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6 毫秒
1.
目的观察Scheker成型术治疗第五腕掌关节损伤后创伤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01—2016-01间收治的22例第五腕掌关节损伤后创伤性关节炎患者,均实施Scheker腕掌关节成型术治疗。比较术前、术后影像学及临床评分结果;观察第五掌骨高度、患手握力及掌指关节活动度。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植骨融合时间为(6.4±0.9)周。术前握力(33.2±11.9)kg、术后握力(44.8±13.1)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掌指关节活动度(89.1±2.9)°、第五掌骨高度(53.3±3.1)mm,术后分别为(89.2±2.7)°和(54.2±3.0)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heker腕掌关节成型术治疗第五腕掌关节损伤后创伤性关节炎,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握力,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应用矫形外固定器治疗手指近指间关节屈曲挛缩并探讨其疗效。方法 2011年8月至2015年12月,广东医学院附属高明医院手外科对手部外伤导致近指间关节屈曲挛缩28例(36指)应用矫形外固定器手术治疗,术后通过1~2个月调整外固定器牵引矫形使关节囊韧带及皮肤瘢痕延长达到挛缩松解、改善关节活动度。手功能恢复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发布的手部肌腱修复后评定标准(TAM)评价。结果 28病例(36指)无钉孔感染,伤指关节屈曲挛缩矫正,屈伸功能良好。术后随访6~37个月(平均21个月),TAM评价结果为优16例,良12例。结论采用矫形型外固定器治疗合并皮肤瘢痕挛缩的手指近指间关节屈曲挛缩,关节挛缩矫形效果明显,手指关节活动度增加且稳定,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侧方入路关节松解术治疗外伤性掌指关节僵硬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介绍手外伤后掌指关节伸直位僵硬的临床分型,以及侧方入路关节松解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术前、术中检查,对非骨性原因引起的掌指关节僵硬进行分型:Ⅰ型,单纯侧副韧带挛缩;Ⅱ型,侧副韧带挛缩合并伸肌腱、关节囊粘连;Ⅲ型,Ⅱ型基础上合并掌板粘连;Ⅳ型,Ⅲ型基础上合并背侧皮肤较大面积致密瘢痕粘连.对15例(54指)保守治疗无效的Ⅱ~Ⅳ型掌指关节僵硬者,采用侧方入路关节松解术,术后3d内以掌指关节屈曲80°~90°位石膏固定,之后改为最大屈指位支具固定,并逐步开始功能训练.结果 术后13例(46指)获得8~30个月的随访(平均21个月),2例(8指)失访.掌指关节主动活动度恢复至70~90°者5例,50°~69°者8例,除1例轻微疼痛及1例小指轻度尺偏外,未发现伸肌腱滑脱及关节不稳定和退行性改变.结论 对于外伤后具备手术指证的非骨性因素掌指关节伸直位僵硬,准确判断僵硬的分型及选择相应的术式,是充分恢复掌指关节活动度的关键所在,而术后系列康复训练是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手指瘢痕挛缩屈曲畸形是手部烧伤后较为常见的一种畸形,多见于儿童,可一指或多指,手指掌侧有条索状或蹼状瘢痕,手指掌指关节、指间关节屈曲挛缩,并常向一侧扭曲,以近指间关节最为严重(图1)。手指长期的屈曲挛缩,可导致深部血管、神经、肌腱的短缩,关节囊、韧带的挛缩,在儿童期由于指间关节长期处于屈曲位,使近节指骨头关节面掌侧长期受压,影响指骨头的发育,可导致指骨头的过度掌倾,这将影响手指松解后的效果和关节的稳定活动。手指屈曲挛缩的矫正,一般矫正至掌指关节、近指间关节屈曲30°位即可,即满足功能和外观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部机器压伤后第2~5指掌指关节僵硬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6年1月-2009年6月,收治7例第2~5指掌指关节僵硬患者。男6例,女1例;年龄18~56岁,平均32岁。优势手5例,非优势手2例。7例均为机器压伤,6例为伴多发掌骨骨折或脱位术后;1例为手掌中远段平面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手术切口愈合后至该次入院时间为3~15个月。患手夹纸试验均呈阳性;X线片示骨折均愈合。先物理治疗软化手部瘢痕1个月,再采用一期掌指关节松解术及蚓状肌功能重建术治疗,外固定6周后行物理治疗和功能锻炼。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手掌指关节屈伸活动稳定,无伸肌腱侧方滑脱,手指抓、握功能接近正常。术后6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手指掌指关节伸直0°,主动屈曲67~90°。优势手握力达健侧的86.70%,非优势手达健侧的66.70%;优势手拇指捏力达健侧的83.52%,非优势手达健侧的61.30%。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全指关节活动度(TAM)系统评定:获优4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为83.33%。结论对于外伤性掌指关节僵硬患者,给予瘢痕软化后一期行掌指关节松解术及蚓状肌功能重建术,可恢复掌指关节功能,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白脉软膏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后腕关节功能障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2011年4月至2012年6月采用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43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试验组21例,对照组22例.试验组男12例,女9例,平均年龄(45.4±14.3)岁;对照组男10例,女12例,平均年龄(50.2±15.0)岁.试验组在患肢热敷、功能锻炼的基础上给予白脉软膏外敷,对照组在患肢热敷、功能锻炼的基础上给予安慰剂外敷.每次使用药物前先用50~60 ℃的湿毛巾热敷患侧腕关节20 min,待皮肤上水分干燥后,于患侧腕关节掌横纹上下3 cm范围内均匀涂抹试验药物(约3 g),后针对腕关节的活动以及手部的活动进行功能锻炼,每8 h 涂药并锻炼1次,连续治疗并随访8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腕关节疼痛程度,采用骨科量角器测量腕关节活动度,采用握力计测量握力,采用Cooney评分表评估腕关节功能.结果: 腕关节疼痛程度在治疗第7、14、28和56天时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握力在治疗第28、56天时试验组优于对照组,Cooney功能评估在治疗第56天时,试验组优于对照组,腕关节活动度在8周内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藏药白脉软膏外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后腕关节功能障碍能减轻腕关节疼痛程度,促进中后期握力恢复,促进后期腕关节功能恢复,外用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先天性多发性手部关节挛缩症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 对8例(23指)先天性手部关节挛缩症的患儿,分别采用关节囊掌板松解、指浅屈肌腱止点切断、深浅肌腱交替术、皮片移植术等方法,术中以挛缩的关节能被动伸直为标准,采用克氏针内固定和术后石膏外固定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术后23指伤口均I期愈合.随访时间为12~25个月,关节功能及手指外形良好,除1例(4指)出现肌腱轻度粘连外,7例中14指(累及掌指关节1指,近指间关节13指)主、被动活动达到正常.其余手指背伸损害值V伸=5°~10°.结论 手部先天性多发性关节挛缩症根据组织的挛缩程度,通过上述方法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Lu H  Shen X  Xu J  Huang X  Ye P  Wu S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1,25(11):1308-1311
目的探讨Swanson人工关节置换治疗创伤后掌指关节僵硬的近期疗效。方法 2007年8月-2010年5月,对11例13指创伤后掌指关节僵硬伴不同程度软组织缺损患者行Swanson人工关节置换术。男7例9指,女4例4指;年龄43~65岁,平均49岁。其中拇指4指,示指4指,中指3指,环指2指。损伤类别:手部开放性压轧伤8指,掌指关节骨折3指,掌指关节离断2指。发生关节僵硬至入院时间为12~48周,平均24周。术前关节活动度为(136.82±28.96)°,根据关节主动活动度(TAM)系统评定,其中良1指,可6指,差6指。采用Sollerman等手功能评定标准评定手功能为(45.64±11.04)分。X线片、CT检查示掌指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4个月,平均24.1个月。末次随访时关节活动度为(194.64±28.86)°,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14,P=0.000);采用TAM评定获优1指,良4指,可7指,差1指。采用Sollerman等的手功能评定标准评定手功能为(67.45±8.20)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70,P=0.000)。末次随访时,X线片检查示均无假体断裂、假体周围骨折、关节明显脱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Swanson人工关节置换治疗创伤后掌指关节僵硬,术后关节活动度改善明显,近期疗效满意,但应注意适应证的选择及软组织缺损处理技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幼儿手背静脉输液渗漏后发生手部挛缩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11年9月治疗手背静脉输液渗漏致手部挛缩并获得随访的6例患儿资料,男3例,女3例;年龄24~51个月,平均38个月;从发生输液渗漏至就诊时间为3~6个月。患儿示、中、环、小指均受累,就诊时掌指关节于0°~10°位固定,其中中指最严重,中指过伸-20°~0°固定。6例患儿拇指均正常。6例患儿中2例行手背伸肌腱松解、掌指关节背侧关节囊松解术;4例未行手术治疗,仅接受手部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超声波、中频脉冲电治疗等),以促进局部手背肿胀消退、瘢痕软化,同时行手指关节的主被动屈曲功能锻炼,夜间辅助支具固定。结果 手术治疗的2例患儿术中掌指关节可被动屈曲90°,术后2个月和6个月随访时均出现挛缩复发,掌指关节于伸直位固定。4例接受康复治疗的患儿随访1~8年,在康复治疗期间掌指关节可主动屈曲30°~45°,停止康复治疗后出现挛缩复发,掌指关节主动屈曲0°~15°。结论 幼儿手背静脉输液渗漏致手部挛缩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单纯保守及手术治疗远期随访效果均欠佳;临床上应严格掌握保守及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并二者相结合以获得良好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1病例资料患者男,70岁,左手掌环指根部皮肤皱褶,左环指背伸活动受限3月余。专科体检:为右利手,左环指根部掌侧皮肤皱褶突出,轻压痛VAS 2分,无放射痛。掌指关节、指间关节背伸活动受限,环指MP的AROM范围为40°~75°,PROM范围为30°~85°,环指TAM=(75°+85°+55°)-(40°+25°+10°)=140°,TPM=(85°+95°+68°)-(30°+10°+5°)=203°;握力:左手(患)∶右手(健)=15 kg∶35 kg,拇指-环指对指捏力:左手(患)∶右手(健)=3 kg∶6 kg。  相似文献   

11.
1998年以来,我院收治4例晚期手部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采用侧腱束延长,侧束和腱帽间斜纤维切除,掌指关节侧副韧带及掌板松解,拇收肌切断术治疗,获得良好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例,均为男性,右手3例,左手1例,年龄16~45岁,致病原因:一氧化碳中毒(3例),酒精中毒(1例)。挛缩程度:中度挛缩1例,多个手指受累,掌指关节屈曲,被动伸直部分障碍,近侧指间关节伸直,远侧指间关节轻度屈曲,呈鹅颈畸形,拇指呈内收位,被动外展障碍,患者不能完成捏握动作。重度挛缩3例,除手指症状外伴有掌指关节严重挛缩,手功…  相似文献   

12.
手指瘢痕挛缩屈曲畸形是手部烧伤后较为常见的一种畸形,多见于儿童,可一指或多指,手指掌侧有条索状或蹼状瘢痕,手指掌指关节、指间关节屈曲挛缩,并常向一侧扭曲,以近指间关节最为严重(图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微型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6—2019-10采用微型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的25例Bennett骨折,术中切开显露骨折端,解剖复位后选择大小合适的Y或T型掌指骨板固定,近端至少采用2枚螺钉穿过骨折线,修复断裂的韧带和破裂的关节囊,透视见骨折复位及内固定满意后采用舟骨支具保护。结果 2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1.2个月。25例均获得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4~8周,平均5.1周。未出现断板、断钉、术后感染、局部疼痛综合征以及骨关节炎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0.4~0.6分,平均0.5分。患肢拇指外展88.5°~91.0°,平均89.0°;患肢拇指内收5.5°~8.0°,平均7.0°。掌指关节屈曲54.0°~56.0°,平均55.0°;掌指关节伸展9.5°~13.0°,平均12.0°。指间关节屈曲70.5°~73.0°,平均72.0°;指间关节伸展19.0°~22.5°,平均21.0°。握力31.2~41.5 kg,平均35.9 kg。挟持力7.2~11.6 kg,平均9.1 kg。手指关节总活动度恢复疗效:优24例,良1例。优良率100%。结论切开复位微型钛板内固定治Bennett骨折可以获得满意解剖复位,术后内固定牢固,早期可开展功能锻炼,手部功能恢复满意,为临床治疗Bennett骨折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渐进性屈指支具配合系统康复治疗外伤性掌指关节僵硬的疗效.方法 配合系统康复治疗,采用渐进性屈指支具治疗外伤性掌指关节僵硬23例85指,治疗前、后分别测量患指掌指关节的被动关节活动度(passive range of motion,PROM)、主动关节活动度(active range of motion,AROM),并进行上肢功能评定(disability of the arm,shoulder and hand,DASH).结果 全部患者康复治疗时间平均为(6.74± 1.54)周.测量患指掌指关节:PROM治疗前平均(24.45±17.15)°,治疗后平均(57.87±15.66)°;AROM治疗前平均(10.25±10.38)°,治疗后平均(21.05±16.07)°.按DASH评分:治疗前平均(41.13±14.08),治疗后平均(26.13±12.07).患者对疗效满意度达91.3%.结论 渐进性屈指支具配合系统康复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外伤性掌指关节僵硬的主、被动关节活动度,进而改善上肢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大多角骨切除,桡侧腕屈肌腱悬吊结合掌骨基底间韧带重建治疗第一腕掌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Schekker技术,应用大多角骨切除,桡侧半桡侧腕屈肌腱重建第一、二掌骨基底间韧带,并与剩余肌腱自身悬吊控制掌骨基底背侧半脱位,并形成肌腱填塞物内置大多角骨切除遗留空间控制掌骨下沉等手术步骤,治疗第一腕掌关节骨关节炎6例.术后手部功能评价指标包括握力(grip strength),捏力(key-pinch),第一腕掌关节直观模拟疼痛标尺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及第一腕掌关节有效活动度评分(Kapandji score),术后12个月随访X线前后位片第一掌骨基底-舟骨远关节面间距,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为12~ 26个月,平均15个月.手术前后疼痛(VAS)平均分值为7.0/1.6;握力平均为11/22 kg;捏力平均为1.8/3.4 kg;Kapandji score 平均为6.0/8.7;12个月时测量X线前后位片第一掌骨基底-舟骨远关节面间距平均值为8.8mm.结论 大多角骨切除,桡侧腕屈肌腱动力性悬吊结合掌骨基底间韧带重建,最大程度地接近了该部位韧带解剖及生物力学方面的结构,可有效治疗第一腕掌关节骨关节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伸直受限型手指掌指关节交锁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2009年2月-2014年4月,收治17例(17指)伸直受限型掌指关节交锁患者。男4例,女13例;年龄20~72岁,平均40.7岁。示指12例,中指5例。均为掌指关节于屈曲约30°位时突然发生主、被动伸直受限,不伴屈曲运动障碍。掌指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为(41.2±5.1)°,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2.7±0.5)分。X线片及CT检查示,15例原发性交锁者掌骨头桡侧髁明显突出,2例退行性交锁者掌骨头尺侧髁骨赘增生伴关节退变。交锁后1 h~1周就诊,先行手法解锁,手法解锁失败再行手术解锁。结果 手法解锁成功5例;除4例手法解锁失败放弃治疗外,手术解锁成功8例。所有成功解锁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5年2个月,平均2.3年。手法解锁者3例复发,手术解锁者均无复发。末次随访时,掌指关节ROM为(80.4±6.6)°,与解锁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46,P=0.00)。VAS评分为(0.2±0.4)分,与解锁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44,P=0.00)。结论 掌指关节副侧副韧带钩绊于掌骨头桡侧髁突是伸直受限型掌指关节交锁最常见的发生机制。手法解锁有一定成功率,但可能复发;手法解锁失败或再次复发后经手术解锁疗效满意,术后无复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掌指关节置换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尺偏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RA尺偏畸形患者采用Swanson假体掌指关节置换术。评价患者术后尺偏角度、握力、关节活动度及关节功能等指标。结果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或坏死等早期并发症。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4~6个月。术后3个月,尺偏角度明显纠正,掌指关节活动度及握力明显增加,MHQ评分、AIMS2评分明显改善,各项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假体断裂、脱位及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结论掌指关节置换术治疗RA尺偏畸形安全有效,可有效改善手的外观,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8.
掌腱膜挛缩症是手部掌腱膜增殖性纤维变性,病变处呈条索状结节样改变,并累及表层皮肤,导致手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屈曲挛缩的疾病.我院自1998年以来共收治此病12例,正确诊断并应用手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背侧腕骨间韧带关节囊固定术(dorsal intercarpal ligament capsulodesis,DILC)治疗陈旧性静态型舟月分离疗效。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1月,采用DILC治疗12例陈旧性静态型舟月分离患者。男10例,女2例;年龄20~66岁,平均42岁。均为跌倒时手部撑地致伤,受伤至手术时间3~19个月,平均8个月。患者舟月间隙3 mm,舟月角60°,并伴腕关节疼痛和功能受限。术前患侧手部握力为(25.4±8.2)kg,腕关节屈曲、背伸活动度分别为(56.7±11.5)、(52.0±15.2)°,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6.3±1.4)分,肩臂手功能障碍(DASH)评分为(39.5±7.4)分。按照Garcia-Elias分期标准均为4期,即舟月骨间韧带完全损伤,容易复位。8例伴背侧插入节段不稳定。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34个月,平均15.9个月。X线片示,术中腕骨排列异常获完全纠正,拔针后1个月7例(58%)舟月分离复发;术前、拔针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舟月间隙、舟月角、桡月角、头月角及腕高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1.7±1.0)分、DASH评分(8.1±8.7)分,腕关节屈曲、背伸活动度分别为(46.8±7.2)、(42.0±9.0)°,患侧手部握力为(32.7±9.6)kg;以上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陈旧性静态型舟月分离患者,经DILC重建舟月骨间韧带不是理想术式,术后早期大多患者舟月分离恢复至术前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创松解术联合曲安奈德治疗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5—2018-08诊治的72例狭窄性腱鞘炎,40例采用超声引导下微创松解术联合曲安奈德治疗(观察组),32例采用腱鞘切开术联合曲安奈德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治疗后1、4、8、12周疼痛VAS评分与近掌指关节活动度。结果 7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复发。对照组出现4例切口皮肤浅表感染,3例体征异常,2例皮肤过敏;观察组仅3例出现皮肤浅表感染。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与近掌指关节活动度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1、4、8、12周疼痛VAS评分与近掌指关节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微创松解术联合曲安奈德治疗狭窄性腱鞘炎疗效安全可靠,创伤小、复发率低,近掌指关节活动度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