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报道福建省天南星科(Araceae)1新分布属石柑属(Pothos)及其属下1新记录种石柑子Pothos chinensis(Raf.) Merr.,并提供形态描述及图片。凭证标本存放于福建中医药大学标本馆和上海辰山植物标本馆(CSH)。通过对石柑子的传统药用综述总结,为石柑子及同属药用植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查阅古代本草、医籍,结合近现代文献资料,笔者对海风藤药材名称、基原、产地及采收加工进行考证,以期为含海风藤药材的经典名方开发提供依据。经考证表明,海风藤入药最早以“南藤”为正名收载于唐代《本草拾遗》,并有“丁公藤”“石南藤”等异名;而“海风藤”一名应出现于明代;宋代之前海风藤药材来源可能为胡椒科胡椒属植物石南藤Piper wallichii的藤茎,宋代后使用品种则多为胡椒属风藤P. kadsura、山蒟P. hancei等植物,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海风藤药材基原仅风藤P. kadsura一种,结合基原考证、市场调查及野生资源分布情况,建议经典名方所用海风藤基原除风藤P. kadsura外,可增加山蒟P. hancei;由于气候变化及胡椒属植物喜热的习性特点,历代海风藤药材所著录的产地呈现由秦岭一带逐渐向南迁移至南方盛产胡椒属植物的地区,明代以来则推崇福建省泉州地区;采收期为农历七月至八月,采取地上部分,除去须根、细茎及叶,晒干;历代关于海风藤药材的炮制记载较少,多为生品入药,故建议经典名方所用海风藤药材未注明特殊炮制要求的采用生品即可。  相似文献   
3.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及现代文献资料,笔者对经典名方中所用石决明药材进行系统本草考证,涉及名称、基原、产地、品质评价、采收加工及炮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含石决明的经典名方开发提供依据。经考证可知,历代皆以石决明为正名,亦有以其功效、性状及近音字而命名的“千里光”“九孔螺”“珍珠母”等异名。唐代以前石决明药材动物基原因形态描述过于简练,仅能考订为鲍科鲍属动物;宋元明清时期主流基原为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与皱纹盘鲍H. discus hannai;民国时期开始将鲍属多种动物作为石决明基原使用,品种繁杂并延续至今。古今我国国内主要产区为海南、广东及山东地区,国外产地主要为日本及越南。古籍中对石决明品质评价大致以呼水孔的开孔数量为准,以七孔和九孔的鲍壳为佳;近现代则以性状个大整齐、无破碎、内外洁净并有光彩、壳厚者为佳。基于考证结果,结合石决明散的记载年代,建议开发该经典名方时石决明药材使用杂色鲍H. diversicolor或皱纹盘鲍H. discus hannai的贝壳,且以生品入药。  相似文献   
4.
在福建省浦城县开展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过程中,发现了唇形科植物香科科属植物大唇香科科Teucrium labiosum和益母草属植物假鬃尾草Leonurus chaituroides,两者均为福建省新分布记录种,标本保存于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药标本室。  相似文献   
5.
经调查发现,民间以"痢疾草"为名的中草药基原较多,使用混乱。通过文献研究,对有"痢疾草"别名或俗名的药用植物进行文献梳理,厘清以"痢疾草"为名的中草药基原。结果表明,有"痢疾草"别名的药用植物众多,主要分布在蔷薇科、大戟科、唇形科、茄科、菊科、十字花科、牻牛儿苗科及野牡丹科,共16个种。解决"痢疾草"这一药用植物名称的混用问题,关键是使名称和基原一一对应,从而规范统一官方用名,可从中药资源普查与品种鉴定、合理发掘药用价值及建立量-效评价标准等方面开展研究。通过对"痢疾草"的本草考证及名称梳理,为"痢疾草"这一药用植物别名的规范使用提供参考,为开发治疗细菌性痢疾的中成药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鸦胆子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鸦胆子油、苦木内酯类、黄酮类、甾体类、三萜类、生物碱类等。现代研究表明鸦胆子具有抗肿瘤、抗疟疾、抗炎、降脂等多种药理活性。笔者在对鸦胆子的资源分布、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综述的基础上,以质量标志物(Q-marker)为核心概念,从化学成分的特有性、传统药效、化学成分可测性、不同配伍以及临床疗效等多个方面对鸦胆子的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推测鸦胆子中油酸、亚油酸、鸦胆子苦醇、鸦胆丁、鸦胆子素A、鸦胆子素B、鸦胆子素C、鸦胆子素D可作为鸦胆子的质量标志物,以期为鸦胆子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4种福建省新记录归化植物,分别为短柄吊球草Hyptis brevipes Poit.、皱子白花菜Cleome rutidosperma DC. Prodr.、点叶菊Porophyllum ruderale (Jacquin) Cassini, F. Cuvier (ed.)、团花菊芹Erechtites glomeratus (Desf. ex Poir.) DC.。其中,团花菊芹为中国归化植物新记录。描述4种归化植物形态特征,介绍其生长习性、地理分布和繁殖特性等,评估其生态入侵风险,对其功效主治及潜在药用价值进行分析,为福建外来入侵物种的预防、控制及药用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白茅根进行全面的本草考证,为白茅根研究提供文献依据。方法:查阅历代本草著作,对白茅根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与炮制进行考证与整理。结果:白茅根历代有茅根、茹根、白茅等别名;为禾本科植物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Linnaeus)Raeuschel与大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var.major(Nees)C.E.Hubbard的干燥根茎;产地逐渐由湖北地区扩大到全国范围均产;历代以粗肥、色白、无须根、味甜者为佳。结论:药典记载白茅根基原为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 Beauv.var.major(Nees)C.E.Hubb.的干燥根茎欠妥,建议参考《中国植物志》和《Flora of China》对白茅根拉丁学名进行修订,并增加收录大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 var.major(Nees)C.E.Hubbard.作为白茅根的基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