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陕西中医》2017,(5):647-649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黄芪注射液和舒利迭联合治疗后,患者的气道重塑情况与肺功能状态影响的研究效果。方法:将支气管哮喘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给药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共有59例,采用单纯西药制剂舒利迭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55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治疗24h内至治疗7d为治疗观察期,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气道重塑情况和肺功能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支气管总管壁厚度Wai[6.51±1.96)μm]、气管内壁厚度Wai[(0.37±0.22)μm]及气道平滑肌厚度Wam[(1.03±0.19)μm]与常规组的Wat[(7.41±2.83)μm]、Wai[(0.76±0.54)μm]及Wam[(1.64±0.43)μm]比较明显降低,(P均0.05);研究组患者的肺活量VC[(301.72±40.59)ml]、最大呼气流量PEF(301.72±40.59)L/min]、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81.24±11.25)%]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18%)比对照组(88.14%)显著提高(P均0.05)。结论:治疗支气管哮喘病,应用黄芪注射液与舒利迭联合给药方案,能过增强患者的气道重塑能力,明显提高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常规治疗下信息-动机-行为(IMB)技巧引导的循证护理联合气道廓清干预对支气管扩张伴感染患者肺功能、排痰状况及气道反应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扩张伴感染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接受常规护理的支气管扩张伴感染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IMB技巧引导的循证护理联合气道廓清干预的患者纳入干预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肺功能、排痰及气道反应性情况。结果:护理后干预组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肺功能、气道顺应性及排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肺功能与气道顺应性较护理前均有提高(P<0.05),其中干预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气道反应性指标引起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下降20%的激发剂累积剂量(PD20FEV1)较对照组更高(P<0.05),干预组每日排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痰液粘稠度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咳痰与咯血开始缓解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加减三子养亲汤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及对患者肺功能和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2组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0 d。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及气道重塑情况的变化,观察治疗期间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9.74%)较对照组(71.79%)高(P0.05),观察组出院后6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鼻塞、咳嗽、咽痒、气急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较治疗前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剩余75%用力肺活量时的呼气流速(FEF75%)、气管内壁厚度(Wai)、气道平滑肌厚度(Wam)及支气管总管壁厚度(Wat)较治疗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子养亲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支气管哮喘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抑制气道重塑的发生及进展,提高患者肺功能,且复发率低,近远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拔罐发泡疗法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阻力与血清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的影响。方法选择114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拔罐发泡疗法,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气道阻力(Rint)、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流量峰值(PEF)、ADMA水平、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Rint、FeNO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EV1、PEF、ADMA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针刺拔罐发泡疗法可改善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者肺功能,降低患者气道阻力,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内源性ADMA水平,从而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可能是其重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理肺汤加减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1例。对照组采取孟鲁司特钠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理肺汤加减。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肺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IL-12)、白介素-17(IL-17)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hs-CRP、IL-12和IL-17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介素-10(IL-10)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最大呼吸流量(PEF)、第1s用力呼吸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改变幅度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涤浊化痰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及对气道炎症、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2例,分别实施西医常规治疗、西医常规治疗联合涤浊化痰方,疗程为10 d。对比两组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呼吸困难严重程度评分[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mMRC)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评估测试(CAT)]变化情况,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核转录因子-κB(NF-κB)水平,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最大呼气流速(PEFR)、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咳嗽、咯痰、气短、喘息、干湿啰音主症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mMRC和CAT评分及血清IL-8、TNF-α、hs-CRP、NF-κB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FEV1、FEV1%、PEFR、FEV1/FV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结论涤浊化痰方治疗AECOPD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减轻气道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祛风解痉方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3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21例),治疗组予祛风解痉方药口服,每日1剂;对照组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每次1吸,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2周,随访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肺功能[包括最大呼气流量百分比(PEF%)、最大呼气流量(PEF)、第一秒用力呼气流量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第一秒用力呼气流量百分比(FEV1%)],评价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及随访时进行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并评价ACT评分疗效。结果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治疗后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 05);治疗组治疗后鼻塞鼻痒、闻异味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两组FEV1%、PEF、PEF%均较治疗前升高(P <0. 05),但肺功能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ACT疗效基本控制率(78. 9%)明显高于对照组(63. 2%)(P <0. 05)。结论祛风解痉方药可明显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症状,控制哮喘发作,改善气道阻塞,是防治支气管哮喘气道高反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陶继恩  邹卓成 《中国针灸》2023,(9):1023-1027
目的:观察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拔罐发泡疗法联合雷火灸治疗支气管哮喘冷哮证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气道重塑、炎性因子、肺功能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6例支气管哮喘冷哮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吸入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拔罐发泡疗法联合雷火灸进行治疗,穴取大椎、膻中及双侧肺俞、膏肓、中府,拔罐发泡疗法每日1次,雷火灸每日2次。两组均治疗7 d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两组患者气道重塑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 (TIMP-1)、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与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IL)-1β、IL-25],观察两组患者肺功能、中医症状评分、哮喘生存质量问卷(AQLQ)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MMP-9、TIMP-1、TGF-β1、IL-1β、IL-25含量,呼气高峰流量(PEFR)及中医症状评分、AQLQ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射干麻黄汤加减联合穴位敷贴对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者9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采用穴位敷贴治疗,研究组49例采用射干麻黄汤加减与穴位敷贴联合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30d。对比两组肺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呼气峰流速百分比(PEFR%)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FVC、FEV1%、PEFR%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采用射干麻黄汤加减与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者,可明显改善其肺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张丹珍  洪小兵  贺洁 《新中医》2023,55(11):86-89
目的:观察苏黄止咳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选择8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共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情况、气道重塑情况、炎症水平以及改良英国mMRC呼吸困难指数评分量表(mMRC)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EV1、FEV1/FVC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气道壁面积(WA)、气道壁厚度(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WA、T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8 (IL-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普米克令舒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投掷法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儿均予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普米克令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两组患者均以2周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治疗第1天与第7天肺功能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0%和8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中医症候积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患儿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1天两组患儿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_1/FVC)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第7天FVC、FEV_1、FEV_1/FVC值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肺功能FVC、FEV_1、FEV_1/FVC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麻杏石甘汤加减可显著提高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治疗效果,安全性高,可明显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抑制病情发展,改善肺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活血定喘汤对支气管哮喘患儿气道炎症及对血清白介素-17(IL-17)、降钙素原(PCT)、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20年3月诊治的9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47例常规组与45例观察组,常规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活血定喘汤。观察两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峰值呼气流速(PEF)]、气道炎症[白介素-33(IL-33)、IL-17、白介素-10(IL-10)]相关指标及血清PCT、Eotaxin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89%,较常规组的70.21%高(P<0.05);两组治疗后FVC、FEV1、PEF较治疗前均明显上升,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明显比常规组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血清IL-33、IL-17水平均明显下降,IL-10明显上升,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PCT、Eotaxin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  相似文献   

13.
贾月  凌海霞  高雅静  马静 《四川中医》2023,(12):112-115
目的:探究自拟肃肺息风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对中医证候积分、肺通气功能及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98例,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给予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雾化吸入基础上给予自拟肃肺息风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肺通气功能和气道重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8%,高于对照组的73.4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第1s用力呼气量(FEV1)、呼气峰流速(PEF)均增加,且观察组值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气道壁面积(WA)/体表面积(BSA)、气道腔面积(AI)/体表面积(BSA)、气道壁厚度(T)/体表面积(BSA)均减少,且观察组值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肃肺息风汤联合穴位贴敷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佳,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陈春娇  陈豪 《新中医》2023,55(2):73-76
目的:观察固本咳喘丸联合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B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BA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舒利迭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固本咳喘丸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哮喘发作次数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7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FVC、FEV1、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述各项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哮喘发作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哮喘发作次数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且研究组哮喘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固本咳喘丸联合舒利迭治疗BA,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肺功能,缓解哮喘发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中医标准化治疗对哮喘发作期患者肺功能改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给予中医标准化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肺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25%最大呼气流量(PEF25)、50%最大呼气流量(PEF50)、75%最大呼气流量(PEF75)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FEV1、FEV1/F VC、PEF25、PEF50、PEF75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标准化治疗发作期哮喘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2]。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脾肺气虚证的效果。方法: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另用加减参苓白术散治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咳痰、呼吸困难、喘息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1秒内的呼出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所有呼气量的比值(FEV1/FVC)高于对照组(P0.05),呼气峰流速值(PEF)低于对照组(P0.05),哮喘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高于对照组(P0.05),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脾肺气虚证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白芥子散穴位贴敷联合麻龙定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麻龙定喘汤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白芥子散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指标、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MMP-9)水平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呼气峰值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 PEF)及第一秒最大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 FEV1)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TGF-β1和MMP-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18.
刘中友  郑晓娜 《新中医》2023,55(9):53-58
目的:观察越婢加半夏汤加减联合西医综合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热哮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例哮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越婢加半夏汤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2个月。评价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肺功能、呼吸道疾病问卷修订版(AQ20-R)评分、哮喘控制问卷(ACQ-5)评分、气道高反应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ICAM-1)及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并评价药物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0%,高于对照组87.00%(P<0.05)。治疗后,2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较治疗前升高,AQ20-R评分、ACQ-5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FEV1%、FEV1/FVC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温肺降逆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11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温肺降逆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及血清白介-17(IL-17)、嗜酸性粒细胞(EOS)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6.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00%(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6.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81.82%(P0.05)。治疗后,两组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速(PEF)、FEV1占预计值百分数(FEV1/FVC)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FVC、FEV1/FVC、P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L-17含量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EOS含量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IL-17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EOS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结论:采用温肺降逆汤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临床效果显著,患者肺功能改善明显,血清IL-17、EOS水平显著降低,适于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自拟小青龙汤联合神阙穴拔罐对寒哮型支气管哮喘Th1/Th2型细胞因子失衡及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将150例寒哮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2组均常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神阙穴拔罐联合自拟小青龙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检测2组治疗前后Th1/Th2型细胞因子及气道重塑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2组咳嗽、咳痰、喘息、肺部体征积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ACT评分、哮喘控制测试情况分布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Th1/CD4~+比例、Th1/Th2比值及IL-17、IFN-γ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Th2/CD4~+比例及IL-4、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呼气峰值流速(PEF)、FEV_1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_1/FVC)均明显升高(P均0.05),气道壁厚度(T)、气道腔面积(AI)、气道壁面积(WA)、气道壁面积占气道总横截面积的百分比(WA%)均显著降低(P均0.05),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小青龙汤和神阙穴拔罐治疗寒哮型支气管哮喘患者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提高哮喘控制疗效,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机体Th1/Th2型细胞因子平衡、逆转气道重塑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