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排便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颅内脑外非外伤性动脉破裂出血的一种疾病 ,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原因很多 ,其中以先天性颅内动脉瘤最为常见 ,其次为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硬化。本病病情重 ,变化快 ,病死率高约 2 3%~ 4 0 %。出血复发时病死率就更高 ,可达 4 1%~ 4 6 %。诱发再出血因素较多 ,而用力排便是诱发再出血的主要因素之一。现就患者排便的护理加以介绍。1 临床资料我科于 2 0 0 0年 1月 1日~ 2 0 0 1年 4月 30日 ,共收住蛛网膜下腔出血 6 3例 ,男 2 5例 ,女 38例 ,年龄 13~ 82岁 ,平均年龄 5 4 .6岁。 6 3例病例中发生再出血 19例 ,而因用力…  相似文献   

2.
4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是由于位于颅内脑底部的先天性动脉瘤、高血压动脉硬化和脑表浅部动静脉畸形破裂 ,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其特点是起病急 ,病情不稳定 ,容易再出血 ,死亡率较高。我科于 1 990年 3月~ 1 995年 1 1月共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 44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 44例 ,男性 2 7例 ,女性 1 7例 ,年龄 1 0~ 6 5岁 ,平均年龄 42岁。其中 2 0岁以下者 3例 ,2 0~ 5 0岁 2 2例 ,5 0岁以上 1 9例。1 2 临床症状  44例中 38例以突发头痛、呕吐为主要表现 ,占 86 % ,4例表现为突发意…  相似文献   

3.
蛛网膜下腔出血以颅内动脉瘤破裂为多见 ,约占5 0 %。该病以青壮年居多 ,起病急 ,症状危重 ,死亡率高。近年随着诊断技术及显微手术在神经外科的开展 ,病人得到了及时的手术 ,大大降低了死亡率。我院从 1998~ 2 0 0 0年共施行颅内动脉瘤显微神经外科手术 16例 ,均获得成功 ,无麻醉并发症 ,现将麻醉处理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 16例中男性 10例 ,女性 6例 ,年龄 2 4~ 4 6岁。 16例均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史以及颅内高压的临床表现 :头痛及呕吐 ,其中 5例手术前血压较高为 140~ 16 0 80~ 90mmHg。 16例均在出血后 …  相似文献   

4.
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是指先天性脑动脉瘤、动脉畸形、脑基底异常、血管网破裂成外伤、肿瘤等引起脑底部、脑表面或脊髓蛛网膜的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 ,占全部脑卒中的 2 0 %~ 30 % ,死亡率和复发率较高。我科于 1999年 1月份以来至今收治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达 4 0余例 ,通过对患者行脑脊液置换术治疗、对症治疗以及采取整体护理 ,使多数病人康复出院 ,对此 ,我们在整体护理方面总结出许多经验 ,现将整个护理过程汇报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 4 1例 ,男 18例 ,年龄 35~ 5 5岁 ,平均 4 5岁 ;女 2 3例 ,年龄 4 5~ 6 8岁 ,平均 …  相似文献   

5.
大多数颅内动脉瘤常在破裂后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才被诊治。动脉瘤一旦发生破裂,近期内再次破裂出血概率为6.78%。有人指出动脉瘤首次出血的死亡率为30%~50%,存活病例中20%~50%又会再出血,而再次出血的死亡率为70%~80%。因此,它常常是威胁患者生命、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原因。如何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是预防颅内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提高颅内动脉瘤治愈率的关键。本文对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早期采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治疗的效果。方法58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经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分为GDC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DSA监视下,经股动脉,采用GDC栓塞治疗。观察两组病例的死亡率及治疗期间的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术后死亡2例,术后随访1—2年,无再发动脉瘤破裂出血病例,病死率6.7%;对照组病程中死亡5例,随访1—2年再发动脉瘤破裂出血死亡4例,病死率32.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GDC早期栓塞能显著降低颅内破裂动脉瘤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张天一  刘峰  龙俊  龙舟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0):1736-1737
目的:观察盐酸法舒地尔治疗动脉瘤破裂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所致脑血管痉挛的再出血的危险性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2009年的80例动脉瘤患者,根据在手术或栓塞治疗前是否使用盐酸法舒地尔治疗动脉癌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脑血管痉挛分成2组,比较2组患者再次出血的危险性。结果:第Ⅰ组中共发生动脉瘤再破裂出血4例,第Ⅱ组中共发生动脉瘤再破裂出血5例。结论:盐酸法舒地尔治疗动脉瘤破裂后蛛网膜下腔出血时没有增加患者再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手术时机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破裂动脉瘤病例资料,每例患者入院时进行Hunt&Hess分级,根据手术时间分为早期手术组3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 d内手术)和晚期手术组7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 d后手术),出院时给予Glasgow预后评分,分析不同手术时机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早期手术组1例Hunt&HessⅠ级的双侧后交通动脉瘤患者于手术夹闭一侧动脉瘤后6 d死于对侧动脉瘤破裂出血,1例Hunt&Hess Ⅲ级的患者入院当天死于原发性出血,31例预后良好以上,总死亡率为6.1%,手术死亡率0%,再出血率0%,术后CT复查均无脑梗塞.(2)晚期手术组3例患者在待手术期间因再出血死亡,2例Hunt&HessⅢ~Ⅳ级的患者于入院当天死于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总死亡率为6.9%,手术死亡率0%,再出血率4.2%,2例患者术后CT复查显示有脑梗塞.早期和晚期手术组比较,Hunt&Hess分级Ⅰ~Ⅱ级患者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unt&Hess分级Ⅲ~Ⅳ级的患者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手术组再出血率及脑缺血发生率明显少于晚期手术组,因此倾向于对分级较低的患者行早期手术.  相似文献   

9.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局部血管异常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 ,其发病率居于脑血管意外病人中的第三位 ,71%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瘤破裂出血 [1 ] ,动脉瘤破裂出血常致病人残废或死亡 ,幸存者仍可再次出血 [1 ]。因此 ,及时治疗和细致的护理有助于防止出血或再出血及抢救患者生命。我科于1998年 9月至 1999年 12月共收治动脉瘤患者 19例 ,现将观察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19例患者 ,男 11例 ,女 8例 ,年龄 12~ 6 5岁 ,其中动脉瘤未破裂出血患者 5例 ,动脉瘤已破裂出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 14例 ,入院后均行手术治疗。2 术前护理…  相似文献   

10.
冯由军  王大模  段劲峰 《四川医学》2004,25(1):F003-F003
本院自 2 0 0 0年 3月至 2 0 0 2年 10月 ,共对 6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动脉瘤进行了脑血管MRA、DSA、动脉瘤GDC栓塞治疗术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6例 ,男 4例 ,女 2例 ,年龄38~ 6 4岁 ,平均 5 2 5岁 ,以头痛为主要表现者 5例 ,以后颈、腰骶部疼痛为主要表现者 1例 ,6例均神志清楚 ,颈亢、克氏征阳性 ,脑脊液检查均呈血性脑脊液。头颅CT 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 ,1例正常 ,头颅MRA发现脑动脉瘤 4例 ,正常 2例 ,DSA :6例均发现颅底动脉瘤 ,其中颈动脉颅内段 3例 ,前交通动脉瘤 1例 ,后交通动脉瘤 2例 ,瘤体…  相似文献   

11.
蛛网膜下隙出血患者再出血预防及护理谢浩芬,胡翠云蛛网膜下隙(蛛网膜下腔)出血再次出血患者病死率高,仅动脉瘤破裂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出血的病死率高达66.7%左右。故加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复发,在临床上有极大意义。现就本院1...  相似文献   

12.
成年人群颅内动脉瘤的发病率为2%~5%,其中每年发生破裂而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危险是1%~2%[1]。脑血管造影通常用于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但是,脑血管造影中有0.33%~0.5%有导致永久性神经并发症的危险[2]。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技术是一种非创伤、不用对比剂血管成像技术,已经用于破裂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本文报告23例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颅内动脉瘤MRA诊断,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比较分析,探讨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MRA)诊断并发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的价值与限度。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收集1998年12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血管内弹簧圈治疗中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动脉瘤破裂的原因、处理及预后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3月我院在行血管内弹簧圈介入治疗时发生动脉瘤破裂的5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手术记录资料,对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5例病例中男1例,女4例;5例动脉瘤中4例为小动脉瘤,最大直径均7 mm,1例为中等大小瘤体,最大直径为8.2 mm;4例为弹簧圈穿破动脉瘤,1例为微导管穿破动脉瘤;4例为前交通动脉瘤;5例患者在发生动脉瘤破裂均进行相关处理,最终4例病愈出院。结论血管内弹簧圈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时创伤小,止血效果显著且预后良好,但在使用时需根据动脉瘤的体积、形态或位置分析而定。  相似文献   

14.
李润蓉 《中原医刊》2003,30(2):62-62
蛛网膜下腔出血系指脑底动脉或脑表面动脉血管的非外伤性破裂 ,使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病 ,劈裂样剧烈头痛、呕吐或伴有意识障碍 ,检查见脑膜刺激征阳性及脑脊液检查为均匀血性。该病属严重病症 ,约有 2 5~ 3 0 %的病人发病后 2 4小时内死亡。所以 ,严密的观察 ,科学的治疗 ,细致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1 临床资料本组 2 0例为 2 0 0 1年间收治病人 ,男 9例 ,女 11例 ,年龄2 8~ 68岁 ,平均 46岁。其中 2例原有癫痫史 ,1例再次出血经抢救无效死亡 ,死亡率 5 %。2 临床观察2 1 神志 :除危重者昏迷外 ,一…  相似文献   

15.
郑涛  刘春平 《四川医学》2003,24(12):1230-1230
非外伤性由于脑底部或表面的血管发生病变 ,破裂而使血液直接流入或主要地流入蛛网膜下腔时 ,称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部分可经头颅CT检查发现 ,而少部分检查阴性 ,经腰穿检查证实。蛛网膜下腔出血病死率高 ,早期正确诊治 ,十分重要 ,现将我院1999年 9月至 2 0 0 2年 11月头颅CT检查阴性而腰穿诊断的 1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2例 ,男 5例 ,女 7例 ,年龄 38~6 8岁。所有 12例头颅CT检查阴性 ,其中 5例行 2次头颅CT ,均高度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 ,而于发病 8h后行腰穿检查证实。其中 5例误诊为…  相似文献   

16.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近期再出血可能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是临床常见的危重脑血管病 ,有报道[1] 高达 85 %的患者是由脑动脉瘤破裂引发的。再出血是其严重的并发症 ,如若发生再出血 ,其病死率明显升高。本文总结我院神经外科 2 0 0 0年 5月— 2 0 0 3年 5月收治SAH再出血患者 2 2例 ,旨在分析部分再出血因素 ,以控制再出血诱因 ,降低再出血的发生率 ,使患者度过急性期难关 ,为手术争取时间 ,创造机会。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2例再出血患者 ,男 13例 ,女 9例 ,年龄 39~ 6 8岁 ,平均 5 6 .6岁。 2 2例均行CT检查 ,15例同时行腰穿 ,均证实为SAH。入院后均行…  相似文献   

17.
刘彦 《广州医药》2001,32(3):30-31
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是指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为神经内科急症之一 ,约占全部脑血管病的7%~ 1 5 % ,一般分为自发性和外伤性。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又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前者系由于脑表面上的血管破裂 ,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 ;后者为脑实质内出血破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我院自 1 995~ 1 999年 1 0月共收治了 1 0 0例自发性SAH患者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共 1 0 0例 ,男 5 9例 ,女 41例 ,年龄为 1 8~87岁 ,其中 <30岁 9例 ,30~ 49岁 2 9例 ,≥ 6 0岁 43例。 2 4h内入院者 6 9例 ,2~ 7天…  相似文献   

18.
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出血的预防性护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陆云燕 《医学文选》2003,22(5):783-784
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是指蛛网膜的血管破裂 ,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其再出血的发生率为 1 1 %~ 1 5 %,再出血是引起患者死亡最危险的因素[1~ 2 ] 。因此 ,再出血的预防是 SAH护理的重要环节 ,1 994年 6月~ 2 0 0 2年 1 0月 ,我科共收治 SAH患者 2 8例 ,其中再出血 3例 ,再出血率为 1 0 .7%。现将预防 SAH再出血的护理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2 8例均为住院患者 ,均经腰穿和 CT确诊 ,其中男 1 8例 ,女 1 0例 ,年龄 2 0~ 71岁 ,平均 5 2 .3岁。再出血 3例患者中 ,1例由于枕骨大孔疝形成 ,经积极抢救无效死亡 ;…  相似文献   

19.
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是指颅内血管破裂 ,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而言。最常见的病因为 :先天性颅内动脉瘤 ,脑血管畸形 ;脑动脉硬化 ;颅内异常血管网症等。多数患者发病时有明显的诱因 ,如用力排便 ,劳动 ,情绪激动 ,这些因素均可诱发血管破裂导致SAH。本病复发较多见 ,复发死亡率也高。因此 ,预防复发至关重要。现将 43例SAH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43例为我科 1996年 2月~ 1999年 5月间住院病人 ,男 2 6例 ,女 17例 ,年龄 16~ 6 3岁。发病诱因为 :动态发病 2 5例 ,其中一般活动 2 2例 ;饮酒 3例 ;情绪…  相似文献   

20.
张琳 《继续医学教育》2007,21(33):80-82
1动脉瘤概述动脉瘤是动脉壁的某一部分因病变而向外突出形成永久性的扩张,可由于血管壁的先天性缺陷所致,也可以是获得性的。综合尸检和血管造影资料表明成年人群颅内动脉瘤的发病率为2%~5%。其中每年发生破裂而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危险是1%~2%[1],死亡率可高达5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