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及脐内侧襞覆盖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加脐内侧襞覆盖疝环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65例,在腹腔镜监视下,完成疝囊高位结扎的同时,疝穿刺针穿过脐内侧襞下方,使其覆盖内环口处。结果:65例均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0~40min,平均18min,术后无腹痛、阴囊血肿等并发症。住院1~2天,术后随访3~15个月无复发。结论:应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及脐内侧襞覆盖疝内环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可行,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2.
《陕西医学杂志》2015,(8):1037-1038
目的:通过与传统开放术式比较,探讨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加自体组织(脐内侧襞)覆盖内环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4年10月间行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联合脐内侧襞覆盖内环口治疗的小儿腹股沟疝患儿82例的临床资料,将其与同期行经腹股沟区疝囊高位结扎(传统手术)的患儿75例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儿的术后复发率,术后并发症以及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试验组患儿并不留有术后瘢痕。试验组患儿的发热率、阴囊肿胀发生率和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它如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联合脐内侧襞覆盖内环口治疗的小儿腹股沟疝临床效果良好,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治疗复发性年长儿小儿斜疝68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忠  徐为军  朱兵 《西部医学》2009,21(1):99-100
目的采用微型腹腔镜下行疝囊高位结扎及脐正中襞覆盖内环口治疗复发性和年长儿小儿斜疝在临床上应用。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07年12月病例68例,其中年龄10—12岁45例,23例为复发疝应用微型腹腔镜下行疝囊高位结扎及脐正中襞覆盖内环口方法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均在腹腔镜下行疝囊高位结扎及脐正中襞覆盖内环口术,治愈率100%。术后恢复良好,无腹腔感染,无阴囊血肿。全部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3—20个月,无复发。结论微型腹腔镜下行癌囊高位结扎及脐正中襞覆盖内环口治疗复发性和年长儿小儿斜驰具有损伤小,恢复快,手术时间短,复发率低等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脐内侧襞在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本院完成腹腔镜镜下疝囊高位结扎联合脐内侧襞修补的腹股沟疝患儿153例为A组,同期行腹腔镜下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疝137例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与B组比较,A组术后复发率明显降低(P0.05),但手术时间略长(P0.05);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加用脐内侧襞覆盖内环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符合生理解剖,未增加不适感,可明显降低术后复发率,尤其适用于巨大小儿斜疝及大龄斜疝患儿,拓宽了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指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结合脐正中襞覆盖内环口治疗婴幼儿复发性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3例复发性腹股沟斜疝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结合脐正中襞覆盖内环口治疗,评价近期疗效。患者术后随访至2016年10月,记录复发情况。结果 33例患儿均于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19.7±2.8)min;术中无1例患者出血及肠管损伤;术后住院时间为(3.1±0.9)d;术后无1例发生阴囊血肿、腹腔感染一级肠粘连等并发症,且近期痊愈率为100%;随访(28.9±4.2)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结合脐正中襞覆盖疝内环口是治疗婴幼儿复发性腹股沟斜疝安全可行的方法,可有效避免复发。  相似文献   

6.
小儿腹股沟疝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  周旭坤 《农垦医学》2010,32(4):356-359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因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而被越来越多的患儿家长所接受。然而,与传统开刀手术比较,腹腔镜手术在降低疝复发率无明显改善。近年国内部分学者采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加自体组织覆盖内环口的方法治疗小儿疝,既充分展示了腹腔镜微创技术的优势亦明显降低了疝的复发率。本文简要综述小儿腹股沟疝的治疗方法及新手术方式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联合覆盖腹膜皱襞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76例小儿腹股沟斜疝,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联合相邻的腹膜皱襞(脐内侧襞或脐正中襞)覆盖腹股沟管后壁及内环口治疗.结果:单侧手术时间(6-25)分钟,平均12分钟;双侧手术时间(13-35)分钟,平均20分钟.住院时间(2-4)...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内环口缩窄方式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12年6月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内环口缩窄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265例.结果 265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3~40 min,平均17 min.无睾丸肿胀、无血肿及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发生,随访6~ 48个月,除2例出现线结反应、1例出现鞘膜积液外,无复发病例.结论 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内环口缩窄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在进行疝囊高位结扎时对内环口进行缩窄,加强了腹股沟管,降低了术后复发的可能,手术创伤小、愈合快,操作简单,疗效确切等优点,术中同时可以检查、发现和治疗对侧存在的隐匿性疝.  相似文献   

9.
微型腹腔镜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改良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改良对小儿腹股沟疝更加微创、简易、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利用微型腹腔镜的监视下,刺入带缝合线的Endoclose针,穿过同侧脐内襞下方,将其拉至覆盖疝内环口处固定,使脐内侧襞覆盖同侧疝内环口.结果:治疗32例,37个疝内环口.病儿年龄15月龄至11岁.术后复查4~16月,无术后复发及其它不适.结论:腹腔镜下采用脐内侧襞覆盖内环口的方法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是一种有效、操作简易、手术风险更小的微创外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冷观强   《中国医学工程》2012,(9):128-129
目的评价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2年03月实施微型腹腔镜小儿腹股沟疝囊高位结扎术的8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随访时间2年。结果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术中出血少。一侧平均手术时间12min,两侧平均手术时间20min,术中发现对侧隐匿性疝8例(10%),术后复发1例(1.25%)。住院3-4d,目前尚无并发症病例。结论应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疝内环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是安全可行的,且创伤小,操作简单,操作时间短,不易复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可以发现并处理对侧隐匿性疝,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探讨小儿腹股沟疝治疗最有效的方法。手术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基本方法,以传统开腹切口进行腹股沟疝修补术。近10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技术亦日趋成熟,产生了各种手术方法[1]。然而,腹腔镜手术在降低疝复发率与开腹手术无明显区别,而且对其禁忌证的突破及并发症的预防尚待进一步研究。近年国内部分学者采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加自体组织覆盖内环口的方法治疗小儿疝,既充分展示了腹腔镜微创技术的优势,亦明显降低了疝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一孔法腹腔镜内环口结扎术(即疝囊或鞘突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及鞘膜积液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60侧)一孔法腹腔镜内环口结扎术治疗小儿斜疝和鞘膜积液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脐上一孔法5 mm 微型腹腔镜采用雪撬针、疝气钳辅以注射器针头行内环口疝囊及鞘突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斜疝30例(40侧),鞘膜积液18例(20侧).48例手术均获成功,术中发现对侧隐形疝6例,交通性鞘膜积液9例,单侧平均手术时间12 min,双侧平均手术时间18 min,术后平均3 d出院,无并发症,随访6~12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 一孔法腹腔镜内环口结扎法治疗小儿疝及鞘膜积液安全、有效,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无创方法 ". 方法 2007年2月-2009年3月我院采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32例.经脐孔置入150腹腔镜,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点上方1cm穿孔作操作孔,于患侧内环口体表投影处用自制穿刺针穿入腹壁至腹膜外层,围绕内环口于腹膜外层完成荷包缝合,缝线拉出体外打结. 结果 3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5-50分钟,平均31分钟,术后住院1-4天.戳口网膜组织脱出1例,无出血及阴囊血肿等并发症.其中25例随访1-18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并能同时发现对侧隐匿疝.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脐侧襞韧带在腹腔镜下行腹股沟疝修补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4例年龄15~30岁,病程不超过1年,外环口直径小于2 cm的腹股沟疝志愿患者,在腹腔镜下手术,先行内环口高位结扎,后用自体脐侧韧带修补同侧腹股沟疝.术后随访3个月至4年.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无明显并发症,随访期间无1例复发.结论:应用脐侧襞韧带在腹腔镜下作疝修补术,对发病时间短、外环口直径小于2 cm的腹股沟疝患者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下行成人腹股沟疝未闭内环的高位结扎后,另行腹股沟小切口行疝修补的可行性与优越性。方法自2005年1月 ̄2006年6月在腹腔镜下先行未闭疝囊高位结扎再做腹股沟小切口行疝修补术(其中嵌顿疝2例、复发疝2例、双侧疝3例)。结果20例手术均成功,平均手术时间40min,术中无并发症,住院3d ̄5d,平均4d。结论腹腔镜下行成人腹股沟疝未闭内环口高位结扎,再做腹股沟小切口行疝修补术,由于疝囊高位结扎确切,腹股沟不分离疝囊,患者创伤小,康复快,住院时间短,不易复发,无肠粘连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腹腔镜术与传统手术在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优点及疗效. 方法:326例腹股沟斜疝患儿按抽签方式,分为腹腔镜术治疗组和传统手术组各163例.腹腔镜组术治疗行腹腔内环口疝囊结扎术;传统手术组行腹股沟部切开疝囊高位结扎.结果:2组术程顺利,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组手术时间约为20~40 min平均30 min.无中转手术病例.术中发现并处理对侧隐性内环口未闭36例.近期并发症2 例,161 例痊愈,复发1 例;传统手术组手术时间为25~40 min平均31 min.近期并发症13例,158例痊愈,复发11例.结论:腹腔镜下内环口结扎术治疗小儿斜疝,具有切口小,损伤小,疼痛轻,操作简单,手术安全、疗效可靠,恢复快,术后复发率低,是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张良  杨健  张文元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0):157-158
目的探讨在微型腹腔镜辅助下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12例小儿腹股沟斜疝在微型腹腔镜辅助下行提插式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手术方法、临床效果,结合文献讨论手术操作要点及手术适应证。结果平均住院时间2.5d,切口无需缝合,无切口感染,无复发。结论微型腹腔镜辅助下的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操作简单、损伤小、术后恢复快、体表瘢痕小、疗效确实可靠,值得推广。内环口直径2cm、内环过于松弛的巨大疝和复发疝需加行加强腹股沟管后壁及内环的修补术。  相似文献   

18.
孙传成  王亮  苏义林  徐兵  汪芹 《安徽医学》2020,41(9):1074-1076
目的 探讨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后复发原因及再手术对策。方法 收集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 183例行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的腹股沟斜疝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18例术后复发,观察18例复发患儿初次手术时斜疝的位置及类型,疝环直径,术后平均复发时间,再次手术时疝气位置及类型,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分析此18例患儿术后复发原因及再手术方法。结果 18例患儿术后复发,复发率为0.8%。术后复发原因:疝囊未做到确切高位结扎,疝环直径偏大,疝囊结扎线脱落,术后腹内压过大(如术后哭闹、剧烈运动等)。再手术患儿中15例行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2例另行脐正中襞修补术,1例另行外环口缝合缩窄术。所有患儿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均无复发。结论 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复发性腹股沟斜疝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对于部分疝环偏大患儿,可另行脐正中襞修补术及外环口缝合缩窄术,术后随访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周荣军 《中外医疗》2011,30(35):50-50
目的分析探讨经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至2010年来我院诊治的8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进行经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并与60例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患儿术后进行比较。结果本组报告80例患儿平均手术时间15min,平均住院时间3d,其中有2例术后复发,无一例感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而60例经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患儿平均手术时间20min,平均住院时间4d,其中有4例术后复发。2组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因其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在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较传统开刀疝囊高位结扎方法有明显的优势,已被越来越广范的应用到小儿外科领域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并发症的预防手段.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4月~2011年2月行腹腔镜治疗218例小儿斜疝临床资料.结果:218例小儿斜疝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疝内环口高位结扎术,每侧手术时间8~15 min,平均8min,术后1~2 d出院.术中1例内环口与大网膜粘连严重,中转开放手术,无阴囊血肿.术中探查发现对侧隐匿性疝41例,一并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回访6~18个月,术后无复发.结论:腹腔镜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有效手段,但需要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细致的手术操作才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