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了解校外青少年与艾滋病相关的高危行为及其社会影响因素,为在校外青少年中开展艾滋病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朋友找朋友"的方法抽样,运用自编结构式问卷调查605名校外青少年,所得资料采用Excel录入,Spss11.8统计分析。结果校外青少年性行为发生率男性为60.3%,高于女性的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9,P=0.000)。其中61.0%的人很少或从不使用安全套,最近1次性行为中50.0%的人未使用安全套;5.0%的调查对象曾发生过性交易。18.2%的人曾经使用过毒品,其中静脉注射占15.6%,共用针具占2.4%。使用过毒品者性行为、性交易发生率高于未使用过毒品者。结论校外青少年存在不安全性行为、毒品使用等艾滋病高危行为,增加其对艾滋病的认识和了解,有助于改善其不安全性行为。  相似文献   

2.
校外青少年的艾滋病高危行为及其社会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虹  陈磊  常春 《疾病控制杂志》2007,11(4):333-335
目的了解校外青少年与艾滋病相关的高危行为及其社会影响因素,为在校外青少年中开展艾滋病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自填问卷,于2005年10月调查辽宁省鞍山市从事餐饮、娱乐、服务工作和社区无业/待业的校外青少年584人。结果校外青少年性行为发生率为42.6%,男性(62.3%)高于女性(37.7%),其中31.6%的人很少或从不使用安全套,最近一次性行为中51.2%的人未使用安全套;28.2%的调查对象曾发生过性交易。22人(3.8%)使用过摇头丸、K粉等毒品,使用过毒品者性行为、性交易发生率高于未使用过毒品者。艾滋病知识水平以及对艾滋病易感性的认知影响校外青少年安全套使用频率。结论校外青少年存在不安全性行为、毒品使用等艾滋病高危行为,增加其对艾滋病的认识和了解,有助于改善其不安全性行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性行为现状,为开展校外青少年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非概率方便抽样的方法,对282名校外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对象总知晓率为18.09%,《框架》指标知晓率为56.38%,柳州市艾滋病检测地点知晓率为29.08%,50.00%的人认为艾滋病防治与自己关系很大,38.65%的人不介意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工作,53.19%的人认为未婚性行为可以接受。61.70%的人有过性经历,在有性经历的调查对象中,19.54%的人经常使用安全套。结论柳州市校外青少年性观念开放,性行为发生率较高,而艾滋病防治知识欠缺,应加强校外青少年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云南省瑞丽市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的基本情况,为艾滋病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瑞丽市两个艾滋病发病率较高乡镇的校外青少年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校外青少年对艾滋病的知识知晓率较高,88.00%的人能够正确回答出7个问题。92.58%的人认为自己不会歧视艾滋病人。发生迫陛行为的人占46%,仅有37%的人能够坚持使用避孕套。校外青少年获取艾滋病相关信息以电视和宣传材料为主。[结论]该地区校外青少年是潜在的高危人群,应该加大行为干预力度,并采用多样的干预方式来促进其高危行为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2011年温州市男性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高危行为发生率,为开展男性务工人员的艾滋病宣传教育、行为干预和建立有效的干预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共抽取400名流动人口,对男性务工人员的基本情况、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相关行为等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抽血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共调查400人,年龄最小16岁,最大62岁,平均(33.07±0.5)岁;以已婚为主,占70.5%,男性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为40.1%。不同年龄段的男性务工人员对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存在显著性差异(X2=52.64,P〈0.05),低年龄段的知晓率高于高年龄段。80.5%的调查对象有过性行为,最近1年与,J当时性伴发生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5.3%、与商业性伴发生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16.3%,存在吸毒行为及同性性行为。[结论]流动人口以青壮年为主、受教育程度低、艾滋病防治知识不足和普遍存在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应加强男性务工人员预防艾滋病,远离毒品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绵阳市城区内高危娱乐场所服务小姐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以及与艾滋病相关行为特征,为下一步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提出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国家综合监测FSW综合监测方案,对绵阳市城区内低档娱乐场所的女性性工作者进行监测,将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11名调查对象中,最近1次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者占75.43%,最近1个月与客人发生性行为目坚持使用安全套者占45.81%,被调查对象对艾滋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75.63%,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为免费宣传材料、电视和朋友.[结论]绵阳市低档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属于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安全套使用率有待提高,应加强对该人群的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静安区部分男男性行为者(MSM)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0--2011对自愿接受检测的MSM开展调查,了解其HIV/AIDS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结果接受调查的294例调查对象中,以非上海市户籍、青壮年、未婚及商业服务业者为主,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81.0%;平均首次男性性行为年龄为(19.96±3.18)岁;发生肛交性行为时每次都用安全套的比例≤16%;最近半年与女性有性接触者占15.6%.结论MSM处于性活跃期,性伴多,部分存在商业性行为、异性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低,存在着知识与行为分离等现象.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对艾滋病宣传和干预的覆盖面,加强推广安全套使用,提高MSM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佛山市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有效的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和方便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在佛山市选择建筑工人、工厂工人、餐饮宾馆服务行业服务人员以及劳务市场寻工人员等4类流动人口,进行匿名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流动人口一般特征,流动史,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及态度,艾滋病防治需求及可能影响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因素等。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其知晓率的影响因素。血清学检测HIV、梅毒和HCV抗体。结果 98.69%的流动人口听说过艾滋病,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65.61%,艾滋病防治知识最主要通过电视节目获得。流动人口近一年临时性行为发生率为40.84%,在近1年与固定性伴和临时性伴发生性关系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1.20%和31.78%。10.30%调查对象近1年曾出现性病相关症状,患病后84.19%能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HIV抗体阳性率为0.12%。5.23%的非婚性行为者接受过自愿咨询检测服务。调查对象中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为小学以下的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结论佛山市流动人口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偏低,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有歧视态度比例较高,该人群中依然存在非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低等感染HIV的高危行为。对流动人口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综合干预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株洲市建筑工地外来农民工对预防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及相关行为状况,为制定艾滋病综合防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随机抽取某建筑工地5个班组,采取分发问卷由被调查对象自填问卷.[结果]调查204人,对艾滋病3种传播途径都知晓的占74.02%,通过电视获得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占80.39%;48.04%有过商业性行为.65.31%的商业性行为发生在路边店,安全套使用率为61.76%.133名已婚农民工,在探亲回家与配偶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仅占28.57%.[结论]株洲市建筑工地外来农民工艾滋病知识率较高,但存在艾滋病传播的危险行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流出地15~24岁未婚校外青少年性行为特点及影响因素,为该人群开展相关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某县一所职业培训中心在调查期间前来学习、咨询、求职的所有15 ~24岁未婚校外青少年1800名进行间卷调查.结果 流出地校外青少年中发生婚前性行为的比例达18.0%;艾滋病知识平均得分为(9.19±4.28)分,知晓率仅为33.3%;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同伴环境较差的青少年各种危险行为发生的比例较高;多因素分析显示:避孕知识教育、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得分是性行为发生的保护因素,当前正在打工、朋友中有人发生过性行为、商业性行为、多性伴、吸毒以及和朋友经常一起去喝酒为危险因素.结论 大力加强初中学校和职业培训学校的艾滋病预防教育,营造良好的同伴环境,多部门配合,可能减少校外青少年性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某企业工人的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态度观念和行为等情况,为企业工人艾滋病宣传干预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某企业557名在岗工人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企业工人557人,以男性青壮年为主,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为68.94%。有过婚外性行为的91人,占16.34%,年龄(χ2=7.28,P<0.01)、文化程度(χ2=15.82,P<0.01)及婚姻状况(χ2=36.82,P<0.01)对车间工人婚外性行为的发生有显著影响;婚外性行为中每次使用安全套的22人,占24.18%,婚外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率低。结论企业工人有较高比例的婚外性行为,艾滋病知晓率低,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艾滋病宣传干预工作,预防艾滋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2.
高唐县长途卡车司机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长途卡车司机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及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以期对预防艾滋病工作提供借鉴。[方法]2005年2~12月,在高唐县对时风集团部分长途卡车司机进行调查与健康教育干预,并评价干预效果。[结果]艾滋病基础知识知晓率干预前为56.41%,干预后为80.53%(P<0.01),10项基础知识的知晓率干预后均高于干预前(P<0.01)。干预前后调查对象对不洁性行为可以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均在90%以上;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均较低,干预后均有明显的提高(P<0.01)。干预前,调查对象对艾滋病存在恐惧心理,干预后对艾滋病病人或HIV感染者的态度均有所好转(P<0.01)。[结论]对长途卡车司机进行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孙秀凤  朱聪  高玲  杨世海  胡熙  邹文婷 《职业与健康》2012,28(20):2503-2504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职业健康监护人群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方法随机抽取制造业、印刷业、通信及电子业共计41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56.09%;②印刷业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64.43%)显著高于制造业和通信及电子业人群(49.71%和48.46%);③该人群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平均知晓率较高(79.72%),艾滋病传播途径得分主要受文化程度的影响。结论调查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偏低。当地应结合流动人口的社会学特点,使其在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医学专业大学生与非医学专业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状况,为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7年5月,分层整群抽取昆明医学院学生864人、云南民族大学学生843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对HIV可以通过输血或血液制品、无保护性行为传播,与多人发生性关系可以增加感染HIV风险的知晓率超过90%,对与HIV感染者一起玩或工作、使用公用马桶不可能感染HIV的知晓率较低。多数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医学生高于非医学生(P<0.01或<0.05)。[结论]大学生已掌握部分艾滋病相关知识,但非医学生的知识水平仍然较低。  相似文献   

15.
曾素清  黄融融  郭寒蕾 《职业与健康》2010,26(11):1252-1254
目的了解上海市金山区内企业外来人口艾滋病相关的基本信息,探索外来人口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行为特征,为进一步开展对外来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和相关服务及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07年选择金山区某企业外来务工人员310人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同时进行相关血清学指标的检测。结果外来务工人员属于文化层次较低(初中及以下占68.4%)的一个群体,缺乏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艾滋病是种什么疾病的正确回答率只有9.4%,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及哪些行为会传播艾滋病的正确回答率分别为38.7%和31.0%。结论应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在艾滋病知识方面的健康教育,并提供相关服务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6.
刘志娟  黄晓  贺莉萍  胡婷  周勇  周少平 《职业与健康》2011,27(18):2115-2116
目的了解高年级护理专业学生对艾滋病相关职业暴露的认知、态度以及护理意愿,探索护理专业艾滋病相关职业暴露的宣传模式。方法 2009年12月随机抽取湘南学院即将进入实习的护理专业的高年级学生114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9项艾滋病职业暴露相关知识总知晓率宣传后为92.9%,明显高于宣传前的63.9%。在给出假想的与艾滋病感染者发生日常接触9种情况下,宣传前后均存在较严重的恐惧心理,宣传前恐惧程度为66.7%(76人),明显高于宣传后的36.0%(41人)。所调查的护理专业学生中愿意为AIDS/HIV服务的比例较低。结论高年级护理学生AIDS相关职业暴露知识知晓率不高,对日常接触传染艾滋病存在害怕心理,护理意愿低。在学校期间加强护生AIDS职业暴露防护教育可改善对病人的态度,提高护生为艾滋病病人提供护理的意愿。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大新县外出务工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及艾滋病感染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1月20日至2月10日,随机抽取8个乡镇中的40个村,每村抽取外出打工超过3个月以上的返乡人员进行调查,并检测HIV抗体。[结果]调查4 183人,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67.85%,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为75.19%,非传播途径知晓率为50.25%;艾滋病相关态度正确率为36.55%;获得艾滋病知识的主要途径为广播和电视,占81.40%,其次是朋友占33.33%;发生婚前和婚外性行为的占16.26%,其中有17.79%的人最近1年发生性行为时坚持每次都使用安全套。检测4 240人,检出HIV抗体阳性9例,阳性率为0.21%。[结论]大新县外出务工人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认识不足、存在误区。迫切需要建立一套针对外出务工人员艾滋病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的长效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8.
校外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服务利用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晓燕  余小鸣  段春明  游新  王嘉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1):2031-2033,2038
[目的]探索影响校外青少年主动利用艾滋病防治服务的因素,为促进其更好的利用服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非概率方便抽样的方法调查了512名10-24岁的校外青少年,所得资料采用SPSS11.5进行一般统计描述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1.4%(57/499)的校外青少年主动利用过艾滋病防治服务;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个体居住地的艾滋病高流行、同伴支持主动利用服务以及与家人谈论有关艾滋病的话题3个因素是校外青少年主动利用艾滋病防治服务的促进因素,而个体较低的经济水平是其主动利用服务的阻碍因素。[结论]发展综合的青少年友好服务,一加大艾滋病的宣传力度,为青少年主动利用服务营造支持性环境;改善校外青少年的生产技能,提高其经济收入,为其利用服务提供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9.
青州市初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基底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青州市初中一年级学生艾滋病知识基底水平,以确定学校健康教育和学生生活技能教育的侧重点,以及行之有效的方法。[方法]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随机抽取青州市3所初中学校,对抽取的3所学校一年级全体学生进行整群问卷调查。[结果]1 112名初一学生接受了调查,艾滋病一般知识的知晓率为80.88%~93.64%,但也存在部分知识"盲点"问题;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33.24%~93.07%,预防方法的知晓率为27.66%~59.65%,获得知识来源主要为电视和报刊书籍,分别占40.81%和36.73%。[结论]针对初中学生知识"盲点"部分,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改进教育方式,既要发挥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宣传作用,又要采取多种积极有效的办法,如"学校教育"、"同伴教育"和"家庭教育"等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切实提高中学生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研究非医学院校大学生及医学院校大学生对艾滋病(AIDS)知识的掌握程度,探讨对这两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工作重点。[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AIDS相关知识的问卷,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北华大学非医学院校在校学生共612人,医学院计754人进行调查。将两者的调查问卷结果进行比较以确定两者艾滋病相关知识方面的差异。[结果]非医学院校与医学院校大学生在AIDS相关知识、传播途径和对待AIDS的态度等有关认识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在非医学院校大学生中应加强有关AIDS知识的普及教育;在医学院校大学生中应加强有关AIDS仿制知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