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盆腔MRI检查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盆腔MRI检查方法对正常盆腔结构和病灶显示及性质判断的作用,对170例盆腔MRI检查者,采用Philips Gyroscan T5-Ⅱ型超导磁共振仪,磁场强度为0.5Tesla;线圈选用体部包裹线圈(BWA);脉冲序列为TSE(T1WI+T2WI);必要时行增强扫描和脂肪抑制序列。结果表明,TSE脉冲序列成像,减少了运动性伪影;T1WI图像显示盆腔结构较为清晰,而T2WI图像显示病灶较为敏感。脂肪抑制成像及增强扫描给病变的定位、定性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提示合理的参数选择,是获得高质量盆腔MR图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RI成像技术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行前列腺MRI检查的患者169例。采用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常规MRI检查应用盆腔相控阵线圈,行轴位、矢状位、冠状位T2WI和T1WI常规扫描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应用盆腔相控阵线圈检查前列腺可以获得清晰的图像,其中诊断前列腺增生116例,前列腺癌45例,未见明显异常8例。结论MRI是诊断前列腺疾病较理想的检查方法,合理选用扫描序列、参数是扫描成功的要素,也是获得高质量图像的关键。MRI动态增强及脂肪抑制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前列腺疾病的诊断准确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磁共振成像系统应用自主研发小动物专用磁共振显微线圈在啮齿小动物实验研究中的价值。方法采用Siemens Avanto 1.5T超导临床磁共振成像扫描仪和25mm实验动物专用磁共振显微线圈,分别进行基因敲除小鼠脑TSE序列T2WI解剖结构成像、裸鼠皮下种植人型结肠肿瘤模型TSE序列T1WI和T2WI横断位扫描、水分子弥散加权成像和造影剂动态增强扫描(DCE)和肥胖小鼠模型肝内脂肪化学位移成像检测及腹部脂肪波谱分析。结果基因敲除小鼠脑T2WI图像高分辨清晰显示脑皮层厚度、皮髓质分界及丘脑和脑室结构;裸鼠皮下种植人型结肠肿瘤模型清晰显示其肿瘤组织解剖结构和信号、水分子弥散影像,同时通过DCE扫描可获取肿瘤血管的通透性检测指标;肥胖小鼠模型化学位移成像显示肝内脂肪浸润,而且波谱可定量分析腹部脂肪。结论临床1.5T超导磁共振成像扫描仪结合25mm实验小动物专用显微线圈可清晰地显示小鼠脑部、裸鼠皮下肿瘤模型肿瘤解剖组织结构,而且还可进行分子、功能成像和脂肪的检测和波谱定量分析,为基础实验提供准确可靠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4.
磁共振全脊柱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全脊柱MR特殊扫描成像技术和全脊柱MRI的临床应用.方法:搜集37例全脊柱扫描图像,进行MRI图像的回顾分析.MRI机为PHILIPS公司Intera 1.5T Nova超导型磁共振机,使用相控阵脊柱线圈,选用Total Spine序列矢状面T1W/TSE/MT、T2W/TSE/MT成像.结果:图像清晰、病变显示较好29例,图像、病变显示一般6例,图像、病灶显示较差2例.结论:全脊柱磁共振成像特殊技术,能显示全段脊柱、脊髓影像,对多发病变的搜寻及其病变的准确定位和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外伤后骨挫伤的诊断价值。方法急性外伤性膝关节骨挫伤病例42例,X线平片检查均为阴性结果。均于外伤后5d内使用东芝TOSHIBAExcelART1.5T超导磁共振机,膝关节四通道正交线圈,分别进行10°~15°斜矢状面扫描及冠状面T2WI、T1WI及T2WI脂肪抑制序列扫描。结果42例中,单发骨挫伤22例,多发骨挫伤20例。16例合并韧带损伤,39例有膝关节腔积液,合并隐匿性骨折4例。MRI共显示108处病灶,其MRI表现为斑片状、地图状异常信号,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边界模糊,T2WI脂肪抑制序列呈高信号,边界清。出现MRI对吻征表现者6例。4例隐匿性骨折病例可见T2WI脂肪抑制序列中清晰锐利的细线状高信号,达关节下软骨面。结论MRI对于膝关节外伤后骨挫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场磁共振成像( MRI)在肛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35例肛瘘患者行盆腔MR平扫检查,扫描序列包括轴位T1WI、T2WI及T2WI脂肪抑制序列,矢状面及冠状面T2WI抑脂序列。分析肛瘘的MRI表现,评价瘘管与内外括约肌的关系,比较内、外口的显示率,并将诊断结果与手术进行对照。结果33例肛瘘MR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一致;T2 WI及T2 WI脂肪抑制序列图像上,瘘管及肛周脓肿表现为高信号,于T1 WI表现为条状略低信号,以抑脂像病灶显示最佳;脓肿在DWI上呈高信号。瘘口及瘘管MRI与手术符合率分别为94.9%及92.5%。结论应用高场MRI能准确定位肛瘘的内口、瘘管的走向及其与肛管直肠括约肌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胰腺癌患者的MRI影像表现.结果: 18例胰腺癌患者中,脂肪抑制T1WI呈低信号17例,等信号1例;T2WI呈略高信号15例,等信号3例.增强扫描,动脉期所有病灶均表现为不强化或强化不明显低信号;磁共振胆胰管成像显示胆总管扩张14例,胰管扩张17例.结论: MRI扫描对胰腺癌的检出和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RI(核磁共振成像)在脊柱血管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脊柱血管瘤患者的MRI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行常规TSE序列T1WI、T2WI以及T2WI/STIR压脂的矢状面扫描和横断面扫描,其中17例患者行轴位T1WI压脂增强扫描和矢状位T1WI压脂增强扫描。结果:总检查出腰椎11例(47.8%)、胸椎受累7例(30.4%)、颈椎5例(21.7%),包括5例多发性肿瘤,总发现病灶的有31个;T1WI低信号/T2WI等信号6例, 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8例, T1WI等信号/T2WI高信号5例。结论:MRI不仅可以对脊柱血管瘤的组织学类型进行良好的推测,还能够对脊柱血管瘤的活动性以及潜在侵袭性进行有效评价,显示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低场MRI多序列、多方位成像及增强扫描在脑膜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经低场MRI诊断的脑膜瘤1 8例,分析其不同序列图像特征. 结果T1WI以等信号为主18例.T2WI以等信号为主5例,高或稍高信号10例.水抑制扫描序列以高或略高信号为主15例,其余表现略有差异;增强扫描病灶均有显著强化或稍欠均匀强化,10例伴明显脑膜尾征.结论 低场MRI多序列,尤其水抑制扫描及增强扫描在脑膜瘤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骨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骨梗死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重点分析MRI表现。结果15例骨梗死患者共发现29个病灶,单发病灶6例,两个及以上病灶9例,胫骨上段及股骨下段为其好发部位,22个病灶呈典型“地图样”改变,即MRI平扫T1WI病灶周围见地图样低信号边线,中央呈高信号,脂肪抑制T2WI病灶周围见锯齿状迂曲环形高信号边线,中央呈低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周同边线明显强化;3个病灶呈不规则斑片状异常信号,T1WI呈高低混杂信号,脂肪抑制T1WI呈混杂高信号,边界欠清,增强扫描呈斑片状不均匀强化;4个病灶T1WI和T2WI均呈低信号,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结论MRI在骨梗死早期即可出现异常信号改变,“地图样”改变具有一定的特征,因此MRI可作为骨梗死的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MRI增强扫描对评价乳腺癌根治术后脑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经临床病理证实乳腺癌根治术后脑转移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32例均行常规T1WI、T2WI平扫、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和扩散加权成像(DWI)及T1WI增强扫描,分析MRI各成像序列对转移病灶的显示能力.结果 各序列扫描共显示转移病灶284个,病灶转移至脑实质、脑膜.T1WI为等或低信号,T2WI、FLAIR、DWI为等或高信号,信号均匀或不均匀,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强化模式多样,瘤周不同程度水肿.增强扫描对转移病灶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扫描序列,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多序列扫描有利于乳腺癌根治术后脑转移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增强扫描能明显提高脑转移灶的检出率,应作为首选扫描序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女性盆腔占位性疾病的MRI图像特征并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盆腔占位性疾病女性患者74例,收集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观察盆腔占位性在不同序列MRI中的影像学表现,并以手术病理学活检为标准,分析女性盆腔占位性疾病的MRI扫描对诊断率。结果 74例患者中,54例(72.97%)患者为囊性占位性病变,其中15例卵巢囊腺瘤、18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10例盆腔脓肿、11例卵巢囊肿,20例(27.02%)患者为囊实性占位性病变,包括卵巢畸胎瘤者11例、卵巢癌者9例,MRI扫描其诊断准确率为94.59%(70/74)。盆腔囊性占位性病变病灶较大,边界清晰,信号均匀且增强后强化不明显。在囊实性占位性病变中,卵巢畸胎瘤瘤体直径均5cm,边界清晰,T1WI呈高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瘤体内可见骨骼、牙齿等低信号,脂肪抑制序列无信号显示,增强强化不明显;卵巢癌病灶边界模糊,囊性区域T1WI呈低信号,增强后病灶呈现中高度强化,病灶内可见壁结节及分隔。结论MRI扫描能清晰显示不同盆腔良、恶性疾病占位性疾病的影像特征,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为临床提高可靠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不同扫描序列及参数在乳腺MR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2名乳腺疾病患者采用FSE-IR和FSE-XL T1WI横轴位、脂肪抑制FSE-XL T2WI矢状位平扫和3D-FSPGR T1WI双乳横轴位动态增强扫描,对各扫描序列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 不同序列对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FSE-IR 93.33%、FSE-XL T2WI 93.33%、FSE-XL T1WI 42.22%、3D-FSPGR T1WI动态增强为82.22%.结论 3.0T MR乳腺成像,联合使用FSE-IR序列进行脂肪抑制FSE-XL T2WI矢状位平扫和3D-FSPGR序列动态增强,可在较短的扫描时间内获得优质的扫描图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低场MRI在宫颈癌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方法 对37例经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行盆腔轴位T1WI、T2WI及轴位、冠状位和矢状位T2WI-fs扫描,对宫颈癌MRI的特点及周围结构进行分析.结果 37例病灶均表现为宫颈肿块,T1WI等信号,T2WI稍高信号,其中5例信号不均.27例伴有盆腔淋巴结肿大.结论 低场MRI可直接显示肿瘤信息且分期准确率高,为宫颈癌的重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动态增强及延迟增强扫描MRI对肝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34例肝血管瘤病人行常规MRI、T1WI和T2WI横断面扫描。经肘静脉团注Gd-DTPA以2~3mL/s速度注入,并以同样速度推入20mL生理盐水冲洗(推入时间5~10s),再行T1WI动态增强扫描及延迟增强扫描,分析病灶及邻近肝实质增强。结果:共发现肝血管瘤病灶67个,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动态增强显示46个病灶呈边缘不连续的结节样强化,21个病灶呈周边不规则强化或迅速强化充填;5个病灶动态增强早期见引流静脉较早强化,14个病灶瘤周肝实质强化。结论:磁共振成像检查中,动态增强扫描及延迟扫描能够显示肝血管瘤及邻近实质强化方式,与其他成像序列结合更有利于肝血管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RI常规平扫及增强序列、弥散加权成像(DWI)和水成像(MRC)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30例结直肠癌患者,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42-76岁,平均54岁。全部病例诊断均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全部病例肠道清洁后进行MRI常规平扫及增强扫描、弥散加权成像(b值800s/mm2),11例行结肠水成像检查,比较各序列图像对结直肠癌病变、侵犯范围、转移灶等显示情况。结果 30例结直肠癌中,T1WI病灶呈中等信号为26例,T2WI病灶呈等或稍高信号为23例,增强后24例病灶有明显强化;8例周围脂肪间隙侵犯,2例邻近脏器受累,淋巴结转移3例,肝脏转移3例。DWI上30例病灶均呈高信号,灌肠后水成像11例,成功6例。DWI显示病灶率最高,高于T1WI、T2WI及增强T1WI。结论多参数MRI联合应用可清晰显示结直肠癌病变详情及毗邻关系,对结直肠癌的诊断、分期和可切除性评估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RI快速液体抑制反转恢复脉冲序列(FLAIR)在脑挫裂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脑挫裂伤患者的MR表现,比较FLAIR、T2WI/TSE及T1WI/SE三种脉冲序列诊断脑挫裂伤病变范围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结果。结果在36例脑挫裂伤患者中,16例FLAIR对病灶周围水肿范围以及病灶对邻近结构压迫的诊断较T2WI准确,12例FLAIR较T2WI显示出更多位于皮质功能区和灰白质交界区的较小病灶。29例经腰穿和CT检查证实合并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中,FLAIR序列均明确诊断,而T1WI仅有11例(37.9%)能作出明确诊断。结论FLAIR对诊断脑挫裂伤的病变范围和位于重要功能区的较小病灶以及是否合并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有明确外伤史,临床症状明显,但平片检查阴性的患者行MRI检查。采用国产鑫高益公司XGY OPER 0.35T永磁型MRI扫描仪,常规行矢状位,冠状位扫描,采用常规SE序列T1WI成像、快速SE序列T2WI成像和STIR脂肪抑制序列。结果 16例患者骨髓均出现大片状或斑片状异常信号影,其中13例T1WI序列呈低信号、T2WI序列呈混杂信号,3例T1WI序列呈低信号、T2WI序列呈高信号;全部病灶在STIR脂肪抑制序列均呈明显高或混杂偏高信号。结论 MRI是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最理想的方法,STIR作为一种脂肪抑制技术,对骨髓病变的显示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MRI图像进行分析,探讨不同信号强度的子宫肌瘤消融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经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疗治疗前后接受MRI检查的子宫肌瘤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及术后行MR平扫及增强检查.分析超声消融前后肌瘤的MR平扫图像信号变化,并与增强图像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9例T2WI低信号,治疗后增强扫描病灶均无强化;1例T2WI等信号、1例T2WI等稍高信号和1例T2WI等低混杂信号,治疗后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1例T2WI等信号、1例T2WI等稍高信号和4例T2WI等低混杂信号,治疗后增强扫描病灶边缘强化,病灶内部大部分无强化.结论 子宫肌瘤在MRI T2WI上呈低信号时消融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脏不典型腺瘤样增生结节的MRI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03年1月—2014年5月肝脏不典型腺瘤样增生结节的病人50例,常规T1 T2WI序列及正反相位序列,LAVA序列动态增强扫描。结果50例病人60个病灶,所有病灶均表现为T1WI高或稍高信号,T1WI脂肪抑制序列病灶为高信号或稍高信号,反相位序列病灶仍为高信号或稍高信号,T2WI加强病灶为低或稍低信号,该组60个病灶,其中55个病灶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病灶无强化,5个病灶呈轻中度强化。结论肝脏不典型腺瘤样增生结节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MRI可以很好显示肝脏不典型腺瘤样增生结节病灶,是诊断肝脏不典型腺瘤样增生结节首选的影像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