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伸膝装置延长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者报告了伸膝装置延长结合综合手术措施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24例(27膝)。随访14 ̄130个月,平均38个月。脱位无复发,无膝痛,蹲起自如,效果极为满意。作者认为伸膝装置挛缩变短是复发性髌骨位的重要病理改变之一。以往手术治疗复发率高,膝关节功能障碍和髌股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生均与伸膝装置挛缩有关。本方法可使伸膝装置恢复至接近正常长度和张力,使髌股关节压力减轻,提高髌骨的稳定性,对于复发性髌骨脱位这是一  相似文献   

2.
应用缝匠肌治疗伸膝功能障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应用缝匠肌前移治疗髌骨向外移位和加强伸膝力量。方法 游离缝匠肌下1/3段、下2/3段,其止点不切断,移至髌骨前固定。结果 治疗髌骨软化症8例10膝,随访7例8膝,髌股关节痛消失;髌骨半脱位7例9膝,随访6例7膝,髌骨无再半脱位;复发性髌骨脱位15例18膝,随访12例13膝,髂骨无再脱位;股四头肌瘫痪53例,随访34例,伸膝平均肌力由术前0.89级,增至2.76级;膝关节伸直型僵硬12例,随访  相似文献   

3.
应用缝匠肌加强髌骨切除后的伸膝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髌骨软化常继发为髌股关节炎,严重者膝关节伸屈功能丧失,通常治疗方法是将病变的髌骨切除,但髌骨切除后伸膝装置常遗留一定的功能障碍,目前尚无理想的补救办法。1978年以来,我们用缝匠肌止点不切断前移,加强伸膝功能,获得理想治疗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因髌股关节炎己行髌骨切除7例、8膝,男性2例2膝,女性5例6膝,1例双膝。年龄41~57岁,平均50岁。临床症状及检查:不能走远路,步行耐量降低,上坡、下坡行走易感疲劳,蹲起费力,不能充分完成最后10°~15°的伸膝,股四头肌明显萎缩,伸膝肌力下降,平均肌力Ⅱ+~Ⅲ-级。髌股关节炎3例、3…  相似文献   

4.
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治疗现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主要表现是膝关节周围广泛的疼痛、肿胀和反复的髌骨向外侧脱位。其发病的主因是患者存在膝关节解剖结构异常,如Q角增加、髌骨高位、股骨外髁发育不良、髌骨形态异常、股直肌内侧头萎缩或股直肌外侧头肥大等。本文综述45篇文献,总结了其手术治疗方法。目前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大致包括五类:外侧松解、伸膝装置近端重排、伸膝装置远端重排、伸膝装置远、近端联合手术及髌骨切除和股四头肌成形修补术。其中远端重排手术效果最佳,目前尚无一种方法能成功地用于矫正复发性髌骨脱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锚技术重建伸膝装置治疗青少年复发性髌骨半脱位的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3年12月,采用骨锚技术重建伸膝装置治疗20例青少年复发性髌骨半脱位。男11例,女9例;年龄12~17岁,平均15.3岁。左膝12例,右膝8例。病程5~10年,平均7年。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膝关节疼痛。均为外侧半脱位,术前Lysholm评分为(71.4±4.7)分。MRI检查排除半月板、韧带损伤。CT检查示髌股关节胫骨结节-股骨滑车间距为15~20 mm,平均17 mm。X线片检查示下肢力线未见明显内、外翻畸形,骨性结构正常。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发生膝关节疼痛2例,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术后1年膝关节轴位X线片示髌骨位置正常,髌股关节解剖关系恢复正常。随访期间无骨锚脱落、断裂,无明显假关节形成、内固定失败发生;无髌骨半脱位复发。术后1年Lysholm评分为(94.2±3.4)分,较术前显著改善(t=22.705,P=0.000);根据Insall标准评定疗效:优9例,良9例,可2例,优良率90%。结论采用骨锚技术重建伸膝装置治疗青少年复发性髌骨半脱位操作简便,并发症少,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6.
复发性髌骨脱位临床上并不少见 ,诊断亦比较容易 ,由于病因多而复杂 ,因此 ,手术治疗的方法也很多。我院于1990~ 2 0 0 1年采用综合手术方式对 16例 19个膝关节进行治疗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6例中男 9例 ,女 7例 ,年龄 5~ 2 4岁 ,平均 15岁 ,其中 6例有外伤史 ,3例为双侧 ,1例出生后即有脱位现象 ;主要症状为患肢无力 ,易摔跤 ,少数伴有轻度疼痛 ,均有股四头肌萎缩 ,屈膝时髌骨脱向外侧 ,伸膝时自动复位 ,术前摄膝关节正侧位片及髌骨轴位片 ,有 13例股骨外髁轻度低平。1 2 治疗 根据患者年龄 ,临床检查和术中…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福建省泉州市中医院(362000)蔡立忠,黄碧玲,张建新,苏再发,孙永跃,钟国荣,符臣学,温端生我们从1970年以来,采用伸膝装置联合重建手术配合中药煎洗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11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庆资料本组...  相似文献   

8.
正2010年6月~2016年6月,我们采用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术治疗12例青少年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2例,男5例,女7例,年龄10~22岁。其中10例患者有外伤史,外伤后反复出现髌骨脱位。12例患者平时行走时膝关节均有不稳或"打软腿"感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锚钉缝线固定法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脱位的技术失误。方法自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复发性髌骨关节脱位患者21例,其中男10例,女11例;年龄15~40岁,平均20岁。无固定型脱位17例,固定型脱位4例。脱位发生2~10次。关节镜下采用自体肌腱双束重建内侧髌股韧带,髌骨止点用缝线固定并锚钉加强,股骨止点用挤压钉固定。结果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个月。术后2例髌骨再脱位,2例屈膝受限。17例膝关节活动正常,无髌骨不稳。结论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失败病例主要表现为术后屈膝受限和髌骨再脱位,易发生在术前固定型脱位的病例上。  相似文献   

10.
髌骨骨折合并髌骨脱位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病例资料患者 ,男 ,34岁 ,被脚踹伤后右膝肿痛拒动 ,于 1999年 1月 10日急诊入院。体检 :右下肢伸膝位 ,关节肿胀 ,皮下无瘀血 ,髌骨前面完整 ,有骨擦感。屈膝时髌骨向外侧脱位 ,伸膝时自行复位 ,重复屈伸膝关节髌骨重复脱复位。浮髌试验阳性。X线片示股骨外髁外有一小骨块 (图 1)。术中 :1999 0 3 3 0见髌韧带、腱膜、关节囊完整 ,关节腔积血 ,髌骨关节面有 3cm× 4cm× 0 5cm缺损。游离骨块位于股骨外髁外 ,与缺损吻合。复位后行钻孔细钢丝“U”形捆扎。内固定牢固后被动屈伸膝关节 ,髌骨位置稳定。术后伸膝位石膏托外固定 4…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锚钉辅助伸膝装置联合重排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中期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8月—2019年5月采用锚钉辅助伸膝装置联合重排术治疗并获3年以上随访的21例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临床资料。男8例,女13例;年龄13~26岁,平均19.4岁。21例均有明确反复髌骨脱位史(2~5次,中位数3次);病程1~16年,平均5年。术前Lysholm评分为(67.5±6.3)分,Kujula评分为(64.1±7.0)分。MRI检查排除半月板、前后交叉韧带、内外侧副韧带损伤;CT检查示髌股关节胫骨结节-股骨滑车间距为2.05~2.56 cm,平均2.16 cm;X线片检查示下肢力线无明显异常。采用术前及术后3年Lysholm评分、Kujula评分,以及术后3年Insall疗效评定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切口感染、神经损伤等手术并发症发生。2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0~3.5年,平均3.2年。术后3年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示髌骨位置正常,髌骨轴位X线片(30°、60°、90°)示髌股关节对合关系良好。随访期间无锚钉脱落、断裂,无明显假关节形成,未成年患者无骨骺损伤表现。术后3年Lysholm评分为(91.5±7.1)分,Kujula评分为(88.1±7.6)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t=11.57,P=0.00;t=12.78,P=0.00)。根据Insall疗效评定标准,获优12例、良4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76.2%。结论 采用锚钉辅助伸膝装置联合重排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操作简便,中期疗效满意,并发症少,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髌骨内侧支持带紧缩联合外侧支持带松解治疗青少年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9年12月安徽省立医院行关节镜下髌骨内侧支持带紧缩联合外侧支持带松解术治疗的30例复发性髌骨脱位青少年患者资料,其中男14例,女16例;左膝15例,右膝16例;年龄12~17岁,平均(13.9...  相似文献   

13.
髌腱内移和髌内侧筋膜肌肉瓣外移治疗先天性髌骨脱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价髌腱内移和髌内侧筋膜肌肉瓣外移术治疗先天性髌骨脱位的效果。方法自1994年6月~1998年6月,采用髌腱内移和内侧筋膜肌肉瓣外移的方法治疗先天性髌骨脱位5例,男2例,女3例,平均年龄7岁(4~10岁)。4例为单侧髌骨脱位,1例为双侧(只治疗一侧),均未合并其它畸形。结果术后随访1.5~5年,平均3年,无手术并发症,无术后再脱位和半脱位。4例膝关节能完全伸直,1例差10°;2例膝外翻消失;1例10岁女童术后出现髌骨低位,但膝外翻消失、功能正常且伸膝有力。结论先天性髌骨脱位是一种持续、不可复性脱位,需手术治疗。髌内侧筋膜肌肉瓣外移和髌腱内移术操作简单,损伤较小,并发症少,效果优良,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青少年首次外伤性髌骨脱位的治疗方案。方法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骨科接诊的外伤性髌骨脱位共62例(62膝)。62例患儿均有下肢外伤史,平均年龄11.9岁。行髌骨复位或者游离体取出术后均行股四头肌肌力训练、内推髌骨、护膝佩戴及避免剧烈活动3个月。结果24例行膝关节穿刺抽吸血肿,平均抽吸血量为20.6 ml。初次发病后平均随访时间3.9年。13例合并膝关节游离体。62例中54例无髌骨脱位复发,8例复发;其中3例复发1次,2例复发2次(该5例中有2例未遵医嘱康复锻炼,遵医嘱康复锻炼后无再脱位);另外3例髌骨再脱位3次以上。再脱位3次和4次后考虑复发性髌骨脱位,行髌骨脱位软组织联合手术后随访3.1年无再脱位。随访患儿平均Kujala评分为93.4分。结论青少年首次外伤性髌骨脱位急性期选择保守治疗,治疗方法操作简单。大部分患儿长期随访效果好,但对患儿及家属依从性要求较高,临床诊疗中可优先考虑保守治疗。如再脱位超过3次以上可考虑伸膝装置软组织重建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游离肌腱移植重建内侧髌股韧带的手术方法及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疗效。方法自2006年6月至2012年7月收治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共40例(47膝),男10例(12膝),女30例(35膝),年龄7~51岁,平均19.4岁。全部经膝关节镜检最后确诊,其中43膝采用游离自体半腱肌,4膝采用异体肌腱,通过髌骨双隧道移植重建内侧髌股韧带,镜下动态调整移植肌腱的张力,使髌股关节对合达到正常,并用挤压螺钉将肌腱游离端固定在股骨止点。其中8例(10膝)同时行髌韧带止点内移术。结果有36例(42膝)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70个月,平均随访23个月。临床疗效评价包括髌骨主观稳定性评估、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Insall疗效标准(1976年)。术后髌骨外推试验和恐惧试验均为阴性。手术前后Lysholm评分术前平均为(63.1±9.1)分,术后评分为(87.1±6.4)分,手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P〈0.05)。按Insall疗效标准,优良率为85.7%。结论采用以游离肌腱重建MPFL为主的综合术式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中药离子导入治疗髌骨软化症50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亮 《中国骨伤》2000,13(11):675-675
我院骨科自 1998年以来 ,采用中药离子导入治疗髌骨软化症 5 0例 ,取得较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5 0例中男 9例 ,女 41例 ;年龄 2 0~ 74岁 ;病程最长5年 ,最短 3个月。其中左侧髌骨病变 18例 ,右侧髌骨病变2 0例 ,双侧髌骨病变 12例。患者膝前疼痛或肿胀 ,下楼、下蹲时疼痛加重 ,膝关节屈曲受限 ,严重者跛行 ,髌骨研磨试验阳性 ,病人大多有不同程度的股四头肌萎缩。股四头肌肌力下降 (伸膝抗阻试验阳性 ) 4 0例。X线摄片示 :单纯髌骨边缘增生 ,软骨面粗糙、致密者 37例 ;合并髌骨向外侧偏移或半脱位者 13例 ;髌股间隙…  相似文献   

17.
李浪  李强  黄奇  邓立庆  万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23,(21):1991-1993+1997
[目的]介绍老年固定性髌脱位骨关节炎髌骨旷置全膝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的手术技术及初步疗效。[方法]对4例(5膝)老年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伴固定性髌骨脱位患者,采用限制性假体行TKA。沿髌骨内侧切开关节囊,髌骨予以修整成形,去神经化,并做外侧支持带松解,判断髌骨仍无法复位,将髌骨旷置于外侧间沟,股骨和胫骨端截骨后,分别安装假体,缝合切口。[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并发症。随访时间平均(4.0±0.8)年,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VAS评分[(7.0±0.9),(1.1±0.9), P<0.001]和HSS评分[(29.9±5.5),(79.2±3.6), P<0.001]均显著改善。末次随访时,伸膝肌力均为4级,患者均可正常行走,但卧位状态下仍有10°~25°的伸膝迟滞,所有患者未见假体松动。[结论]对于老年膝关节OA伴固定性髌骨脱位,若患者功能需求不高,TKA术中可采用髌骨旷置,疗效满意,可作为临床治疗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收肌腱转位重建内侧髌股韧带(medial patello femoral ligament,MPFL)治疗青少年复发性髌骨脱位(recurrent dislocation of patella,RDP)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4月至2013年7月,本院收治复发性髌骨脱位19例(20膝),其中男4例4膝,女15例16膝,年龄14~18岁,平均15.2岁。脱位次数2~4次。所有患者均行大收肌腱转位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术,术前、术后采用Lysholm评分及Insall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22个月。术后髌股关节稳定,无髌骨脱位再次发生。Lysholm评分术前平均(61.6±4.0)分,术后(93.4±3.4)分(P0.01)。术后疗效按Insall标准进行评价,优13例(13膝),良4例(5膝),可2例(2膝)。优良率为90.0%(18/20)。结论采用大收肌腱转位重建MPFL手术治疗RDP疗效可靠,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康复快,可有效防止髌骨脱位的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髌骨脱位手术治疗1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髌骨脱位是以患膝无痛性跛行,甚至易跌跤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在儿童及青少年中较为常见。我院自1990年以来收治15例,经手术治疗收到满意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5例,男12例,女3例,年龄8~16岁,平均12岁。左侧12侧,右侧3例,其中1例合并双侧膝外翻。本组全部采用气囊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复发性髌骨脱位(Recurrent dislocation of the patella, RDP)的治疗方法。1978年开始利用缝匠肌前移,增建一个动力性髌韧带和加强股内侧肌肌力,共治疗RDP15例,18膝;随访12例,13膝;随访时间2.5年~13年,平均4年3个月,髌骨无再脱位,膝关节伸屈功能正常,无继发关节退行性变,获得满意治疗效果。认为本方法优点在于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效果确实、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