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5 毫秒
1.
陈越峰  茅敏  陈新  牟欣  白杨 《新中医》2007,39(11):25-26
目的:观察眼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眼针结合运动疗法,并配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运动疗法配合常规治疗。结果:2组治疗后SSS量表评分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评分升高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巴氏指数(Barthel Indel,BI)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BI稍高于对照组,但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残障5例,无死亡,残障率12.5%;对照组残障7例,死亡2例,残障率22.5%。2组治疗后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简称FMA)评分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FMA评分稍高于对照组,但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眼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疗效优于单纯运动疗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灸疗法和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H)效应机制.将80例EH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分别采用针刺合谷、太冲加百会穴温针灸和口服卡托普利片治疗30天,前后各检测血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 1次.结果表明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ET含量均有减少,前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P>0.05);NO含量都有增多,但前后及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ET/NO比值下降明显,前后差异非常显著(P<0.01),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针刺开"四关"加百会穴温针灸治疗EH的作用机理可能与其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双向调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腕踝针治疗疼痛及麻木性疾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胡新耀  李喜忠 《中国针灸》2004,24(2):99-100
目的:对比腕踝针对疼痛及麻木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疼痛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腕踝针组)53例和对照组(常规针刺组)47例,将58例麻木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腕踝针组)32例和对照组(常规针刺组)26例.治疗时间均为3天.结果:疼痛类两组总有效率相差不明显,但显效率治疗组为60.38%,对照组仅为29.79%,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麻木类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疼痛类与麻木类相比较,腕踝针对疼痛类显效率为60.38%,对麻木类仅28.13%,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腕踝针治疗疼痛类疾病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治疗疼痛类疾病效果优于麻木类疾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疗效。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所有入选病例均给以缺血性脑血管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针刺治疗(肩、曲池、环跳、阳陵泉等),观察2~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80%,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陕西中医》2015,(4):427-429
目的:观察复方海蛇胶囊配合高压氧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及预后。方法:将本院2011年1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1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西药及高压氧与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海蛇胶囊治疗本病58例,并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预后。结果: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对比,经过1个月治疗后治疗组总显著有效率为65.5%,对照组总显著有效率为25.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脑梗塞后神经功能损伤症状均得到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OCA评分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1、2、3个月MOCA评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明显(P<0.05)。结论:复方海蛇胶囊与高压氧联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能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与改善;提高其疗效。  相似文献   

6.
针刺天鼎穴治疗顽固性呃逆47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志豪  蔡培勇 《中国针灸》2005,25(3):164-166
目的:探求治疗呃逆的有效简便针法.方法:将9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天鼎穴组)和对照组(常规取穴组)各47例,分别进行辨证施治,比较治疗10次内的疗效.结果:两组对顽固性呃逆原发性实证的疗效均优于继发性虚证(均P<0.05);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天鼎穴治疗呃逆简便易行,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深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颖  王琪 《吉林中医药》2009,29(6):503-504
目的:观察针刺深度对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吞咽困难的疗效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内科基础治疗的前提下分别采用深刺治疗和常规针刺治疗.治疗前与治疗28 d后分别以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与治疗前比较2组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刺可以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卒中单元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灸和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3个月随访期间神经系统功能(NIHSS)、生活自理能力(BI)、残障水平(OHS)和死亡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BI评分和OHS评分较入院时均有所改善,而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在1个月随访期内两组的死亡率基本相同,但在3个月随访期内治疗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9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对照组单纯接受常规西药治疗及康复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给予中医治疗,对比两组预后。结果:联合组随访6个月死亡/残障率为17.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9%(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针药并用治疗抑郁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评价针刺合并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3例抑郁症患者分为针刺合并氟西汀组30例(观察组)和单纯氟西汀组23例(对照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总体评定量表(CGI)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经6周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80.0%,对照组为69.6%,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的HAMD、HAMA评分治疗前后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相对于对照组少而轻.结论:针刺合并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好,起效快,不良反应少而轻,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通关开窍针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早期失语症观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李继安 《中国针灸》2005,25(11):760-762
目的:观察通关开窍针法对缺血性中风早期失语症的疗效.方法:将70例缺血性中风早期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通关开窍针刺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规范药物治疗和康复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通关开窍针刺法,并于治疗前、治疗后15天、30天进行西部失语症AQ指数评价及对比.结果:观察组见效快、疗效好,经统计对比15天(P<0.05),30天(P<0.001),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关开窍针法结合规范用药及康复指导可发挥协同作用,疗效优于单纯规范用药及康复指导组.  相似文献   

12.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失眠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对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将入选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采用"三才"配穴、联合针法相结合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口服安定类药物治疗.将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及评价.结果:治疗组治疗中风后抑郁症总有效率为79.4%,其失眠症的总有效率达97.0%;药物对照组仅为40.0%与73.3%,两组间差异存在着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P<0.01).结论:"三才"配穴、联合针法相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失眠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曾燕芬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8):1020-1021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体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头针结合体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体针治疗,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生活能力恢复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愈显率80%,对照组愈显率62%,两组比较,P<0.05。结论:头针结合体针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优于单纯体针组。  相似文献   

14.
舌针为主治疗中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群  王祖红  叶建  朱晓云  管遵惠 《中国针灸》2005,25(11):820-822
目的:观察舌针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5例.观察组以舌针配合体针治疗,对照组以单纯体针治疗.结果:舌针为主治疗中风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为80.0%,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舌针治疗中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刺足三里、悬钟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脑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3中心、单盲、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缺血性中风治疗,针刺组在此基础上结合针刺足三里、悬钟,以治疗前后TCD脑血管血流指数的变化情况进行两组疗效评价。结果:针刺组脑血管舒缩反应能力、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大脑半球侧支循环代偿功能较治疗前均显著加强(P<0·05,P<0·01),且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足三里、悬钟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脑血管舒缩反应能力、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大脑半球侧支循环代偿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分期整体针灸法治疗脑梗死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比较分期整体针灸法与常规针灸法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按整体针灸法分期取穴治疗,对照组按常规针灸法取穴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治疗组在降低中风病中医病类诊断计分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治疗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分期整体针灸法治疗脑梗死偏瘫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  相似文献   

17.
不同针刺方案对偏瘫早期康复作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两种针刺方案对中风偏瘫早期的康复作用.方法:将70例中风偏瘫早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每日2次分别针刺健患侧腧穴,对照组每日1次针刺患侧腧穴.以简式的Fugl-Meyer运动量表和修订的Barthel指数为指标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患肢肢体运动功能分级达Ⅳ级以上为68.6%,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良好率为74.3%;对照组分别为31.4%和42.8%,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与常规针刺方案相比,每日2次健患侧腧穴交替应用的针刺方案更有利于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不同方法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观察采用不同方法治疗不同时期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对治疗组中26例急性期患者采用针刺健侧对应穴,15例静止期患者采用浅刺法针刺患侧,2例恢复期患者采用常规针灸治疗,并与36例常规针灸治疗患者进行对照研究,两组取穴相同.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97.7%,对照组为75.0%,两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所需平均疗程为2.7个,对照组为4.0个,两组在治疗疗程上比较差异也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采用不同方法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分期针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急性期Bell麻痹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屈勇 《中国针灸》2005,25(8):545-547
目的:寻找提高治疗急性期Bell麻痹临床疗效的方法.方法:将90例急性期Bell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各30例,分别采用针刺加运动疗法、单纯针刺疗法、单纯运动疗法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66.7%,对照Ⅰ组53.3%,对照Ⅱ组46.7%.观察组疗效优于两对照组(P<0.05).结论:分期针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急性期Bell麻痹可提高疗效,是一种较佳的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