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骨科感染创面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感染创面的作用及其护理体会。方法:对21例有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下肢感染创面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7~14d后,在创面上行游离植皮或直接缝合伤口。结果:15例患者创面肉芽生长新鲜,行游离植皮或直接缝合修复创面,6例患者骨外露较多,进行3~4次负压封闭引流,创面新鲜后行植皮术后愈合。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够充分引流创面坏死物质及渗液,促进创面的愈合;围手术期加强护理对防止并发症、提高其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四肢复杂创面治疗中的应用1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四肢复杂创面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高淳县人民医院2007-11-2009-11收治的18例四肢复杂创面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应用VSD的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彻底清创后予以VSD敷料覆盖创面,维持负压吸引后,去除敷料后根据创面愈合情况行植皮、直接缝合或继续封闭引流。结果 4例创面较小(5 cm×5 cm~10 cm×10 cm之间),急诊清创后即行负压封闭引流,一次性肉芽组织生长良好,予以游离植皮或直接缝合后,创面愈合。另14例患者,由于创面软组织缺损较大或感染较重,再次清创后,继续负压闭式引流1~3次,配合皮瓣移植修复创面,所植皮肤基本成活。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能有效清除四肢复杂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减轻炎症性刺激,促进肉芽生长,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换药痛苦,操作简便,易于掌握,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腰椎手术后椎间隙感染的护理对策。方法对15例腰椎术后椎间隙感染患者采用VSD负压冲洗引流治疗,行彻底清创,根据创面大小和形状剪裁VSD敷料,将无菌负压封闭引流管及冲洗连接管插入泡沫敷料内置引流管内,用生物半透贴膜封闭整个创面,形成负压封闭引流状态,冲洗连接管一端连接输液装置,引流管连接中心负压引流器行负压引流,维持负压60~80 kPa,持续引流7~10 d。结果15例患者中7例经1次引流术后,创面清洁肉芽生长满意,予一期缝合;4例行2次引流后直接缝合伤口;2例行3次引流后缝合伤口;1例行4次引流后死腔方消灭,创面明显缩小,停用VSD,通过常规换药1周后创面即愈合。结论 VSD负压冲洗引流不仅能有效避免交叉感染,利于控制椎间隙的感染,同时增加椎间隙局部血流量,促进创面肉芽生长,创面愈合快,缩短了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治疗创伤软组织缺损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12例创伤软组织缺损患者行改良VSD治疗,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结果:本组有2例经1次治疗创面愈合,7例一期负压吸引、二期植皮一次成功,2例行2次负压引流治疗后植皮全部成活,1例行负压引流4次后植皮成活,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利用改良VSD方法能有效清除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创面的分泌物及坏死组织,减轻炎症性刺激,有效控制感染,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提高植皮成活率,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的换药痛苦及经济负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式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肢体创面应用中的效果。方法: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敷料的内置引流管的对侧正中,用手术刀切开8~10 cm切口,且切口不到底部。将一次性输液器去掉头皮针,剪除过滤器,在近断端的输液管两侧纵向剪出6 mm×3 mm椭圆型侧口5~7个,然后将剪好侧口的输液管用丝线包埋于VSD敷料的正中切口内,输液器的另一端接生理盐水。结果:本组60例患者,仅1例患者在第一次手术后第3 d发生堵塞。其余59例均未发生堵塞。50例经7~10 d引流后创面缩小,肉芽新鲜,行植皮或二期缝合后愈合。10例行2次VSD手术后,创面新鲜,行植皮或局部皮瓣转移覆盖愈合。结论:改良方法能较好的解决负压封闭引流术后引流管的堵塞问题,是负压封闭引流术后预防引流管堵塞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王颂锋  何平  邵胜  薛江涛  沈春明 《中国临床研究》2012,25(10):974-975,932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治疗四肢难愈性创面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12例均于清创后VSD敷料覆盖创面1周左右,待创面新鲜无感染,肉芽组织生长后行游离植皮或转移皮瓣修复治疗。结果应用VSD后创面感染控制,肉芽组织新鲜,给下一步游离植皮或转移皮瓣修复创面创造了条件,12例创面均愈合良好。结论 VSD在创面修复中能防止创面污染、充分引流、刺激创面肉芽生长、缩短疗程和消除感染,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骨科损伤创面行负压封闭引流术(VSD)的护理。方法:选取44例骨科损伤创面患者,对不能一期缝合的离断伤创面14例和骨外露或肌腱外露创面25例,行VSD后再组织移植修复术;对5例肌瓣表面游离植皮创面,以VSD覆盖植皮表面进行护理观察。结果:本组患者7~10 d去除VSD,14例再植术后见创面肉芽组织颗粒状生长,色红润,触之易出血,肢体血供无影响,;25例骨外露或者肌腱外露创面,未见或少见浓性分泌物,二期移植的组织瓣或皮肤均成活;5例肌瓣表面游离植皮者均成活,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骨科损伤创面行负压封闭引流术能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防止创面感染,效果显著,保持持续有效的负压引流,是VSD术后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总结8例下肢弧菌感染性脓毒血症患者实施负压封闭引流术(vacuum sealing technique,VSD)治疗的护理.保持有效负压,负压20~60 kPa;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颜色和量;做好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防止引流管堵塞,因下肢弧菌感染性脓毒血症患者免疫力降低引起的感染,创面周围皮肤问题;患肢和创面的观察与护理;做好心理护理.3例经VSD治疗后,创面新鲜,肉芽组织生长良好,皆行Ⅱ期创面修复术;2例大腿中厚皮植皮,3例采用下腹部全厚皮植皮,创面愈合后皮肤表面平整、疤痕轻.  相似文献   

9.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下肢软组织大面积缺损21例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下肢软组织大面积缺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1例(21个创面)皮肤撕脱伤和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术后下肢软组织大面积缺损患者应用VSD技术进行治疗和护理.结果:本组患者创面缩小、肉芽新鲜,给予二期缝合或植皮治疗后创口愈合,均未发生感染.结论:VSD治疗下肢软组织大面积缺损简单、有效,做好术前护理及术后有效持续负压引流护理、体位护理、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康复护理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总结2010年4月~2011年12月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23例因各种原因所致的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结果:18例经1次负压封闭引流封闭治疗愈合,5例经2~3次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创面肉芽新鲜,行游离植皮或直接缝合后创面愈合.结论:在进行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工作,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做好负压引流护理、饮食护理、疼痛护理及功能锻炼指导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负压封闭引流在四肢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VSD)在治疗四肢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采用VSD治疗四肢软组织损伤21例。结果 21例患者经VSD治疗后,18例创面肉芽生长新鲜血循环良好,细菌培养均阴性,行游离植皮或直接缝合后创面修复。3例发生创面感染,行多次引流,皮瓣转移后创面修复成功。结论 VSD治疗四肢软组织损伤可减少换药次数,有效地避免了交叉感染,缩短住院时间。护理重点是保持负压引流通畅和加强营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护理效果。方法:对22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一期行VSD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结果:22例患者中,21例创面均愈合,去除VSD后,创面干净,肉芽组织生长良好,7~10d后二期行缝合、植皮或皮瓣转移;1例创面感染。结论:良好的VSD护理可缩短压疮愈合时间,提高皮片成活率,减少患者痛苦和住院时间。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完善的术前准备,术后做好负压封闭引流的护理、营养支持及功能锻炼,是VSD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严重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总结VSD技术在骨科损伤中的修复特点。方法对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45例严重皮肤损伤(复杂创面)患者均使用VSD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创面均得到了完全愈合,其中28例患者行1次VSD引流术后,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肉芽组织红润,颗粒细小,血运丰富,行第2次植皮后植皮成活,创面闭合良好,手术均取得了成功;13例患者行第2次VSD负压引流后,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肉芽组织红润,颗粒细小,血运丰富,行邮票植皮后取得成功;3例骨髓炎患者,经过2次清创VSD引流后,第3次使用皮瓣转移技术最后闭合创面;1例足背肌腱外露的患者因不愿做皮瓣,用VSD负压技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经过3次VSD负压引流后,肉芽组织生长良好,配用生肌膏后肌腱全部覆盖肉芽组织,植皮后创面闭合。结论 VSD技术是治疗严重四肢大面积皮肤损伤较好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43例严重软组织挫伤患者应用VSD负压引流技术的护理。主要包括耐心的心理护理;保持有效的持续负压引流;局部创面的观察及护理;体位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指导及功能锻炼。本组43例患者经过1~2次VSD技术治疗后,创面肉芽组织新鲜,均为游离植皮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植皮术后,皮瓣存活,愈合良好,无并发症发生,肢体功能恢复良好。认为使用VSD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软组织缺损安全、有效,而耐心细致的护理观察和及时发现并处理术中的问题是保证VSD负压引流技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皮肤软组织缺损应用中的观察和护理。方法:对56例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VSD治疗7~10 d,保持有效的负压封闭引流,及时分析负压失效的原因,做好负压引流的观察与护理。结果:患者经过1~2次VSD治疗后,创面新鲜肉芽组织生长,行Ⅱ期植皮或皮瓣移植术后,3~6个月后随访创面均愈合。结论:有效的VSD能改善皮肤缺损创面的局部血供,促进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对四肢软组织缺损感染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30例软组织缺损感染的病历资料,术前彻底清创后全部给予VSD负压吸引,待肉芽新鲜后,经直接缝合、游离植皮或中厚皮片移植修复创面。结果 30例患者创面全部愈合,感染均被控制,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VSD治疗软组织缺损感染,能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减轻或预防创面感染,有利于创面愈合,操作简便,利于推广。  相似文献   

17.
臧晓方  熊军  蔡智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2):2313-2315
[目的]探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vacuum-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治疗创伤骨科中四肢皮肤及软组织严重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7年9月至2011年09月本院临床所收治的30例复杂的创伤性皮肤软组织严重缺损患者行手术清创后应用VSD敷料覆盖创面,负压吸引器持续吸引治疗7~21 d后,拆除敷料行二期植皮或皮瓣转移术.[结果]30例患者中5例患者一次使用VSD治疗后行二期植皮或皮瓣转移术全部成活;25例患者由于全身多处严重软组织创伤行多次VSD治疗后植皮全部成活.[结论]VSD技术能有效地清除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刺激肉芽生长,减少创面感染明显缩短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会阴部软组织缺损行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结肠造口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总结我科对16例严重会阴部软组织缺损患者行VSD联合结肠造口治疗,评价治疗效果,分析护理体会。结果:13例患者经过一次VSD治疗后肉芽组织生长新鲜,3例患者经过多次VSD治疗后创面肉芽生长新鲜,经过植皮完全闭合,16例完全愈合。结论:对严重会阴部软组织缺损行VSD能够减少炎症反应,促进肉芽生长,促进愈合。联合结肠造口可以避免会阴部创面粪便污染,同时满足患者营养摄入,是此类患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四肢骨折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41例四肢骨折术后感染患者,使用 VSD 治疗技术,使用 VSD 过程中,需根据培养结果使用敏感抗生素,创面彻底清创后使用 VSD,VSD 调整压力为300~500 mm Hg 负压,维护 VSD 管腔通畅,确保创面进行有效负压吸引,5~12 d 后拆除 VSD,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再次行清创、VSD 置入,VSD 使用次数2~13次。结果14例(34%)患者经过 VSD 治疗后创面一期愈合,21例(51%)患者经过 VSD 治疗后再联合植皮、转移皮瓣创面愈合,6例(15%)患者经过 VSD 治疗后,创面缩小明显,肉芽组织新鲜,辅助联合换药后愈合。结论四肢骨折术后感染彻底清创后使用 VSD,可以改善创面血液循环,抑制创面细菌增殖,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可直接闭合创面,或为植皮、转移皮瓣提供良好条件,预防感染复发,治疗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陆玮  陈艳勤  张心涵  张丽 《全科护理》2014,(21):1936-1937
[目的]探讨严重感染创面行负压封闭引流(VSD)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5例严重感染创面先后采用VSD进行治疗。[结果]骨折内固定术后的感染切口及皮肤撕脱伤感染创面更换敷料1次或2次,骨髓炎病人更换2次或3次,骶尾部压疮更换3次或4次,髋关节术后感染更换4次。待创面细菌培养为阴性,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皮肤缺损者行植皮,余则行切口缝合,所有创面彻底愈合。[结论]严重感染创面因细菌谱复杂、创面渗液、渗血或脓性分泌物多可能会影响VSD的疗效。护理过程中首要问题是加强负压管路的管理,维持良好的引流。密切观察并保护创面、评估感染的控制效果对完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加强营养支持,促进功能锻炼是提高抵抗能力防止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