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灵台、神道穴对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DCAN)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短程(5 min频域指标低频(LF)、高频(HF)、低频/高频(LF/HF)即时效应的影响,为临床选穴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50例DCA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针刺灵台、神道穴,对照组针刺双侧悬钟穴,观察两组患者针刺前后LF、HF、LF/HF的变化。结果观察组针刺后LF、HF均较针刺前明显升高(P0.01),LF/HF较针刺前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则无差异(P0.05);针刺后观察组LF、H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LF/HF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灵台、神道穴对DCAN患者HRV的影响具有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心悸寒/热证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与自主神经张力(交感和迷走)相关性。[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平行对照方法,将141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寒热证候归入实热、实寒、虚热、虚寒4组。观测HRV指标,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频域指标TP、LF、HF、LF/HF。使用DMS动态分析软件,人工修正、去除伪差,自动分析24h连续心电信号(动态心电图)后,获得HRV各项指标。[结果]寒热辨证分组:热证82例(58.2%,82/141),其中实热32例,虚热50例;寒证59例(41.8%,59/141),均为虚寒证。SDNN、SDANN、RMSSD热证与寒证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虚寒组均大于虚热组(P0.05)。TP、LF、HF热证与寒证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LF/HF热证组高于寒证(P0.05);频域指标TP、HF、LF/HF虚热与虚寒均有显著差异(P0.05),TP、HF虚寒大于虚热(P0.05),LF/HF虚热组大于虚寒组(P0.05),LF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虚实与自主神经总张力相关,寒热与自主神经功能交感和迷走神经的张力平衡相关,热证与寒证自主神经总体能量无显著差异(P0.05),热证组交感活动相对增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镇肝熄风汤对围绝经期高血压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探讨镇肝熄风汤对围绝经期高血压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82例围绝经期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常规降压治疗,治疗组加用镇肝熄风汤治疗,疗程2周。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记录患者心率变异,分析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RV较治疗前改善,治疗组SDNN、rMSSD、HF较治疗前升高,PNN50、LF、LF/HF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SDNN、rMSSD升高明显,LF、LH/HF降低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镇肝熄风汤能改善围绝经期高血压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内关穴对糖尿病性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5 min短时心率变异性(HRV)的即时效应。方法:60例糖尿病性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针刺双侧内关穴,对照组针刺双侧悬钟穴。比较两组HRV短时频域指标TP、LF、HF、LF/HF于针刺前、中、后期的变化。结果:观察组针刺后HF明显升高(P 0. 05),对照组针刺前后心率变异性频域指标变化均无差异(P 0. 05);针刺中观察组HF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 0. 05),针刺后两组患者各频域指标无差异(P 0. 05)。结论:针刺内关穴具有明显增强心脏迷走神经活性的作用,且此作用对本病变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具有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QT离散度(QTd)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入选2008年6月到2009年12月期间糖尿病患者82例,男46例,女36例,年龄55.6岁±18.5岁,糖尿病史5年以上,基础窦性心律心率低于60次/min,动态心电图检查早搏30/h。观察组41例患者加用参松养心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口服,疗程为8周;对照组行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所有患者在开始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均进行QTd的测量及心率变异性分析。结果:2组患者基线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前2组QTd和HRV各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组QTd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SDNN、RMSSD、PNN50、HF增高,LF、LF/HF明显减低(P0.05);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DNN、RMSSD、PNN50、HF增高,其中PNN50、HF增高明显(P0.05),LF、LF/HF明显减低(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心率偏慢的患者进行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治疗可明显改善QTd和HRV,从而降低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风险及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心率变异性变化特点.方法 应用动态心电图监测技术测定87例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患者的心率变异性.采用12导联24h动态心电图仪连续记录24h.采用动态心电图HRV分析软件分析SDNN、RMSSD、PNN50、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LF/HF比值的结果.结果 1级组SDNN、RMSSD、PNN50、HF与对照组比较差别不大(P>0.05),而LF、LF/HF比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2级、3级组SDNN、RMSSD、PNN50、HF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LF及LF/HF比值较对照组增高(P<0.05).与1级组比较,2级和3级组HRV值中SDNN,RMSSD、PNN50、HF均低于1级组(均P<0.05),而LF及LF/HF比值均较1级组增高(均P< 0.05).与2级组比较,3级组HRV值中SDNN、HF均低于2级组(均P< 0.05),而LF较2级组增高(P<0.05).RMSSD、PNN50、LF/HF比值较2级组差别不大(P>0.05).结论 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升高程度与肝阳上亢高血压的发生发展相关,心率变异性的动态变化可作为判断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患者病情参考指标,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参芪降糖颗粒辅治对口服降糖药治疗失败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自主神经功能、心血管靶器官损害的影响。方法将103例口服降糖药治疗失败T2D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芪降糖颗治疗,疗程为12周。记录2组治疗8周、12周后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达标率,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心率变异性(HRV)及心血管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并统计2组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2组治疗12周后Hb A1c达标率均明显高于治疗8周后(P均0. 05),且观察组治疗8周、12周后Hb A1c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 05); 2组治疗后FPG、2hPG、C肽、FINS、HOMA-IR,HRV相关参数LF/HF,心血管靶器官损害指标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Sokolow-Lyon指数、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速与二尖瓣舒张早期心肌速度比值(E/E')、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 PWV)均明显降低(P均0. 05),HOMA-β和HRV相关参数RMSSD、SDANN、SDNN、PNN50%、LF、HF和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速和舒张晚期血流峰速比值(E/A)均明显升高(P均0. 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 05);观察组胰岛素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 0. 05),2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治疗失败的T2DM患者基础上加用参芪降糖颗,可显著提高血糖达标率,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具有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和保护心血管作用,且可减少胰岛素用量,不增加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心脉隆注射液对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QT间期离散度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探讨心脉隆注射液治疗AHF的内在机制。方法:选取AHF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AHF标准的抗心衰干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心脉隆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结合纽约心功能(NYHA)分级进行疗效评价,比较心电图的QT间期离散度(QTd、QTcd)及心率变异性(SDNN、SDNNI、SDANN、RMSSD、PNN50、LF、HF)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及NYHA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达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3%(P0.05)。治疗前QT间期离散度参数QTd、QTc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QTd、QTcd均明显缩短(P均0.05)。试验组QTd、QTcd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均0.05)。治疗前心率变异性相关参数SDNN、SDNNI、SDANN、RMSSD、PNN50、LF、H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RV明显提高(P均0.05)。试验组HRV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均0.05)。结论:心脉隆注射液治疗AHF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NYHA分级,并能缩短QT间期离散度,提高心率变异性,提示其治疗AHF的机制与自主神经功能的改善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方法对健康人心率和心率变异性(HRV)的生理调节作用。方法将89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电针组、手针组和快针组,观察针刺前、中、后心率和HRV的变化。结果与针刺前比较,手针组在留针期间和取针后R-R间期延长(P0.05),电针组在留针过程中R-R间期延长(P0.05),快针组在针刺5 min R-R间期延长(P0.05),起针后无明显变化(P0.05)。电针组在针刺5 min时LF、HF、LF/HF均显著升高(P0.05),起针后SDNN、LF升高(P0.05);手针组和快针组在针刺5 min时SDNN、HF、LF/HF显著升高(P0.05),起针后以上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针刺对健康人的心脏自主神经存在一定的调节作用,即引起心率减慢、迷走神经兴奋、心率变异性增大。手针减慢心率的持续时间长于电针与快针。电针针刺时引起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均兴奋,起针后心率变异性增大、交感神经兴奋。手针和快速针刺时心率变异性增大、迷走神经兴奋,起针后心率变异性无明显变化。不同针刺方法对心率和心脏自主神经活动的调节方式不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短程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特点。方法选取MHD患者101例,于透析次日安静、平卧状态下进行5rain短程HRV检测,观察时域指标SDNN、rMSSD、TI及频域指标TP、HF、LF、VLF、LF/HF,分析血透患者的短程HRV变化特点。结果MHD患者短程HRV频域指标TP、HF、LF均显著低于正常值(P均〈0.01);101例患者中,33例合并有糖尿病,68例不舍并糖尿病,2组HRV指标TI、TP、HF、LF、VLF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结论MHD患者短程HRV频域指标小于正常参考值,存在自主神经功能受损。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功能均受损;合并糖尿病的MHD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受损程度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1.
孙晓红  陈学彬 《陕西中医》2019,(10):1336-1340
目的:观察芪精丹兰汤对伴有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LVDD)的2型糖尿病(T2MD)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糖脂代谢、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将95例伴有LVDD的T2MD合并M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芪精丹兰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糖脂代谢指标、HRV指标、心功能指标的变化。并统计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后RMSSD、SDANN、SDNN、PNN50%、LF、HF均显著升高(P均<0.05),LF/HF降低,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后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e′、E/e′、E/A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芪精丹兰汤可显著改善伴有LVDD的T2MD合并MS患者的糖脂代谢紊乱状态,减轻胰岛素抵抗,并改善HRV,有利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稳心安神汤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自拟方稳心安神汤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疗效.方法:选择诊断为心血管神经症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一般治疗),每组各32例.治疗组服用稳心安神汤,每日1剂,水煎至160ml,分2次服,失眠者配合口服安定片.对照组口服倍他乐克从小剂量6.25mg开始,到最大剂量25mg;谷维素20mg~40mg,3次/日,有的病人服用刺五加2~4片,3次/天.失眠者辅以安定片.两组病例病程均为1个月,并在治疗后再行HOLTER检查及HRV分析,包括心率变异指数(SDNN),总能谱功率(TP),低频段功率(LF),高频段功率(HF).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显著,与对照组比较P<0.01.两组HR的变化结果均有改善,但治疗组的HRV在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别显著.观察指标在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稳心安神汤对心血管神经症的临床综合症状和心脏自主神经的改善均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温胆片对频发室性早搏病人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同时评价其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符合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诊断的频发室性早搏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以温胆片(4粒,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以倍他乐克(25mg,每日2次),疗程均为4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指标变化,包括时域指标(SDNN、rMSSD、pNN50)和频域指标(LF、HF以及两者比值LH/HF)两部分。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SDNN、rMSSD、pNN50、HF均有显著升高(P<0.05或P<0.01),LF、LF/HF则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间各心率变异性指标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室性早搏总有效率分别为70%和66.7%。结论:温胆片能有效治疗频发室性早搏,改善心率变异性,机制同提高心脏迷走神经张力,抑制交感神经张力,改善心脏自主神经失衡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活血通络方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血液流变学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心血瘀阻证)患者共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活血通络方(,连续治疗8周。治疗前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心率变异性指标HRV(SDNN、SDANN、RMSS、PNN50、LF、HF及LF/HF)。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下降(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均有所升高,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升高更为明显(P0.05)。结论:西医常规治疗联合活血通络方,可有效改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冠脉血运,增强压力感受器及自主神经功能的活性,降低冠心病患者继发严重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柴胡温胆汤联合西药对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合并焦虑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对自主神经功能影响。方法将87例NERD合并焦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西医治疗+柴胡温胆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反流性疾病问卷(RDQ)、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并统计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RDQ中胸骨后疼痛、反酸、烧心、反食评分与总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以上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HAMD、HAMA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以上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24 h每5 min节段正常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全程相邻R-R间期差的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差50 ms的个数占总心跳次数的百分比(PNN50)、R-R间期高频功率(HF)、R-R间期低频功率(LF)均明显增加,LF/HF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LF/HF低于对照组,其余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柴胡温胆汤可显著改善NERD合并焦虑抑郁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抑郁焦虑状态,改善自主神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合黄芪注射液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寻求提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围手术期安全性的方法。方法选择经内科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拟行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围手术期予复方丹参注射液合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予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围手术期不同时点心率(HR)和心率变异(HRV)、心率变异总功率(TP)、低频(LF)、高频(HF)、LF/HF、uHF(HF/TP)等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围手术期各时点HR明显降低,TP、LF、HF、uHF(HF/TP)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LF/HF变化不明显。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合黄芪注射液后心肌缺血状况改善,迷走神经功能恢复,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达到了良好的平衡,提高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心率震荡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将105例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基础上给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率震荡、心率变异性、ST段压低发生次数及累积持续时间。结果治疗后2组TO显著下降(P均<0.05),TS、pNN50、SDNN、rMSDD、LF、LF/HF均显著升高(P均<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TO、TS、pNN50、SDNN、SDANN、LF、HF改善更为显著(P均<0.05)。治疗后,2组ST段压低次数和压低持续时间均明显减少(P均<0.05),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P均<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可改善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心脏自主神经的调节功能,改善心肌缺血状态,缓解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作,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8.
杨献英  阎英杰  魏红 《河北中医》2010,32(1):101-103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对糖尿病性心肌病(DCM)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将80例DC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均给予二甲双胍及单硝酸异山梨酯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HRV时域及频域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5%,对照组总有效率62.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率变异性时域及频域指标较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血塞通注射液能明显减轻DCM患者临床症状,对DCM患者心率变异性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螺内酯联合血府逐瘀胶囊治疗难治性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经ACEI/ARB治疗后醛固酮逃逸的疗效及对心率变异性、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难治性高血压心力衰竭经ACEI/ARB治疗后发生醛固酮逃逸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给予螺内酯治疗(20 mg/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府逐瘀胶囊治疗(6粒/次,2次/d),2组疗程均为3个月。记录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血清醛固酮(Ald)水平、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缩短分数(FS)、E/A、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心功能分级、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SDANN、RMMSD、PNN50、HF、LF、LF/HF)、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Q)评分,随访2组治疗后6个月时MACE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组胸闷憋气、端坐呼吸、咳嗽咳痰、心悸、倦怠乏力、发绀积分和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Ald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Al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醛固酮逃逸治疗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LVEF、FS、E/A、LVEDD、LVESD及NYHA心功能分级、心率变异性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均0.05),观察组LVEF、FS、E/A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MLHFQ量表中体力限制领域、症状领域、情绪领域、社会功能领域评分和总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螺内酯联合血府逐瘀胶囊可显著改善难治性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经ACEI/ARB治疗后醛固酮逃逸现象,不仅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还能改善自主神经功能,提高生存质量,降低MACE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桂枝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1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81例和对照组80例,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桂枝汤加减口服,每日1剂;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弥可保,每次0.5 mg,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心率变异性指标[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全程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r MSSD)、全程记录相邻R-R间期差值大于50 ms的个数与总R-R间期个数的百分比(PNN 50)、低频(LF)、高频(HF)、LF/HF]及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治疗后评价中医证候疗效。结果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3.7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SDNN、r MSSD、PNN 50、LF、HF、TGF-β1水平明显升高,IL-6、TNF-α、LF/HF及各症状积分和总积分明显降低(P0.05或P0.01);对照组治疗后SDNN、r MSSD、LF、HF明显升高,IL-6及心悸、胸闷、疲倦乏力积分和总积分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试验组SDNN、r MSSD、PNN 50、LF、HF、TGF-β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IL-6、TNF-α、LF/HF及各症状积分和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桂枝汤加减能显著改善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炎症状态,纠正心脏自主神经失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