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藏医常用药玛努巴扎的使用最早见于藏医著名典籍《四部医典》川,藏药《晶镜本草》记载为菊科植物土木香In山helenium L.,以玛努巴扎为名人药,可以治疗气血扰乱引发的疾病,临床应用广泛川。《中华本草·藏药卷》直接将玛努巴扎以土木香为名收载,其功能主治为健脾和胃,调气  相似文献   

2.
藏药蕨麻经济价值和民俗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藏药蕨麻是青藏高原的一种特有经济作物。虽然全国不少地区都有鹅绒委陵菜生长,但据《新华本草纲要》记载:“只在青藏高原,本种始有块根发育。”它既可作为药物用来治病强身,又可作为食品以充饥美食,而且还是藏民居住区一个带有强烈民族意味的民俗礼品。因此,具有很好的开发潜力和价值。 1 关于蕨麻产地和经济价值的记载 藏族人民使用蕨麻的历史极为悠久,成书于公元8 世纪的藏医经典著作《月王药诊》、《四部医典》中就已有蕨麻(人参果)的记载。 《西藏经济植物》详细记载了蕨麻的产地分布情况:“产芒康、察雅、江达、昌都、八宿、…  相似文献   

3.
《正确认药图鉴》藏文木刻板P_(31)把藏药“甲才布巴”一名直译为“海沫”;《晶珠本草》汉译本P_(44)和《藏医药选编》汉译本P_(463)均译作“海洙”;《迪庆藏药》上册P_(60)释作“龙涎香”;《藏汉大辞典》P_(537)释为“海浮石”。实际上,海沫为藏文字面直译名;龙涎香为抹  相似文献   

4.
西藏地产藏药瑞香狼毒的抗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 eL im t),异名《四部医典》为日甲巴,《如意宝树》为硼毒,《鲜明注释》为诱新巴、塔推坚、堆孜排,《晶珠本草》为避旗拉、冬布、诱洞巴、颜拉查柜、郎旗热庆、杰布拉堆坚。据《西藏本草藏药卷》记载本药有清热解毒、消肿、泻火、止溃疡、祛腐生肌之功效,藏医用于治疗内脏痞瘤、瘟疫、外用治顽癣、溃疡、跌打损伤。本文主要研究了西藏地产瑞香狼毒乙醇提取物(石油醚脱脂)组分的抗炎作用。1材料1.1药品和试剂瑞香狼毒生药材,由拉萨市藏药厂提供。巴豆油,20mg/L丙酮溶液。阿斯匹林,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产,批号…  相似文献   

5.
李涛  王天志 《中草药》2003,34(6):567-569
目的 通过对藏药加哇的本草学研究,考证其基源及藏医药用品种。方法 查阅有关历代藏医药文献,实地考察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加哇的化学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等进行了研究。结果 表明历代藏医药本草文献中所记载的功能主治与现代藏医临床应用基本一致。结论 藏医使用加哇的正品药材为伞形科棱子芹属植物西藏棱子芹Pleurospermum hookeri var.thomsonii.  相似文献   

6.
甘肃绿绒蒿属藏药无机元素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宝珠  马骥 《中药材》1995,18(6):302-303
甘肃产罂粟科(Papaveraceae)绿绒蒿属(Meconopsis)藏药4种1变种,主要分布于甘南高原、祁连山地及中部黄土高原的最高峰——马衔山。其中,五脉绿绒蒿(M.quintuplinervia Regel)、红花绿绒蒿(M.punicea Maxim.)和全绿绿绒蒿(M.integrifolia(Maxim.)Franch.)均系藏药欧贝(或译为欧巴拉、吾巴拉)的正品。《晶珠本草》记载:“欧贝清肝热、肺热、性凉、能解一切热病。并能治热邪引起的喉热闭。”多刺绿绒蒿(M.horridula Hook.f.et Thoms)及其变种总状花绿绒蒿(M.horridula var.racemasa(Maxim.)Prain)系藏药刺尔恩(或译为才温)。《晶珠本草》记载:“才温味苦、可清骨中之热、是治头骨骨折  相似文献   

7.
对藏药“五根”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晶珠本草》中的药名简称“五根’药,就其植物来源、功效及各地用药状况作了简单介绍。藏医将“五根”药及其有关处方作为滋补药,为我们今后筛选抗衰老、抗缺氧药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藏药榜嘎的传统基源及其药用情况。方法:系统查阅《月王药诊》、《四部医典》、《晶珠本草》等藏医药专著及相关汉译本,对藏药榜嘎的名称、基源、产地及采收季节、功能主治等进行本草考证。结果:藏药榜嘎的基源主要为船盔乌头Aconitum naviculare Stapf或甘青乌头A. tanguticum(Maxim.)Stapf的干燥全草。结论:藏药榜嘎基源的考证可为“榜嘎”的规范应用以及质量标准提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发展藏医藏药,振兴民族医药产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藏医藏药是祖国医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发展藏医藏药是振兴民族医药产业的需要,阐述了发展藏医藏药具有的独特优势和所面临的困难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常用藏药材生等的基原及用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可靠依据,通过查阅历代藏医药文献及汉译本著作,对藏药生等的名称、基原、产地及功能主治等进行本草考证;发现生等最早记载于《四部医典》。经本草考证,12世纪前古籍文献中未见生等的优劣之分,12世纪起以品种和颜色分为赞旦生等、吉尔巴生等和松生等;搜集文献发现,其基原品种涉及无患子科、鼠李科、三尖杉科、豆科、苏木科、红豆杉科等6个科的16种植物;结合历代藏医文献及汉译本著作,判断上品藏药生等可能为产于印度、缅甸、非洲以及中国广东、云南、浙江、广西、台湾等地生长的豆科植物儿茶Acacia catechu(L.f.)Willd.的干燥茎枝。其他属地方习用药,多基原藏药生等以赞旦生等、吉尔巴生等、松生等入药使用是权衡生态资源和藏医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属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由于藏药特色资源日益匮乏,今后此类现象会更加明显,应加强开展藏药传统药性、现代化学及药理药效研究,确定最佳用药植物。  相似文献   

11.
西藏凹乳芹具有治隆病、调三因,滋补、燥黄水的作用。西藏凹乳芹与黄精、天门冬、喜马拉雅紫茉莉、蒺藜组成的五大根药散常单独使用,或与其他藏药组成复方在藏医临床中使用。文章分析了西藏凹乳芹在藏医药中的传统用法,并对西藏凹乳芹在藏药复方中的应用进行总结,为西藏凹乳芹的藏医药研究和现代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藏医药理论是中国藏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沉积,其有效性为长期的临床实践所证实。然而由于藏药的复杂性和地域性使其有效成分不明确、质控水平低、基础研究薄弱等因素,导致其治病机理不清,以至于影响了藏药的发展。本文以组分藏药研究为目的,结合现代制药技术,对开发出机理明确、质量可控、安全有效并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藏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结合目前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从螃蟹甲的藏药本草考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质量控制等几个方面进行总结、概述,以期为该植物的进一步研究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藏西药学结合、藏西医结合,共同构成藏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结合,将会产生统一、新型的医药学理论体系。仅有藏西医学结合,没有藏西药学则藏西医学的结合是不能达到的;若没有藏西医学结合,藏西药学的结合亦难彻底,这两类结合,能互相促进,不断深化,最后达到藏西医药学结合,一些结合目前争辩不可避免,是实验医学向整体过渡时代,是医学宏观与微观并重,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发展趋势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5.
Tibetan medicin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our national medicine. In recent years, research on Tibetan medicine has gradually deepened from quality control, formulation research,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In addition,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in Tibetan medicine theory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ibetan medicine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6.
才白 《西部中医药》2011,24(8):62-63
通过对冠心病的诊断、治疗及典型病案的分析,认为运用藏医系列药物,结合藏医外治法及艾灸、放血疗法治疗冠心病可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MDL ISIS/Base数据库管理系统建立了常用藏药数据库,共收录148味藏药。数据库由藏药信息、化合物信息、文献信息3部分内容构成。其中,藏药信息主要有藏药药性、产地、药理、功效、主治及现代临床应用等11个属性;化合物信息主要包含中英文名、分子式、植物来源、理化性质等10个属性;文献信息主要是藏药现代研究方面的参考文献。本数据库能够简单快捷地查询常用藏药的基本信息,为藏药数据挖掘搭建了良好的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18.
余甘子为常用藏药,具有清热凉血、健胃消食、生津止咳等功效。余甘子与诃子、毛诃子组成的三果汤散常单独使用,或与其他藏药组成复方在藏医药临床中使用。本文分析余甘子在藏医药中的传统用法,并对余甘子在藏药复方中的应用进行总结,为余甘子的藏医药研究和现代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敦煌藏文穴位图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敦煌唐代吐蕃时期针灸医学的藏文穴位图是研究吐蕃医学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文献,参照黄颢《吐蕃藏文针灸图释》和王德深主编的《中国针灸穴位通鉴》,将藏文穴位图所标的17个穴位(相当于汉族腧穴学的穴位)进行整理研究,将穴位最早出处、别名、部位、体表定位、归经、穴性等整理研究。表明《敦煌藏文穴位图》显示出敦煌唐代吐蕃医学已出现穴位,在取穴时是以局部解剖部位和骨度分寸折量为依据的,与中国汉族腧穴学取穴尺寸法中骨度法、折量寸法和指寸法有相同的取穴规律。不同的是此时的吐蕃腧穴学并无正式的穴位名称,处于以体表解剖标志和骨度分寸折量、以文字的描述将穴位定位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0.
确生  张岩松  赵玉英 《中草药》2007,38(10):1458-1460
目的对藏药镰形棘豆Oxytropis falcata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乙醇提取,硅胶柱色谱分离,并通过波谱分析技术鉴定了其化学结构。结果从藏药镰形棘豆中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甲氧基二氢黄酮(Ⅰ)、7-羟基二氢黄酮(Ⅱ)、(S)-5-羟基-7-甲氧基二氢黄酮(Ⅲ)、(S)-5,7-二羟基二氢黄酮(Ⅳ)、2′,4′-二羟基双氢查耳酮(Ⅴ)、2′,4′,4-三羟基查耳酮(Ⅵ)、鼠李素(Ⅶ)、臭豆碱(Ⅷ)、β-谷甾醇(Ⅸ)、β-胡萝卜苷(Ⅹ)。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