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食管返流病(GERD)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GRED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铝碳酸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雷贝拉唑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与电子胃镜复查黏膜修复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6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 (57例),对照组总有效率78.3% (4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查电子胃镜结果黏膜修复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 (58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7% (4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雷贝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食管返流病,效果显著,疗效持久稳定,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小,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讨论雷贝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食管返流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消化科收治的胃食管返流病患者92例,分成实验组46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方案,实验组给予雷贝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胃镜下观察胃粘膜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91%,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下黏膜恢复情况: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91.3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8.26%,实验组的胃粘膜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雷贝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食管返流病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副作用小,安全性高,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刘旭明  李康  索娜  张朝和 《右江医学》2012,40(3):343-344
目的观察探讨奥美拉唑静滴联合雷贝拉唑、铝碳酸镁、曲美布汀口服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方法将126例难治性GER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奥美拉唑针+雷贝拉唑胶囊+铝碳酸镁片+曲美布汀片治疗,对照组用雷贝拉唑胶囊+铝碳酸镁片+曲美布汀片治疗。治疗1周及4周后评价临床症状,治疗4周结束后评价胃镜下食管炎改善情况。结果治疗1周后,症状缓解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6%,对照组为52.4%;治疗4周后:症状缓解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2%,对照组为68.3%;内镜下有效率:治疗组为96.8%,对照组为76.7%。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总有效率及内镜下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奥美拉唑静滴联合雷贝拉唑、铝碳酸镁、曲美布汀口服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有非常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2例GERD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予以泮托拉唑联合铝碳酸镁口服,对照组单独予以泮托拉唑口服,6个月为1疗程。治疗后4周及8周观察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治疗8周后复查胃镜观察胃镜下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4周及8周后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8.9%及97.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5.0%及86.1%,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8周后胃镜检查总有效率为97.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0.6%,差异显著(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泮托拉唑联台铝碳酸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安全有效,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雷贝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71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6例,选用雷贝拉唑联合铝碳酸镁进行治疗,对照组35例,选用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进行治疗,4周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内镜下改变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与内镜下检查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好,能有效修复食管黏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6.
田晓战 《基层医学论坛》2013,(20):2607-2608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2012年12月使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36例患者(治疗组)与单纯使用抑酸药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36例患者(对照组)经过8周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7.2%)高于对照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比单纯使用雷贝拉唑疗效更好,可明显提高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朱素平 《吉林医学》2012,33(35):7690-7691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雷贝拉唑加莫沙比利治疗,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治疗,8周评价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优于单独使用雷贝拉唑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胡开祥 《吉林医学》2012,33(13):2772-2773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铝碳酸镁两药联合共同治疗胆囊切除后伴有胆汁反流胃炎的效果。方法:将治疗的45例胆囊切除后伴有胆汁反流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和联合用药组各15例,治疗组给予雷贝拉唑20 mg饭前0.5~1 h口服,1次/d;对照组给予铝碳酸镁咀嚼片:铝碳酸镁1.0 g饭后1~2 h嚼服,3次/d,联合用药组(雷贝拉唑+铝碳酸镁,用法同上)8周为1个疗程,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及内镜下胆汁反流的情况,做相应记录。结果:治疗组主要临床症状缓解总有效率与胃镜下胆汁反流改善有效率一致(均达96.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疗程中各组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雷贝拉唑和铝碳酸镁联用可有效治疗伴有胆汁反流的胃炎,迅速缓解症状,治愈率高,而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可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雷贝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食管返流病(GERD)的疗效,寻找快速而稳定的治疗方法。方法以应用广泛的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为对照组,雷贝拉唑联合铝碳酸镁为治疗组,在排除器质性疾病的基础上以返流症状评价为疗效标准,分别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用药后3、7、14天的有效率。结果治疗第3天和第7天时两者疗效相当,治疗14天时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雷贝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GERD起效快,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食管黏膜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食管黏膜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食管黏膜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多潘立酮和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93例经胃镜检查证实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27例,予多潘立酮10 mg口服,3次/d,治疗4周.B组27例,予铝碳酸镁1.0g口服,3次/d,治疗4周.C组39例,予多潘立酮10 mg,3次/d及铝碳酸镁1.0g,3次/d口服,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四周后观察三组患者腹胀、上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变化及胃镜复查结果等相关情况.结果 单一用药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4%,显著高于单一用药治疗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潘立酮可减少胃内胆汁反流,铝碳酸镁可结合胆酸,两药合用能有效缓解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症状,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7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相应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针药结合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5.96%,观察组有效率为95.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确切,能够迅速缓解症状,修复胃黏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胃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胃黏膜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胃黏膜脱垂患者行胃镜下高频电切除术,切除引起症状的小段脱垂胃黏膜。结果临床症状结合内镜下及X线下表现,本组患者治愈36例,治愈率85.71%;5例患者腹痛,上腹不适症状明显好转;总有效率97.61%。术后出现并发症2例(6.25%),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创口迟发性出血。结论经胃镜下行高频电切除术治疗胃黏膜脱垂疗效确切,创伤轻微,安全性好;术中正确的切除方法,术后严密观察能提高治疗效果,并能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旋覆代赭汤加减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 GERD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伊托必利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观察组给予旋覆代赭汤加减联合泮托拉唑治疗,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及疗效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反酸、烧心、胸痛、胃胀、呃逆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并且治疗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旋覆代赭汤加减联合泮托拉唑治疗GERD疗效显著、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瑞巴派特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明军 《中外医疗》2010,29(7):122-123
目的观察瑞巴派特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方法将69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35例,在雷贝拉唑和阿莫西林治疗基础上加用瑞巴派特口服,0.1g/次,3次/d 对照组34例,在雷贝拉唑和阿莫西林治疗基础上加用铝碳酸镁口服,1.0g/次,3次/d。均治疗8周。治疗前及治疗2、4、6、8周对患者上腹痛、上腹胀、反酸和嗳气症状进行症状评分,治疗前、后分别行胃镜检查及胃黏膜组织病理学检查,并进行胃镜下疗效评分和胃黏膜慢性炎症程度、炎症活动程度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上腹痛、上腹胀、反酸和嗳气总积分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胃镜评分间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 胃黏膜糜烂区慢性炎症程度及炎症活动程度评分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巴派特治疗胃溃疡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林诚  韩向阳 《海南医学》2014,(18):2675-2677
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老年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雷贝拉唑肠溶片联合莫沙必利分散片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肠溶片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周。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胃镜检查结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3.3%和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6%和77.8%,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检查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8.9%和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9%和73.3%,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埃索美拉唑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3例门诊及住院经电子胃镜证实为GERD患者(洛杉矶分级为A级和B级)随机分为三组。A组20例予以埃索美拉唑20mg,每日2次;B组21例予以埃索美拉唑40mg,每日2次;C组22例予以埃索美拉唑20mg,每日2次,睡前40mg,分别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8周后行电子胃镜检查观察愈合率。结果三组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症状记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1)。C组在症状消失率、总有效率以及内镜下食管炎愈合率和总有效率方面均高于A、B组,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埃索美拉唑是治疗轻、中度GERD患者有效的药物,尤其加用夜间酸突破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8.
龙彦 《中国医药导报》2012,9(4):71-72,74
目的观察铝碳酸镁与伊托必利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多潘立酮片,对照组加用铝碳酸镁,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伊托必利。两组疗程均为4周,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7%,对照组为69.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腹痛症状及呕吐胆汁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铝碳酸镁与伊托必利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能有效缓解腹痛、呕吐胆汁等临床症状,促进胃内炎症愈合,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有效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贲门松弛与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关系,并寻找与GERD患者临床表现相关的主要胃液成分,为GERD的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本实验采用RDQ量表积分≥12分或内镜下可见反流性食管炎表现(内镜下可见的食管黏膜发红、充血、糜烂破损)作为GERD诊断标准,收集内镜下通过贲门镜身比诊断贲门松弛的患者197例,将病例分为GERD组和非GERD组,探讨贲门松弛程度和GERD发病率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收集贲门松弛患者的胃液,研究GERD组和非GERD组患者胃液成分的差异,所得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随着贲门松弛程度的增加,GERD发生率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贲门松弛的患者中,GERD患者较非GERD患者而言,前者胃液中胃酸及胆汁酸含量显著高于后者(P〈0.05),而胃蛋白酶及淀粉酶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贲门松弛与GERD密切相关,贲门松弛程度越重,GERD发生率越高。贲门松弛患者的胃食管反流发生与胃液中胃酸及胆汁酸密切相关,临床可尝试从改善贲门松弛程度、抑酸促动力方面着手改善贲门松弛患者的胃食管反流。  相似文献   

20.
    
代多珍  王志红 《安徽医学》2009,30(10):1191-1193
目的观察内镜下射频联合药物治疗胃黏膜脱垂疗效,为胃黏膜脱垂的治疗寻找有效方法。方法对经过胃镜、胃肠钡餐造影检查确诊为胃黏膜脱垂的6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先采取内镜下对脱垂的胃黏膜进行射频点灼治疗,然后服用雷贝拉唑,10mg bid×28d,铝镁加混悬液15ml tid×28d;对照组:不予射频治疗,服药与治疗组相同。两组均于疗程结束后复查胃镜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32例,治愈率为94%,总有效率达97%;对照组33例,治愈率为18%,总有效率为39%,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在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愈病例随访6个月,治疗组无复发,对照组有3例复发。结论内镜下射频联合雷贝拉唑、铝镁加混悬液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