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正脑卒中患者肢体无力、痉挛、肌肉协调性异常等因素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步行能力及社会参与能力,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平衡是步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两者之间关系密切,平衡与步行能力成正相关~([2])。既往研究显示,针灸治疗可改善脑卒中患者步态及平衡能力。超声引导下治疗技术以其精准定位、实时可视化动态成像、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2.
正脑卒中患者会遗留各种功能障碍,其中步行功能障碍是导致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1])。同时,步态的恢复也是大多数患者的首要目标,所以我们要应用各种治疗方法改善患者的行走步态~([2—3])。脑卒中患者患侧髋关节伸展角度明显受限,髋关节屈伸运动角速度明显降低~([4])。而髋关节屈伸能力是决定脑卒中患者步行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5])。所以,加强髋关节训练、提高髋关节的控制能力是提高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重要方法。近年来也有研究针对髋关节进行训练~([6—9]),但多在仰卧位下进行。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在站立位进行髋关节强化训练,观察脑卒中患者平衡功  相似文献   

3.
正脑卒中后1周即可出现偏瘫侧肢体痉挛,进而引起肌肉无力及运动控制低下~([1])。下肢痉挛引起的肌张力增高导致足下垂、足内翻,严重影响患者步行功能、站立及转移。其中小腿三头肌痉挛是影响步行功能的重要因素~([2])。此外,因痉挛而增加的护理负担、劳动力的丧失及非直接费用均高于无痉挛患者~([3])。既往研究提示穴位针刺和温针灸对脑卒中患者肌张力降低有一定疗效,但效果各异~([4—5])。研究证实,运动点作为神经肌肉接头最为丰富的部位,肉毒毒素运动点阻滞可有  相似文献   

4.
正脑卒中是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1]),平衡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长期面临的临床问题之一,而平衡功能差可能会导致跌倒~([2]),严重时甚至引起骨折,还会直接导致患者参与社会活动障碍~([3])。目前,临床评估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多使用平衡检测仪~([4])和Berg平衡量表等~([5]),侧重于评估患者的平衡执行功能。但是,偏瘫患者平衡功能障碍与其躯干功能~([6])、感觉功能、下肢痉挛、肌力~([7]),甚至高级脑功能~([8])  相似文献   

5.
正偏瘫为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后遗症,约有1/3—1/2脑卒中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仍不能独立步行~([1]),提高患者的步行能力是康复治疗的关键~([2])。减重平板训练是近年来康复治疗领域中逐渐兴起的一项新技术~([3]),Barbeau等1986年开始将减重平板训练(body weight-supported treadmill training,BWSTT)应用于治疗偏瘫患者,研究结果表明BWSTT能够提高患者的步行能力~([4])。有研究证明,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FES)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的异  相似文献   

6.
<正>脑卒中是脑血管的常见病症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偏瘫则是脑卒中最常见的一种后遗症~([1]),约有30%—50%脑卒中患者3个月内仍不能独立步行~([2])。异常的姿势控制和较差的平衡能力导致患者行走困难,跌倒风险增加,影响生存质量。因此,改善患者的平衡功能和提高患者的步行能力是康复治疗的关键~([3]),也是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在偏瘫康复治疗中,运动平板训练已经是一种常见的步行训练手段,且文献报道比较多见,但是关于动态扰动结合  相似文献   

7.
正脑卒中偏瘫患者踝足运动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踝背伸无力、足下垂、行走低效和不安全,严重影响患者步行功能和日常生活质量。综合采用各种有效康复治疗技术促进踝足运动功能恢复,改善异常步态,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1])。有学者研究认为,同时对双侧肢体进行低频电刺激治疗可提供双侧的大脑皮质驱动,重塑大脑运动中枢,以恢复对患侧肢体的运动控制能力~([2])。本研究应用对侧控制型功能性电刺激(contralaterally controlled functional electric stimulation,CCFES)对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踝足运动功能进行对照研究,观察其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康复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平衡是身体处在任何一种姿势(或运动)及受到外力作用时自动调整并维持姿势不至摔倒的能力~([1])。小脑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平衡。小脑卒中后易出现平衡功能障碍,使患者步行困难,容易跌倒~([2])。目前,临床上常用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等评估小脑卒中后的平衡功能,未能达到精确化,从而影响了治疗对策的制订及疗效的评估。而涉及小脑梗死患者平衡功能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且多为动物实验观察~([3]),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小脑卒中后静态平  相似文献   

9.
正偏瘫是脑卒中最常见的一种后遗症,约30%—50%脑卒中患者3个月内仍不能独立步行~([1]),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障碍与平衡协调能力下降有关,由于脑卒中患者躯干控制能力下降,造成患者肢体灵活性下降,进而加重步行障碍,而躯干控制是脑卒中功能恢复的前提~([2]),目前关于躯干控制训练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3]),然而,常规的躯干强化训练多是治疗师与患者"一对一"进行训练,降低了工作效率~([4]),因此,需要  相似文献   

10.
手部功能康复机器人研究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脑卒中(stroke)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1])。据统计,2015年中国大约会有超过一千万脑卒中患者~([2])。目前脑卒中是手功能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3]),脑卒中后患者可出现多种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其中偏瘫和运动障碍最为常见,而上肢残疾患者的手功能障碍往往临床表现为屈曲挛缩,手的屈肌张力占优势,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伸展困难,丧失握持、侧捏、对掌及对指等精细运动功能~([4]),也会丧失一部  相似文献   

11.
正脑卒中患者通常存在多种功能障碍~([1]),其中下肢功能障碍是造成其跌倒及步行稳定性差的重要危险因素。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作为一种下肢功能训练新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康复临床治疗,国内有研究报道其对脑瘫、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2—3])。然而MOTOmed作为一种下肢训练设备无法兼顾训练躯干控制能力。躯干作为身体活动的中心是下肢进行功能活动的重要基础。本研究旨在探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结合躯干控制训练  相似文献   

12.
<正>脑卒中已成为我国最常见的致死类疾病之一~([1])。脑卒中患者即使在发病后存活,仍有大部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运动功能障碍最为常见~([2])。运动功能障碍常导致患者日常活动受限与社会参与能力的下降。通过积极、规范的康复治疗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能力~([3—4])。姿势控制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已成为康复治疗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Bohannon等~([5])的研究显示,偏瘫侧姿势控制相关肌群的肌力较非偏瘫侧相差约30%,在多个运动方向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脑卒中患者的存活率明显提高,但致残率也随之增加。据统计,幸存患者中有70%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1]),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同时也增加了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另有统计,我国每年花费在脑卒中患者的支出大约在100亿元以上~([2])。脑卒中后下肢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站立能力及正常步行功能,因此,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尤为重要。本研究主要是对联合应用电针和穴位埋线对早期脑卒中患  相似文献   

14.
<正>康复机器人目前在康复领域内得到了广泛应用。研究表明,早期应用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robot-assisted gait training,RAGT)对脑卒中、脊髓损伤和脑外伤患者,有利于其重建正常步态,恢复步行能力~([1—2])。在我们前期研究中,应用RAGT训练对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儿童步行功能也有明显改善作用~([3]),是一种新的改善脑瘫患儿步行能力的训练方法。虽然成年脑瘫患者已经具备一定程度的主动运动能  相似文献   

15.
陈源  张继荣 《中国康复》2017,32(1):70-73
正脑卒中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步行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主要的功能问题之一。患者步行能力恢复情况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存质量。因此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中,评定和恢复患者的步行功能是一个重要目标~([1])。就上述问题,本文从常用的步行功能评定方法以及主要康复治疗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1康复评定1.1量表评定法(1)威斯康星步态量表(Wisconsin  相似文献   

16.
<正>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其病因复杂,主要有动脉粥样硬化、穿支动脉病、心源性栓塞、已知明确病因及其他不明原因等~([1-2])。临床主要表现为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吞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3])。本研究分别采取常规依达拉奉、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  相似文献   

17.
正据报道,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约200万人,共约有700万患者,并且发病率仍以接近每年9%的速度上升~([1])。卒中患者由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运动系统失去了高位神经中枢的控制,患侧下肢出现伸肌共同运动模式,导致足下垂等异常步态,严重影响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及独立转移能力,并且行走过程中容易造成关节扭伤,影响康复效果~([2])。因此,如何改善偏瘫患者步行功能是早期康复治疗的关键。佩戴踝足  相似文献   

18.
<正>血液中的性激素水平对评价生育功能及诊断不孕症~([1-2])、性早熟~([3])等疾病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上性激素检测项目主要有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催乳素(PRL)等~([4])。性激素检测的影响因素较多,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影响临床诊断,因此一直深受临床检验人  相似文献   

19.
正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等"四高"特点,是成人死亡和致残的最重要原因~([1])。据统计,脑卒中位于世界上居民死亡原因的第2位~([2])。而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大约为22%~70%~([3]),会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入、发音,易导致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误吸、脱水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延长住院时间,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4-5])。吞咽功能的早期康复锻  相似文献   

20.
正脑卒中患者发病后多伴有高血糖。有研究~([1])指出,约40%的脑卒中患者存在高血糖状态,60%重症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血糖增高。高血糖会加重脑组织的损伤和水肿,使梗死面积扩大,从而影响脑功能康复,增加患者致残率和病死率~([2])。脑卒中发生后血糖异常包括急性期应激性高血糖、原发性糖尿病、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及糖耐量异常(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等四种类型~([3])。与其他形式血糖异常相比,患有应激性高血糖的患者脑卒中临床症状更重,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