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6 毫秒
1.
目的:考证怀牛膝、川牛膝的道地药材。方法:通过查阅怀牛膝、川牛膝的文献记载,考证怀牛膝、川牛膝的源流及分析历代医药学家对其功用、性状的描述。结果:历代本草文献所载的牛膝多指怀牛膝,并且自唐代始,大多以怀地产者为优;明清之后,始明确分怀牛膝、川牛膝,两者皆具有补益肝肾和行瘀达下的功效,但怀牛膝以行瘀达下为主,川牛膝以补益肝肾见长。结论:怀牛膝、川牛膝功用相似,但侧重点不同,临床使用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2.
牛膝,自历代本草发展至今,品种演变复杂。以其冠名的中药颇多,除了当今通用的怀牛膝、川牛膝外,尚有土牛膝、杜牛膝、广东土牛膝、红牛膝、白牛膝、麻牛膝以及味牛膝等。诸药间常有混用、误用的情况。本文就此对牛膝的本草历史考证作一综述,正本清源,以供临床正确选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阐明牛膝性味的科学内涵,为正确指导其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文献考证的研究方法,将历代本草著作按时间顺序排列,梳理牛膝性味的发展演变脉络,从而发现其性味变化的规律。经考证发现,牛膝常用品种有2种,即苋科牛膝属的怀牛膝和杯苋属的川牛膝;牛膝的"性"多记载为性平,少许文献记载为性温;牛膝的味由"苦"向"酸"逐渐发展为"苦、酸"和"苦、酸、甘"同时存在,川牛膝的味由苦、酸向苦、甘转变,并解释牛膝存在的各个"性"与"味"标定的依据。为怀牛膝、川牛膝的性味研究,怀牛膝、川牛膝药材的研制开发及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牛膝性味的变化反映了中药性味理论是由萌芽到完善的发展过程,性味的初始标定原则由根据药物的真实滋味结合五行及藏象理论而定转为主要根据药物的功效而定。  相似文献   

4.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等资料,结合现代文献,对《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贝母类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炮制进行本草考证,为包含贝母类药材经典名方的开发提供依据。经考证可知,唐代之前药用贝母主流基原为葫芦科植物土贝母Bolbostemma paniculatum(Maxim.)Franquet.;至唐宋时期贝母基原扩大至百合科贝母属植物,结合产地分布,认为这一时期贝母药材的主流基原为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和湖北贝母F.hupehensis Hsiao et K.C.Hsia.;明代贝母开始分化为"川贝母""土贝母",但是根据所记载的"土贝母"产地,认为其亦多指百合科浙贝母F.thunbergii;清代形成川贝母、浙贝母、土贝母三类,并延续至今。建议经典名方开发中涉及不同历史时期的贝母类药材根据考证结论进行选择,加工炮制方法参考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相关规定执行。  相似文献   

5.
升麻为临床常用药材,然历代所用品种复杂、屡有变迁,有必要通过对其进行系统深入的考证,正本清源,为含有升麻药材的不同历史时期经典名方开发提供参考。以历代本草、医籍方书为基础,结合现代文献资料及著作,对经典名方中所用升麻类药材的名称、基原、道地产地、品质、药用部位、采收加工及炮制的变迁进行系统梳理,考证结果表明古代药用升麻的来源主要为升麻Cimicifuga foetida L.,次为兴安升麻C.dahurica(Turcz.) Maxim.、大三叶升麻C.heracleifolia Kom.及其他非正品植物,建议在开发升麻类药材经典名方时优先采用升麻Cimicifuga foetida L.为主要药用基原。然目前升麻野生资源较少,尚未实现人工栽培,需尽快开展升麻的人工驯化。采收加工炮制方法可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相似文献   

6.
牛膝是中医临床常用中药之一,有川牛膝和怀牛膝之分.川牛膝为苋科植物川牛膝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 的干燥根,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等地.怀牛膝为苋科植物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的干燥根,主产于河南,因其"有节如鹤膝及牛膝状,以此为名"(《图经本草》)。  相似文献   

7.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方书等文献,对古代经典名方中所用附子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炮制历史沿革及变迁情况进行了系统考证,为包含附子的经典名方开发提供依据。经考证可知,古代附子药材主流基原为毛茛科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药用部位为其子根,以四川绵阳为道地产区;宋代起开始大规模种植,清代陕西成为另一产区,但品质不及四川。附子炮制历史变迁复杂,由火制转变为水火共制,其辅料也经历了"简单-复杂-简单"的演变过程。基于考证结果,建议经典名方中附子药材以乌头A.carmichaeli子根为来源,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黑顺片"炮制品的加工规范进行操作。  相似文献   

8.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典籍及现代文献资料,笔者对鸦胆子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炮制、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禁忌毒性等进行本草考证,梳理其古今药用沿革,为含鸦胆子药材的经典名方开发提供参考依据。经考证可知,鸦胆子自清代始入本草,历代本草多以“鸦胆子”为正名,另有老鸦胆、苦参子、鸦蛋子等别名。鸦胆子主流基原为苦木科鸦胆子属植物鸦胆子Brucea javanica;药用部位为果实,采收期为每年阴历8—10月,果实成熟即可采收。鸦胆子最早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一带,随着时代变迁,逐步扩大至我国南方等地均有产。鸦胆子的传统炮制方式以去壳取仁,作霜捶去油为主。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其炮制方法为除去果壳及杂质。基于考证结果,建议开发包含鸦胆子的经典名方时,选取鸦胆子B. javanica的干燥成熟果实入药,原方未明确注明炮制要求的可以选用生品。  相似文献   

9.
对《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柴胡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进行本草考证,为包含柴胡药材经典名方的开发提供依据。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及医书典籍,结合现代文献资料、实地调查进行本草考证研究。汉代至南北朝柴胡为伞形科柴胡属或前胡属植物混杂入药,正品基原难以明确;唐代石竹科植物或已作为柴胡药材入药;宋代明确柴胡的道地产区为银州,其正品基原为狭叶柴胡及其近缘种银州柴胡;明代后北柴胡逐渐成为主流,并已明确石竹科银柴胡与伞形科柴胡属植物功效有异,但仍将银柴胡归于柴胡类药材使用;清代将银柴胡单列为一类药材,与柴胡区分开。《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收录的含有柴胡的药方中,柴胡药材的正品基原主流应为伞形科柴胡属狭叶柴胡及北柴胡,建议结合当前柴胡资源及产业发展情况综合考虑选取符合《中国药典》的基原。  相似文献   

10.
当归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自陶弘景始分3类并为后世所沿用,其中以马尾当归品质最佳,其叶形、产地、药材性状等均与今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一致,为历代推崇的主流品种,建议在经典名方开发时选用。其道地产区甘肃岷县及周边地区历史悠久,至今仍为业界公认。当归古代炮制方法主要有酒制和炒制,其中酒制经历代发展衍变为多种,后逐步演变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记载的“酒炙”法。建议在经典名方开发中采用酒当归炮制规格。通过查阅相关历代本草医籍、方书,对经典名方中所用当归的名称、基原、产地变迁、品质评价、药用部位、采收加工及炮制情况进行本草考证,以期为经典名方的开发选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及医书典籍,结合现代相关文献资料,笔者对没药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品质评价、采收加工、炮制历史沿革及变迁情况进行了系统考证,以期为包含没药的经典名方开发提供依据。经考证可知,古代没药药材主流基原为Commiphora myrrha,历代产地集中在非洲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地区及肯尼亚北部,可生用或炒用。现今常用的规格有没药、炒没药、醋没药,其中没药为净制后的生品;炒没药为清炒品,在古代本草中均有相关记载并沿用至今;醋没药为近代新增炮制规格。基于考证结果,建议经典名方身痛逐瘀汤中所用没药采用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净制后的生品。  相似文献   

12.
《中药材》2018,(11)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及方书对牛膝(包括怀牛膝、川牛膝)下行作用的相关记载,并结合历代医家对牛膝下行功效的描述及临床运用,总结梳理了牛膝"引药下行""引火下行"和"引血下行"的发展演变脉络,厘清了牛膝下行的记载系指怀牛膝,而川牛膝不具有引药下行之功效。该研究可为牛膝的临床应用和科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及医书典籍,结合现代文献资料与实地考察对枸杞及地骨皮药材的名称、基原、药用部位、性味功效、产地、品质评价、采收加工、炮制进行本草考证,为包含该类药材的经典名方开发提供依据。历代本草文献记载枸杞的主流基原为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及宁夏枸杞L.barbarum L.,最早记载其产于河北,唐代确立甘州(今甘肃省张掖市)为枸杞道地产区并为历代认可,至清朝道地产区转移至宁夏地区。古代对枸杞子的性味认识由最初的苦、寒演变为甘、平,地骨皮则由早期的苦、大寒转为甘淡、寒。历代本草典籍记载枸杞子的炮制方式以酒浸为主,而地骨皮主流炮制方式则为甘草汤浸泡后焙干。基于考证结果,建议经典名方中涉及枸杞药材以宁夏枸杞L.barbarum为基原,地骨皮以枸杞L.chinense为基原,药用部位分别为果实、根皮,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进行炮制。  相似文献   

14.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及医书典籍,结合现代文献资料,笔者拟对经典名方中竹茹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变迁进行梳理。经考证,古代医家使用竹类药材仅认可?竹、苦竹、淡竹三类,采取竹叶、竹茹及烧制竹沥入药。不同基原的竹类药材具有不同的性味功效,历代医家经过临床优选,逐渐认为淡竹类为制取竹茹、竹沥的最佳来源。根据历代本草对该类原植物形态描述及附图,认为古代本草中的“淡竹”基原为禾本科毛金竹Phyllostachys nigra var. henonis,已被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收载为竹茹正品来源之一。故经典名方中竹茹药材的基原可选用202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的P. nigra var. henonis(《中国植物志》称之为毛金竹),药用部位为其茎秆的干燥中间层。姜制可增加竹茹温中止呕的功效,而《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涉及竹茹的橘皮竹茹汤、温胆汤和竹茹汤处方中均包含生姜,且在原方中并未标注竹茹的炮制方式,故建议这3首经典名方中竹茹以生品入药。  相似文献   

15.
麻黄为常用的发散风寒药,药用历史悠久。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和方书,笔者拟对经典名方所用麻黄的名称、基原、药用部位、产地、采收加工及炮制方法进行本草考证,以期为相关经典名方的开发提供依据。经考证可知,古代麻黄药材主流基原为麻黄科草麻黄Ephedra sinica。药用部位为麻黄的草质茎。南北朝以前著录的产地为“晋地”和“河东”,即今山西省;南北朝及后世产地范围变大,现主要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古、甘肃、辽宁等地,其中内蒙古为主产区。历代采收加工方法均为秋季采收其茎,阴干或晾至7~8成干时再晒干。历代炮制方法主要有去节生用、酒炙、蜜炙、醋制等,现仅蜜炙法仍在使用。基于考证结果,建议经典名方中的麻黄选取麻黄科草麻黄E. sinica为基原,以其干燥草质茎入药,未注明炮制要求的建议以生品入药。  相似文献   

16.
药用菊花道地药材形成源流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药用菊花道地药材形成进行本草考证和历史文献考实.方法 查阅历代本草文献结合植物资源普查考证药用菊花产地变迁、栽培技术发展和采收加工变化.结果 宋代以前药用菊花主要使用野生品,宋代以后栽培品逐渐代替野生品,明、清时期形成药用菊花地道产区.结论 多种因素影响药用菊花道地药材形成.  相似文献   

17.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及医书典籍,结合现代相关文献资料,对防风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炮制逐一进行考证,为含该类药材经典名方的开发提供依据。经考证可知历代防风主流基原为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Turcz.) Schischk.,而华山前胡Peucedanum ledebourielloides K.T.Fu、泰山前胡P.wawrae(Wolff) Su等近缘物种原也曾被作为防风入药,现仅作地方习用品。防风原广泛产于我国北方各省,以华北地区所产、有"蚯蚓头"特征的S.divaricata为佳,今因野生资源减少,古代所记载的江苏、湖北等地已不再产出防风,山东、陕西等地产量亦有减少。道地产区北移至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习称"关防风"。历代方书中均强调防风用时须"去芦""去叉枝",多用生品,极少数方剂记载防风须炒制和蜜制。建议在开发含防风药材经典名方时,使用东北等地所产关防风S.divaricata。同时如使用栽培品,需采用仿野生品,应尽量避免性状变异,以确保经典名方开发和使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RAPD标记的SCAR分子标记技术鉴定川牛膝及其混淆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基于RAPD标记开发SCAR标记,为川牛膝及其混淆品鉴定提供有效方法。方法:建立了收集于四川天全、宝兴、会理、金口河等地的19个牛膝种群(包括川牛膝及其混淆品红牛膝、怀牛膝)的RAPD指纹图谱,从中找到能有效区分上述材料的多态性谱带F300,F500进行克隆与测序;根据测序结果设计2对特异引物对19份材料进行PCR扩增。结果:引物SC-320能稳定地区分川牛膝与怀牛膝,引物SC-495则能稳定地区分川牛膝与红牛膝,2对引物结合能快速准确地鉴定川牛膝、红牛膝和怀牛膝。结论:建立了鉴定川牛膝及其混淆品的SCAR标记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9.
土茯苓为常用中药,具有一千五百多年的药用历史,现收载于《中国药典》,然而古本草中有关土茯苓的记载存在着同物异名、同名异物及名称混淆的现象。从名称、基原、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等方面,对历代本草典籍中有关土茯苓的记载情况进行了梳理考证,为其临床使用和开发提供依据。考证结果表明,现代所用土茯苓的基原植物最早以"禹余粮"之名记载于《本草经集注》中,而最早出现"土茯苓"药名的则是明代的《滇南本草》。土茯苓的药材性状描述、性味归经及功能主治等方面的考证表明,古今的记载和描述基本一致。通过本草考证,明确了土茯苓药用历史的连续性,并澄清了其名称误用的原因,为土茯苓药材的正本清源和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大黄为我国传统大宗药材之一,药用历史悠久,通过查阅相关历代本草医籍、方书,对经典名方中所用大黄的名称、基原、产地变迁及品质评价、药用部位、采收加工及炮制情况进行本草考证,以期为经典名方的开发提供依据。经考证可知,历代本草所载大黄虽来源较多,但根据历代本草记载结合所附药图来看,均为蓼科大黄属掌叶组植物,具体品种因产地不同而异,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20年版所载品种为主流。古代大黄多以甘肃与四川为道地,与现代商品生产情况基本一致,尤以有锦纹、味苦、色黄者为质优,其炮制方法历史悠久,各医家因需不同对症选用炮制方法,其中以酒制品最为常见,经历代沿用衍变为《中国药典》2020年版所载酒大黄和熟大黄规格。小承气汤方中“酒洗”之法经历代演变成为《中国药典》2020年版所载酒大黄炮制规格,建议在经典名方开发中采用,其余经典名方可根据具体方义进行炮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