑制PI3K/mTOR和MAPK通路中的关键蛋白Akt、ERK的磷酸化。结论 HDAC抑制剂JNJ-26481585可通过上调细胞周期抑制剂p21表达,以及抑制Akt/mTOR、ERK信号通路,发挥抗食管癌作用。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吉非替尼和依维莫司对吉非替尼耐药鼻咽癌细胞的作用效果及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吉非替尼、依维莫司单独或联合作用人鼻咽癌细胞株HONE1后,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及周期分布,Western blot检测细胞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 AKT)、磷酸化核糖体S6蛋白激酶(p S6K)的表达水平。结果吉非替尼和依维莫司均呈浓度依赖性抑制HONE1细胞增殖,吉非替尼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7.92 μmol•L-1,依维莫司的IC50为2.46 nmol•L-1,但二者联合作用效果与单药相比并未表现出明显的优势(P>0.05);吉非替尼对p AKT抑制作用不明显,依维莫司可下调p S6K的表达,同时上调了p AKT的表达,联合用药对p S6K和p AKT表达的抑制作用并不明显强于单药。结论吉非替尼和依维莫司联合作用于吉非替尼耐药鼻咽癌细胞株HONE1没有表现出协同效应,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EGFR/AKT)信号通路与雷帕霉素蛋白(mTOR)信号通路在鼻咽癌细胞中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研究UNBS5162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和转移的抑制作用,并对其分子机制进行初步探究。方法 采用10 μmol/L UNBS5162处理脑胶质瘤细胞U251细胞为实验组,二甲基亚砜处理为对照组,分别应用CCK8实验、Transwell实验、流式细胞凋亡实验检测UNBS5162对U25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凋亡的影响,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实验组细胞增殖能力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其细胞迁移数和侵袭数均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凋亡率提高,且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量降低、促凋亡蛋白Bax和Caspase-3表达量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PI3K/AKT信号通路的关键蛋白AKT和mTOR的磷酸化水平受到抑制,其下游p70S6K蛋白表达水平也相应降低(P<0.05)。结论 UNBS5162通过促进细胞凋亡对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与UNBS5162可以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探讨异补骨脂查耳酮对鼻咽癌CNE1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克隆平板、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不同浓度(10,20,40μmol·L-1)异补骨脂查耳酮对鼻咽癌CNE1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异补骨脂查耳酮的核心作用靶点;Western Blot检测异补骨脂查耳酮对其核心作用靶点表皮生长因子(EGFR)及其下游通路蛋白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PI3K)、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p-PI3K)、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和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蛋白的影响。CNE-1细胞分别予以DMSO、40μmol·L-1异补骨脂查耳酮、40μmol·L-1异补骨脂查耳酮联合100μmol·L-1?EGFR激动剂NSC 228155以及40μmol·L-1异补骨脂查耳酮联合10μmol·L-1?AKT激动剂SC79处理,应用CCK-8、克隆平板、划痕及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异补骨脂查耳酮显著抑制鼻咽癌CNE1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能力(P<0.05或P<0.01)。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异补骨脂查耳酮有104个作用靶点,作用靶点主要富集在肿瘤发生通路上;其中,作用靶点EGFR与其他靶点蛋白联系最广泛,且在多个通路上均有富集,被认为是异补骨脂查耳酮的核心作用靶点。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异补骨脂查耳酮显著抑制鼻咽癌CNE1细胞中EGFR、p-PI3K、p-AKT和mTOR蛋白的表达(P<0.05或P<0.01)。此外,EGFR激动剂NSC228155和AKT激动剂SC79能够显著减轻异补骨脂查耳酮介导的CNE-1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抑制(P<0.01)。结论:异补骨脂查耳酮可能是通过抑制EGFR/PI3K/AKT/mTOR信号通路减少鼻咽癌CNE1细胞增殖和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对微小RNA-365-3p(miR-365-3p)/蛋白激酶B-α(AKT1)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舒芬太尼(终浓度0.5,5,50,500 nmol·L-1)分别处理胃癌细胞48 h,Transwell实验检测胃癌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胃癌细胞中miR-365-3p的表达。分别将miR-NC(miR-NC组)、miR-365-3p mimics(miR-365-3p组)、anti-miR-NC(anti-miR-NC组)、anti-miR-365-3p(anti-miR-365-3p组)转染至胃癌细胞,检测胃癌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变化。靶基因网站预测miR-365-3p的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365-3p与AKT1的靶基因关系。将anti-miR-365-3p、pcDNA-AKT1及其阴性对照分别转染至胃癌细胞12 h后用舒芬太尼处理48 h,分别为舒芬太尼+anti-miR-NC组、舒芬太尼+anti-miR-365-3p组、舒芬太尼+pcDNA3.1组、舒芬太尼+pcDNA-AKT1组,检测各组胃癌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变化,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钙黏附蛋白E(E-cadherin)、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p-AKT1蛋白表达。结果:舒芬太尼可抑制胃癌细胞迁移、侵袭及MMP-2表达,促进miR-365-3p、E-cadherin表达;miR-365-3p过表达可通过上调E-cadherin表达及下调MMP-2的表达进而抑制胃癌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明AKT1是miR-365-3p的靶基因,miR-365-3p可负性调控靶基因AKT1的表达;抑制miR-365-3p表达或AKT1过表达可逆转舒芬太尼对胃癌细胞迁移、侵袭的抑制作用。结论:舒芬太尼可通过上调miR-365-3p表达而抑制AKT1表达进而抑制胃癌细胞迁移及侵袭。  相似文献   

6.
陈容  时艳华 《天津医药》2021,49(11):1138-1142
目的 研究芹菜素对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B增殖、侵袭、迁移、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HEC-1-B细胞,加入0、20、40和80 μmol/L的芹菜素,采用CCK-8法检测培养24、48和72 h后细胞的光密度,计算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以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PI3K(p-PI3K)、蛋白激酶B(AKT)和磷酸化AKT(p-AKT)的表达水平。结果 20~80 μmol/L范围内,随着芹菜素干预浓度的升高,HEC-1-B细胞的增殖明显受到抑制,细胞凋亡率升高,同时促凋亡蛋白Bax表达增高,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下降。0、5、10和20 μmol/L范围内,随着芹菜素干预浓度的升高,HEC-1-B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下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40 μmol/L芹菜素能够下调PI3K/AKT通路蛋白p-PI3K和p-AKT的表达。结论 芹菜素能够抑制HEC-1-B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并促进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青藤碱(sinomenine, SIN)逆转人乳腺癌MCF-7细胞他莫昔芬(tamoxifen, TAM)耐药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通过短时间高浓度TAM刺激MCF-7细胞诱导耐药株,采用MTT法检测细胞耐药性的改变;进一步通过MTT法检测SIN和TAM对耐药株MCF-7/TAM的毒性作用,并采用CompuSyn软件分析两药联用的联合指数,评价联合效应;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药对MCF-7/TAM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MCF-7/TAM细胞内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以及SIN干预后,MCF-7/TAM细胞内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MCF-7/TAM细胞株对TAM敏感性显著降低,耐药模型构建成功;SIN和TAM均能够剂量依赖性地抑制MCF-7/TAM细胞的增殖,SIN干预能够显著增加MCF-7/TAM细胞对TAM的敏感性,经CompuSyn软件分析显示两药呈协同作用;SIN和TAM联合应用能够更显著地诱导MCF-7/TAM细胞凋亡和阻滞细胞周期;MCF-7/TAM细胞中PI3K、Akt和mTOR的磷酸化水平显著高于MCF-7细胞,经过SIN干预后MCF-7/TAM细胞中PI3K、Akt和mTOR的磷酸化水平显著下降。结论 青藤碱能够有效逆转MCF-7细胞对他莫昔芬耐药,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h2(GensenosideRh。)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1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对乳腺癌细胞转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试验分为对照(空白培养液)组、人参皂苷Rh2(80μmol/L)组、LY294002(50gmol/L)组与人参皂苷Rh2(80gmol/L)+LY294002(50gmol/L)组。人参皂苷Rh:与LY294002体外作用于人乳腺癌细胞MCF7/Adr,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P-糖蛋白(P-gP)、丝苏氨酸蛋白激酶(AKT)、磷酸化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蛋白表达;黏附试验观察细胞与基底膜的黏附力,Transwell法观察细胞侵袭能力和迁移能力。结果:与对照纽比较,人参皂苷Rh2组、LY294002组与人参皂苷Rh2+LY294002组p—AKT、P—gP、MMP.2蛋白表达显著减弱,细胞与基底膜的黏附力、细胞迁移能力与侵袭能力显著减弱(P〈0.05);人参皂苷Rh2+LY294002组与人参皂苷Rh2组、LY294002组比较以上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制P13K/AKT信号通路可有效降低MCF7/Adr侵袭迁移能力,P13K/AKT通路是调控乳腺癌侵袭迁移的重要信号通路之一。  相似文献   

9.
陈斌  王猛  张囡囡 《安徽医药》2021,25(9):1775-1779
目的 研究长链非编码RNA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调控机制.方法 运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正常肝细胞MIHA、肝细胞癌细胞SK-Hep1中HDAC3的表达;将si-NC组(转染si-NC)、si-HDAC3组(转染si-HDAC3)、si-HDAC3+DMSO组[转染si-HDAC3并用二甲基亚砜(DMSO)处理]、si-HDAC3+MHY1485组[转染si-HDAC3并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抑制剂MHY1485处理]用脂质体法转染至SK-Hep1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侵袭;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Akt激酶、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4E-BP1)、核糖体p70S6激酶蛋白(S6K1)、磷酸化核糖体p70S6激酶蛋白(p-S6K1)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肝细胞MIHA(1.00±0.06)相比,肝细胞癌细胞SK-Hep1中HDAC3表达(4.38±0.34)显著上调(P<0.05).敲减HDAC3后,SK-Hep1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均得到明显下调,凋亡能力得到明显上调.有趣的是,敲减HDAC3后,SK-Hep1细胞中mTOR信号通路关键基因Akt、4E-BP1、p-S6K1的表达均明显下调,并且激活mTOR信号通路可部分逆转敲减HDAC3对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调控作用.结论 长链非编码RNA HDAC3可调控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其机制可能与mTOR信号通路相关,可为肝癌的治疗提供新的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对人肺癌细胞株H460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肺癌细胞株H460,用NE干预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划痕愈合实验评价细胞迁移能力,侵袭小室实验观察细胞侵袭力,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p38MAPK磷酸化蛋白(Phos-p38)的表达。结果:10μmol/L NE可显著促进H460细胞增殖,增强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加p38MAPK磷酸化蛋白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均能被β-肾上腺能受体(β-AR)的阻断剂普莱洛尔(PRO)和p38MAPK抑制剂U0126逆转。结论:NE能促进H460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其机制与p38MAPK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通络滴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鉴别成方制剂中石斛、金银花、牛膝,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毛兰素和绿原酸的含量.结果:TLC法可明显鉴别石斛、金银花、牛膝.毛兰素在4.4~66.0 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3.89%,RSD为2.37%;绿原酸在36.0~540.0 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4.17%,RSD为1.9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氨基葡萄糖治疗骨关节炎的现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骨关节炎 (OA)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关节炎 ,目前尚无根治疗法 ,治疗主要是通过各种措施减轻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 ,尚不能延缓或阻断病情进展。新近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硫酸氨基葡萄糖对OA不仅具有肯定的症状改善作用 ,而且能延缓OA的关节结构改变 ,可望成为第一个治疗OA的病情改善药。其总体安全性较好 ,主要是胃肠道及皮肤的不良反应 ,对血糖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尚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射精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不射精症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不射精症85例,并结合文献对其发病原因、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结果对85例不射精症患者根据病因不同分别选择心理疏导,药物和物理治疗,治愈42例(49.5%),好转28例(32.9%),总有效率82.4%。结论对不射精症应根据不同病因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绝大多数特别是功能性不射精症是可以治愈的。  相似文献   

14.
15.
顾丽萍 《中国药房》2007,18(19):1446-1448
目的:推动药品委托生产的良性发展。方法:应用供应链委托生产理论,分析目前药品委托生产中存在的种种误区,思考并提出建议。结果与结论:药品委托生产需要前提条件,那就是委托方(制药企业)必须具有药品生产批准文号,并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才可以委托生产,其他任何非生产企业如科研机构、商业企业都不能委托生产。  相似文献   

16.
徐云根  张宁  何义 《药学实践杂志》2013,31(3):210-211,214
目的 观察可乐定治疗原发性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原发性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加服可乐定片(75 μg/次,1次/8 h,1周后未达标,改为150 μg/次,1次/8 h),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每周诊室坐位血压、心率,检测治疗前后动态血压(ABPM)、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及尿常规.结果 治疗后4周,诊室血压、ABPM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诊室坐位血压,总有效率89.4%;根据ABPM,总有效率为80.8%.治疗后可出现心率下降、口干、乏力、嗜睡、便秘等不良反应,但无需停药.结论 可乐定对原发性顽固性高血压降压疗效确切,副反应可接受.同时不影响代谢,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文献研究,系统总结托伐普坦治疗低钠血症的药物经济学相关研究结果,为临床应用和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MEDLINE、Web of Science数据库,纳入2009—2016年托伐普坦药物经济学评价相关的中英文文献,并依照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评价框架进行文献质量评估。结果:纳入的6篇药物经济学文献中,其中5篇为随机双盲研究,4篇为前瞻性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涉及使用托伐普坦治疗与住院时间、节约潜在成本的关系,以及相比安慰剂的临床疗效和成本-效果分析。结论:托伐普坦治疗低钠血症的心衰患者及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患者,相较于传统治疗,其临床疗效好并且具有较好的成本-效果优势,且对于严重低钠血症患者,该优势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氨茶碱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12例新生儿血中茶碱浓度,氨茶碱剂量按5mg/kg恒速静脉滴注。经时采样,测得数据,经分析药时曲线拟合呈一室模型,平均清除速度常数0.037±0.008h ̄(-1),平均消除半衰期19±4h,平均表观分布容积0.82±0.14L/kg,平均清除率30±5ml/(h·kg)。消除半衰期最大相差2.1倍,显示明显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由临床药师承担授课任务的本科临床药物治疗学教学效果,探讨高校与医院合作进行本科临床药物治疗学授课的教学方法。方法:临床药师组成教学团队,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学院2012级本科留学生进行临床药物治疗学全英文授课。采用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方法,对教学内容和效果进行调研分析。结果:现阶段临床药物治疗学课程设置存在章节多、课时少的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应用能力有待提高。结论:临床药师应结合医院临床药学工作,引入多元化的授课形式和考核方式,着重培养学生药学实践服务能力,提高临床药物治疗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薄荷醇和氮酮在美洛昔康凝胶中对皮肤渗透性的影响。方法 制备包含不同浓度的薄荷醇和氮酮的0.75%美洛昔康凝胶,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用离体小鼠皮肤进行体外透皮作用实验,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美洛昔康累计渗透量及渗透速率。结果 不含促渗剂的美洛昔康凝胶的渗透速率为0.862mg·h-1,含1%、3%、5%薄荷醇的美洛昔康凝胶的渗透速率分别为0.839,、1.973、0.967mg·h-1,含1%、3%、5%氮酮的美洛昔康凝胶的渗透速率分别为0.693、0.969、0.789mg·h-1,含3%薄荷醇和1%、3%、5%氮酮的美洛昔康凝胶的渗透速率分别为1.237、0.997、0.928mg·h-1。结论 3%薄荷醇对美洛昔康凝胶有明显较好的促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