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焦南林  张有为 《肿瘤药学》2022,12(5):608-612
目的 探索G蛋白偶联受体87(GPR87)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通过GE-IA在线工具分析TCGA数据库中GPR87 mRNA在NSCLC和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进一步分析GPR87基因表达与NSCLC患者TNM分期和总生存期(OS)之间的关系。利用String在线工具分析与GPR87相互作用的蛋白。结果 GPR87 mRNA在肺腺癌(LUAD)和肺鳞癌(LUS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P<0.01)。GPR87 mRNA高表达倾向于与NSCLC患者临床进展期有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GA数据库中,GPR87 mRNA高表达组LUAD患者的OS明显短于低表达组(P=0.006 5),并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中得到了进一步验证(P=0.029)。然而,在TCGA数据库中,GPR87 mRNA高表达组LUSC患者的OS明显长于低表达组(P=0.036),但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String分析显示,LPAR1、LPAR2、LPAR3、SCIN、OR56A3、OR52W1、OR52L1、OR56B4、OR56A1、OR52B2等蛋白与GPR87有明显的相互作用。结论 基于肿瘤基因数据库信息挖掘,GPR87在NSCLC组织中呈高表达,并与LUAD患者预后不良相关,可能是LUAD的潜在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DNA损伤修复蛋白BRCA1和RAP80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铂类化疗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使用含铂方案化疗的NSCLC患者相关信息,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患者病理组织标本BRCA1和RAP80的表达,评价BRCA1和RAP80表达与NSCLC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并以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回归风险比例模型评价与NSCLC铂类化疗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共95例NSCLC患者纳入研究,肿瘤组织中BRCA1和RAP80表达存在显著相关性(r=0.229,P=0.026)。BRCA1和RAP80蛋白表达与年龄(<60岁和≥60岁)、性别、PS评分、临床分期等临床特征无统计学差异;而RAP80蛋白表达水平与组织学分型、吸烟状态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BRCA1或RAP80蛋白表达阳性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显著低于阴性患者(P<0.05)。此外,BRCA1与RAP80二者表达都阴性的患者,中位OS显著长于两者至少其中之一为阳性的患者(P<0.05)。然而,BRCA1和RAP80表达与疾病进展时间无显著相关性。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组织学分型及RAP80表达是NSCLC铂类化疗的独立预后因子(P=0.008和P=0.017)。结论 BRCA1和RAP80表达阴性的NSCLC患者含铂方案化疗可带来明显的生存获益,RAP80是潜在的疗效预测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溶质载体家族1成员4(solute carrier family 1 member 4,SLC1A4)在卵巢癌铂类化疗耐药性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GEO、TCGA数据库分析工具分析SLC1A4在卵巢癌或铂类耐药性卵巢癌中的表达;通过GEO数据库分析SLC1A4在铂类药物处理的卵巢癌细胞系中的表达;通过Kaplan Meier-plotter分析SLC1A4表达量与卵巢癌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无疾病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的相关性;通过DepMap平台分析SLC1A4基因效应与卵巢癌化疗药物敏感相关性;通过流式细胞试验和肿瘤细胞克隆集落形成试验验证低表达SLC1A4介导卵巢癌细胞顺铂耐药;通过TargetScan预测靶向于SLC1A4的微小RNA(miRNA),并在TCGA数据库卵巢癌样本中验证其相关性;运用COREMINE工具进行文本挖掘分析SLC1A4介导卵巢癌化疗耐药性的生物过程。结果 SLC1A4在卵巢癌患者及铂类耐药性的卵巢癌中的显著降低(P<0.05),而且与患者的OS、PFS显著相关(P<0.05);铂类药物处理卵巢癌细胞增加SLC1A4的表达;SLC1A4对卵巢癌的基因效应与铂类药物敏感性正相关;过表达SLC1A4增加顺铂引起的卵巢癌细胞凋亡和减少肿瘤细胞克隆集落形成;hsa-let-7c-5p靶向于SLC1A4并在耐药性卵巢癌患者样本中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低表达SLC1A4介导卵巢癌铂类耐药性,并且有可能与hsa-let-7c-5p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和p5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特征和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158例NSCLC组织中VEGFR2和p53的表达情况。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病理类型、肿瘤大小、区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临床分期、肿瘤标志物和近期疗效等临床资料,分析其与VEGFR2和p53的相关性。结果 VEGFR2和p53在NSCLC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38.6%、23.4%,两者在不同病理类型NSCLC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R2在Ⅱ-Ⅵ期患者中的高表达率显著高于Ⅰ期患者(P=0.007);p53在有淋巴结转移、Ⅱ-Ⅵ期患者中的高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及Ⅰ期患者(P=0.005, 0.002)。VEGFR2高表达患者中p53高表达率明显升高(P=0.000),表明VEGFR2与p53的表达显著相关。接受2周期化疗后,疗效评估为疾病进展的患者VEGFR2高表达率显著高于部分缓解的患者(P=0.040)。结论 VEGFR2和p53的高表达与NSCLC的恶性程及化疗敏感性有关,VEGFR2、p53联合检测可能有助于NSCLC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5.
程秋华  符国珍 《肿瘤药学》2023,13(5):604-609
目的 探讨组织中白细胞介素-26(IL-26)表达水平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CC)肝切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行肝切除术的120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方法检测患者癌组织中IL-26的表达,根据IL-26表达水平将患者分为IL-26低表达组(n=62)和IL-26高表达组(n=58)。分析IL-26表达水平与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HCC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 HCC患者组织中IL-26表达水平与肿瘤直径>5 cm、微血管侵犯、TNM Ⅲ-Ⅳ期有关(χ2=11.100, P=0.001; χ2=11.257, P=0.001; χ2=6.541, P=0.011)。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L-26高表达、AFP>50 μg·L-1、肿瘤直径>5 cm、大血管侵犯、微血管侵犯与HCC患者无复发生存时间(RFS)和总体生存时间(OS)有关(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L-26高表达、肿瘤直径>5 cm、微血管侵犯是HCC患者R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IL-26高表达、微血管侵犯是HCC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Kaplan-Meier法生存曲线显示,IL-26低表达组患者5年RFS和OS高于IL-26高表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002, P=0.001; χ2=8.832, P=0.007)。结论 组织中IL-26高表达的HCC术后患者预后较差,IL-26或许可作为HCC患者一种新的预后指标和抗血管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中HNF1A-AS1、HNF1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2018年延安市人民医院收集的187例宫颈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宫颈癌患者肿瘤组织中HNF1A-AS1、HNF1A的表达情况,探讨HNF1A-AS1、HNF1A表达水平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特征和生存期之间的关系。结果 HNF1A-AS1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P=0.022);HNF1A-AS1高表达与宫颈癌患者肿瘤分期(P<0.001)、是否原位癌(P=0.013)、是否淋巴结转移(P=0.002)、是否远端转移(P<0.001)以及HPV型别相关(P=0.006);HNF1A-AS1高表达组总体生存率明显低于HNF1A-AS1低表达组(χ2=10.33,P=0.002)。HNF1A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P=0.044),且HNF1A的相对表达量与HNF1A-AS1表达呈正相关(P<0.001);HNF1A高表达与宫颈癌患者肿瘤分期(P=0.002)、是否原位癌(P=0.007)、是否淋巴结转移(P=0.005)、是否远端转移(P<0.001)以及HPV型别相关(P=0.003);HNF1A高表达组总体生存率明显低于HNF1A低表达组(χ2=6.10,P=0.013)。结论 HNF1A-AS1、HNF1A促进宫颈癌发生和发展,并与宫颈癌患者生存期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紫檀芪(pterostilbene,PTE)对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AP)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 利用APAP (250 mg·kg-1)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PTE分别给予15,30,60 mg·kg-1,连续灌胃15 d预保护。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并计算白球比(Alb/Glb,A/G);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测并进行分级评价;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JC-1检测线粒体膜电位;TUNEL染色法检测肝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Bax、cytochrome C、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2,Nrf2)、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leh-like ECH-associated protein l,Keap1)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APAP模型组相比,不同浓度PTE组小鼠血清ALT、AST值显著降低(P<0.01),Alb、TP及A/G比值显著升高(P<0.05或P<0.01);肝组织病理损伤分级降低;肝组织SOD、GSH显著升高(P<0.01),MDA显著降低(P<0.01);线粒体膜电位增加(P<0.01);TUNEL染色结果显示PTE组小鼠肝细胞凋亡明显减少;PTE组与APAP模型组相比,细胞质中的Bax表达显著增加(P<0.05或P<0.01),cytochrome C表达显著降低(P<0.01),而对应的线粒体中Bax表达显著降低(P<0.01),cytochrome C表达显著增加(P<0.01),同时伴有肝组织总的Nrf2表达增加(P<0.01),Keap1表达降低(P<0.01),细胞质Nrf2表达增加(P<0.01),细胞核Nrf2表达增加(P<0.01)。结论 PTE可以保护APAP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其机制可能与PTE上调Nrf2水平,抑制氧化应激,保护线粒体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自然杀伤(NK)细胞中CD226、CD96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5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正常人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NK细胞中活化受体CD226、CD96和NK细胞抑制性受体TIGIT的表达,并分析CD226、CD96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Pearson分析CD226与CD96表达水平的关系;免疫组化法检测NSCL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D226和CD96的共同配体CD155的表达,并分析CD155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NSCLC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NK细胞中CD226、CD96、TIGIT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32±12.02)% vs. (84.23±4.01)%(P<0.05),(25.31±5.36)% vs. (34.26±10.23)%(P<0.05),(47.36±20.08)% vs. (52.31±18.36)%(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CD226+ NK细胞比例与CD96+ NK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 =0.486, P<0.05)。NSCLC高/中分化患者CD226+ NK细胞比例明显高于低分化患者(P<0.05)。无淋巴结转移患者CD96+ NK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NSCLC组织中CD155免疫组化染色总分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CD155的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NSCLC患者NK细胞中CD226、CD96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这可能对肿瘤免疫逃逸有一定影响;上调NK细胞中CD226和CD96的表达可能成为治疗CD155阳性NSCLC患者的潜在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急性病毒性心肌炎(AVMC)小鼠的带有caspase富集功能域的凋亡抑制因子(ARC)的表达及对心肌的保护。方法 将60只成功建立AVMC模型的小鼠随机分为ARC反义寡核苷酸组(A组)、ARC错义寡核苷酸组(B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每组20只。分期分别采集标本测定外周血心肌钙蛋白T(cTnT)、心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水平和ARC、动力相关蛋白1(Drp1)表达等数据。结果 造模后第7、14、21天,3组外周血cTnT、cTnI、CK、CK-M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相近(P>0.05),但均低于A组(P<0.05)。造模后第7天,3组ARC与Drp1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ARC表达与B组相近(P>0.05),但均高于A组(P<0.05),C组Drp1蛋白表达与B组相近(P>0.05),但均低于A组(P<0.05);造模后第14、21天3组ARC与Drp1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鼠发生AVMC后高表达的ARC可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对心肌组织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塞来昔布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或术后复发性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0年9月至2016年12月转移性或术后复发性胃癌患者,分为塞来昔布+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治疗6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间临床资料、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COX-2阳性亚组的生存情况,评价药物安全性。结果 共纳入患者176例,塞来昔布+化疗组89例,单纯化疗组87例。两组患者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位OS(P=0.59)和中位PFS(P=0.73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塞来昔布+化疗组COX-2阳性患者中位OS为14个月,单纯化疗组COX-2阳性患者为1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塞来昔布+化疗组COX-2阳性患者中位PFS为7.5个月,单纯化疗组COX-2阳性患者为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均以恶心最为常见,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塞来昔布联合化疗可延长COX-2阳性晚期胃癌患者的OS和PFS,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上皮间质化因子E-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铂类药物疗效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采用含铂方案治疗的患者资料及病理组织标本,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E-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评价E-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与NSCLC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并以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回归风险比例模型评价E-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与NSCLC含铂方案治疗效果的相关性。结果 共99例NSCLC患者纳入研究,肿瘤组织中E-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存显著负相关(P<0.001,r=-0.410)。中晚期、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组织E-cadherin的阳性率降低,Vimentin阳性率增高。E-cadherin表达阳性患者OS显著高于阴性患者(中位OS 31 vs.21 months,HR 0.533,95%CI:0.322~0.882,P = 0.014),Vimentin与OS无相关性。E-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与疾病进展时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E-cadherin是一个有潜力的NSCLC铂类药物疗效的预测因子,这仍需进一步前瞻性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Objective:

There are two new treatment options available for the treatment of adenocarcinoma histology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which offer improved benefit in terms of progression-free (PFS) and overall survival (OS) over chemotherapy. Both bevacizumab and pemetrexed when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significantly increase PFS and OS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SCLC versus chemotherapy alone. The aim of this analysis was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for patients with non-squamous adenocarcinoma NSCLC treated with bevacizumab, carboplatin and paclitaxel (BCP) to pemetrexed and cisplatin (PC) by using indirect comparison (ITC) methodology.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和经济学效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南京市胸科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符合要求的晚期NSCLC患者56例,通过随机数进行随机化分为培美曲塞+顺铂(PP组)30例和吉西他滨+顺铂(GP组)26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对成本与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PP组和GP组化疗方案的有效率分别为46.67%和42.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P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GP组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平均费用分别为31 985.48元和27 683.15元。PP组的平均住院天数(10.94 d)少于GP组(13.91 d)。与GP组相比,PP组每增加1个效果单位需要多投入的成本为986.77元。结论 从成本效果分析,PP组的化疗费用较高,但是安全性好于GP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microRNA-19、白细胞介素-27(IL-2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7例NSCLC患者,收治时间2014年1月-2016年2月,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9例,采用培美曲塞+顺铂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吉西他滨+顺铂治疗。连续化疗2个周期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并比较两组血清microRNA-19、IL-27、TGF-β1、MMP2水平。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清microRNA-19、IL-27、TGF-β1、MMP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microRNA-19、TGF-β1、MMP2水平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L-27水平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缓解率42.86%显著的高于对照组的2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7.76%高于对照组的79.1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NSCLC患者能显著的改善血清microRNA-19、TGF-β1、MMP2水平,从而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阳离子转运蛋白1(SLC22A1)基因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和预后意义。方法用The Human Protein Atlas(HAP)数据库分析SLC22A1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利用Oncomine和GEPIA数据库分析SLC22A1基因在肝细胞癌和肝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利用GEPIA和Linked Omics数据库分析SLC22A1基因与肝细胞癌患者临床相关性:总生存期(OS)、无瘤生存期(DFS)、病理分期和种族。采用Metascape在线工具对SLC22A1相关基因进行功能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LC22A1蛋白和m RNA在肝细胞癌组织中显著低于正常组织,且与肝细胞癌预后呈正相关(P0.001)。肝细胞癌中SLC22A1基因表达水平与预后、病理分期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与种族无相关性。功能富集分析显示,SLC22A1基因通过影响小分子分解代谢过程、对异源生物刺激的反应和有机酸生物合成过程等发挥作用。通路富集分析显示,SLC22A1基因通过作用于过氧化物酶体、脂肪酸降解和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等通路起作用。结论细胞癌组织中SLC22A1蛋白和m 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肝正常组织,其表达情况与肝细胞癌预后存在显著关联,提示SLC22A1可能成为评估肝细胞癌预后的指标和研发肝细胞癌相关靶向药物的候选靶点,为肝细胞癌研究提供新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6.
YM-155协同顺铂杀伤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survivin小分子抑制剂YM-155对非小细胞肺癌顺铂化疗的协同治疗作用并研究其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YM-155和顺铂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的杀伤活性。Western blot试验检测A549细胞中survivin、细胞色素C、凋亡诱导因子、caspase-9和caspase-3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A549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和凋亡率。结果 YM-155能增强顺铂的抗肺癌活性,显著降低顺铂对A549细胞的半抑制浓度(IC50)。YM-155处理能显著抑制A549细胞中survivin的表达。顺铂+YM-155组A549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低于顺铂单治疗组。顺铂+YM-155组A549细胞的凋亡率,细胞色素C、凋亡诱导因子释放水平以及caspase-9、caspase-3活化水平均明显高于顺铂单治疗组。顺铂+YM-155+survivin质粒组A549细胞的相对细胞活力和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高于顺铂+YM-155组。顺铂+YM-155+survivin质粒组A549细胞的凋亡率、细胞色素C、凋亡诱导因子释放水平以及caspase-9、caspase-3活化水平均明显低于顺铂+YM-155组。结论 YM-155通过抑制survivin的表达能够增强顺铂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线粒体途径凋亡的诱导活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MYBL2(V-Myb avian myeloblastosis viral oncogene homolog-like 2)与卵巢癌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运用GEPIA在线工具分析MYBL2在正常卵巢组织与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运用km-plot分析卵巢癌患者关于MYBL2的总生存曲线;基于GEO Profiles数据库分析MYBL2在顺铂敏感性与顺铂耐药性的卵巢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差异。综合运用基因互做分析、基因通路富集和文本挖掘、miRNA-mRNA相互作用分析等生物信息学方法进一步证明MYBL2调节卵巢癌耐药性及探索其内在机制。结果 卵巢癌组织中的MYBL2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卵巢组织,高表达MYBL2与卵巢癌患者低生存率有关,顺铂耐药的卵巢癌细胞株MYBL2表达显著高于顺铂敏感的卵巢癌细胞株,与MYBL2具有高度关联性的基因大部分与卵巢癌耐药性有关;基因通路富集对与MYBL2相关联的基因分析发现,细胞周期富集程度最高;文本挖掘显示,除了细胞周期外,基因表达、细胞增殖、凋亡过程等生物过程与MYBL2蛋白、卵巢癌、肿瘤耐药性具有显著的关联性;miRNA-mRNA互作分析发现,靶向于MYBL2的12个miRNA皆与卵巢癌耐药性或肿瘤发生发展有关。结论 MYBL2与卵巢癌的耐药性有关,而且有可能是通过调节细胞周期而参与到卵巢癌耐药性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具有"扶正解毒祛瘀"作用的中药复方消岩汤对耐顺铂人肺腺癌A549/DDP细胞多药耐药基因(MDR)的表达产物P糖蛋白(P-gP)及其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耐顺铂人肺腺癌A549/DDP细胞系作为获得性耐药模型,给予消岩汤含药血清,采用Western Blotting 免疫印迹法及RT-PCR技术检测MDR的表达产物P-gP的含量及其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随着消岩汤含药血清药物浓度的增加,P-gP蛋白表达逐渐减弱(P<0.05);与对照组比较,经不同浓度消岩汤含药血清作用后,A549/DDP细胞中的MDR1基因的mRNA水平均有所下降(P<0.05),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基因表达抑制作用越明显。结论 消岩汤逆转肺癌耐药的可能机制为通过抑制细胞膜上P-gP及其基因的表达而阻止细胞对顺铂的输出,从而聚集细胞内的药物浓度达到有效逆转肺癌耐药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