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组织化学染色和放射免疫方法测定,研究25例脾虚证慢性胃病患者胃粘膜肠化生分型及胃粘膜与血浆环核苷酸含量测定,发现肠化生率,结肠型肠化生率和不完全性结肠型肠化生率在良性胃病与胃癌间,在脾气虚证与脾虚气滞证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0.001。提示 cAMP 量变可能是引起脾虚证、胃粘膜肠化生和胃癌的物质基础,不完全性结肠型肠化生可能是引起"肠型胃癌"的重要病理基础,临床上应高度警惕脾虚气滞证胃病伴有不完全性结肠型肠化生和血浆 cAMP 降低患者的癌变倾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动态观察51例慢性胃病脾虚证患者血浆环核苷酸、~3H-TdR 淋巴细胞转化和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的变化。cAMP 在脾虚证演化中起主导作用;cAMP 与 cGMP 并无互为消长的关系,阴阳学说的现代概念应建立在整体条件下神经体液调节的正负反馈基础上,而不能简单地把 cAMP 与 cGMP 作为这个学说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
脾虚、脾虚痰湿证血浆及胃粘膜胃肠激素水平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脾虚与脾虚痰湿证等不同证候状态下血浆,胃粘膜胃泌素(Gas),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表皮生长因子(EG),含量的变化及相互调节关系。方法 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患者血浆及胃粘膜Gas,CGRP,EGF含量。结果 脾虚证,脾虚痰湿证是由虚证向虚实夹杂证转变的两个证候状态,体内胃肠激素Gas,CGRP和EGF的调节表现为不同模式。使如脾虚痰湿证患者血浆Gas水平比脾虚证明显升高,脾虚湿热证患者胃粘膜Gas水平比脾虚证明显升高,脾虚痰湿证患者胃粘膜CGRP水平比脾虚证,脾虚湿热证明显升高等。结论 脾虚证,脾虚痰湿证患者血浆,胃粘膜胃肠激素的改变,反映了中医证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黄芪四君汤对脾虚证模型大鼠甲状腺激素及环核苷酸水平的影响,探讨该方防治脾虚证的作用机理。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脾虚模型组,黄芪四君汤组。采用大黄复制脾虚证动物模型,观察各组动物血清甲状腺素(T4)、三碘甲腺原氨酸(T3)、促甲状腺素(TSH)及血浆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脾虚模型组大鼠血清T3、T4含量下降(P<0.01),血浆cAMP含量及cAMP/cGMP比值均升高(P<0.01)。黄芪四君汤能提高实验性脾虚证大鼠T3、T4水平及脾脏指数、胸腺指数,降低cAMP含量及cAMP/cGMP比值。结论黄芪四君汤能改善脾虚证模型大鼠的脾虚症状,其作用机理与调节甲状腺激素及cAMP、cGM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脾虚与脾虚痰湿证等不同证候状态下血浆、胃粘膜胃泌素(Gas)、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表皮生长因子(EGF)含量的变化及相互调节关系。方法 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患者血浆及胃粘膜Gas、CGRP、EGF含量。结果 脾虚证、脾虚痰湿证是由虚证向虚实夹杂证转变的两个证候状态,体内胃肠激素Gas、CGRP和EGF的调节表现为不同模式。例如脾虚痰湿证患者血浆Gas水平比脾虚证明显升高,脾虚湿热证患者胃粘膜Gas水平比脾虚证明显升高,脾虚痰湿证患者胃粘膜CGRP水平比脾虚证、脾虚湿热证明显升高等。结论 脾虚证、脾虚痰湿证患者血浆、胃粘膜胃肠激素的改变,反映了中医证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81例脾虚证患者胃粘膜活检组织,电镜观察其植物神经终末超微结构的变化,对胆碱能终末内的乙酰胆碱(ACh)小泡进行了体视学定量分析,并通过放免方法测定患者血浆cAMP、cGMP含量,发现不同证型的脾虚患者之间有明显的差异;脾虚气滞型患者胆碱能神经终末中ACh小泡的数目显著多于脾胃气虚型(P<0.01);血浆cGMP含量明显高于脾胃气虚型和健康对照组(P<0.02),cAMP/cGMP比值则明显低于后两组(P<0.005~0.001)。本实验从超微结构水平研究了胃粘膜层胆碱能神经末的形态,提出了脾虚气滞型患者胆碱能神经偏亢的形态学依据。此外胃粘膜电镜活检可以作为观察胃肠植物神经功能状态的一个可靠的形态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对实验性脾虚证大鼠血清性激素和血浆环核苷酸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脾虚证的作用机理.方法: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10)每天用蒸馏水灌胃,上、下午各1次,每只2mL,连续20d;脾虚模型组(n=12)上午灌大黄煎剂,下午灌蒸馏水,每只2mL,连续20d;四君子汤组(n=10)上午灌大黄煎剂,下午灌四君子汤煎液,每只2mL,连续20d.给药结束后,观察各组动物血清中睾酮(T)、雌二醇(EP>2)及血浆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水平的变化.结果:脾虚模型组大鼠血清E:含量和EP>2/T比值比正常对照组升高(P<0.01),T含量降低(P<0.05);血浆cAMP含量及cAMP/cGMP比值均比正常对照组升高(P<0.01),cGMP含量则下降.四君子汤组EP>2含量、EP>2/T比值降低(P<0.05或(P<0.01)和cAMP含量、cAMP/cGMP比值降低(P<0.01),胸腺、肾脏脏器指数升高(P<0.05).结论:四君子汤能改善脾虚证大鼠的脾虚症状,其作用机理与调节性激素和环核苷酸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心钠素、环核苷酸水平与中医虚实证候的关系.方法:选择68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与20例健康人进行对照,测定血浆心钠素(ANF)、环核苷酸(cAMP、cGMP)水平,同时观察各虚证、血瘀证、水饮证患者血浆心钠素、环核苷酸水平的变化.结果:心衰患者随着心衰的加重血浆ANF与cGMP水平逐渐升高,cAMP/cGMP逐渐降低,cAMP则变化不大.这一特点在阳气虚弱组最突出,其次是阴阳两虚组、单纯气虚组,而气阴两虚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阳气虚弱组ANF与cGMP明显高于气阴两虚组.血瘀组血浆cAMP显著高于非血瘀组,水饮组血浆ANF显著高于非水饮组.结论:慢性心衰患者血浆ANF、cAMP、cGMP水平与中医证候存在一定关系,可作为辩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医脾虚证是以消化系统机能紊乱为主的一组症候群,它涉及多个系统,器官与组织的机能失调,可出现于不同的疾病过程中。如慢性肾炎、贫血、重症肌无力等,故用现代科学的方法研究和阐明中医脾虚的实质已成为许多学者致力的重要课题。近年来,脾虚证与胃粘膜肠上皮化生及血浆环核苷酸含量的关系已引起许多学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10.
强肌健力饮对肾阳虚证大鼠环核苷酸水平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强肌健力饮对肾阳虚证大鼠血浆环核苷酸水平的影响,探讨该方防治肾阳虚证的作用机理。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肾阳虚模型组,强肌健力饮低、中、高剂量组、右归丸组;采用氢化可的松致肾阳虚证大鼠模型,观察各组动物胸腺和肾上腺重量指数,以及血浆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和cAMP/cGMP比值的变化。结果:肾阳虚模型组大鼠血浆cAMP含量及cAMP/cGMP比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降低(P<0.01),cGMP含量则显著升高(P<0.01)。而强肌健力饮各剂量均能使cAMP含量和cAMP/cGMP比值升高及降低cGMP含量(P<0.01),又可使胸腺指数增大等作用。结论:强肌健力饮能够改善肾阳虚证大鼠的肾虚症状,其作用机理与调节cAMP、cGM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辽宁中医杂志》2013,(4):676-678
目的:运用循证医学方法,探讨进展期胃癌的证型分布规律,明确其主要证型。方法:统计近30余年国内公开报道的进展期胃癌辨证分型文献,总结、分析其中中医证型的构成比。结果:进展期胃癌常见中医证型是:脾胃虚损型、瘀毒内阻型、气血两亏型、肝胃不和型、胃热伤阴型。脾胃虚损是胃癌的最基本病机。结论:进展期胃癌证型统计结果对确立临床辨证分型标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寒性药物生石膏对大鼠胃粘膜屏障损伤的机制。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石膏灌胃组和生理盐水灌胃组。实验结束后利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胃黏膜血流量,测定动物的胃结合粘液、空腹胃液量和胃液酸度,并取各组动物的胃粘膜组织测定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结果:生石膏组与对照组比较,大鼠的胃黏膜血流量及胃结合粘液量明显减少,而空腹胃液量和胃液酸度均明显增加,且胃组织内NO和EGF含量明显减少;而生理盐水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生石膏伤胃与其破坏胃粘膜屏障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
采用幽门弹簧插入加高盐热糊复合方法复制大鼠胃癌前病变模型,观察三七对病变大鼠胃液分泌功能及胃粘膜保护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大鼠胃液分泌功能较正常大鼠明显减弱,胃粘膜血流量(GMBF)减少,氨基己糖含量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升高(P<0.01)。三七粉治疗12周,大鼠胃液分泌增多,GMBF增高,MDA含量降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氨基己糖含量增加不显著。提示三七能改善胃癌前病变大鼠的胃液分泌功能,增加GMBF、对抗氧自由基损伤可能是其作用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采用幽门弹簧插入加高盐热湖复合方法复制大鼠胃癌前病变模型,观察三七对病变大鼠胃液分泌功能有胃粘膜保护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大鼠胃液分泌能较正常大鼠明显减弱,胃粘膜血流量(GMBF)减少,氨基已糖含量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升高(P<0.01)。三七粉治疗12周,大鼠胃液分泌增多,GMBF增高,MDA含量降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氨基已糖含量增加不显著。提示三七能改善胃癌前病变大鼠的胃液分泌功能,增加GMBF、对抗氧自由基损伤可能是其作用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防风解热合剂健胃消食的药理作用,为扩大该药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胃液离心常规方法测定大鼠胃液量;采用滴定法测定大鼠胃液游离酸、总酸度;采用胃蛋白酶试剂盒测定大鼠胃液上清中胃蛋白酶活性;测定墨汁推进率以观察小鼠肠蠕动能力;采用比色法测定甲基橙残留率以观察小鼠胃排空能力。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防风解热合剂高剂量组可显著升高大鼠胃中总酸水平、胃蛋白酶活性(P<0.01),对胃液量、游离酸的作用不明显(P>0.05);显著增加小鼠墨汁推进率(P<0.01);显著降低小鼠胃甲基橙残留率(P<0.01)。防风解热合剂中、低剂量组可显著升高小鼠墨汁推进率(P<0.05),对大鼠胃液量、游离酸、总酸、胃蛋白酶活性及小鼠胃甲基橙残留率的作用均不明显(P>0.05)。结论防风解热合剂能够促进消化和胃排空,具有一定的健胃消食的作用,为临床防治支气管炎并发消化不良症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丹麦是一个面积4.5万平方公里,人口500多万的多岛小国。由于受到国际“针灸热”的影响,该国于70年代初开展了针灸临床与研究,现简述如下。 1 一般概况 丹麦针灸医生受独联体针灸流派的影响,较倾向于巴甫洛夫的针刺反射疗法。其政府规定用针刺疗法的医生原则上需正规西医院校毕业且工作1~2年,有一定临床经验的医生。同时也规定未获注册医师资格而受过特殊专业训练者也可以申请登记行医,但其行医范围受到法律限制。1981年丹麦高级法院裁定针灸是一种外科手术,就更加强调了针灸医生必须受过正规的医学教育和针灸培训后,方可行医工作。 …  相似文献   

17.
谷神冲剂对胃泌酸功能及癌胚抗原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中药谷神冲剂是我院研制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药物。今观察其对胃泌酸功能及癌胚的的影响。方法:用五肽胃泌素法检测谷神部剂治疗萎缩性胃炎前后胃泌酸功能变化情况,用单克隆抗体试剂检测其胃液癌胚抗原(CEA)、蛋白质(PQA)含量。结果:用谷神冲剂治疗后胃泌酸功能明显得到恢复,正常酸者明显增加,差别显著(P均〈0.01),与维酶素组对照,其治愈率、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均〈0.01),县CEA、PQA  相似文献   

18.
通过检索、归纳、总结近10年有关文献,从中医证型的胃镜像,胃黏膜慢性炎症、萎缩、肠上皮化生与中医证型的关系,胃黏膜病理演变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Hp感染与中医证型的关系4个方面对胃病胃镜像、胃黏膜病理改变及Hp感染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PCNA P53基因突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癌患者增殖细胞核抗原、抑癌基因P53基因突变情况,以探讨Hp可能的致癌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CNA蛋白表达情况,PCR/SSCP方法观察P53基因第5~8外显子突变情况,快速尿素酶法和HE染色检测Hp感染情况。结果 胃癌组Hp感染21例(21/30,70%)。从浅表性胃炎到胃癌PCNA指数呈递增趋势,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 < 0.05)。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组中Hp阳性患者与Hp阴性者的PCNA LI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 0.05),其余各组间Hp 阳性和Hp 阴性病例间的PCNA LI无显著性差异(P > 0.05)。异型增生P53基因第8外显子突变1例(1/30,3.33%),为Hp阳性者。胃癌组织P53第5~8 外显子突变17 例(17/30、56.67%),Hp 阳性胃癌组的突变率与Hp 阴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 Hp感染者具有更多肿瘤生物学行为,可以引起PCNA蛋白表达增强、抑癌基因P53突变,Hp可能为促癌剂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胃癌中医证型与胃癌转移相关基因E-cadherin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大志  许玲  何金  魏品康 《中医杂志》2005,46(8):614-616
目的:从基因蛋白表达上探索胃癌患者中医证的本质.方法:将收集到的术前胃癌患者病例资料按中医辨证分型标准确定其证型归属;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术后胃癌肿瘤标本中E-cadherin基因蛋白表达情况.结果:E-cadherin在100例胃癌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0%,证型间表达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示,痰湿凝结型、气血双亏型与脾胃虚寒型之间无明显差异,表达较高;瘀毒内阻型与肝胃不和型无明显差异,表达较低.结论:瘀毒内阻型与肝胃不和型胃癌患者的E-cadherin表达偏低,此两种证型肿瘤转移形成的途径可能与E-cadherin,即与肿瘤细胞间同质性黏附力降低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