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对辛夷进行本草考证,制定科学合理的辛夷(望春花)商品规格等级标准,引导市场优质优价。方法:查阅古今典籍并结合市场调查,对辛夷的基原、产地变迁、历代品质评价、采收加工、炮制和商品规格等级现状进行考证。结果:厘清了辛夷的古今关系,为后续的规格等级划分提供了充足的历史文献依据。结论:市售辛夷品种基本为望春花,多为统货,没有统一的商品规格等级划分标准,需要对其进行规格等级划分,这对辛夷在市场上的流通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查阅古代本草,结合近现代文献资料,笔者对经典名方中辛夷的名称、基原、产地、品质评价、采收加工及炮制方法等进行考证,以期为经典名方开发中辛夷的选择与使用提供依据。经考证可知,历代皆以辛夷为正名,意为有辛香之味的花蕾;历代所用辛夷的主流基原植物为玉兰Magnolia denudata和望春玉兰M. biondii;近代以来关于其学名考订的历史较为复杂,许多外国学者曾给出过多个不同的学名,然多与我国古代所用辛夷情况不符,系因外国学者未能采集我国所用辛夷药材对应的原植物进行准确鉴定所致;明代前辛夷主产于陕西地区,其后著录的产地渐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推崇河南所产望春玉兰之花蕾,奉为道地,因经禹州集散,而习称“会春花”;古代辛夷的采收期多集中于农历正月、二月,亦推崇以望春玉兰之花蕾入药,现则多于冬、春二季采集花蕾,以身干、个大、色黄绿、内瓣紧密、气香、无枝梗者为佳;历代炮制方法以生品为主流,尚有炒制、水浸等。基于考证结果,建议经典名方开发所用辛夷采用历代所推崇的品质更佳之望春玉兰M. biondii的花蕾,原方未注明炮制要求的可以生品入药。  相似文献   

3.
乌梅本草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对乌梅的历代本草考证,为乌梅资源的市场应用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本草学依据。方法:考证历代主流本草著作。结果:厘清了历代本草中乌梅的名称、基原、产地变迁、品质评价、产地加工与炮制方法。结论:历代本草中所记录的乌梅即为历版中国药典所规定的Prunus mume(Sieb.)Sieb.et Zucc.,其在品种、采收加工、品质评价方面与现今基本一致,在产地方面存在一定变迁。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植物名称、基原、产地、功效等方面对黄柏进行考证,为其现代用药安全提供文献依据。方法:立足历代主流本草文献,对黄柏打关信息进行梳理和考证。结果:黄柏植物名称经历了蘖(niè)木→蘗(bò)木→檗木→黄檗的变化,由此也引发了原植物在宋代前后的变迁。古代本草所记载的"檗木""黄檗"及"黄柏"均指现今的川黄柏,关黄柏为后起药材,历代本草无记载,1941年《朝鲜药局方》始有关黄柏的记载。黄柏的性味和功效古今较为统一。结果:厘清了黄柏名称及原植物的变化,以及产地和功效的变迁。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中药虎掌南星名称、产地、原植物、加工炮制进行本草学考证。方法通过查阅历代本草文献进行考证。结果确定了虎掌南星的名称演变过程,明确了其原植物和道地产区。结论为虎掌南星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乌梢蛇的名称变化、基原、产地、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炮制加工、真伪鉴别等内容进行本草考证。方法:考证历代古籍本草,并结合现代的文献报道。结果:基本厘清了乌梢蛇的名称、基原、产地、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炮制加等的源流变迁。结论:考证出乌梢蛇名称、基原、功效主治、炮制加工和毒性,古今记载一致;而归经方面,本草记载为归肺、脾、肾经,而2015版《药典》记载为归肝经,与本草记载不符,有待进一步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7.
藤茶的本草资源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冉京燕  方建国  谢雪佳  熊微  王文清 《中草药》2016,47(20):3728-3735
运用中药本草考证的思路方法,对藤茶的名称、品种来源、传统功效等进行考证,对藤茶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并进行植物学比较研究,为其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临床用药提供依据。古代本草中多以藤茶为正名,但对其基原植物未有记载,其功效主治等与现代应用基本一致。作为一种应用历史悠久的药茶两用植物,藤茶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目前仅见有地方标准收载,品种来源还有待统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解决白术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等问题,研究白术道地产区的变迁,辨别白术品种,评价白术质量优劣,优选优质白术药材。方法通过查阅历代本草著作,再结合现代研究资料。结果白术众多别称是古时人们信息交流不通畅而导致的结果。白术名称的多样导致白术产地众多,但以浙江地区为道地产区。白术植物基原明清以前比较混乱,明清时期大致确定下来。由于白术种植地区分布广阔,导致白术品质差异明显,以道地产白术品质为最佳。结论本研究对白术名称演变、产地变迁、植物基原、品种优劣等进行本草考证,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白术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地处伏牛山脉中部南麓的河南省南召县境内,分布着大量的望春玉兰,望春玉兰的花蕾就是驰名中外的名贵药材望春辛夷。辛夷,原植物为木兰科木兰属的多种植物。入药部位是未开放的花蕾。如《唐本草》记载:“辛夷是树花,未开放时收之,正月、二月好采”。目前,已知辛夷的植物来源有:望春玉兰(Magnolia biondii Pamp)、玉兰(M. denudata Desr.)木兰(M. Liliflora Desr.)、湖北木兰(M. dira stapf.)、凹叶  相似文献   

10.
《中成药》2019,(2)
查阅汉至明清时期的辞书及本草,对蓍草的名称、基源、产地及功效进行考证。商、周、汉时期所指的蓍草为单基源植物,唐、宋、明时期所指的蓍草为多基源植物,明末以后所指的蓍草为单基源植物,2015版《中国药典》收载的蓍草也为单基源植物;明末以前的本草中是以其果实入药,名为蓍实;明末以后的本草中开始出现果实与叶分开入药,且功效也不同; 2015版《中国药典》中是以植物地上部分入药,名为蓍草。将古籍文献及历代本草中包含的内容进行比对,阐明其基源植物的变化,梳理蓍草与蓍实之间关系,理清中药蓍草名称、基源植物及药用部位的变化,以期为研究中草药时查阅古籍文献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西河柳进行始载年代、古名称、原植物、产地和药性功效等的考证.方法:查阅并考证古代文献记载,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西河柳始载于<尔雅>,本草始载于<本草拾遗>;历代本草记载的名称有15余种,古代西河柳原植物的主流为柽柳科植物柽柳Tamarix chinensis Lour.,古今产地基本一致.现代西河柳的主要药性、功效和主治与本草相似,但有差异.结论:古今西河柳的来源、产地和药性功效等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紫苏”和“白苏”的本草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碧群  彭勇 《中药材》2012,(5):818-821
通过对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Britt.的名称、产地、功效、基原植物四方面进行本草考证,认为"紫苏"与"白苏"只是种内形态差异,在植物分类学上应命名一种;但颜色的差别可以作为传统鉴定的方法之一,选择色紫者入药。为"紫苏"和"白苏"的植物学命名和紫苏的正本清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成药》2020,(8)
柏子仁为我国常用药材,但近年来柏子仁中掺伪现象严重以及炮制方法缺乏规范,使用较混乱。为此本文在系统查阅从汉朝至今历代本草书籍的基础上,对柏子仁的名称、基原、产地变迁、采收加工、药用功效、炮制方法等进行考证,以期为柏子仁中混伪品的鉴别以及药材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本草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历代典籍对滇龙胆的文献记载,对滇龙胆进行本草考证,以期为滇龙胆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典籍,结合现代研究文献,对滇龙胆的名称、基原、产地变迁、采收加工以及品质评价进行系统的梳理、考证。结果:经考证,滇龙胆始载于《滇南本草》,别名坚龙胆、龙胆草、苦草等,为龙胆科龙胆属植物,基原植物为滇龙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龙胆药材的基原植物之一;主产于云南,临沧是其道地产区;滇龙胆一般于秋冬两季采收;加工多以产地初加工为主,即将滇龙胆清洗后阴干或晒干;历代本草典籍中对其质量评价的记载非常少,以“形如枯骨”“根肥长”“脂润”“味苦”“粘牙”作为质量好坏的评价标准,现代主要以龙胆苦苷含量作为龙胆药材质量评价的主要手段之一,辅助以外观性状等的观测。结论:考证结果将为今后滇龙胆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辛夷为常用中药,历版药典均有记载,1985~1995年版药典所载辛夷原植物为木兰科木兰屑望春花Magnolia biondii.玉兰M.denudata和武当玉兰M.sprengeri。笔者在对辛夷的研究中发现,望春花和玉兰有腋生和簇生花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对《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柴胡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进行本草考证,为包含柴胡药材经典名方的开发提供依据。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及医书典籍,结合现代文献资料、实地调查进行本草考证研究。汉代至南北朝柴胡为伞形科柴胡属或前胡属植物混杂入药,正品基原难以明确;唐代石竹科植物或已作为柴胡药材入药;宋代明确柴胡的道地产区为银州,其正品基原为狭叶柴胡及其近缘种银州柴胡;明代后北柴胡逐渐成为主流,并已明确石竹科银柴胡与伞形科柴胡属植物功效有异,但仍将银柴胡归于柴胡类药材使用;清代将银柴胡单列为一类药材,与柴胡区分开。《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收录的含有柴胡的药方中,柴胡药材的正品基原主流应为伞形科柴胡属狭叶柴胡及北柴胡,建议结合当前柴胡资源及产业发展情况综合考虑选取符合《中国药典》的基原。  相似文献   

17.
辛夷及其伪品黄心夜合花蕾的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辛夷为常用中药,别名:望春花,木笔花,迎春花。辛夷的原植物为木兰科植物望春花(Magnolia biondii Pamp.)、玉兰(Magnoliadenudata Desr.)或武当玉兰(Magnolia spren-geri Pamp.)的干燥花蕾。近年来,由于药材紧缺,在鄂西地区出现一种辛夷伪品,经鉴定为木兰科植物黄心夜合(Michelia bodinieriFinet et Gagnep)的干燥花蕾。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古籍和相关文献,根据娑罗子基原植物的文字描述及附图,对其基原进行考证,并对其统一定义提出建议。同时,对娑罗子古籍记载的产地、炮制方法、功效主治变迁过程进行概述,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9.
《山东中医杂志》2017,(11):974-977
目的:款冬花药用自《神农本草经》开始就有记载,对其进行本草考证。方法: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古籍、现代文献,从其基原考证、产地变迁等方面对款冬花的药用进行考查。结果:款冬花药材的主产区和道地产区曾有较大变迁,款冬花主要产地或道地产区有陕西、山西、河南、甘肃等地。结论:自宋代以来,款冬花的药材品种来源和道地产区与当今用药大致相同,为发掘或扩大药源提供理论依据和线索。  相似文献   

20.
作为药食两用之品,花椒因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生态价值而备受关注。随着社会历史发展,以及产地变迁,广泛栽培,出现同名异物、同物异名、同名异质等现象。本文通过查阅、整理花椒相关本草典籍,对其名称、基原、产地分布、品质规格、性味功效、采收时间、加工炮制及配伍禁忌等进行本草考证,以正本溯源,厘清古今,为其品质评价、炮制规范、规格等级划分及相关开发利用提供本草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