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诊断肺动脉栓塞(PE)中的价值。方法10例临床怀疑PE患者行16层螺旋CT平扫及肺动脉造影检查,并行轴面、多平面重建(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II)。结果10例患者经MSCTA检查后8例确诊为PE,8例PE患者中发现34支肺段以上肺动脉发生PE,CT直接征象:充盈缺损(中心性和偏心性)、附壁血栓及完全性阻塞;间接征象:"马赛克"征、胸膜下梗死灶、肺动脉高压、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其中MPR和MIP对栓子显示满意。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是诊断肺PE的一种无创伤的有效检查方法,可代替肺动脉造影,可能成为诊断PE的首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64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对肺动脉栓塞患者临床诊断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本文为回顾性总结性的研究,随机选取64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诊断为肺动脉栓塞的患者5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显示采用64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的成像可以清楚的显示肺动脉栓塞患者肺动脉血栓的大小、位置及分布范围。50例患者中扫描显示累及肺动脉的栓塞共678支,由造影直接征象主要分为中心型78支、偏心型208支、闭塞型139支、附壁环型253支。间接征象的造影主要显示为肺动脉高压,肺纹理出现稀疏,胸腔出现积液和形成肺梗死灶等症状。结论:64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快速、图像清晰准确,并且具有三维重建等优点,是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快速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代自伦 《贵阳医学院学报》2014,39(1):115-116,119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术在临床诊断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拟诊肺栓塞的39例患者行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及后重建技术,后重建方法选择多平面重建(MPR),并进行统计观察.结果:39例均能显示肺栓塞的部位、范围、局部管腔狭窄程度,病变累及肺动脉主干、肺段及肺亚段分支;肺动脉管腔完全闭塞7例,中央型11例,偏心型和附壁型患者共21例.结论: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能够可靠地显示急性肺栓塞,是一种无创、安全、快速、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陈云银 《西部医学》2012,24(4):751-753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MSCTPA)对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16层螺旋CT对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的33例患者进行MSCTPA,采用容积显示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法MPR及曲面重建CPR等重建技术。结果 16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可充分显示肺动脉血栓的大小、分布、范围。直接征象为部分性充盈缺损、附壁性充盈缺损、中心性充盈缺损即轨道征和完全阻塞;间接征象为局限性肺纹理稀疏、肺动脉高压、右心扩大、胸腔积液和肺梗死。结论多层螺旋CT是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安全、无创、快捷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对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院疑诊为肺栓塞的26例患者行16层螺旋C T肺动脉造影检查及后重建技术,观察患者肺动脉的影像学表现.结果26例患者共发现栓子163个,受累肺动脉58支,其中肺动脉主干2支,左/右肺动脉14支,叶动脉21支,肺段动脉13支,肺亚段动脉8支.直接征象:中心型30支(51.72%),偏心型14支(24.14%),附壁型5支(8.62%),闭塞型9支(15.52%).间接征象:血管纹理稀疏,“马赛克征”3例;肺实变,楔形或条状实变影5例;肺动脉高压5例;胸腔积液7例;心包积液2例.结论16层螺旋CT是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一种快速、安全、无创的检查方法,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经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诊断为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分析比较非危重(33例)和危重(46例)患者CT肺血管造影表现以及CT检测结果。结果:79例肺栓塞患者多层螺旋CT影像学图像显示4 378支肺动脉中有833支(19.0%)肺动脉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栓塞;肺动脉栓塞患者直接征象主要为中心型、锐角附壁型、钝角附壁血栓型以及完全阻塞型充盈缺损,间接征象主要为肺动脉高压、脑梗死以及胸膜增厚和积液;病情危重患者其CT肺动脉阻塞指数以及中央肺动脉受累率均明显高于病情非危重患者(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诊断肺动脉栓塞方面具有无创、简便、快捷且安全等特点,对评价肺动脉患者病变严重程度上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单层及多层螺旋CT对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42例病人中有23例采用单层螺旋CT检查,扫描范围从主动脉弓水平至隔顶,19例经16层螺旋CT检查,采用造影剂示踪技术及自动触发扫描,行图像三维重建处理,对5例可疑下肢静脉血栓病人在完成胸部扫描后延迟170 s行下肢扫描.结果:采用单层螺旋CT扫描的23例共显示肺动脉426支,栓塞的肺动脉52支,占12.2%,采用16层螺旋CT检查的19例共显示肺动脉1 429支,栓塞的肺动脉501支,占35.1%,两种机型检查对肺动脉主干及左右肺动脉栓塞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肺叶、肺段及亚段肺动脉栓塞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例同时行下肢静脉检查的病人发现1例右髂外静脉血栓,1例左股静脉血栓.肺动脉栓塞的直接征象为管腔狭窄、阻塞、分支减少及血管腔内的低密度充盈缺损,间接征象为肺梗死灶形成、胸腔积液、肺炎、肺不张、肺动脉增宽、心包积液等.结论:多层螺旋CT具有良好的空间分辨率,能清楚的显示肺动脉的解剖,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远高于单层螺旋CT,可完全替代有创性的肺动脉造影而成为临床上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急性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急性肺动脉栓塞8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MSCT)检查,以临床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估MSCT诊断准确率,并详细记录患者栓塞部位、CT征象等诊断结果。结果 MSCT诊断准确率95.00%(76/80)与金标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6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中,MSCT诊断有7例为单发,69例为多发;栓塞动脉有236支,其中肺段动脉85支,肺叶动脉39例,亚段肺动脉104支,肺动脉干及左右肺动脉8支;所有患者直接征象均为肺动脉腔内完全充盈缺损或者部分充盈缺损,间接征象有肺动脉梗死13例,胸腔积液16例,少血征9例,部分患者同时包含2种或者2种以上征象。结论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急性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可有效诊断患者肺动脉栓塞情况,为急性肺动脉栓塞早期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CTPA)在肺动脉栓塞(P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两种型号螺旋CT机对临床拟诊肺动脉栓塞的39例患者进行检查。以不同层厚进行胸部增强螺旋扫描并行平面重建(MPR),对重建的图像进行比较。结果多层螺旋CT诊断肺动脉栓塞32例。对于主肺动脉及肺叶动脉栓塞,3种图像检出结果一致,对于肺段以下动脉栓塞的显示,层厚1mm优于3mm,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观察病变的范围和程度围,而且检查及时、方便、无创,便于复查对比。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肺动脉血管栓塞诊断中采用多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120例患者经心电图和核素肺灌注扫描、通气显像等进行检查,确诊患者为肺动脉血管栓塞患者,同时对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4例肺栓塞直接征象,2例左肺动脉栓塞,为部分阻塞;2例右房栓塞发现,栓子附着在患者右房侧壁,并跟随心脏搏动而进行轻微的摆动。肺栓塞间接征像:82例为右房右室出现扩大,室间隔向左室移位,同时右室/左室的比值增大;38例患者的右房右室内径在正常范围之内。PE增强CT表现:76例患者为三尖瓣反流。结论:对肺动脉血管栓塞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进行检查,能够有效地对疑似等患者进行明确诊断,简单、方便、没有创伤、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肺血管造影(MSCTPA)对肺动脉栓塞(PE)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1例经SCTPA诊断为肺动脉栓塞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血栓累及的部位、表现形式及其它改变。结果21例患者累及251支肺动脉,CT征象为肺动脉内不同程度的充盈缺损,包括中心型充盈缺损、完全型充盈缺损、偏心型充盈缺损、附壁型充盈缺损4种类型。结论多层螺旋血管造影诊断PE简便、无创、准确性高,是PE的可靠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MSCTPA)在肺动脉栓塞(PE)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PE患者的MSCTPA的临床表现。结果17例PE共检出亚段以上肺动脉栓塞85支。直接征象为栓子形成的各种充盈缺损。间接征象包括局限性肺纹理稀疏,肺内实变影,胸膜腔积液,肺动脉扩张,支气管动脉扩张,右心增大。结论MSCTPA能清楚地显示PE的直接及间接征象,是正确诊断PE且具有安全、快捷、无创的首选诊断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肺栓塞(P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经我院初步诊断为PE的患者43例行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MscTPA)检查,将所获原始图片传输至工作站进行图片后处理,重建的方法分别为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结果29例患者发现PE,病灶部位位于两侧21例,位于右侧5例,位于左侧3例。病变共累及324支肺动脉,其中肺动脉干7支,左、右肺动脉26支,叶动脉68支,段动脉178支,亚段动脉45支。直接征象为充盈缺损和血管截断征,间接征象为肺梗死、胸腔积液、肺动脉高压等。结论MSCTPA在PE的诊断中能清楚地显示PE的特点和受累部位,具有无创、安全和方便的特点,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A对肺栓塞(PE)血管造影的价值及肺栓塞形态与分布。资料与方法 37例肺动脉栓塞(简称肺栓塞)患者行血管造影(CTA),CT后处理采用平面重建(MPR)、最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根据血栓在肺动脉内形态分型。同时观察血栓分布情况。结果肺动脉内示低密度充盈缺损,其形态为:中央型25例,附壁型4例,闭塞型8例。分布于肺动脉干4例,左右肺动脉6例,肺叶动脉13例,段动脉10例,亚段动脉6例。三种后处理技术综合运用,可以明确PE诊断,其中MPR价值最高。结论 16层螺旋CTA对肺栓塞的诊断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同时可清楚地显示PE的解剖位置及形态,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MSCTPA)在肺动脉栓塞中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临床疑诊肺动脉栓塞的患者行MSCTPA检查,采用VR、MIP、MPR等多种后处理方法,分析所获得的影像资料,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患者中,经临床随访确诊肺栓塞26例;运用MSCTPA检出26例累及195支肺动脉,其中肺动脉主干0支,左、右肺动脉主干15支,叶肺动脉52支,肺段动脉82支,亚肺段动脉46支。195支肺动脉病变中表现为中心性充盈缺损为68支,占34.87%;偏心性充盈缺损为49支,占25.13%;混合型37支,占18.97%;完全梗阻性充盈缺损为41支,占21.03%。漏诊0例,误诊0例,诊断准确率达到100%。MSCTPA能全面地显示栓子的形态、位置、范围。结论:MSCTPA能准确的显示肺动脉栓塞及相关病变的影像表现,可成为肺动脉栓塞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动脉栓塞(PE)的螺旋CT血管造影(CTA)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2例临床疑为PE的患者行螺旋CT血管造影,其中8例在溶栓治疗后进行复查。结果:22例患者累及62处肺动脉及其分支。PE的CT直接征象为:血管腔内充盈缺损,包括部分充盈缺损、附壁充盈缺损、完全阻塞及中心性充盈缺损(轨道征)。其中轨道征提示急性PE,其余3种提示亚急性、慢性PE的征象,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PE的间接征象为:肺动脉高压、肺梗塞灶及右心室增大。结论:螺旋CT血管造影是一种快速、有效、无创伤性检查肺栓塞的方法,对指导临床正确诊断及治疗后随访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对急诊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诊断应用与价值。方法收集72例行多层螺旋CT或MRI检查的肺动脉栓塞患者的病历与影像学资料,行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的患者为CT组(n=48),行常规MRI血管造影的患者为MRI组(n=24),分析两组的影像学资料,比较图像显示及诊断情况,并分析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的特点。结果与MRI组相比,CT组诊断准确性91.67%、敏感性70.83%、图像质量等级评分显著较高,扫描时间明显较短(P0.05);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包括急性栓塞和慢性栓塞,栓塞部位以双侧居多;病变范围包括左右肺动脉远端、肺叶动脉、肺段以下动脉等;直接征象为肺动脉或分支内充盈缺损;间接征象表现为马赛克征、局限性肺纹理纤细或稀疏、肺动脉高压或扩张、胸腔或心包积液、部分肺段渗出或梗死。结论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在急诊肺动脉栓塞诊断中具有准确性、敏感性高,图像质量好等优点,且影像征象明显,对急诊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诊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第2代双源CT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扫描(Flash模式)肺动脉成像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行双源CT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扫描肺动脉成像并诊断肺栓塞患者的影像资料,总结肺栓塞的直接、间接征象及分型。结果19例肺栓塞共显示肺动脉1614支,发现栓子381支,栓塞发生率为23.6%。381支栓子中累及肺动脉主干1支,左右肺动脉干7支,叶肺动脉16支,段肺动脉83支,亚段肺动脉274支。直接征象为肺动脉管腔内的充盈缺损,其中中心型113支(占29.7%),偏心型24支(占6.3%),混合型8支(占2.1%),闭塞型236支(占61.9%)。间接征象包括马赛克征1例,肺梗死2例,肺动脉高压1例,胸腔积液7例。结论双源CT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扫描肺动脉成像简单、快捷、安全、无创,可清晰显示肺动脉栓子,对诊断肺栓塞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沈栋 《实用医技杂志》2009,16(9):684-685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在诊断和治疗肺动脉栓塞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经螺旋CT检查确诊的肺动脉栓塞患者。均使用西门子SOMATOMSPIRIT多层螺旋CT行平扫及增强容积扫描。观察血栓累及的部位、程度及范围,并对部分溶栓治疗后患者进行螺旋CT复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35例肺动脉栓塞累及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共187支,主干2支;左右肺动脉主干及分支均累及96支,仪肺动脉分支累及89支;增强后肺动脉栓塞的直接征象为不同程度的肺动脉主干及分支的充盈缺损,有4种表现形式:部分充盈缺损67支,完全闭塞47支,附壁充盈缺损38支,轨道征35支。间接征象表现为肺灌注期马赛克征6例,肺梗死灶8例,肺动脉高压4例,胸腔积液27例。16例溶栓治疗后患者复查见肺动脉主干及分支栓子部分和完全吸收。结论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是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快速、有效、无创伤的诊断方法,在栓塞的定性和定量诊断及临床治疗后观察上,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