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郝变莲 《护理研究》2004,18(9):1631-1632
高血压病是心腑血管疾病发病、敛残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为了使病人充分了解高血压病的病因、并发症、危险因素和康复保健的重要性,以便做到合理用药,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充分利用“高血压病人之友”联谊会,对高血压病人进行健康教育,以提高病人对疾病的求知欲望,增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终生性疾病,常导致脑卒中、冠心病发生[1],因此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影响,甚至造成死亡.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随着人们生活压力增大、生活习惯改变等因素影响,高血压病的患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相关数据显示该病患病率愈40%~60%[2]),而对于高血压病的治疗以防控为主,因此社区干预成为主要措施,作者对高血压病的社区干预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不同时期的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电图分析,了解高血压病的心电图改变。方法 综合2004、2005年度我区干部体检中血压≥140/90mmHg或有高血压病史正在治疗中的513名患者的常规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 在高血压病患者中其中164例(约1/3)的心电图出现异常,而且不同时期的病情所出现的心电图改变也是不同的。结论 高血压病的心电图改变作为病情的判断及预后的估计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病患者防治依从性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高血压病患者的各种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并进行服务性的全方位干预。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高血压病预防保健知识应用状况的调查问卷,对324例高血压病患者的症状、危害性、治疗与预防保健知识应用状况进行调查,并进行干预。结果自觉应用高血压病的预防保健知识来改变生活方式的患者所占比例很低。结论针对高血压病预防保健知识应用状况的薄弱环节,有目的地改变生活方式.做到知行合一,从而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的防治积极性,以增强疗效,提高生活质量,预防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对高血压病康复知识的认知水平及康复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疗效的影响。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了解老年患者对高血压病康复知识的认知水平,制定共性和个性化的康复教育计划,开展专题讲座、发放知识手册,进行运动疗法、用药及日常生活、心理等高血压病相关知识及康复治疗知识健康教育,并于康复教育前、后评价效果。 结果经康复健康教育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对高血压病康复知识的认知水平明显提高,行为改变,同时血压得到控制;教育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实施康复健康教育可提高其对高血压病康复知识的认知水平,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积极参与控制血压的康复治疗,从而使血压维持在稳定状态,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病是当今世界上流行最广泛的心血管疾病,又是引起冠心病、脑卒中和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而人们对高血压病的认识严重不足,缺乏对防治高血压病的健康知识。因此对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宣传、普及高血压病的防治知识,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主动采取措施,稳定降压,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指导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健康教育是传授健康知识,培养健康行为的一项社会活动。随着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改变大多数患者不能满足一般的生活护理,而需要的是健康知识,更想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和健康行为,以及疾病愈合及愈合后的问题。高血压病病程长,病情进展程度不一,大部分是良性缓慢过程,但对心、脑、肾是一个很重要的致病因素。积极预防、治疗可制止和逆转高血压病对靶器官损害,所以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可以改变高血压病患者行为的认识,可以延缓病情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预防高血压病的护理干预措施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的生活方式病,它不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而且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是人类健康的无声杀手之一。本人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对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病颈动脉壁结构改变及其与动脉扩张性的关系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应用背向散射积分技术观察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结构改变及其与动脉扩张性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比较43例高血压病患者与25例健康志愿者颈动脉内膜中层校正背向散射积分(CIBS)、IBS周期变异(CVIB)、内膜中层厚度(IMT)及颈动脉扩张性(CD)的改变,并分析CIBS、CVIB与CD、IMT等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高血压病组CIBS、IMT显著高于对照组,而CD显著低于对照组;高血压病组CIBS与CD显著负相关而与IMT呈正相关,多因素逐步回归证实CD、IMT依次进入以CIBS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壁内膜中层背向散射积分参数明显高于正常人,提示高血压病早期即有动脉壁结构改变,且其改变与动脉扩张性降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宗涛 《临床荟萃》2006,21(19):1402-1403
高血压病患者常常存在血尿酸升高。高尿酸血症(UA)不但可促进高血压病的发展,而且在高血压对其他器官的影响中发挥作用,UA是动脉硬化形成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通过观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不同颈动脉内膜改变的血尿酸水平,以探讨其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经颅多普勒对高血压病颅内血流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颅多普勒对高血压病颅内血流的检测分析李文伦,王春光,于秀荣,程璐本文对100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了经颅多普勒检测分析,探讨各期高血压病患者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旨在为临床治疗高血压病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检测100例患者,均系我院...  相似文献   

12.
138例高血压病病人生活方式干预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不仅患病率高,而且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是治疗的目标,而引起血压增高及波动的因素有情绪不稳定、精神过度紧张、饮食失调及嗜盐等。因此,对高血压病病人实施生活方式干预,对防治高血压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将我院对138例高血压病病人实施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有资料显示,我国15—75岁的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达11.88%,本世纪笔者连续三年参加对当地部分大型企业、事业等单位员工的健康体检,其发病率明显增高,然而人们对高血压病的知晓率非常低。由于高血压病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极大,因此笔者认为在高血压病的防治中,做到四早一定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不仅患病率高,而且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等并发症,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是治疗的目标,而引起血压增高及波动的因素有精神紧张、情绪激动、饮食失调及嗜盐等。因此对高血压病患者实施生活方式干预,对防治高血压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将我院对153例高血压病患者的生活方式干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WHO报道6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高血压约计50%,据统计我国老龄化人口为9%,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已近5000万人,每年因高血压导致心、脑、肾脏病而死亡者,将近1200万人,现已引起社会极大关注。高血压病不仅使患者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发生改变,而且可发生心、脑、肾等器官继发性病变,使其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如何避免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病是老年人的最常见疾病。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高血压患病率也在逐年增长。它是老年人发生冠心病、脑血管病和肾脏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必须提高对老年高血压病的诊断和治疗。本文对170例老年人高血压病作了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检测70例老年及老年前期高血压病患者血液流变性和左心参数变化,结果表明,高血压病患者血液粘度高于正常人;不同类型高血压病组间血液流变参数改变亦有差异;高血压左心结构和功能改变与血液粘度异常有关。并初步探讨血液流变性异常与高血压病左心结构和功能改变的机理。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病是人类最常见的血管疾病,多见于老年人,常引起心、脑、肾的并发症,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甚至致残。高血压病的发病与患者心态焦虑、应激反应和情绪变化密切相关。因此,做好高血压病病人的心理护理,对促进高血压病的恢复,保持血压的相对稳定十分有利。如何使高血压病病人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关键靠我们医护人员的正确指导和病人的自我调节,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病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疾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高血压病很早即出现心脏与周围血管的结构改变,这些改变显著影响高血压的病程及对治疗的反应。本文应用彩色多普勒对251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心脏结构、瓣膜血流以及心功能的测定,以便为临床提供高血压病心脏改变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病患者护理干预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血压病是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各种降压新药的问世,使高血压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长期服药带来的副作用和生理、心理的负担,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对药物治疗与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做了很多探索,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已逐渐认识到生活方式、心理和社会因素对高血压病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干预和生活质量的相关性调查,使人们了解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通过对患者进行教育,从而改变其行为和生活方式,以控制高血压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