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龙氏正骨手法联合神经松动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3月~2019年2月收治的7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7例使用龙氏正骨手法,研究组3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神经松动术,对比治疗后两组功能、疼痛程度及直腿抬高角度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疗效(JOA评分)为(24.24±2.59)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疼痛(3.03±0.59)分,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且研究组直腿抬高角度评分(1.87±0.12)分高于对照组(1.35±0.32)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氏正骨手法联合神经松动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腰部功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激痛点针刺联合神经松动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患者8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激痛点针刺联合神经松动术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传统穴位针刺联合腰椎推拿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评价患者坐骨神经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直腿抬高角度评分(SLR)、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周后,两组VAS及OD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SLR评分则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 0.05)。治疗3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92.50%(P 0.05)。结论激痛点针刺联合神经松动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疗效显著,尤其是在改善疼痛及功能活动方面,相对于传统穴位针刺及腰椎推拿有着更加直接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激痛点针刺联合神经松动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0年3月我科门诊及住院的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致坐骨神经痛患者,按奇偶数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传统穴位针刺治疗,联合组接受下肢神经松动术联合激痛点针刺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腰部疼痛情况、功能障碍情况。结果:联合组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JOA评分高于对照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激痛点针刺联合神经松动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可有效改善腰部疼痛和下肢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腰痛患者采用神经松动术综合疗法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就诊于泉州市正骨医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腰痛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牵引和推拿治疗,治疗组给予牵引、推拿联合神经松动术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观察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前后的疗效评价及疼痛模拟评分表、功能障碍评分ODI、直腿抬高试验SLRT,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疗程结束后两组的疗效对比,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2.00%和90.00%,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愈显率分别为40.00%和64.00%,对照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均低于治疗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VAS、ODI较治疗前降低,SLRT较治疗后升高,其中治疗组VAS及ODI较对照组下降显著,而SLRT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三项指标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神经松动术是更为直接针对神经根与腰椎间盘突出物之间进行空间位置的调整,改善坐骨神经自身的神经冲动传导及微循环,促进炎症吸收,改善神经系统的活动性和延长适应性,使得神经张力得以减低,粘连减少,生理功能恢复,同时对坐骨神经作用的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联合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8例随机分为2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骶管注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加用独活寄生汤随症加减治疗,均治疗4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直腿抬高试验和关节活动度评分均较前改善(P<0.05,P<0.01),且实验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实验组为93.18%,优于对照组77.27%(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联合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旋转复位联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旋转复位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疼痛指数积分及直腿抬高角度等。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指数积分及直腿抬高角度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患者疼痛指数积分及直腿抬高角度治疗后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旋转复位联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缓解腰背疼痛,改善日常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陕西中医》2016,(5):567-569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联合补肾活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组为对照组(微创术)与治疗组(微创术联合补肾活血汤)各48例。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统计两组患者临床体征(腰痛持续时间、下肢放射缓解时间及下肢麻木减轻或消失时间)改善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77.08%,P0.05。经治疗后,治疗组下肢放射痛、腰痛和下肢麻木及直腿抬高实验评分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下肢放射缓解时间和腰痛持续时间及下肢麻木减轻或消失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微创手术联合补肾活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显著,有效缓解其临床各项症状及体征,促进其康复。  相似文献   

8.
《陕西中医》2017,(10):1437-1439
目的:探讨微创埋线联合风湿九味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所有患者入组后均行对症支持处理,对照组使用风湿九味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微创穴位埋线治疗,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直腿抬高试验结果变化情况、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并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治疗组直腿抬高试验结果优于对照组及干预前治疗组(P0.05),干预后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及干预前治疗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P0.05)。结论: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联合应用微创穴位埋线治疗,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柔筋健骨方外洗配合针刺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中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1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针刺组75例予单纯针刺治疗,联合组75例在针刺组治疗基础上配合柔筋健骨方外洗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直腿抬高试验值、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改良Prolo功能评分,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6.00%,针刺组为85.33%,联合组高于针刺组(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低于针刺组(P<0.05);两组直腿抬高试验值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高于针刺组(P<0.05);针刺组改良Prolo功能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Prolo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高于针刺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柔筋健骨方运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可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直腿抬高角度,改善腰椎功能,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腰突汤内服配合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 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骶管注射3天1次,共5次.治疗组腰突汤内服7剂1疗程配合骶管注射3天1次,共5次.两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腰痛及放射痛、麻木感,直腿抬高试验角度,关节活动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腰突汤内服配合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联合西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半椎板切除减压术后下肢疼痛及麻木残余症状的效果。方法将122例术后发生下肢疼痛及麻木残余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则联合应用身痛逐瘀汤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下肢疼痛及麻木评分、直腿抬高及下肢肌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联合西医治疗可明显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半椎板切除减压术后下肢疼痛及麻木残余症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射频热凝配合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分别接受中频+超短波+牵引和射频+小针刀治疗。观察治疗后疼痛缓解情况、直腿抬高试验角度、感觉功能状态评分、膝踝反射、胸腹垫枕试验和胫神经压迫征及直腿抬高试验结果变化。结果治疗组疼痛缓解、直腿抬高试验角度、感觉功能状态评分、膝踝反射、胸腹垫枕试验和胫神经压迫征、直腿抬高试验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射频热凝靶点配合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坐骨神经牵张试验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坐骨神经与腰椎间盘突出位置的内在关系。对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坐骨神经牵张试验,包括有直腱抬高试验,健腿抬高试验,Laseque氏征,胫神经弹拔试验等,并将影像学检查,手术所见与临床原始理学检查进行对比。认为坐骨神经牵张试验阳性率与突出部位和神经根位置有密切的关系。直腿抬高试验是最敏感的理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灵枢利节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灵枢利节汤治疗组30例与腰痛宁胶囊对照组30例,分别于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腰部畸形、腰部压痛、肢体运动感觉、膀胱功能、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的变化,同时复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灵枢利节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芍药甘草汤加减内服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价。方法:将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穴位埋线联合芍药甘草汤加减内服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于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记录治疗过程中有无不良事件。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长海痛尺评分均明显降低,观察组的下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并发症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穴位埋线联合芍药甘草汤加减内服对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运用元胡葛根汤结合温阳通络针灸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9年3月~2020年3月,选择我院该时间段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元胡葛根汤治疗,观察组给予元胡葛根汤结合温阳通络针灸法治疗,在治疗前后利用JOA评分、VAS评分、直腿抬高试验评价患者腰部功能及疼痛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JOA评分、VAS评分、直腿抬高试验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JOA评分、VAS评分、直腿抬高试验指标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JOA评分和直腿抬高试验指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2.93%(P<0.05)。结论:温阳通络针灸法结合元胡葛根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效果,利于缓解患者腰部及下肢疼痛,改善患者腰部功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下手法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腰腿牵扯痛,伴有直腿抬高受限,经CT或MRI显示腰椎间盘物理性突出的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下手法松解术治疗组及传统推拿按摩手法组,按既定治疗方案施治。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腰腿痛VO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直腿抬高度数的差值做组间t检验。结果:80例患者治疗后随访1~10个月,VOS疼痛指标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改善2组均有明显改善,麻醉下手法组有更好的趋势,但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直腿抬高的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升高(P<0.001)。结论:硬膜外麻醉下手法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确实能够以物理方式拉开神经根及周围的黏连。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中药并用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用针刺联合风湿马钱片治疗,对照组口服英太青和弥可保,共观察15 d,再分别评价间歇性跛行、腰腿疼痛、下肢麻木、直腿抬高试验这4个指标的改善情况及总体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间歇性跛行、腰腿疼痛、直腿抬高试验这3个指标及临床愈显率、显效率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及P 0. 001)。结论针刺联合风湿马钱片比单纯口服西药治疗更加能够改善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间歇性跛行、腰腿疼痛、直腿抬高试验等症状与体征,临床愈显率亦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加味海桐皮汤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加味海桐皮汤熏蒸加腰背肌功能训练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腰背肌功能训练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0%,对照组为68.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JOA评分、VAS评分及直腿抬高试验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海桐皮汤熏蒸联合腰背肌功能训练能有效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直腿抬高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手法组和牵引组各30例进行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与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腰椎疾患综合评分(JOA)改善情况。结果:手法组疗效优良率为80.0%,牵引组疗效优良率56.7%,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的VAS评分与JOA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腿抬高手法操作简单,安全,能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