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分析青年腹股沟疝病人的临床特点,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策略及疗效。方法 对2001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LIHR)6220例(7415侧)病人进行回顾性同期非随机对照研究。其中,青年组(18~44岁)804例(860侧),中年组(45~64岁)1976例(2323侧),老年组(≥65岁)3440例(4232侧)。结果 与中老年组相比,青年组病人的病程时间长、女性比例高、单侧疝比例高、腹部手术史少、体重指数低(P=0.000)。青年组的斜疝比例高,直疝、复合疝、复发疝、IV型疝比例低(P=0.000)。青年组的经腹腹膜前修补术(TAPP)和轻量大网孔补片比例高(P=0.000)。青年组的手术时间长(P=0.000),术后住院时间短(P=0.000)。青年组和中老年组在术后第1天疼痛分数、术后2周恢复非限制性活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有1例复发,中老年组有13例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无严重并发症(需要手术干预)发生,尿潴留发生率低(P=0.000),其他普通并发症(如血清肿、暂时性神经感觉异常和肠麻痹)与中老年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年腹股沟疝病人以斜疝为主,病程较长,合并症较多,LIHR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术式选择取决于术者的临床经验。青年疝病人建议选择轻量大网孔补片,复杂病人推荐行TAPP。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和经腹腔腹膜前腹沟股疝修补术(TAPP)治疗腹股沟疝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差异。 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11月湖北省英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腹腔镜股沟疝修补手术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TEP组和TAPP组,各55例,比较两组转归速度、疼痛程度、生活质量以及异物感的差异。 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APP组切口长度、对侧隐匿性疝发生率均高于TE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13,χ2=2.968,P=0.000、0.000)。两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35、2.628、1.748,P=0.000、0.000、0.000)。不同时点疼痛程度VAS评分、生活质量、异物感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比较,疼痛程度VAS评分、生活质量、异物感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EP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于TAPP组,阴囊气肿、血清肿、腹股沟区域感觉异常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69、6.275、5.080,P=0.000、0.000、0.000)。 结论TEP与TAPP均是安全有效的术式,两者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不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方式在高龄(≥70岁)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3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接受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日间手术的253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料。依据术式不同分为疝环填充式修补组(157例)及腹膜前间隙修补组(96例)。比较二组患者术后总体并发症率、腹股沟区慢性疼痛及疝复发率。结果 腹膜前间隙修补组手术时间较疝环填充式修补组略长,但均未超过50min。二组患者术中麻醉药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81,P=0.032),术后镇痛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722,P=0.000)。疝环填充式修补组与腹膜前间隙修补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24,P=0.878),术后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6),术后切口区域慢性疼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老年患者经日间手术行腹股沟疝疝环填充式疝修补或腹膜前间隙修补均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开放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 2006年1月~2010年1月136例老年腹股沟疝行开腹无张力填充式腹股沟疝修补术(开放组,n=72)或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 hernioplasty,TEP)(TEP组,n=64),比较2种术式疗效。结果开放组手术时间(65.3±18.1)min,明显短于TEP组(78.1±12.6)min(t=4.742,P=0.000)。开放组住院费用(4960.2±1033.3)元,明显低于TEP组(6998.0±1632.2)元(t=8.796,P=0.000)。开放组术后24 h和1周疼痛评分明显高于TEP组(Z=-7.144,P=0.000;Z=-6.408,P=0.000);术后住院时间(4.9±2.4)d明显长于TEP组(3.6±1.5)d(t=-3.733,P=0.000)。136例无严重并发症。开放组72例随访8~46个月,平均15个月,其中〉24个月11例;TEP组64例随访4~35个月,平均14个月,其中〉24个月9例,2组均无术后复发。结论 2种术式治疗老年腹股沟疝是安全有效的。TEP疼痛轻,恢复快,应首选,尤其适用于双侧腹股沟疝修补;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费用低,易开展,非常适用于合并有心肺疾病无法耐受全麻或CO2气腹的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胰头癌及壶腹周围癌老年患者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7年2月至2015年6月于我科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69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老年组患者(≥65岁,38例)较中青年组患者(<65岁,31例)基础疾病多(P<0.05),前白蛋白明显低(P<0.05)。所有患者均成功施行Whipple手术。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老年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长(P<0.05)。两组患者均顺利恢复,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1年、3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26)。结论 针对胰头癌及壶腹周围癌的老年患者,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其临床疗效与中青年患者无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腹股沟嵌顿疝的急诊手术选择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北京朝阳医院急诊手术的87例老年腹股沟嵌顿疝病人资料,分为腹腔镜组(12例)和开放组(75例),分析病人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选择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腹腔镜组12例均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手术;开放组75例病人中,71例行开放腹股沟疝修补术,4例行传统疝修补术。随访时间11(10~14)个月。79例(90.8%)病人完成随访,1例病人死亡。开放组出现肠瘘1例,两组病人均未出现复发、慢性疼痛等并发症。腹腔镜组和开放组的的感染发生率分别为0和5.3%(P=0.000),血肿发生率分别为0和14.7%(P=0.000),术后1个月血清肿发生率分别为33.3%(4/12) 和40.3%(27/67)(P=0.012)、术后 3个月血清肿发生率分别为16.7%(2/12)和 31.3%(21/67)(P=0.024),住院时间分别为5(4~6)d和7(6~10)d(P=0.0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腹股沟嵌顿疝病人诊断明确后均应行急诊手术,手术策略与手术方式的选择应遵循个体化治疗的理念,尽管腹腔镜手术具有探查腹腔的优势,但应综合评估后慎重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Desarda法修补腹股沟疝与人工合成补片疝修补术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对15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Desarda法疝修补术组(A组)、传统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组(B组)、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组(TEP)(C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A组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B、C二组(t=13.0、9.8,P=0.000、0.015).A组术后患者的下床活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低于B组(t=12.2、9.6,P=0.020、0.000),而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5、0.39,P=0.815、0.496).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C二组(χ2=4.150、1.298,P=0.035、0.026).随访1~3年,三组患者均无复发.术后3 d检测患者的白细胞数、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8(IL-8),三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23.015、22.512、9.505,P均=0.000).结论 Desarda法疝修补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及TEP术,同时能够有效减少医用材料费用,是更符合人性化的治疗方法,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治疗老年(>60岁)以及中青年(18~60岁)急性阑尾炎效果,为腹腔镜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160例,其中经腹腔镜治疗80例(老年腹腔镜组),经开腹治疗80例(老年开腹组),另选择同期腹腔镜治疗的中青年急性阑尾炎患者80例为对照(中青年腹腔镜组),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临床疗效。 结果(1)三组间的出院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913,P<0.001,α=0.05标准),其中老年腹腔镜组优于老年开腹组(Z=5.868,P<0.001),中青年腹腔镜组优于老年腹腔镜组(Z=6.259,P<0.001)。(2)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00,P=0.005),以老年开腹组最高[36.2%(29/80)],中青年腹腔镜组最低[13.8%(11/80)]。(3)三组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白细胞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腹腔镜组和中青年腹腔镜组的术后排气时间显著短于老年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患者术后恢复较慢。 结论与开腹比较,腹腔镜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具有恢复快、住院时间少、并发症少的优点,但比中青年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易延迟,并发症高。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优先推荐腹腔镜治疗,同时注意促进术后排气、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不同年龄段的老年腹股沟疝发病率和治疗结果并不相同。对于>65岁病人不可只处理局部疝疾病的问题,而忽略病人同时伴有其他系统的“慢性病”。“观察等待(watchful waiting)”临床策略不适合我国国情。对年龄>65岁的老年腹股沟疝病人,特别是老年女性腹股沟疝病人,只有更及时的手术治疗才是安全之策。同时,老年病人需要重视阴囊疝的处理。此外,医生不能以其手术能力可及对象的年龄高低来体现其学术水平,而应以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为衡量标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LIHR)治疗腹股沟疝的手术经验,比较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与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4年9月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葛洲坝中心医院普外科收治的230例LIHR手术病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A组和B组,以应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治疗的127例腹股沟疝患者为A组,应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治疗的103例患者为B组,对比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探查对侧及隐匿疝、术后疼痛、术后血清肿及术后复发率情况。结果 23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A组(45±10)min,B组(35±8)min,2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探查对侧隐匿疝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38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与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治疗腹股沟疝均是安全、有效的,两者手术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腹腔镜技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讨论术式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58例(63例次)复发性腹股沟疝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LIHR)27例(30例次),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OMR)31例(33例次).术后病人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中位时间18个月).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差异(P=0.072)、术后住院天数差异(P=0.076)、术后第2天疼痛分数(VAS)差异(P=0.084)、2周内恢复非限制性活动例数差异(P=1.000)均无统计学意义;LIHR组的住院费用高于OM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叉(P=0.000);两组在随访期内均无复发,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7%(2/30)和9.1%(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 LIHR在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时与OMR同样安全有效,术式选择取决于前次手术的类型和外科医师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成年腹股沟疝患者的年龄分布特征,总结老年腹股沟疝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09年4月共465例在我院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年龄分为中青年组(60岁)及老年组(≥60岁),比较患者合并症、住院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在各年龄组的差异。结果成年腹股沟疝大多发生于50~77岁的年龄段,尤其在64~70岁间,其中≥60岁的老年患者约占全组的63.2%。老年组中,合并内科疾病者占30%,中青年组则为10%。与中青年患者相比,老年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延长(P〈0.05),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较高,老年组15.3%,中青年组5.8%。424例随访1~45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在施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时,正确认识老年疝的特点、有效处理术前并发症及术后并发症,对减少治疗风险,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局部麻醉下改良Kugel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中青年男性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河南省焦作市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疝中青年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随机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传统组患者接受常规腹股沟疝修补术,改良组患者行局部麻醉下改良Kugel无张力疝修补术。分别对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异物感、复工期及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改良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95.9%)明显高于传统组(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9,P=0.045)。改良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复工期明显短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19、1.909、3.012,P=0.023、0.041、0.021)。改良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术后慢性疼痛、阴囊血肿、尿潴留以及复发等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69、12.082、13.303、7.184、9.910,P=0.022、0.001、0.000、0.007、0.002)。结论改良Kugel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中青年男性腹股沟疝疗效显著,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自裁剪补片与成型网塞补片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及性价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涿州市医院普外科施行单侧腹股沟疝患者140例,根据采用补片不同分为自裁剪补片组(试验组)与成型网塞补片组(对照组)各70例,比较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24 h的疼痛及术后3个月慢性疼痛VAS评分,术后异物感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手术时间(48±8)min,对照组手术时间(51±9)min,二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04,P=0.047);试验组住院时间(2.1 ± 0.7) d,对照组住院时间(2.3 ± 0.8) d,二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14,P=0.160);术后24 h疼痛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50,P=0.000);术后3个月慢性疼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5,P=0.000);术后异物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4,P=0.000);住院费用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095,P=0.000).随访10~39个月,二组均无复发.结论 利用平补片进行个体化剪裁、免缝合、腹膜前修补的方法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效果与疝环充填式修补术相近,但具有材料价格低、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及异物感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传统疝修补术与生物补片疝修补术治疗育龄青壮年疝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育龄青壮年腹股沟疝患者62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传统疝修补术组30例,生物补片疝修补术组32例。比较2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局部血清肿、切口裂开、术后疼痛程度与出院后手术区域疼痛的情况。 结果2组手术均顺利完成,传统疝修补术组住院费用低、手术时间少于生物补片疝修补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901、-5.342,P=0.000、0.003)。但传统疝修补术组术后疼痛例数与术后疼痛时间明显多于生物补片疝修补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54、15.855,P=0.000、0.003)。2组住院时间、切口延期愈合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12、χ2=0.200,P=0.23、0.655)。术后随访10~24个月,平均15.8个月,2组均无疝复发,补片感染或排异,睾丸萎缩等并发症。 结论对于育龄青壮年腹股沟疝患者,应强调个体化治疗。按Gilbert分型,对于Ⅰ、Ⅱ型可行传统疝修补,而Ⅲ型以上建议使用生物补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成人腹股沟疝术后血清肿形成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2013年8月至2017年8月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腹股沟疝修补术的426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6例病人中术后发生血清肿病例共40例,发生率为9.4%,其中年龄≥60岁组与年龄60岁组术后血清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6,P=0.693);Ⅰ型、Ⅱ型疝组与Ⅲ型疝组术后血清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08,P=0.000);择期手术组与急诊手术组术后血清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98,P=0.001);开腹手术组与腹腔镜手术组术后血清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5,P=0.784);有合并症病人组与无合并症组病人组术后血清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95,P=0.000)。结论成人腹股沟疝术后血清肿发生与疝类型、病人是否存在合并症以及是否急症手术相关,而与手术方式、病人年龄等因素无明显相关性。术后血清肿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重点在于预防,围手术期应制定详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以降低其发生率,减轻病人心理以及生理创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亳州市人民医院106例腹股沟疝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腹腔镜组(53例)和传统手术组(53例)。传统手术组采用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进行,而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比较2组患儿的手术情况、住院情况、并发症、隐匿性疝、对侧疝突出、复发情况。 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疼痛时间均低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74、19.072、58.681、14.511、4.981,P均<0.001)。腹腔镜组住院费用(4 152.85±541.59)元高于传统手术组(3 860.71±459.72)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94,P=0.003);腹腔镜组住院时间(2.07±1.12)d与传统手术组(2.14±1.49)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3,P=0.785)。腹腔镜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5%,低于传统手术组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74,P=0.003)。术后腹腔镜组对侧疝突出的发生率低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比9.4%,P=0.003);隐匿性疝发生率显著高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0%比0,χ2=5.248,P=0.022);2组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比3.8%,χ2=2.038,P=0.153)。 结论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手术效果较好,可有效缓解患儿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帮助患儿迅速康复,降低医疗成本。  相似文献   

18.
老年腹股沟疝病人建议择期手术治疗。老年病人腹横筋膜松弛薄弱,腹膜前修补术是合理的选择。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和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是应用腹腔镜技术进行腹膜前修补,对于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1~2级的老年病人安全可行。老年病人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疗效与总群体相似,术后在轻微并发症方面略有差异,如尿潴留比例升高、血清肿比例可能升高等;在慢性疼痛、舒适度评分、满意度等方面可能略有优势。高龄老年病人(>80岁)在选择TEP时需考虑腹膜外CO2气腹对病理生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与局麻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大兴区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64例腹股沟疝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组34例,行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采用善释D(9*13)补片];传统组30例,行局麻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采用善释D10补片).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P =0.000)、术后下床活动时间(P=0.000)、术后住院时间(P=0.003)、肛门排气时间(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伤口血清肿(P=0.216)、血肿(P=1.000)、镇痛药物应用(P =0.090)、术后1年内复发率(P=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及局麻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均是安全有效的,两者各有所长,医师应该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地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疗效。方法:采用通用3D补片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68例,其中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33例,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EP)35例,随访时间8~24个月(中位时间16个月),对所有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最高体温(术后1~5 d)、术后早期疼痛、并发症和复发情况进行观察。结果:68例手术全部顺利完成,术中出血量、术后最高体温、术后早期疼痛、并发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APP组手术时间高于TEP 组(P<0.05),随访期内均无复发。结论: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安全可行,根据病人情况选择不同术式,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