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妇产科概论     
伙0935蛋白质组学:在生殖系统疾病研究的新方法/潘卫…//生殖医学杂志,一2004,13(1)一59~62 人类基因组大规模测序,揭示基因组精细结构的同时,还显示出基因数量的有限性和结构的相对稳定。随着生殖技术的飞速发展,创立了与基因组相对应的蛋白质组学(proteon”cs),将从生命功能的执行体—蛋白质水平研究基因的表达及功能。生殖系统的疾病,并非均由遗传变异引起,许多分子水平的变化发生在翻译后蛋白质的修饰。利用蛋白质组学可从分子水平了解生殖系统的健康状况和疾病的发生机制。参20(周继铭)040936人胎儿卯细胞凋亡及其凋亡蛋白C之甲映一3…  相似文献   

2.
蛋白质是DNA编译指令的最终产物 ,它是基因功能的基本载体 ,生命功能正是所有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结果。随着人类基因组框架图的完成 ,人们发现人类的基因总数与小鼠、果蝇乃至酵母的基因数目相差无几 ,远不如它们生物性能上的差别那么巨大。是什么原因造成生物体之间迥然不同的生命现象 ?在后基因组时代首先要回答的问题之一是 :基因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翻译成蛋白质的。因此 ,蛋白质的大规模研究 (蛋白质组学 )应运而生。 8月底在杭州召开的“国际基因组学与生物技术研讨会”上 ,长期奔走于中美之间 ,从事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中国科学院生…  相似文献   

3.
段东  李少林 《重庆医学》2006,35(16):1509-1511
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宣告一个新的纪元--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基因组学有其本身的局限性,它不能回答基因表达产物(蛋白质)的表达量、表达时间,翻译后修饰及蛋白质分子间相互作用等问题[1].以生命活动的直接执行者蛋白质为研究对象的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的产生,使人们从一个全新的领域来考虑生命活动的规律.近几年,蛋白质组学得到迅猛发展,并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的各个领域[2].……  相似文献   

4.
李强  胡志东 《医学综述》2007,13(11):816-818
蛋白质组学是在后基因组时代出现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是对机体、组织或细胞的全部蛋白质的表达和功能模式进行研究。对蛋白质组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容易接近对生命过程的认识。本文对蛋白质组学研究所使用的主要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等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核心技术--双向凝胶电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曼 《现代医学》2004,32(4):211-213
人类基因组计划与美国塞莱拉遗传信息公司于2 0 0 1年在美国《科学》杂志和英国《自然》杂志联合宣布 ,他们绘制出了准确、清晰、完整的人类基因组图谱 ,至此 ,人类基因组计划已基本完成 ,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 ,蛋白质组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蛋白质组研究旨在揭示基因表达的真正执行生命活动的全部蛋白质的表达规律和生物功能。包括蛋白质组、蛋白质组学、功能蛋白质组学和结构基因组学等新的概念的提出 ,蛋白质组学已成为当今生物领域中极其活跃的学科。其中双向电泳 (two dimensionalelectrophoresis,2 DE)是蛋白质组研究的三大关键…  相似文献   

6.
蛋白质组学——一门正在崛起的蛋白质分子生物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全部基因测定的完成,标志着分子生物学已跨入后基因时代。由于基因组学不能阐明蛋白质表达的水平与时间、翻译后修饰、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等众多问题,人们于是提出了蛋白质组学概念,并以此来探讨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以及生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本文以蛋白质组学的形成背景、分类、蛋白质的分离和鉴定方法、空间结构的预测及蛋白质组学在疾病的诊治、药物开发及对其它生物科学的贡献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前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细胞或组织表达的全部蛋白质在数据库的构建与细胞在不同状态下表达差异的研究上[1].随着比较蛋白质组学的发展,定量技术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因此有人提出"定量蛋白质组学(quantitative proteomics)"的概念.定量蛋白质组学就是把一个基因组表达的全部蛋白质或一个复杂体系中所有的蛋白质进行精确的定量和鉴定的一门学科[1].这一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有关蛋白质的许多研究已从对蛋白质简单的定性向精确的定量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蛋白质组学是后基因组时代的新研究领域,主要研究细胞、组织或器官内蛋白质的表达及功能,通过检测蛋白质来分析生命中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利用蛋白质组学方法能发现与疾病诊断、治疗、判断预后有关的低丰度、小分子量蛋白质和多肽的信息,进而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蛋白质组学在骨科疾病的研究中已取得很大进展,显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就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研究现状及其在骨科学中的应用与展望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实施和完成后,研究重点已转移到基因的功能上,从而进入基因组时代。而生物功能主要执行者是蛋白质,1994年澳大利亚Macquarie大学的wilkius和williams首先提出蛋白质组学(Proteome)的概念,Proteome一词是蛋白质(Protein)与基因组学(genome)两个词的组合,指的是一种基因组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即包括一种细胞乃至一种生物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而蛋白质组的研究是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核心,称为蛋白质组学。  相似文献   

10.
疾病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人类基因组草图完成的后基因组时代,生命科学面临的最重要任务之一将是对人类基因的注释与确认,即人类基因组中约1/3的基因及其功能有待于蛋白质水平上的揭示与确认。其中,在功能蛋白质组领域内,疾病蛋白质组学在医学和生物制药方面具有发现新分子药靶、生物标志物的巨大的潜力。本文对疾病蛋白质组学在国外、国内研究现状及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等几方面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1.
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的产生与基因组研究的局限性密切相关。基因组学不能回答蛋白质的表达、翻译后修饰、蛋白质和蛋白质分子或其他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等问题[1,2]。1994年澳大利亚学者首次提出了蛋白质组(pro-teome)概念,定义为“蛋白质组指的是由一个细胞或一个组织的基因组所表达的全部相应的蛋白质”,这个概念很快得到了国际生物学界的认可[3]。蛋白质组学研究是指蛋白质组学的技术及这些研究所得到的结果。蛋白质组学所测得的蛋白质组以一系列峰的形式呈现,这些特异的峰可看成此类疾病的指纹图谱,即蛋白质组指纹图谱(protein pro-…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逐渐实施推进,生命科学研究迎来后基因组时代,蛋白质组学大门随之开启。尽管人类已在疾病,尤其是肿瘤分子水平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在有关疾病发病机制,以及早期诊断与有效治疗手段的发展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1]。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的概念最早由澳大利亚的Wilkins于1994年提出,并于次年在“Electrophoresis”杂志上发表。蛋白质组是基因组表达的全部蛋白质[2],而蛋白质组学是以蛋白质组的存在及其活动方式为研究对象,包括细胞、组织以及体液等表达的全部蛋白质。2001年,Science杂志把蛋白质组学列为六大研…  相似文献   

13.
人类基因组研究的兴起和取得的令人鼓舞的成果标志着生命科学进入了从总体、综合角度理解生命活动分子基础的新阶段。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真正执行者,基因的功能主要通过其编码的蛋白质来实现,因此蛋白质组学是基因组学研究逻辑性的发展。蛋白质组学被认为是后基因组时代最具代表性的部分,与基因组相比,蛋白质组的组成更为复杂,功能更为活跃,更接近生命活动的本质,其应用前景也更广泛和直接[1]。随着对生物学、物理、化学及信息学的各种尖端技术的综合应用,蛋白质组技术分析也正逐步变成高产量、高精确度的分析过程,因此蛋白质组学技术也越来越成为众多实验室乃至临床日常采用的支柱技术之一[2]。传染感染性疾病是由各种病原体侵入机体引起的疾病,病原体的结构相对较简单,易于培养和处理,突变株容易获得,其基因组相对较小,编码蛋白的数目比动、植物细胞少得多,有些微生物如大肠埃希菌的细胞代谢过程已研究得比较清楚,而且很多哺乳动物细胞代谢过程中所需基因在微生物体系中也是保守的,是研究蛋白质网络体系的理想的模式生物,很多病原微生物的基因组已完成测序工作,这些DNA 序列的信息为进一步研究蛋白质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尤其近年来,新发突发性传染病再度肆虐,对于未知病原体的快速应急鉴定和检测也急迫要求传染病从业人员了解和掌握蛋白质组学相关技术。本院在2012年针对传染病学研究生开设了蛋白质组学技术的理论课,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有一些心得体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高等学校蛋白质组学研究院正式宣布:我国首次利用蛋白质芯片技术筛选出肺癌的15个血清标志蛋白分子。与基因的知名度不一样,蛋白质对公众来说还很陌生。如果说基因发现人体密码,那么具体执行各种功能的任务则落到蛋白质的头上。在完成人体基因组测序后,科技将从基因组时代过渡到后基因组时代,蛋白质将取代基因成为主角。与基因组相比,人类蛋白质数量更大,相互作用更复杂,并直接造成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任何生理、病理变化或药物影响的结果,都与蛋白质成分和数量的改变密切相关。从理论上说,通过对蛋白质动态的分析,可以探查出疾…  相似文献   

15.
随着蛋白质组学相关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对疾病的研究已经发展到了分子水平.肿瘤是一种多基因参与的复杂疾病,其发生最终都必须通过蛋白质来实现.关于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的研究已经成为当今生命科学的热点之一[1].其研究方法之一飞行时间质朴(SELDI)是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的主要应用技术,通过比较分析正常组织与异常组织细胞以及同一疾病在不同发展时期细胞内整体蛋白质的差异表达,对差异表达的蛋白进行鉴定、定量、表征,来寻找与疾病相关的新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正>"蛋白质组(proteome)"指的是由1个基因组表达的全部蛋白质,1994年Marc Wilkins在意大利Siena会议上提出了这一概念。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是指应用各种技术手段来研究蛋白质组的学科,其目的是从整体的角度研究生物机体、组织、细胞甚至细胞器基因编码的全部蛋白质,包括蛋白的组成、分布、种类、功能、代谢特征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等[1]。肝脏是身体内以代谢功能为主的器官,起着去氧化、储存  相似文献   

17.
蛋白质组学是后基因组时代的一个新领域,它通过在蛋白质水平上对细胞或机体基因表达的整体蛋白质的定量研究,来揭示生命的过程和解释基因表达控制的机理[1].蛋白质组学分为表达蛋白质组学(Expression Proteomics)和细胞图谱蛋白质组学(Cell Map Proteomics),前者指细胞和组织表达的蛋白质的定量图谱,它依赖二维凝胶电泳图谱和图像分析,它能在整体蛋白质水平上研究细胞的通路,以及疾病、药物和其它生物刺激所引起的紊乱,因此它可能发现疾病标志和阐明生物通路;后者是指通过纯化细胞器或蛋白质复合物,用质谱鉴定蛋白质组分,确定蛋白质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的亚细胞位置[2].90年代以来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引发了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的发展,使蛋白质分析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现在将高分辨2-维电泳、高灵敏度的生物质谱和快速增长的蛋白质和DNA数据库三者结合起来,为高通量的蛋白质组学(High throughout Proteomics)铺平了道路[3].这里主要介绍质谱技术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秦志 《广西医学》2010,32(5):599-601
蛋白质组(proteome)是由M.RWilkins和K,L Williams在1994年召开的二维电泳会议上提出的。它指的是一个基因组编码的全部蛋白质,是研究一个细胞、组织或器官在某个时期所包含的全部蛋白质成分。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研究随之也应运而生。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在2000年完成后,生命科学的研究重点从基因组学转向了蛋白质组学。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人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成为新的热点,已经将生物医学的研究范围从对单一基因或蛋白质的研究扩展到系统和完整地对全部基因或蛋白质的研究.这一研究领域是生物技术产业和健康产业的核心,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并蕴藏着巨大的产业化潜能和经济、社会效益.目前,虽然人类基因组全部序列已知,但许多基因的功能仍然一无所知.根据2008年1月人类转录组数据库(H·Invitational Database.H.1nvDB)的统计,在目前已注释的34 057个人类编码基因中,有功能报道的只有12 404个(表1)[1].因此,大量人类新基因和蛋白的功能及开发研究仍有待于我们发掘.  相似文献   

20.
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宣告一个新的纪元——“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以生命活动的直接执行者蛋白质为研究对象的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的产生,是该时代的主要标志及研究内容之一。基于基因组学本身的局限性,它不能回答诸如:基因表达产物(蛋白质)的表达量、表达时间,翻译后修饰及蛋白质分子间相互作用等问题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