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黑米天然色素光降解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索黑米天然色素的光化学稳定性.方法用一定照度的可见及紫外光照对黑米色素样品进行照射,探讨其光降解机制.通过添加盐酸硫胺、L-胱氨酸和二氧化钛与对照溶液的光降解速率进行比较,确认这三种添加剂对黑米色素光降解的影响.结果黑米天然色素在白炽灯和高压汞灯照射下的光降解规律均符合浓度C=C.-kt的方程式.添加盐酸硫胺和L-胱氨酸,色素溶液的吸光度下降趋势趋缓;而添加二氧化钛则会使色素溶液的吸光度下降趋势增大.结论黑米色素的光降解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和方法 研究红 艹夭小、菜中红色素的提取方法及该色素在不同环境中的稳定性。结果 该红色素为水溶性色素 ,最大吸收波长为 5 30nm。在弱酸性及中性介质中表现稳定 ;耐光、耐热性较差 ;对氧化剂、还原剂、苯甲酸钠、VC 及蔗糖等添加物有较好的稳定性 ,而对柠檬酸等的稳定性较差。结论 红 艹夭小、菜红色素是一种天然色素 ,可以广泛用于食品、饮料中。  相似文献   

3.
凌霄花红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凌霄花红色素的提取方法及其稳定性,为开发利用天然色素提供依据。方法室温下,用酸性乙醇浸泡新鲜凌霄花,过滤得色素提取液,然后对该色素的耐酸碱性、耐热性、耐光性、耐氧化还原性等理化性质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此色素为水溶性食用色素,其耐热性、耐光性较好,在酸性介质,还原剂、食品添加剂对色素的色泽无不良影响。结论该色素是一种可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医药等行业,且具有药用价值的天然植物色素。  相似文献   

4.
玫瑰茄色素在液体药剂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体药剂常进行着色,这不仅是为了鉴别,颜色悦目的制剂还能引起病人的愉快心情而乐意服用,在儿童用药中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内服着色剂常用的有苋菜红、胭脂红、柠檬黄、靛兰四种,均为合成食用色素。其中苋菜红、胭脂红虽被公认为低毒的合成色素,但它们对人体健康仍是有害的,有不同程度的致癌作用。考虑到玫瑰茄色素具有诱人的红色,在常温下相当稳定,食品行业中作为一种天然的食用红色色素,普遍受到人们的重视。玫瑰茄色素应用于内服液体中的初步试验证明,玫瑰茄色素在液体药剂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马齿苋红花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中草药马齿苋红花色素的提取方法及稳定性,为开发利用天然色素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室温下,用酸性乙醇浸泡新鲜马齿苋红花,过滤得色素提取液,然后对该色素的耐酸碱性、耐热性、耐光性、耐氧化还原性等理化性质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 该色素为水溶性食用色素,其耐光性较好,酸性介质、氧化荆、还原剂、常用食品添加剂对色素的色泽无不良影响。结论 该色素是一种可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等行业,且具有药用价值的天然植物色素。  相似文献   

6.
为测定药用胶囊中苋菜红和胭脂红混合色素的含量,应用导数极谱法对苋菜红和胭脂红进行连续快速测定。结果:在pH9.4的氨基乙酸(0.1mol/L)介质中,苋菜红和胭脂红分别于-0.62V、-0.83V(vs.SCE)处产生一灵敏的吸附还原波,其导数波高分别与2种色素的浓度在0.08~13.0mg/L、0.1~11.0mg/L范围内成直线关系,检测限分别为0.04mg/L、0.05mg/L。提示:导数极谱法用于药用胶囊中苋菜红和胭脂红混合色素含量测定,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硝苯地平溶液光解反应的动力学规律和影响因素,探讨药物光稳定性的研究方法。方法:在日光灯、紫外灯和自然光照射下对不同浓度硝苯地平溶液进行强制降解实验。结果:硝苯地平溶液在自然光和日光灯下的光解动力学规律基本相同,溶液的浓度影响药物对光的吸收:低浓度溶液的光解为一级反应;高浓度时光解反应趋向于零级反应,光解反应速率常数与光的照度成线笥关系。结论:硝苯地平溶液光解的速率主要决定于照射光的性质、照度和药物对光的吸收。  相似文献   

8.
目的:确立葡萄精华软胶囊的最佳成型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筛选,确定葡萄精华软胶囊内容物处方中助悬剂以及抗氧化剂的用量,囊壳处方中色素及遮蔽剂的用量。结果:按内容物配方葡萄籽提取物17.5%,原花青素10%,蜂蜡3%,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0.01%,葡萄籽油72.5%,加热搅拌混匀,工艺最佳。二氧化钛(TiO2)、苋菜红、葡萄紫分别为0.5%、0.3%、0.1%时,其遮蔽及感观效果最好。结论:本制备工艺简单、稳定、可靠,可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9.
结肠癌全球发病率呈加速上升趋势,且手术难度大,易转移.近年来,植物提取物在其防治中显示出独特优势.花青素类是一类天然的水溶性色素苷元,红紫色水果和蔬菜的颜色基础,也是饮食摄取的主要黄酮类化合物.目前研究发现,它们因其特殊的化学结构和药理作用可抑制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本文总结了花青素对结肠癌的体内外抑制作用、代谢特点和相关的临床试验研究进展,同时介绍其可能的分子作用机制,为花青素的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仙桃红是从成熟的仙人掌〔Opuntia dillenii(Ker-Gawl)Haw.〕果实中,用乙醇溶液浸提而获得一种水溶性食用天然色素。本文着重研究了该色素的提取、性能、稳定性和强化和毒性试验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环孢菌素A(cyclosporine A)对兔视网膜色素上皮光损伤的防治应用。方法取兔眼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作培养。分为4组,一组阳性对照,一组阴性对照,另外两组分别于不同时间给予环孢菌素A。光照后,应用吖啶橙染色观察各个组别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光照后,阳性对照组出现明显的凋亡,细胞吖啶橙染色出现凋亡的形态学改变。光照前加药组凋亡不明显。而后加药组则出现明显凋亡,和阳性对照组相比并无差别。结论环孢菌素A可以预防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光损伤所致的凋亡,其机制可能是与细胞线粒体相结合而预防凋亡。  相似文献   

12.
大鼠视网膜光损伤MDA含量和形态学改变及SOD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大鼠视网膜光损伤模型.检测视网膜光损伤时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和光镜改变,以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治疗作用.方法用自制光损伤装置建立大鼠视网膜光损伤模型,测定光损伤时不同时间点的MDA含量变化及光镜改变.结果大鼠视网膜光损伤时MDA含量增高,光镜下可见视网膜结构改变.结论SOD对大鼠视网膜光损伤有治疗作用,其机制是通过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精制鱼油微囊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考察精制鱼油微囊的稳定性。方法 :以精制鱼油为测定指标 ,分别对包合物和混合物进行强光照射、高温、高湿、挥发性实验及恒温加速实验。结果 :在光、热、湿等因素影响下 ,包合物中精制鱼油含量没有明显变化 ,而混合物中精制鱼油含量均有下降 ,说明精制鱼油包合后增加了对光、热、湿的稳定性。结论 :精制鱼油微囊具有一定的抗光照性、热稳定性和湿稳定性 ,其稳定性优于单纯的精制鱼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万寿菊提取物对大鼠视网膜光损伤过程中细胞凋亡因子半胱氨酸蛋白酶-3 (Caspase-3)的影响.方法:SD大鼠 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万寿菊提取物低剂量 组与高剂量组,各 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 3组大鼠均缝成开睑,采用日光灯照射,照光强度 (3000±100)Lux,持续 12h.光照射完毕后立即拆除缝线送回暗环境饲养笼中饲养 12h,再重复以上 过程,连续 3次,光照射时间总计 36h,建立视网膜光损伤模型.各组在光照前充分暗适应 36h,暗 适应前万寿菊提取物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给药,1天 1次,直至光照后 7天.实验结束,处死大 鼠,检测视网膜细胞中 Caspase-3表达情况.结果:光照后模型对照组大鼠视网膜外核层细胞浆中 Caspase-3阳性物质弥漫分布,含量增多.其面积、平均光密度、积分光密度和平均黑度均高于正 常对照组(P<0.05),而万寿菊低剂量治疗组视网膜外核层细胞浆中 Caspase-3阳性物质减少明显,四项指标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治疗组阳性物质减少不明显.结论:万寿菊提取物对大鼠视网膜光损伤有修复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 Caspase-3的表达,从而拮抗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对光损伤及视细胞凋亡的防治作用,以探讨光损伤视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方法:所有SD大鼠经循环光环境适应7天,实验前暗适应36小时。实验A组的大鼠只光照。实验B组的大鼠光照6小时后在暗箱中喂养。实验a组的大鼠在暗适应后腹腔注射地塞米松再光照。实验b组的大鼠光照6小时后在暗箱中喂养,且每天应用地塞米松。经以上处理过的大鼠灌流固定,摘除眼球。光镜标本在常规脱水、透明、石蜡包埋切片后,行HE、TUNEL法染色。光镜观察。应用CIAS-1000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检测外核层面积和视细胞凋亡指数,所得数据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实验A组中,随着光照时间的增加,视网膜光损伤逐渐加重,视细胞凋亡逐渐增多,外核层面积逐渐减少。而在实验a组中,出现如实验A组的规律性变化,但应用地塞米松后,视网3膜光损伤程度减轻,发生视细胞凋亡的时间延迟3小时。两实验组定量检测结果作统计学分析表明,地塞米松对视网膜光损伤及视细胞凋亡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实验B组和实验b组的定量检测结果作统计学分析表明,地塞米松对视网膜光损伤及视细胞凋亡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结论:地塞米松对实验性大鼠视网膜光损伤及视细胞凋亡有较好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草药绒花红色素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中草药绒花红色素的提取方法及其稳定性,为开发利用天色色素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室温下,用酸性乙醇液浸泡新鲜绒花,过滤得色素提取液,然后对该色素的耐酸碱性、耐热性、耐光性、耐氧化还原性等理化性质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 该色素为水溶性食用色素,其耐光性较好,酸性介质,氧化剂,还原剂、常用食品添加剂对色素的色泽无不良影响。结论 该色素是一种可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医药等行业,且具有药用价值的天然植物色素。  相似文献   

17.
牛磺酸对大鼠视网膜光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牛磺酸对大鼠视网膜光损伤和视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所有大鼠被随机分为牛磺酸用药组、阳性对照组、正常对照组。通过持续光照射24h,形成视网膜光损伤模型。光照后3d,通过光镜观察视网膜组织病理学结构,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 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阳性对照组视网膜结构破坏严重,感光细胞内外节消失,外核层变薄,细胞核明显减少,而牛磺酸用药组无明显改变。牛磺酸治疗组视网膜细胞凋亡数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结论 牛磺酸对视网膜光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可能的机制是通过抑制视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葛根素(puerarin)对大鼠光损伤视网膜中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采用YZ20T眼科手术显微镜,距角膜距离为(150±3)mm照射右眼,照射时间为30 min,照度为(22 000±1 000)勒克斯建立急性光损伤模型。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尾静脉注射葛根素,空白组、模型组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给药7 d。7 d后取眼球,观察视网膜外核层组织形态学及检测外核层细胞数,通过免疫组化测定视网膜中NF-κB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视网膜外核层变薄,细胞减少,细胞排列较正常组稀疏,内外节排列紊乱,分界不清;低剂量组视网膜形态有改善。空白组视网膜外核层细胞浆中NF-κB阳性物质含量较多,模型组视网膜外核层细胞浆中NF-κB阳性物质含量较少。各用药组视网膜外核层细胞浆中NF-κB阳性物质有不同程度增加。结论:葛根素对手术显微镜导致的视网膜光损伤有修复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NF-κB的表达,从而拮抗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