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十分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不仅给患者的带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AKI的诊断标志物不断涌现使早期诊断、早期干预AKI成为可能。文中主要阐述AKI标志物——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 1,KIM-1)、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肝脂肪酸结合蛋白(liver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L-FABP)、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 2,TIMP-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IGFBP-7)在AKI诊断及预后预测中的价值,并从AKI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学探讨生物标记物在AKI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便于及早制定有针对性的AKI治疗及护理策略,改善AKI预后。  相似文献   

2.
急性肾损伤(AKI)是由多种病因导致并涉及多个临床学科的临床症候群。脓毒症致多脏器衰竭是引起AKI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AKI也导致脓毒症患者病死率显著增加,究其原因是临床对AKI干预措施的滞后。通过相关生物标志物早期诊断脓毒症性AKI(SIAKI),并及时完成预后评估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随着对SIAKI发生机制的不断深入,多种新的生物标志物不断发现,其在AKI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及对治疗、预后的指导价值逐渐阐明。本文对SIAKI的发生机制进行了探讨,并介绍了对SIAKI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具有潜在价值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早期诊断对延缓病情进展,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对AKI的诊断仍然没有早期敏感特异的指标.本文通过对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肾损伤分子1、肝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等AKI早期标志物基本特征、基础与临床研究、应用前景等方面的阐述,探讨其在AKI早期诊断、功能分级及预后判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急性肾损伤(AKI)在重症患者中的发病率高,病死率居高不下,早期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其诊断标准仍然是基于血肌酐、尿量的变化,时间上存在滞后性;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可以改善患者预后,从而降低病死率;有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发现多种新型生物标志物在AKI早期即升高,表现出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可以用于早期诊断AKI。寻找早期的生物标志物,以便在血肌酐开始升高之前就能对AKI做出诊断是当期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5.
脓毒症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急性肾损伤(AKI)是脓毒症发展过程中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对脓毒症并发AKI患者进行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延缓肾功能恶化是治疗的关键。因此,探寻脓毒症急性肾损伤(SIAKI)诊断以及预后评估的相关生物标志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主要针对SIAKI诊断和预后的相关生物标志物进行探讨并做简要综述,为改善预后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陶怡婷 《医学综述》2013,19(6):986-988
急性肾损伤(AKI)是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早期发现AKI并及时进行干预治疗影响着患者的预后。传统的AKI诊断指标为血清肌酐水平上升,但血清肌酐的上升往往发生在AKI出现后的48~72 h,不利于AKI的早期诊断。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性脂质运载蛋白、肾损伤分子1、胱抑素C、白细胞介素(IL)18、IL-6、IL-8、脂肪酸结合蛋白、神经生长因子1等的检测可能会更早地预测AKI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s,ICU)患者的常见疾病,死亡率高。目前,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idney Disease: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KDIGO)发布的最新AKI临床实践指南仍以血肌酐值及尿量作为AKI的诊断标准,对AKI的早期发现存在一定局限性。近年来,一些AKI生物标志物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得到验证,如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白介素-18、肾损伤分子-1、L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和组织抑制金属蛋白酶-2、MicroRNA(miRNA)等,但因ICU中AKI患者存在更复杂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学改变,这些生物标志物在ICU中并没有得到广泛使用,本文就AKI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在ICU患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急性肾损伤(AKI)是住院患者尤其危重症患者的常见病,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由于血清肌酐值和尿量变化在早期诊断AKI和评判预后等方面存在不足,因此寻找并获得有潜力的AKI生物标志物可对临床实践有诸多帮助,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相继被发现一些新型AKI生物标志物,如细胞周期阻滞标志物(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基质金属蛋白酶7、微RNA、血管紧张素原等,在评估AKI进展和不同病因引起的AKI方面具有应用前景。联合评估多种生物标志物不仅能明显提高早期诊断AK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预测预后也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9.
急性肾损伤(AKI)是由各种因素导致肾功能突然损伤、肾小球滤过率急剧下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AKI是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是影响肝衰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AKI的早期诊断、有效处理对降低ACLF患者病死率,改善预后意义重大。文章对ACLF患者AKI的发病机制、生物学标志物、诊断标准、分类、治疗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而出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因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逐渐受到大家的关注,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传统的AKI诊断标志物“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尿量”等会不同程度受到“年龄、性别、蛋白质摄入量、利尿剂”等的影响而在早期诊断方面具有局限性,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着眼于具有早期诊断价值的新型生物学标志物,以期改善预后。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肾损伤因子-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血清胱抑素C等在早期诊断AKI方面有一定的价值,根据作用机制不同,有的还可以反映肾损伤部位,判断病因,甚至预测预后,本文将就近年来发现的AKI早期诊断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赵安佩 《西部医学》2017,29(2):276-279+283
【摘要】 急性肾损伤(AKI)是感染、药物使用及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如何及早发现并予以预防,减少进入透析率及死亡率是治疗重点之一。早期 AKI生物标志物的发现为诊断和治疗AKI提供了可能。目前已有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NGAL)、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蛋白 C(Cys C)、白介素 18( IL 18)等标志物广泛用于临床诊断。近年来仍有新的AKI标志物得以发现,逐步用于临床监测及预后评估。本文就其中几种标志物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发展与死亡率、住院时间及远期不良结果密切相关。而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继发于缺血再灌注、心脏手术、脓毒症和造影剂等危险因素诱导的AKI中短时间内显著升高,其在识别和诊断AKI方面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AKI的敏感生物标志物。目前,AKI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改进治疗方法仍是一项重大挑战。未来,若能早期诊断AKI将有助于临床医师及时制订干预策略,从而有效改善AKI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急性肾损伤的病因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笔者所在医院患者急性肾损伤(AKI)患病情况,以了解AKI的发病率、病因构成及预后.方法 通过调查本院近年收治患者的肾功能及尿量检测结果,筛检出AKI患者,总结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转归等情况.结果 引起AKI的主要病因依次为药物、严重感染、外科手术、肾后性梗阻.结论 及早诊断AK1对早期预防和积极干预AKI,提高AKI的生存率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儿童脓毒症(Sepsis )是危重患儿的常见病因或并发症,也是引起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 AKI)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常见危险因素。AKI也是危重患儿常见的并发症,影响到30%~40%的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 U )没有合并肾脏疾病的患儿,病死率高达40%~50%[1,2]。有研究报道,脓毒症合并AKI住院病死率明显高于非脓毒症合并 A K I (70.2%:51.8%)[3],A K I被认为是预测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由于缺乏早期诊断敏感的标志物及干预措施,AKI的患病率及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因此,寻找其早期诊断敏感的生物学标志物及进行有效干预在临床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脓毒症合并AKI定义、生物学标志物及治疗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文章就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定义、诊断、新型生物学标记物、治疗进展进行了综述,认为AKI的提出对早期发现肾脏疾病、积极干预、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一些新型生物学标志物能否应用于临床尚需进一步验证,关于肾脏代替治疗(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RRT)治疗的时间、模式、剂量仍需进一步的临床观察研究。中医药在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肾脏近期和远期存活率、降低患者个人和社会的医疗费用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中国每年有较高的胃癌发病率。由于胃癌恶性程度高,早期阶段无明显特异症状,许多患者因错过最佳治疗时间,造成该病死亡率居高不下。早期明确诊断能够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延长患者生存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胃癌总生存率的关键。目前胃癌诊断主要靠内镜、组织活检、影像学方法。实验室传统肿瘤标志物只能发挥辅助参考价值,用于胃癌的疾病筛查、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等,特异性较差。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端粒酶、抑癌基因、长非编码RNA、微小RNA等新型分子标志物在肿瘤发病机制研究中得到不断的揭示,很多分子标志物已被证实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在癌症的高位预警、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对近年来主要胃癌相关分子标志物研究做一综述介绍。  相似文献   

17.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常合并多学科并发症,内外科各种病因均可导致AKI,目前常用的血清肌酐及尿量在作为诊断要素明确AKI时常为时尚晚,因此了解AKI时的细胞和分子途径对于早期干预、早期预防AKI有很大意义,如肾小管上皮细胞、SOX9、细胞周期阻滞等对于评估AKI的活动及预后均有重要优势。  相似文献   

18.
陈洪  周春华 《北京医学》2015,(2):148-150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是临床常见危重急症,发病率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及术后患者中为5%~20%[1],ICU内AKI发生率为普通住院患者的5~20倍[2]。研究发现AKI发生率、病死率分别为5.6%、60.3%[3]。缺乏早期、敏感的诊断标志物是影响AKI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发病情况、致病原因及治疗措施等,为明确诊断、及早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56例AKI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病变程度以及治疗和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同病因AKI患者的转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KI分级越高病死率越高(P0.05),透析和非透析治疗的病死率相似(P0.05)。结论:AKI的预后与其病因和分级关系密切,透析治疗对AKI患者的预后无显著改善,AKI早期诊断、及早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探讨急性肾功能损伤(AKI)分级系统对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得出结论:AKI网络工作组(AKIN)分级系统能够对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的预后及临床转归进行良好预测,为老年急性左心衰所致AKI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改善预后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