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螺旋CT扫描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良恶性卵巢实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0例卵巢实性肿瘤(良性肿瘤22例,恶性肿瘤18例)的CT表现和血清肿瘤标志物系列(CA-125、AFP 、CEA)检测结果.结果 恶性肿瘤表现为形态多呈不规则或分叶状肿块、增强扫描明显强化.良性肿瘤表现为规则、边缘光整,增强扫描无强化或强化不明显.全部病例经术前诊断与病理比较显示螺旋CT检查的准确性为72.5%,肿瘤标志物系列检测的准确性为67.5%,CT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查的准确性为77.5%,高于单一检查.结论 螺旋CT扫描是卵巢实性肿瘤有价值的检查手段,结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有助于提高卵巢实性肿瘤良恶性的鉴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阻力指数(RI)结合肿瘤标志物CA125判断卵巢肿瘤良恶性的价值.资料与方法107例卵巢肿瘤患者采用Finkler 超声评分系统进行评分,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 RI,同时测定患者血清 CA125判断卵巢肿瘤良恶性,并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恶性卵巢肿瘤患者 Finkler 超声评分明显高于良性卵巢肿瘤患者,RI 值低于良性卵巢肿瘤患者,CA125明显高于良性卵巢肿瘤患者(P <0.01、P <0.05).Finkler超声评分、RI 结合 CA125对卵巢肿瘤良恶性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4.59%、89.47%,均高于单一检查方法.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RI 及肿瘤标志物 CA125联合应用对提高卵巢肿瘤良恶性的诊断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肿瘤标志物CA125、CA199对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12月在本院治疗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85例,回顾性分析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血清CA125、CA199水平,并将术前结果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单一的彩色多普勒超声阳性率为88.23%,CA125阳性率91.76%,CA199阳性率21.18%,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肿瘤标志物的诊断阳性率96.47%,联合检查较单项检查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清CA125、CA199检查对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临床价值较高,大大提高了卵巢恶性肿瘤阳性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肿瘤标志物CA125诊断卵巢上皮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56例患者共273个卵巢上皮性肿瘤病例,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175个)、交界性组(25个)及恶性组(73个),回顾性分析其超声图像特征及肿瘤标记物血清CA125检查结果。结果发生于左侧卵巢125例,右侧卵巢114例,双侧卵巢17例;经阴道超声诊断卵巢肿瘤良、恶性的特异性及敏感性为96.1%;94.6%、经肿瘤标志物CA125诊断的特异性及敏感性为95.4%;83.5%、二者联合诊断的特异性及敏感性为99.4%;94.8%。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肿瘤标志物CA125对卵巢上皮性肿瘤诊断及良恶性鉴别优于单一检查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丹  ;柳英兰  ;刘学宁 《武警医学》2014,(12):1242-1244
目的探讨超声评分系统结合血清附睾分泌蛋白4(human epididymal secretory protein 4,HE4)、CA125检测结果,对卵巢肿瘤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卵巢癌78例(卵巢癌组),卵巢良性肿瘤102例(卵巢良性肿瘤组),检测两组血清HE4及CA125水平,以8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反映诊断的准确性。对两组患者进行超声评分,分别计算超声评分系统与肿瘤标志物联合对卵巢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卵巢癌组血清HE4及CA125水平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良性肿瘤组与对照组间比较,HE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4诊断卵巢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4.3%,96.1%;CA125诊断卵巢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7.4%,94.2%。HE4联合超声评分系统敏感度为为91.4%;CA125联合超声评分系统为85.7%;HE4、CA125、超声评分系统三项联合检测为96.1%。结论血清HE4、CA125联合超声评分系统诊断卵巢肿瘤的敏感性最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一氧化氮 (NO)、一氧化氮合酶 (NOS)及经阴道、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应用对早期诊断卵巢癌的价值。方法 :对 97例卵巢肿瘤患者术前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NO、NOS含量 ,经阴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肿瘤特性 ,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血中NO、NOS含量高于良性肿瘤 (P <0 .0 1)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分高于良性肿瘤 (≥ 3) ,差异显著 (P <0 .0 1) ;恶性肿瘤内部易显示血流信号 ,RI≤ 0 .5 ,与良性肿瘤差异显著 (P<0 0 1)。结论 :血清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联合应用可大大提高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诊断符合率 ,有助于早期卵巢癌的发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血清糖类抗原CA153、CA125及癌胚抗原(CEA)诊断乳腺癌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2020年11月我院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存在乳腺肿块98例(98个肿块)女性患者。均行DWI检查并计算表观扩散系数(ADC),同时检测血清CA153、CA125及CEA水平,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DWI、肿瘤标志物单独及联合应用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效能。结果 病理检查结果显示98例乳腺肿块中良性肿块(良性组) 56个,恶性肿块(恶性组) 42个; MRI检查结果显示所有患者DWI均呈高信号,恶性组肿块形状不规则、边缘模糊、毛刺征、MRI强化曲线Ⅱ型或Ⅲ型、淋巴结肿大、血管影增多占比均明显高于良性组(P 0. 05);恶性组患者ADC值明显低于良性组,而血清CA153、CA125和CEA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组(P 0. 05); DWI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准确恶性结节40个,良性结节51个,与术后病理结果表现出了较好的一致性(Kappa=0. 86),明显优于单独诊断;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联合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95. 2%、91. 1%、88. 9%、96. 2%、92. 9%。结论 DWI与肿瘤标志物CA153、CEA、CA125联合在诊断乳腺癌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较为准确地区分乳腺良恶性肿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DWI联合外周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肝癌术后转移复发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原发性肝癌术后转移复发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确诊为肝癌.患者均行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3(AFP-L3)、癌相关抗原(CA125、CA199)、癌胚抗原(CEA)水平,其中AFP值均>1210ng/L,所有患者均行MRI常规扫描和DWI扫描.结果:外周血血清肿瘤标志物AFP-L3、CA199、CA125、CEA敏感度及特异度随肿块增大而升高,4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及特异度最高.DWI联合4项肿瘤标志物检测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可提高到98.4%和95.0%.结论:DWI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肝癌术后转移复发监测敏感有效,为肝癌术后疗效评估和追踪复查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卵巢囊腺瘤、卵巢交界性肿瘤及卵巢囊腺癌I期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血清CA125、CA199浓度,旨在为卵巢上皮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提供一定帮助。方法选取115例(123个病灶),包括卵巢囊腺瘤患者56例(59个病灶)、交界性卵巢肿瘤患者28例(31个病灶)、卵巢囊腺癌1期(FIGO 2009卵巢癌分期标准)患者31例(34个病灶);患者术前血清CA125、CA199资料完整、术前CT增强图像资料完整,并有较完整的术后组织病理资料。结果1)影像学表现:单房或多房囊性病灶提示卵巢囊腺瘤,囊实混杂肿瘤多提示交界性或卵巢癌1期,单纯实性病灶仅出现在恶性肿瘤组;菜花样壁结节、全身和局部肿大淋巴结、病灶不规则分隔对于恶性肿瘤提示作用较大;2)血清指标:血清CA125>300 U/ml和(或)CA199>200 U/ml提示交界性或早期恶性肿瘤;血清CA125<35 U/ml多数为良性肿瘤。结论通过观察得出了对于卵巢良性、交界性及早期恶性肿瘤有提示作用的影像学表现、分析血清CA125、CA199浓度,总结出有助于肿瘤性质鉴别的临界数值及相应CT表现,提高了术前对卵巢上皮样肿瘤的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0.
超声和钼靶X线联合诊断乳腺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和钼靶X线摄影单独和联合诊断乳腺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14例乳腺肿瘤患者(其中乳腺癌86例,乳腺良性肿瘤28例)行超声和钼靶单独和联合诊断,并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结果:超声对乳腺良性肿瘤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钼靶(P<0.05),而对乳腺癌诊断符合率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者联合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符合率显著高于单独使用钼靶或超声(P<0.05)。结论:超声和钼靶检查各有其优势,选择性应用联合诊断可提高乳腺肿瘤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检测156例恶性肿瘤患者、98例良性肿瘤患者和556例正常健康人血清中12项肿瘤标志物(CA19-9、CA242、CA125、CA15—3、CEA、AFP、NSE、FreePSA、PSA、pHCG、FER和HGH等)的水平。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阳性率为78.84%,良性疾病患者阳性率为22.14%,健康体检者阳性率3.24%,恶性肿瘤组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良性疾病组和健康体检组阳性率(P〈0.01)。除胰腺癌、前列腺痛外,用蛋白芯片法联合检测12种肿瘤标志物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单一标志物的检测。结论 用蛋白芯片法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能够提高检测的灵敏性,可以作为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2.
胡海菁  黄飚  李春芳   《放射学实践》2012,27(7):775-778
目的:通过对卵巢肿瘤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的MSCT研究,探讨卵巢血管对卵巢肿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48例56个卵巢肿瘤,单发40例,多发8例,其中囊性为主肿瘤9例9个,囊实混合性23例24个,实性为主的16例23个。采用MSCTA重组卵巢血管,通过子宫动脉卵巢支和/或卵巢动脉及卵巢静脉丛的显示,明确肿瘤起源,并通过观察肿瘤供血动脉的来源、数量、形态、起止、走行和分布等初步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MSCTA显示卵巢肿瘤的供血动脉43例,敏感度为89.6%(43/48),其中显示单侧子宫动脉卵巢支35支、双侧6对,单侧卵巢动脉10支、双侧3对,肠系膜上动脉分支1支,根据供血动脉判断卵巢来源肿瘤的符合率为97.7%(42/43)。CTA显示引流卵巢静脉丛45例,敏感度为93.8%(45/48),根据卵巢静脉丛显示并进入肿块来定位诊断卵巢肿瘤的符合率为97.8%(44/45)。术前根据重组血管特点定性诊断卵巢良性肿瘤20例22处、恶性肿瘤28例34处,诊断符合率达87.5%。结论:通过对卵巢肿瘤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丛的MSCT研究,能明显提高卵巢肿瘤定位和定性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诊断正常大小卵巢卵巢癌综合征(NOCS)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NOCS的声像图特征,结合肿瘤标记物血清CA125检查结果联合诊断,并与同期50例卵巢正常者比较。结果:12例术前超声诊断9例,误诊1例,漏诊2例,诊断符合率75.0%,超声诊断的灵敏度75.0%,特异度100%,超声与CA125联合诊断的灵敏度92.0%,特异度100%。结论 :经阴道超声诊断NOCS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肿瘤标记物血清CA125检查能有效提高诊断准确性,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18F-FDG符合线路显像与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对复发性卵巢癌的诊断价值;评价18F-FDG显像与血清肿瘤标志物测定结果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对48例疑有复发的卵巢癌患者行胸-盆腔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及血清CA125和CP2测定.18F-FDG显像以扫描野内出现异常放射性浓聚为肿瘤复发依据,CA125和CP2均以≥35U/ml为肿瘤复发指标.依据最终临床诊断评价不同诊断方法对复发性卵巢癌的诊断效能;分析18F-FDG显像与肿瘤标志物有无相关性.结果:本组肿瘤复发者为30例.CA125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3.3%和100.0%,CP2分别为59.1%和81.8%,18F-FDG显像则分别为93.3%和94.4%.18F-FDG显像与CA125和CP2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率分别为72.9% (Kappa=0.494,P<0.001)和69.7%(Kappa=0.409,P=0.012);显像真阳性患者中复发肿瘤病灶总体积与血清CA125(r=0.792,P<0.001)和CP2(r=0.521,P=0.018)水平均呈正相关,但病灶FDG摄取程度与血清CA125和CP2水平均无显著相关.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和CP2对复发肿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特异性,且CA125优于CP2;18F-FDG显像优于血清肿瘤标志物,且检出复发病灶总体积与血清CA125和CP2水平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与磁共振检查联合应用对腮腺常见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7例腮腺肿瘤患者同时进行超声及MRI检查,根据超声和MRI成像分别进行诊断,并综合超声及MRI表现进行联合诊断,所有病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超声与MRI检查定性诊断腮腺肿瘤符合率分别为74. 47%(35/47)和78. 72%(37/47),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种方法联合使用的诊断符合率达89. 36%(42/47),灵敏度和特异度较单一检查方法均大幅度提高,漏诊率和误诊率大幅降低。结论超声和MRI检查对诊断腮腺肿瘤均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两者在诊断符合率上无明显差别,但两者联合应用诊断腮腺肿瘤的准确性明显优于两者单独应用,显著提高了术前对腮腺肿瘤定性诊断的符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体表软组织实质性肿块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体表软组织实质性肿块74例并与手术病理结果作对照.结果:超声诊断良恶性肿块总符合率为81.1%(60/74),其中恶性肿瘤的诊断符合13/16,良性肿瘤的诊断符合率为81.1%(43/53),炎性肿块的符合率为4/5.结论:超声可确定体表实质性肿物的大小、深度,鉴别肿物的囊、实性,但判定肿物的良、恶性质还需结合临床,必要时行病灶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MSCTA)对卵巢及子宫巨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1例卵巢及子宫巨大肿瘤患者的CT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行卵巢动脉、子宫动脉重建成像.结果 71例盆腔巨大肿瘤患者中,卵巢动脉显示率约42.3% (30/71),子宫动脉显示率约97.2% (69/71);56例患者的肿瘤来源于卵巢,其恶性肿瘤定位诊断准确率约95.2%( 20/21);15例患者的肿瘤来源于子宫,定位诊断准确率约66.7% (10/15).结论 MSCTA可以清楚显示卵巢及子宫巨大肿瘤的供血动脉,在女性盆腔巨大肿瘤的鉴别诊断方面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US)和多层螺旋CT(MSCT)在诊断肾脏良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肾肿瘤患者分别行超声和螺旋CT检查,将两者检查结果与手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肾良性肿瘤及病变25例,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4%,CT为88%;肾癌10例,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0%,CT检查为90%。结论 US和MSCT在诊断肾脏良恶性肿瘤中,超声是筛查肾脏肿瘤首选检查方法,其价格低廉,无电离辐射,简单易行,患者容易接受。MSCT检查在特异性和准确性方面要高于超声,但在敏感性方面超声要优于CT,两者都能较准确地判断肾脏肿瘤及病变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CT(HRCT)联合多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对不同病理类型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1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164例早期肺癌患者(肺癌组)的临床资料,同时选取同期参加体检的78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肺癌组男性94例、女性70例,年龄(52.4±3.6)岁;其中,腺癌90例、鳞癌62例、小细胞癌12例。所有患者均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比较2组间和不同病理类型患者间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以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确诊肺癌的“金标准”,分别计算HRCT、5种肿瘤标志物、HRCT+5种肿瘤标志物诊断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 肺癌组的各项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07~30.460,均P<0.001)。腺癌患者的血清CEA、CA125水平均高于鳞癌和小细胞癌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12~4.326,均P<0.001)。鳞癌患者的血清CEA、CA125水平与小细胞癌患者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42、1.256,均P>0.05)。腺癌与鳞癌患者的NSE和CYFRA21-1水平均低于小细胞癌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42~11.534,均P<0.001)。HRCT+5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灵敏度为95.62%,特异度为96.43%,准确率为98.65%,均高于任意一种单独诊断(χ2=55.823、48.652、62.718,均P<0.001)。 结论 HRCT联合多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有助于提高对早期肺癌的诊断特异度、灵敏度和准确率,对肺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18)F-FDG符合线路显像联合肿瘤标志物对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胸部影像学检查发现的肺占位性病变42例,均完善~(18)F-FDG符合线路显像检查,同时行4项血清肺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及糖类癌抗原125(CA125)的实验室测定。按肺占位性病变在~(18)F-FDG符合线路显像上靶/非靶比值(T/NT)的区别,对相应的FDG浓聚状况和特点展开剖析,若病变局部T/NT≥2.0则判断为阳性(肺恶性肿瘤)。肺4项血清肿瘤标志物中,1项或以上超出参考范围即为阳性(肺恶性肿瘤)。结果:42例中,病理示恶性肿瘤33例,良性病变9例。~(18)F-FDG符合线路显像法诊断肺恶性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87.88%、66.67%、90.63%、60.00%、83.33%,与病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8,P=0.794);血清肺肿瘤标志物法分别为57.58%、88.89%、95.00%、36.36%、64.29%,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40,P=0.003);联合前2种方法诊断分别为93.94%,66.67%,91.18%,75.00%,88.10%,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4,P=0.786)。结论 :~(18)F-FDG符合线路显像联合肿瘤标志物对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最具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