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甘丽  贺玮苇  刘玲  李兰  翁顺超 《河北中医》2023,(9):1445-1448
目的 观察中药泡浴联合小儿推拿对湿热郁蒸型新生儿黄疸总胆红素(TBiL)和中医证候的影响。方法 将300例湿热郁蒸型新生儿黄疸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100例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中药泡浴组10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泡浴,联合组100例在中药泡浴组基础上加用小儿推拿。3组均治疗7天。比较3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3组治疗前后TBiL水平;比较3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比较3组黄疸持续时间。结果 试验过程中,因依从性差脱落9例,最终中药泡浴组96例、联合组97例、对照组98例完成研究。中药泡浴组总有效率98.96%(95/96),联合组总有效率100%(97/97),对照组总有效率74.49%(73/98),中药泡浴组、联合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中药泡浴组与联合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TBiL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中药泡浴组、联合组治疗后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中药泡浴组与联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及总积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泡浴联合新生儿抚触对新生儿黄疸的作用。方法收集黄疸新生儿89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例予常规治疗,治疗组4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泡浴联合新生儿抚触,观察比较临床效果。结果中药泡浴联合新生儿抚触治疗新生儿黄疸在临床有效率、胆红素下降程度及黄疸消退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泡浴联合新生儿抚触对新生儿黄疸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李芳  和杏花 《光明中医》2012,27(2):288-288
目的 观察中药泡浴配合中药汤剂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病理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中药汤剂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中药泡浴疗.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效果与治疗时间上远远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泡浴治配合中药汤剂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有明显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泡浴联合穴位按摩。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胆红素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茵苓健脾退黄汤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用茵苓健脾退黄汤泡浴治疗,观察组加用茵苓健脾退黄汤直肠滴入。结果:血清TBIL、ALT以及AST水平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苓健脾退黄汤泡浴联合直肠滴入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茵陈颗粒口服联合中药熏洗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效果。方法:将病理性黄疸新生儿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茵陈颗粒联合中药熏洗;观察2组患儿血清胆红素(TSB)、经皮测定胆红素(TCB)变化情况;记录2组患儿黄疸持续时间、胎粪排空时间、每日大便次数、平均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患儿TSB、TCB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黄疸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胎粪排空时间、每日大便次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服茵陈颗粒联合中药熏洗能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增加大便次数、促进排空胎粪,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内外合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效果。方法: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茵陈退黄汤治疗,实验组加用中药泡浴干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总胆红素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实验组治疗后的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胆红素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内外合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茵苓健脾退黄汤泡浴结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医院收治的病理性新生儿黄疸患儿15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吸氧、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营养支持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采用蓝光照射。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茵苓健脾退黄汤泡浴和直肠滴入治疗。连续治疗7 d。期间,若黄疸消退、胆红素水平恢复正常,则终止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比较两组光疗时间、住院时间、黄疸消退时间、日均胆红素下降值;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胆红素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IgA和IgG,比较皮疹、腹泻和体温升高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7%(71/75)高于对照组的84.00%(63/75)(P0.05);研究组患儿光疗时间、住院时间和黄疸消退时间较对照组短,日均胆红素下降值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非结合胆红素和总胆红素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IgA和IgG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同期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3%(4/75)低于对照组的16.00%(12/75)(P0.05)。结论茵苓健脾退黄汤泡浴结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效果确切,可有效的降低黄疸患儿的胆红素水平,快速消退黄疸,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儿免疫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预后有利,该治疗方式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退黄洗剂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正常分娩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及对照组50例。方法:试验组给予新生儿退黄洗剂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对照组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两组均实施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黄疸出现时间、黄疸指数及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的新生儿黄疸出现时间、黄疸指数、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退黄洗剂能够有效的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及促进正常新生儿黄疸的消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健脾祛湿退黄汤药浴结合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血清白蛋白与非结合胆红素的影响。方法:选择病理性新生儿黄疸患儿118例,根据Excel随机表格法将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患儿采用蓝光照射治疗,并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脾祛湿退黄汤药浴和穴位按摩等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治疗疗效、首次排便时间、黄疸持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非结合胆红素和总胆红素水平,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92%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05%(P0.05);两组治疗后首次排便时间、黄疸持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非结合胆红素和总胆红素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8%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16.95%(P0.05)。结论:对于新生儿黄疸给予蓝关照射并结合健脾祛湿退黄汤辅助治疗效果确切,能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自拟茵陈蒿汤泡浴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2例ABO溶血性黄疸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蓝光照射+人免疫球蛋白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拟茵陈蒿汤泡浴治疗。记录两组光疗时间、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5d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发育情况[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定量表(NBNA)]、血常规参数[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前白蛋白(PA)]差异。结果:观察组光疗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则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组内治疗前后血清TBIL比较,均为治疗前治疗3d治疗5d(P0.05);治疗3d、5d时,观察组血清TBIL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5d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NBNA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RBC、Hb、PA也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对照组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自拟茵陈蒿汤泡浴对ABO溶血性黄疸新生儿治疗效果显著,能改善中医证候、神经发育情况及贫血状态,于促进患儿黄疸消退有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茵陈白术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早期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将409例早期新生儿病理性黄疸随机分为治疗组(215例)、对照组(19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西医疗法的基础上加服茵陈白术汤。观察两组黄疸消退时间、光疗不良反应及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较短(P〈0.01),光疗不良反应及医院感染发生率较低(P〈0.01,P〈0.05)。结论茵陈白术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早期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良好,且可减少光疗不良反应及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3.
何芳  薛维华  李梅 《陕西中医》2008,29(2):218-219
目的:观察温针加中药泡浴治疗中风患者肢体水肿的疗效。方法:11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采用温针加中药泡浴疗法,对照组59例实脾饮口服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44%(P<0.05)。提示:温针加中药泡浴治疗中风患者肢体水肿,温补肾阳,助阳化水,分立水邪,健脾化湿,疏通全身经气,行气活血,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茵陈蒿冲剂联合血红素加氧酶抑制剂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茵陈蒿冲剂治疗,试验组采用血红素加氧酶抑制剂联合茵陈蒿冲剂治疗,比较临床疗效及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显著下降,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的黄疸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每天排便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茵陈蒿冲剂联合血红素加氧酶抑制剂治疗新生儿黄疸安全、经济、有效,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血胆红素水平和黄疸持续时间,从而预防高胆血红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泡浴联合足底穴位按摩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方法: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药泡浴联合足底穴位按摩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88.33%、对照组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所改良,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泡浴联合足底穴位按摩治疗糖尿病足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钟俊丽 《新中医》2014,46(5):222-223
目的:观察中医特殊护理应用在新生儿黄疸中的效果及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本院治疗的12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抚触和光照治疗,观察组予常规治疗护理联合中医特殊护理,观察记录患儿的黄疸指数、胆红素降低幅度、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情况、胎粪转黄时间、完全退黄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从第3天开始至第6天,观察组新生儿黄疸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新生儿胎粪转黄时间、完全退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新生儿胆红素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采用常规治疗护理联合中医特殊护理可以有助于新生儿黄疸消退,减少高胆红素血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早期中药退黄外洗方药浴干预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新生儿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干预,观察组早期予中药退黄外洗方药浴干预,比较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值、黄疸发生情况、第1次排胎粪时间及胎粪转黄时间。结果:新生儿黄疸发生率对照组为62.0%,观察组为22.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第1次排胎粪时间、胎粪转黄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中药退黄外洗方药浴预防新生儿黄疸效果优于常规干预。  相似文献   

18.
何月星 《陕西中医》1999,20(7):303-303
应用中药温阳活血剂煎液(肉桂、丁香、川草乌、红花、川芎、当归、乳香)泡浴,加西医常规方法治疗新生儿硬肿症20例,与对照1组用温水泡浴加西医常规方法治疗新生儿硬肿症8例,对照2组单纯用西医常规方法治疗新生儿硬肿症15例临床疗效比较。其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硬肿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P<0.01;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硬肿症有较好的疗效,且用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三黄汤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新生儿黄疸患儿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蓝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三黄汤进行治疗,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治疗72h后,两组平均血清胆红素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黄疸持续时间、胎便排空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每日排便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发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黄汤结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安全有效,而在治疗过程给予患儿精心护理可改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Hb和胆红素水平评定黄茵安胎汤与西医治疗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效果的差异。方法选取56例母儿ABO血型不合妊娠者,随机分成中药组和西医组各28例,其中中药组采用自拟方黄茵安胎汤治疗,对照组采用维生素片联合吸氧的西医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妊娠结果以及新生儿黄疸、溶血预后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正常分娩率均显著高于西医组(P均0.05);中药组新生儿Hb、Apgar评分、胆红素水平及重症黄疸发生率和西医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黄茵安胎汤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疗效显著,可显著提升该种妊娠者正常分娩的概率,对新生儿黄疸以及溶血症状的改善具有明显作用,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