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目的是分析辩证行为治疗(DBT)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治疗中的有效性,以期为我国青少年NSSI行为的干预提供参考。NSSI行为是青少年常见的心理健康威胁,近年来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不容忽视的精神卫生问题,目前对于NSSI行为的干预主要采用心理治疗,其中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DBT在减少NSSI行为方面有效。本文从NSSI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DBT的概述及DBT在NSSI应用中的疗效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目的是系统分析辩证行为疗法(DBT)在非自杀性自伤(NSSI)治疗中的疗效、优势及应用前景,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近年来,世界范围内NSSI发生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发展、降低人类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NSSI已正式纳入《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精神疾病的诊断之中,但其治疗方式尚未确定,亟待研究。已有研究显示,DBT对NSSI的干预效果较好,可改善NSSI患者负性情绪、减少自伤次数,但此方法的效果仍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目的是对儿童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NSSI)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儿童青少年NSSI行为的认识与干预提供参考。NSSI行为是自杀的独立危险因素,不仅严重威胁到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也给其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担。本文将对儿童青少年NSSI行为的流行病学、病因学、与其他精神疾病之间的关系以及治疗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李瑶  况利 《四川精神卫生》2019,32(4):371-374
本文目的是对近年来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NSSI)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汇总,并探讨青少年NSSI相关研究现状。NSSI在青少年中多发,是自杀的独立危险因素,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已成为普遍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总结青少年的NSSI研究现状及其神经生物学机制,以期为青少年NSSI的临床干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NSSI)是全球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之一,对其进行有效干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青少年常见NSSI特定和非特定性的心理干预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医护人员对NSSI的重视,为后续研究选择合适的干预方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非自杀性自伤(NSSI)是一种适应不良的情绪调节策略,多见于青少年群体,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依恋对青少年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对理解个体的情绪调节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依恋、情绪调节、NSSI 3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综述,旨在为青少年NSSI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非自杀性自伤(NSSI)已成为全球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是青少年未来发生自杀行为的重要危险因素,严重威胁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目前尚缺乏对NSSI统一评估的工具,导致NSSI的流行病学研究结论不一.如何对其进行可靠、精准、有效的评估至关重要.为此,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关于NSSI评估方法的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  相似文献   

8.
非自杀性自伤(NSSI)对个体身心健康有深远影响,特别是在青少年这一高发人群中,现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许多研究表明,家庭环境因素在青少年NSSI的发生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对家庭环境因素与青少年NSSI进行综述,为NSSI的预防和家庭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非自杀性自伤(NSSI)是精神科常见行为问题之一,迄今为止NSSI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在多种精神障碍患者中均可以观察到NSSI发生,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非自杀性自伤(NSSI)是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的重要预测因素,其在全球青少年中的患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成为青少年常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反刍思维作为一种认知过程和情绪调节策略,与NSSI密切相关,高水平的反刍思维易诱发NSSI。本文从青少年NSSI和反刍思维的相关理论、反刍思维对青少年产生的影响及相关干预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早期发现青少年NSSI并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托莫西汀对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疗效,本文对托莫西汀治疗儿童ADHD的研究进行综述。通过阐述ADHD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案,总结托莫西汀治疗儿童ADHD的效果和安全性,并与哌甲酯、安慰剂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为ADHD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目的是对正念治疗在癌症患者中的应用和效果进行综述,以期为正念治疗在癌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本文介绍了应用于癌症辅助治疗的正念治疗种类以及其机制和作用,并总结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深圳市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的检出率及其危险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以深圳市2 200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和网络成瘾量表(IAT)进行调查。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中学生NSSI行为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检出230(10. 9%)名中学生曾有过NSSI行为,其中男生111人,女生119人;初中生108人,高中生122人。男生和女生(10. 3%vs.11. 6%)、初中生和高中生(11. 1%vs. 10. 8%)之间NSSI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 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抑郁情绪(OR=2. 58)、网络成瘾(OR=1. 65)及受校园欺凌(OR=2. 25)是中学生发生NSSI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深圳市中学生NSSI行为检出率较高,抑郁情绪、受校园欺凌和网络成瘾可能是其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50%的成人强迫症患者在童年或青少年期已出现强迫症的早期症状,及早干预可有效降低成人强迫症的患病率。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是有效治疗儿童青少年强迫症的心理疗法之一,但目前其治疗机制尚未明确。近年来,脑影像学发展迅速,为探究CBT治疗的脑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神经影像学方法。因此,本文拟从脑功能和脑结构等方面对CBT治疗儿童青少年强迫症的脑影像学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CBT的临床应用提供更明确的循证医学证据。  相似文献   

15.
磁共振成像为抑郁症患者对于不同机制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时的脑结构及脑功能改变提供了重要的影像学证据,也是预测不同机制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的重要手段。本文对国内外不同机制的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时,头颅磁共振影像学的变化进行综述,并再对国内外头颅磁共振对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时疗效的预测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非自杀性自伤(NSSI)在临床及非临床样本中较为常见。自杀意念和NSSI行为之间存在较强的联系,NSSI行为的存在可能是个体自杀未遂的先兆。目前已有较多研究探讨表观遗传学机制与NSSI行为之间的关联。现就NSSI与基因甲基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疾病修正治疗(disease-modifying treatment,DMT)是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患者缓解期的标准治疗。目前上市的所有DMT药物均可在不同程度上减少复发缓解型MS患者的临床发作和影像学活动性病灶。与DMT注射药物比较,DMT口服药物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对治疗的依从性。近年来国外还上市了多种单克隆抗体药物,为MS患者DMT治疗提供了多种选择。本文较为全面的回顾分析国内外现有DMT药物,对其作用机制、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DMT治疗策略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目的是分析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CBTI)对慢性失眠障碍的效果,以期为推动CBTI的临床运用提供理论依据,为我国慢性失眠障碍患者选用非药物治疗提供参考.慢性失眠障碍是常见的疾病,CBTI已成为慢性失眠障碍的首选治疗方法.本文主要从CBTI对慢性失眠障碍的生理机制及神经影像学方面研究现状、疗效、不良反应、面临的问题及处...  相似文献   

19.
辩证行为疗法(DBT)由传统认知行为疗法(CBT)演变而来,强调接受与改变之间的平衡,是一种以辩证法为特征的新型心理疗法。目前主要用于边缘性人格障碍(BPD)和自杀行为的治疗,在其他疾病中的疗效研究也处于进展阶段。通过阐述DBT的起源、理论体系及其最新进展,总结归纳近年来国内外关于DBT临床应用的研究成果,展示其广泛的适应症和应用前景。同时对DBT在东方国家的推广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辩证行为疗法(DBT)对老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社会功能和病耻感的效果,为改善其社会功能、降低病耻感提供参考。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抑郁症诊断标准的164例老年抑郁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抗抑郁药治疗联合常规心理干预,研究组接受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联合DBT,两组均干预6个月。于干预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和抑郁症病耻感量表(DSS)对两组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研究组HAMD-17、SDSS和DSS总评分均较干预前低(P均0.01),且干预后研究组HAMD-17和DSS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抗抑郁药物治疗联合DBT可能有助于减轻老年抑郁症患者抑郁严重程度,同时还可改善其社会功能、降低病耻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