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重视周围动脉疾病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周动脉泛指心脑动脉以外的血管,周围动脉疾病(PAD)与冠心病同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在不同部位的表现,病理机制一致,危险因素也相似,包括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高龄及家族史等。下肢动脉疾病是目前在治疗上最成熟的PAD,但临床上往往存在治疗了冠状动脉疾病,而忽略了下肢动脉疾病的情况。有证据显示下肢动脉疾病患者心肌梗死危险增加20%~60%,冠心病事件导致死亡危险增加2—6倍,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测量踝肱指数(ABI)评价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下肢外周动脉病(PAD)的患病情况,并对发生高血压和PAD的共同危险因素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我院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264例,按ABI〈0.9者入选PAD组(88例),ABI≥0.9者为非PAD组(176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身高、体质量、血压、ABI、BMI、共患病情况及是否吸烟等指标。结果 264例患者中ABI异常88例,检出率为33.3%。PAD组的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的检出率分别为77.27%、35.22%、51.13%6、5.90%,高于非PAD组的62.50%2、1.59%、33.52%和19.88%,P值分别为0.018,0.025,0.0070,.000。通过PAD患病率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为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P〈0.01)。结论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有较高的PAD发生率,其合并有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的检出率远高于非PAD高血压患者。ABI可用于早期诊断其下肢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3.
与冠状动脉和颅内动脉的血管疾病相比,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PAD)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但在临床上却缺乏足够的重视。在脑卒中的患者PAD的发病率很高,同时在PAD的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也很高。  相似文献   

4.
外周动脉病(PAD)是全身动脉硬化性疾病的常见表现,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很高.PAD的治疗目的 是减轻劳累性症状,改善行走能力和生存质量,以及预防和延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其二级预防策略包括戒烟、体力活动、饮食改变、维持体重、控制血压、控制胆固醇、抗血小板治疗、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等.本文就PAD近年的非介入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冯新  井源  赵铁英 《山东医药》2010,50(46):25-25
踝肱指数(ABI)是踝动脉(胫后动脉或足背动脉)与肱动脉收缩压的比值,是诊断外周动脉病(PAD)的最佳指标。笔者对14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ABI进行了测算,观察其周围血管病的发病情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健康,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主要病因的外周动脉疾病(PAD)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PAD广义上指除冠状动脉和颅内动脉以外的其他动脉疾病,包括颈动脉、四肢动脉和内脏动脉,其特点是动脉系统不能将富氧血液送达外周组织。狭义PAD则指临床上最常见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闭塞病变,我们着重讨论后者。PAD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0岁以上人群PAD患病率约18%,跛行患者7%。我国目前约有3000万PAD患者。虽大多数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上海嘉定社区人群中外周动脉病(PAD)的患病率及其与体质量指数(BMI)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上海嘉定区40岁以上的社区居民5 435名。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血脂的测定以及踝肱指数(ABI)的检测。将ABI0.05)。BMI正常组、超重组及肥胖组的PAD患病率分别为6.67%、6.83%和12.62%,肥胖组PAD的患病率显著高于BMI正常组以及超重组(均P  相似文献   

8.
周围动脉病变(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PAD)是指除冠状动脉和脑血管外的其他动脉发生的狭窄、闭塞性病变,常导致远端组织出现相应缺血性痉挛或坏死,其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增龄、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等,主要累及下肢动脉。在PAD发生的危险因素中,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动脉病变的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倍,与非糖尿病患者不同,糖尿病患者PAD更常累及股深动脉及胫前动脉等中小动脉。在我国,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中PAD的患病率高达19.5%-23.8%。  相似文献   

9.
当您在行走或爬楼时腿部经常出现疲劳、抽筋或疼痛等症状时,或许您会觉得这不是什么严重的事,可能与年龄有关,因此没有放在心上。然而这些不舒服的表现有可能是外周动脉疾病(PAD)的症状。  相似文献   

10.
下肢外周动脉病(PAD)发病率并不算低,且一但罹患PAD后无疑将大大增加患者的总死亡风险和心血管病死亡风险,但既往仅熟知低踝臂血压指数(ABI)与其死亡风险增加有关。然而关于步行能力可否预测PAD患者死亡风险尚未清楚。本文特就步行能力可否独立于ABI而有效预测PAD患者的死亡风险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冠心病及等危症住院患者踝臂指数分布情况及下肢外周动脉疾病患病情况。方法连续入选上海第十人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等32家医院符合条件的2509例住院患者(年龄≥45岁)为研究对象,测量每位患者踝臂指数的同时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踝臂指数≤0.9诊断为外周动脉疾病。结果冠心病及等危症住院患者踝臂指数均值为0.96±0.24,外周动脉疾病患病率为31.1%(95%CI为29.3%~33.0%);女性外周动脉疾病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33.9%比28.8%,P<0.05);男女踝臂指数均值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P<0.0001),外周动脉疾病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明显升高(P<0.0001);患者伴有高总胆固醇、高血压、糖尿病及缺血性脑卒中等危险因素具有较高的外周动脉疾病患病率和较低的踝臂指数均值;同时患有冠心病、糖尿病和缺血性脑卒中三种疾病的患者外周动脉疾病患病率达60.6%。结论我国≥45岁冠心病及等危症住院患者中外周动脉疾病普遍存在,是外周动脉疾病的高危人群,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并加强对危险因素的整合管理。  相似文献   

12.
1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的定义和关键数据发布 2011年12月5日,美国ACCF/AHA/ACR/SCAI/SIR/STS/SVM/SVN联合在Circulation杂志上发布了《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的定义和关键数据》,提供了PAVD的数据标准,包括下肢外周动脉疾病(PAD)、腹部主动脉瘤(AAA)、肾脏和肠系膜动脉病以及颅外颈动脉病。  相似文献   

13.
正外周动脉疾病可使人衰弱,带来危险。通常,供养心脏的冠状动脉是易患动脉粥样硬化(当脂质沉积堵塞动脉)的焦点。但是心脏以外的动脉(称为外周动脉)也是薄弱环节。活动时,腿部肌肉需要更多的氧气。但是,腿部狭窄的动脉不能运送足够的血液和氧气来跟上需求。结果是步行时小腿、大腿或臀部疼痛,而休息时疼痛消退,这种情况称为跛行,是典型的外周动脉疾病(PAD)症状。但是,许多PAD患者并没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冠状动脉危险因子等危症”的概念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在2001年“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ATPⅢ”的指导条款中,糖尿病、外周动脉病、腹主动脉血管瘤以及“症状性颈动脉病”等就被当作冠状动脉危险因子的等危症。这几种病情造成的冠状动脉心脏病事件的10年危险性大于20%。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外周动脉疾病(PAD)的患病率及其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北医三院肾内科腹膜透析中心患者为研究对象,对153例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测定踝臂指数(ABI),并收集相关影响因素的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中,38例ABI异常,PAD患病率为24 8%(38/153例),平均ABI为0 68±0 19.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大动脉僵硬度、HDL-C是影响非糖尿病腹膜透析人群外周动脉硬化的主要因素.结论:年龄、大动脉僵硬度、HDL-C是PA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正>如果你的父母或兄弟姐妹中某个人患有外周动脉疾病(PAD),你患上这种下肢疼痛疾病可能比那些没有这种疾病家族史的患者高几乎两倍。这是根据在2014年9月15日《美国心脏病杂志》上发表的一项包括对近6700名成人的研究后得出的,其中三分之一的人被诊断为患有外周动脉疾病。使研究人员调整了如戒掉吸烟和饮食较差等因素的习惯对可能发生外周动脉疾病的影响后,家庭风险的增加对外周动脉疾病的影响便会减少。外周动脉  相似文献   

17.
正【据《Intern Med J》2017年7月报道】题:2型糖尿病患者中非酒精性脂肪肝与外周动脉疾病的关系(作者Zou Y等)非酒精性脂肪肝与冠心病危险性相关,然而2型糖尿病患者中非酒精性脂肪肝与外周动脉疾病(PAD)的关系未被研究。来自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的Zou等对2型糖尿病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与PAD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该研究对264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超过40年的横断面研究。患者均提供空腹血液样品、进行肝脏超  相似文献   

18.
外周动脉疾病(PAD)这个名字看似陌生,其实相当普遍。而且糖尿病患者是发生PAD的高危人群一年龄在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中,大约1/3的人患有PAD。PAD造成患者行动不便,从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与此同时,发生PAD的糖尿病患者比其他患者出现心脏病和心梗的风险更高。不过这些患者朋友还是要看到光明的——PAD绝对是一个可防可治的疾病。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患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PAD)较非糖尿病患者患病率更高、进展速度更快、病变更严重。PAD的内科治疗一方面强调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全面干预,另一方面是针对间歇性跛行症状的药物治疗,其中己酮可可碱、西洛他唑、沙格雷酯、前列腺素E能改善行走距离,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s,PAD)广义上是指除颅内动脉、冠状动脉和主动脉外的所有部位动脉的疾病,包括颅外颈动脉、颅外椎动脉、上肢动脉、腹主动脉分支和下肢动脉疾病(lower extremity artery disease,LEAD),狭义上是指LEAD。PAD病因有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大动脉炎、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夹层、外伤或者外源性压迫等,其中80%~90%为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