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团圆  罗林  吴兆平  唐尤佳  杨枫  方松 《江西医药》2007,42(11):992-993
目的 总结重度颅脑损伤合并颈髓损伤的病例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2004年7月~2007年5月我科收治合并颈髓损伤的重型颅脑损伤7例患者给予对症治疗,同时结合颈椎牵引及早期手术.结果 5例治疗效果良好,2例死亡,其中1例死于严重肺部感染,另1例死于中枢性呼吸衰竭.结论 颅脑外伤合并颈髓损伤的治疗原则上应在颈部有效固定制动的前提下先控制颅高压,必要时行开颅血肿清除术.  相似文献   

2.
气管插管术不但是麻醉处理中一项极为重要的技术,而且是抢救危重患者呼吸衰竭、保证气道通畅的重要措施。在治疗过程中,如果管理不当或观察不仔细,可引起导管脱出或痰液堵塞,导致急性缺氧,甚至循环骤停,引起患者死亡。 1临床资料 2005年1月至2008年6月我院行气管插管术124例,男93例,女31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4岁,平均34.5岁。  相似文献   

3.
莫军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4):446-447
总结21例高位颈段脊髓损伤患者颈前入路术的手术后护理。认为术后注重循环系统、呼吸道护理管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21例患者中除1例由于中枢性呼吸衰竭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20例患者均安全出院。17例患者术后感觉和运动障碍症状明显改善,4例症状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杨文群  姚娟  肖喜娥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2):3484-3485
颈髓损伤伤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肺功能障碍,并可引起多种呼吸道系统并发症.而呼吸系统并发症是造成颈髓损伤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通过对86例颈髓损伤患者实施物理治疗、呼吸机训练、辅助体位排痰、呼吸道管理等肺康复措施后,能有效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及改善呼吸困难的症状,对促进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及早日回归家庭及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院急诊科在 1998年 10月~ 2 0 0 0年 10月抢救严重创伤合并多处骨折 62例 ,其中 3例在运送我院途中死亡。在急诊科死亡 2例 ,术中死亡 1例 ,术后死亡 4例。来院抢救成功率为 82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62例中男 4 0例 ,女 4 2例 ,年龄 12~65岁。伤后来院时间为 3 0min~ 5天 ,平均 1h 4 0min。其中1例多发性骨折、肠破裂合并弥漫性腹膜炎的病人因不能确诊于伤后 5日由基层医院转入。在 62例患者中 ,均有部位不同、程度不同的四肢骨折或颅脑、胸部损伤。其中颅脑损伤 8例 ,脊柱损伤 6例 ,胸部损伤 8例 ,大血管损伤股…  相似文献   

6.
邓进  向阳 《贵州医药》1999,23(2):134-135
多系统脏器衰竭(MultiplesystemorganFailure,MSOF)是指在严重创伤或感染、重度休克、失血、大手术等应激状况下,病人除原有的伤害外,又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脏器序贯性或同时发生功能不全或衰竭。就颈髓损伤病人而言,我们发现临床上虽积极抢救治疗,但有因合并MSOF短期内死亡。我院1983~1997年诊治的182例颈椎骨折脱位并颈髓损伤的病人在急性期合并MSOF12例,现分析其原因,为防治颈髓伤后MSOF的发生提供参考意见。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中男性10例,女性2例;年龄20~42岁,平均34.2岁;伤后合并休克4例。1.2致伤原…  相似文献   

7.
MRI在颈髓外伤性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磁共振检查在颈髓外伤性损伤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颈髓外伤性损伤的MRI表现,着重分析颈髓损伤的MRI征象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MRI显示颈椎椎体压缩性骨折25例,外伤性椎间盘突出4例,椎体同部分滑脱13例,颈髓信号异常42例,脊髓信号无异常3例.所有病例中40例为本院住院患者,临床资料齐全.5例为外院住院复查患者.所有患者显示病情有好转37例,症状无明显改善8例,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MRI能明确颈部外伤中颈髓有无损伤及损伤程度判断,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资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刘蓉 《贵州医药》2012,36(8):765-766
颈椎骨折合并颈髓损伤可造成损伤水平面以下脊髓功能(运动、感觉、括约肌反射)障碍,导致患者不同程度的截瘫或四肢瘫,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自理能力和参与社会活动能力[1].手术治疗是颈椎骨折合并颈髓损伤有效的方法.我科采取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内成形术治疗颈椎骨折合并颈髓损伤24例,通过术前、术后精心护理,均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配合气管插管术在突发和意外颅面部多发伤早期救治中的相关因素。方法65例严重颅面部损伤Ⅱ、Ⅲ度呼吸困难患者常规备插管和气管切开包,行气管切开配合气管插管术。结果65例患者有4例死亡,余均痊愈。结论特别严重复杂的颅面部创伤以及颈椎骨折伴有高位截瘫者要早期进行气管插管、切开和穿刺,防止呼吸衰竭,保持血管和气道通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前路减压内固定手术治疗颈髓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2年9月进行治疗的58例颈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行颈前路减压内固定手术治疗的30例颈髓损伤患者设立为观察组,其余28例行后路手术治疗的28例患者设立为对照组。结果所有患者经6~12个月随访,观察组患者术后ASIA评分较术前及对照组明显提高,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前路减压内固定手术是治疗颈髓损伤的较好的治疗方法,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正>颈髓损伤患者呼吸系统并发症如肺部感染、肺不张、呼吸衰竭等发生率较高[1,2],怎样预防颈髓损伤患者呼吸系统并发症,是目前护理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难题。笔者所在科于  相似文献   

12.
预见性护理在急性颈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颈髓损伤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31例急性颈髓损伤患者早期的治疗与护理。结果除1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外,其余29例患者均能控制病情、治愈后出院。结论有预见性、针对性地实施护理措施,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3.
吴瑞岳 《河北医药》2012,34(19):2923-2924
目的探讨中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颈椎颈髓损伤的临床诊疗以及特征。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中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颈椎颈髓损伤的临床患者病例资料45例,对其临床治疗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研究的45例中治疗成功35例,成功率为77.78%,死亡患者8例,2例治疗后呈现植物生存状态。结论中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颈椎颈髓损伤患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在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中应对其予以高度的注意。  相似文献   

14.
颈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创伤,低钠血症是颈髓损伤患者早期常见的但往往容易被忽视的严重并发症,临床上并不少见[1]。1997年1月~2004年6月对住院治疗的颈髓损伤患者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救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计颈髓损伤患者低钠血症的诊治措施。1资料与方法1.1资料颈髓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颈椎骨折脱位伴颈髓损伤内固定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整理28例颈椎骨折脱位伴颈髓损伤行颈椎侧块及椎弓根钉棒固定减压治疗患者的病历资料,评价手术效果并总结围术期护理措施.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12~18个月,平均(14.5±2.4)个月,复查影像学检查证实颈椎完全复位27例,复位不完全1例,完全复位率96.43%;术后JOY评分改善率69.43%.结论 颈椎骨折脱位伴颈髓损伤内固定围术期护理可提高手术效果,促进术后椎体脱位复位,在提高生存质量和促进功能恢复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急性颈髓损伤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后的呼吸变化,探讨其管理措施.方法 29例急性颈髓损伤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手术,男21例,女8例;年龄16~72岁,平均46.8岁;完全性截瘫11例,不完全性截瘫18例;损伤节段C1C~C4 12例,C4~C717例.采用低流量吸氧、雾化吸人、应用抗生素、翻身、拍背、吸痰、气管切开给氧呼吸以及气管插管机械呼吸,加强呼吸训练,并注意出院后的指导.结果 平均住院21天.所有病例均经3~24个月(平均13个月)的随访,死亡4例,死亡原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余25例呼吸功能完全恢复.结论 改善呼吸功能、消除呼吸系统并发症、加强呼吸训练等是促进颈髓损伤植骨融合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逐渐增多,颈椎损伤有上升趋势,而且合并脊髓损伤者增多,其后果亦更为严重。颈髓损伤患者早期常常合并腹胀、便秘、应激性溃疡,晚期发生便失禁等消化系统并发症。严重的腹胀使隔肌上升,更加重了颈髓损伤患者的呼吸困难。便秘将影响患者的食欲,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应激性溃疡是颈髓损伤患者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护理不当,会造成病情加重,甚至死亡。我科自2007至2008年收治颈髓损伤患者78例,对其消化系统进行了系统化的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秦荷 《河北医药》2004,26(2):153-153
高位颈髓损伤一般指颈G4以上的颈椎脊髓损伤,随着现代交通运输、建筑等行业的发展,使高位颈髓损伤的病人更多见,而此类病人的病死率可以占整个脊髓损伤的53.3%,呼吸衰竭和神经性休克是病人短时间内死亡的重要原因,各种并发症是死亡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精神状态影响了整个病程。因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长期做好病人的身心护理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1990年8月~1997年11月共手术治疗肝脏损伤31例,其中死亡5例,死亡率为16.1%。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4例,女1例。年龄26~78岁,平均44.8岁。全部为闭合性损伤,合并肋骨骨折、血气胸2例,肠壁广泛损伤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最长为72小时,最短为3小时;2例因失血过多术中死亡,2例术后2天内呼吸衰竭死亡,1例为术后第31天肠瘘感染死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颈部血管损伤的急救护理配合方法。方法7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2例本院医源性损伤为颈部手术时意外损伤,当即做血管修补或结扎,而院外损伤则经急诊手术处理,其中行血管结扎3例(2例颈外动脉,1例颈内静脉),其余均行血管修补或血管吻合;结果7例患者中,6例抢救成功,1例死亡;结论迅速判断伤情、快速的术前准备、默契的术中配合和严密的术后观察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