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明 《中原医刊》2011,(3):100-101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疗效比较。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MC组74例和LC组86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与MC组比较,LC组手术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与并发症较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C与LC可取得临床近似的治疗效果,但MC手术时问短、费用及技术设备要求低,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技术的熟练,胆囊切除术在基层医院也得到广泛开展。自从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应用于临床,基层医院传统切口胆囊切除术(OC)受到很大的冲击,医生们崇尚手术的小切口,并与切口的长短作为互相攀比的资本,因此在基层医院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较为流行,大有超过LC的趋势。关于MC,作者在前辈指导下,也引进此技术应用于临床,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但由于小视野内进行复杂手术操作所带来的不便,使作者对这一术式产生疑虑。为此,于1996年6月至1999年12月,我们按协定规范标准,对拟行胆囊切除术的病例,随机分配,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告于后,并对MC的利弊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在胆囊切除中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109例胆囊切除患者的临床病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5例MC组(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组)和54例LC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观察两组手术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LC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恢复日常活动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MC组,P〈0.01;MC组并发症发生率12.96%,明显高于LC组,P〈0.05。结论LC术具有手术创伤小、镜下腹腔显露充分、内脏稳定破坏低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更适应于胆囊切除手术,但对于急危重和复杂胆囊疾病应科学选择手术方式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因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外观美容效果好等优点,已为广大患者所接受,而小切口微创胆囊切除术(MC)也可收到同样的效果。本文将我院1998年10月至2004年12月468例LC和552例MC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在临床中的应用,得出结论:LC中转MC后操作容易、安全,创伤相对较小,不失微创的理念,对患者有利.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22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和2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费用等.结果 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严重胆管损伤等术后严重并发症.MC组的住院费用(4521.7±845.8)元低于LC组(6535.2±1434.3)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对于设备和技术不具备条件开展腹腔镜手术的医疗机构以及经济承受能力有限的患者适宜采用.  相似文献   

7.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现已成为胆囊疾病施行胆囊切除术的首选方式之一,它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常规的剖腹胆囊切除术(OC)均为安全的术式[1]。我科2006年1月-2010年6月选择性施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217例,占同期胆囊切除术的27.3%(217/796),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克伟 《微创医学》2009,4(6):662-663
目的对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在胆囊切除方面的优劣。方法选取需行胆囊切除术的胆囊疾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LC组和MC组各25例,对比两种术式术中、术后和并发症等情况。结果LC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显著短于MC组,而MC组的总治疗费用显著低于L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和MC有各自优点,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自1991年在我国应用于临床以来,效果良好,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开展,我院自2000年9月~2006年10月完成LC手术85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经过百余年的临床实践,传统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已被公认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1987年Mouret首创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成功应用于临床,因其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很快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普及。但LC需要昂贵的设备,需要气腹,不能直视下操作,有一定的抽象性,且易引起并发症和有一定的中转开腹手术率,限制了其在广大基层医院的推广普及。故LC仍有自身的局限性,但其应用微创外科技术却深受医患双方的青眯。自1982年Dubois介绍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inilaparotomy cholecystectomy,MC)以来,受LC技术启发,近20余年MC在一定范围内应用于临床。现就MC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年5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67例胆囊疾病患者随机分为LC组(n=35)和MC组(n=32),LC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MC组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MC组相比,LC组手术时间及费用均明显增加(P<0.05),而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则明显降低(P<0.05);LC组1例中转开腹,MC组术后切口感染1例,均无其他明显并发症。结论 MC和LC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而LC具有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费用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腹部小切口、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应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比较传统开腹且囊切除术996例(OC),小切口胆囊切除术903例(MC),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21例(LC)的术后并发症及腹腔引流管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术后并发症主要有胆管损伤,腹腔内出血,胆瘘,OC为1.4%,LC为2.2%,MC为1.7%,提示术后并发症以LC为最高,但从减轻术后疼痛,肺功能障碍,住院天数,功能恢复等方面比较,以LC为最优,但费用最贵。  相似文献   

13.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1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在广大基层医院进行推广的优点。方法:对2005年4月-2007年11月在我院施行的121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进行临床分析,并对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传统胆囊切除术(CC)、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进行扼要比较。结果: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切口长度4cm,平均手术时间40min。患者次日可起床进食,平均术后住院4.5天。无术中胆道损伤、术后出血、胆漏、切口感染发生等并发症出现。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在(CC)熟练基础上开展是安全可行的,并且具有手术创伤小、费用低、术后瘢痕小、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宏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7):154-155
目的观察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胆囊疾患的治疗作用。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09年3月良性胆囊疾患患者12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2例,另选取同期行传统胆囊开腹手术的患者62例作为对照。I组应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II组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Ⅲ组应用常规开腹行胆囊切除术。观察三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术中疼痛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天数等。结果I组、Ⅱ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Ⅲ组,而I组、Ⅱ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术中出血量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组、Ⅱ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均少于Ⅲ组,但I、Ⅱ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疾患能收到良好的疗效,均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15.
胆囊切除术目前主要的方法有经典式胆囊切除术(OC)、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我们自2004年9月。2006年10月,对60例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技巧性地应用自制打结器,对胆囊管、胆囊动脉的深部结扎线进行打结。在结扎胆囊管、胆囊动脉的过程中,既能结扎牢胆囊管、胆囊动脉,又不损伤周围组织,也无结扎线断裂、松动、滑脱,术后未出现胆漏、出血等并发症。临床效果观察,均非常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对胆囊疾病疗效。方法: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LC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MC组给予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LC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镇痛药使用率、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MC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C组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MC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效果明显,安全,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7.
王志刚 《四川医学》2011,32(11):1703-1705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28例行胆囊切除术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LC 152例,MC 76例。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并发症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LC组的手术时间平均(69.2±20.1)min,较MC组(82.4±12.7)min短;术中出血量平均(37.9±16.3)ml,较MC组(45.4±22.1)ml少;术后住院时间平均(4.8±1.7)d,较MC组(7.3±2.9)d短;住院总费用平均(4722.0±554.9)元,较MC组(4140.1±416.4)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C组术后并发感染率9.2%(14/152),其中伤口感染6.6%(10/152),肺部感染2.6%(4/152);MC组术后并发感染率21.1%(16/76),其中伤口感染14.5%(11/76),肺部感染6.6%(5/7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现胆管损伤、胆漏、胆囊残株炎等并发症。结论 LC、MC治疗急性胆囊炎均有效,与MC比较,LC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感染率低,但住院总费用较高,可作为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方式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 Ie cy Stectomy)简称LC,是近几年新开发的医疗技术,由于其优越性大而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我科自2003年11月开始应用LC,临床效果满意,病员反应良好,其护理亦不同于传统的剖腹胆囊切除术,现将笔者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B超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难度预测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广泛应用,有取代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成为外科临床胆囊手术的金标准的趋势.但LC中转OC时有发生,LC并发症较OC高.B超检查对LC术前客观预测手术难度,有选择地进行LC手术,降低手术并发症与手术中转率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本文分析了B超对LC手术难度预测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朱其一  刘远文 《广西医学》1998,20(2):267-269
我院于1994年8月~1996年6月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70例。为了客观地评价LC的优越性及不足之处,笔者随机将1993年7月~1995年12月所作的开胆胆囊切除术(OC)中基本情况相近的70例进行综合性比较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LC组男21例,女49例,平均年龄51.4岁(24~79岁);OC组男26例,女44例,平均年龄56.6岁(19~83岁)。两组术前均有明显的临床症状,经B$检查确诊并由术后病理诊断证实为胆囊良性疾病(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慢性单纯性胆囊炎,胆囊息肉合并慢性胆囊炎)。两组术前并存疾病的情况见表1。2方法L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