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正常人与神经症患者之间中医素质分布的差异,以及各自与现代人格测查的对比关系.方法以<内经>"阴阳五态人"为人格分型依据,对神经症患者和心理正常者对照研究,并做明尼苏达多项个性测查(MMPI).结果神经症患者心理成熟程度较正常人低,有显著差异.结论神经症患者的人格特征符合现代心理学中易发神经症者的特点,符合现代医学中控制力过强需要治疗的理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缩短科研前期劳动时间,实现瞬间高效检索<黄帝内经>.方法以"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对<黄帝内经>一次文献和二次文献分类整理、加工重组,使<黄帝内经>中<素问>与<灵枢>两部分实现统筹整合.结果使原文编排、学术内容检索和有序化多路径的检索系统,实现计算机化.结论<〈黄帝内经〉计算机检索>系统研究,为医学科学工作者学习、研究、查对、引证、应用和开发<黄帝内经>,提供全新规范化的现代检索手段,是跨学科研究的有效尝试.  相似文献   

3.
中医学植根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在其发生发展中深受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中医经典著作如<内经>、<伤寒论>中常以"X日"、"XX日"描述、预测病邪的传变和疾病的转归,其理论依据是肇始于<易经>中以"七日"为周期数所象征的阴阳变化规律.对于<内经>、<伤寒论>中关于疾病转归、预测日期的描述,应把握其象征意义,结合天时地理、人的体质强弱、人的性别年龄等因素分别具体理解.  相似文献   

4.
疼痛,是百病的一种表现,因此,自古以来,国内外学者不断研究,并创出多种止痛方法和方剂.但是常伴有使用不便,易成瘾,有毒性,副作用大等弊端,给病人带来痛苦,焦虑,甚至绝望,尤其对中晚期癌症患者更甚.笔者从李时珍<本草纲目>、王肯堂<证治准绳>、吴谦<医宗金鉴>、<黄帝内经>及<金匮要略>书方中筛选大黄、元胡、黄连、细辛等二十多种中药,用现代工艺制成橡胶硬膏活血化瘀止痛膏,经1200例临床观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老子"卫生之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老子>与<庄子>两书中有关文字的分析比较,认定<老子·十章>之"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是老子的"卫生之经".其实质内容为"以静养神、以动养形、形神相亲".并认为<老子>之"专气"即<庄子>之吐纳导引术,后者或是前者的嬗变和衍生,是表里俱济的形体修炼养生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含乳汁的植物来源中药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和药性药效之间相关规律进行挖掘,为“辨状论质”理论加强论证,为乳汁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部分乳汁植物来源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入药部位、科属及化学成分进行统计。通过挖掘《中国植物志》《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及相关文献资料,筛选出收录在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的乳汁植物来源中药共53味,对其性味归经、入药部位、化学成分及其中药学分类进行归纳总结,使用Excel 2013,ChiPlot 2023.3.31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发现乳汁植物主要分布于1界,1门,2纲,20科,大多数乳汁植物来源中药属于被子植物门下的双子叶植物纲;在性味中,平>寒>温>凉>热;苦>辛>甘>酸>咸;在归经中,肝>肺>肾>脾=大肠=胃>心>膀胱=胆>小肠;在入药部位中,根(根、根茎、块根、根皮)>树脂>种子>全草(全草、地上部分)>茎(茎、枝)>果实>叶>花=皮;在化学成分研究中,多为苷类成分;在中药学分类中,多属于活血化瘀药。结论 乳汁植物来源中药四气以平性居多,温寒分布均匀,五味以含苦、辛味居多,归经以归肝、肺经居多,以根、树脂入药为主,成分多含有苷类、生物碱类和挥发油类,多为活血化瘀和清热解毒药,乳汁植物来源中药的生长习性、入药部位、化学成分等均与其性味功效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为乳汁来源中药的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风即现代医学所称的脑血管意外,是一组具有很高患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的疾病。建筑有效的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方法一直是当前国内外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通过研究与实践证实,我们对129例中风后遗症的患者进行了以针灸推拿与促通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治疗组与针灸推拿组促通技术组进行对照临床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83;1一般资料将符合诊断与纳入标准的129例病人按入院康复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综合组(针灸推拿结合促通技术组)、针推组(针灸推拿组)和促通组(促通技术组),将各组病人临床资料进行疗前可比性分析,P&gt;0&#183;05具有可比性,见表1。表1各组病人性别、平均年龄、病程、伴发疾病、既往史评分比较组别男女(n)平均年龄(岁)平均病程(d)伴发疾病既往史综合组23 20 64&#183;68&#177;7&#183;35 32&#183;32&#177;22&#183;59 9&#183;00&#177;2&#183;15 5&#183;49&#177;1&#183;39针推组27 16 65&#183;58&#177;7&#183;55 36&#183;92&#177;28&#183;41 8&#183;29&#177;1&#183;91 5&#183;60&#177;1&#183;65促通组25 18 64&#183;87&#177;7&#183;42 34&#183;54&#177;25&#183;93 8&#183;73&#177;2&#183;09 5&#183;52&#177;1&#183;441&#183;2诊断标准采用1996年中华医学会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三次修订标准...  相似文献   

8.
从王粲病案谈到《黄帝内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举麻风病的临床表现,并对王粲经历交游、诗文著作和相关史料进行分析,认为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中所载,张仲景诊断王粲之病,以及预测其死期的记述,为妄引杂史之说,借以佐证皇甫谧所谓,"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一十八卷,即<内经>也"也是穿凿之论.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小儿按摩经>的书名、作者与成书年代的考证,认为该书不应以<保婴神术·按摩经>命名,而应题为<小儿按摩经>;并否定<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等对<小儿按摩经>的作者是元代陈瑞孙父子的推断,提出称"四明陈氏"为妥;将<小儿按摩经>的成书年代的范围由原来的1405至1601年缩小至1574至1601年之间.  相似文献   

10.
<素问·痹论>中"凡痹之客五藏者"至"痹聚在脾"一段,林亿认为是王冰次注<素问>将其他篇章移至<痹论>中,张琦等以为王氏所移过于轻率.通过考察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对上述观点提出不同看法<病源>中已把此段文字与<痹论>痹久入藏的论述相联系.王冰次注<素问>,或受<病源>影响,或出自临床经验,似非轻率之举.而且,从"凡痹之客五藏者"一段出现在<内经>中的不同篇章,从古人对五藏痹的前后认识的不同,恰体现出古代对疾病认识是逐渐深入的.  相似文献   

11.
发热症首载于《内经》,散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素问·热论》、《素问·刺热篇》、《素问·评热病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素问·至真要大论》以及《灵枢·论疾诊尺篇》、《灵枢·热病篇》、《灵枢·刺节真邪篇》等篇。  相似文献   

12.
通过<伤寒论>方剂组成及临床运用,对寒热、攻补药物并用、表里一方同治的规律进行研讨.从中提示<伤寒论>用药组方严谨,对临床理法方药一致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事中医教、医、研工作卅余载,尤重仲景学说之研究,完成<方证辨析在<伤寒论>教学中的运用>获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本文属成果之一部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从瘟疫学说浅谈"非典"的中医辨治(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吴又可著<温疫论>,对瘟疫为病(即急性传染病)的发病及治法方药都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学术见解,有许多新的创建.清代余师愚著<疫疹一得>、杨栗山著<伤寒温疫条辨>、戴天章著<广瘟疫论>,都从理论和实践更进一步发挥、发展、充实和完善了吴氏的瘟疫学说,为后世人们防治瘟疫提供了有效的武器.作者重温和系统总结了前人对瘟疫发病规律的认识和治法方药的有效经验,旨在温故启新,为现代中医防治"非典"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中所论阳虚证居多,其证候多呈复杂、多重的表现.此乃因阳气具有温煦、推动,主持气化开合,维系阴阳平衡等多方面功能的缘故.通过对<伤寒论>阳虚症状两重性的认识,将能更好地把握阳虚证的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菌类中药的生物学特性、入药部位、生长环境和药性药效之间相关规律进行挖掘,为“辨状论质”理论加强佐证,为菌类中药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常用菌类中药的入药部位、性味归经、异养方式及其功效进行归纳总结。通过查阅《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中国植物志》及文献资料,核对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部分地方标准收录的菌类中药。结果 共筛选出28味常见菌类中药,不同菌类中药的性味归经、入药部位、习性、生境都不同,对其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在四气中,平>寒>温;在五味中,含甘味>含苦味>含淡味>含辛味=含咸味;在入药部位中,子实体>菌核>复合体>子座=外皮=其他;在归经中,肺>肝=心>脾=肾>胃;在习性中,寄生>腐生>共生=兼性寄生=兼性腐生。结论 菌类中药以寄生与腐生为主,四气以平居多,五味以含甘味居多,归经以肺、心、肝经居多,滋补、利水是其主要功效。菌类中药的色泽、习性、入药部位及生境均与其性味功效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为其深入研究、临床使用及资源开发提供全面的文献参考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统计植物皮类中药及其中成药功能及特点,对植物皮类中药的入药组织、性味功效及临床应用之间相关规律进行挖掘,为辨状论质理论加强论证,为植物皮类中药及其中成药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查阅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部分地方标准,筛选出收录的植物皮类中药及其中成药,对植物皮类中药及其中成药的特点、功能及注意事项进行归纳总结,使用Excel表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经统计得62味植物皮类中药,主要分布于1界,3门,31科;在科属中,芸香科>豆科>葫芦科;在入药组织中,树皮>根皮>果皮>种皮;在性味中,温>寒>平>凉>热,含苦味>含甘味=含辛味>含酸味;在归经中,肺>肝>脾>心>大肠>肾>胃=膀胱;在中药学分类中,多属于清热药。植物皮类中成药485种,以含陈皮的中成药最多,在给药剂型中,以丸剂为主;在药味中,以苦味和甘味居多;在功能中,以扶正剂最多;在注意事项中,以妊娠禁忌最多。结论 植物皮类中药的入药组织、性味功效与临床应用之间存在相关性,须注意用药禁忌,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辨证论治,合理选择植物皮类中药及其中成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豆蔻提取物对人胃腺癌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豆蔻提取物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胃腺癌细胞,观察细胞增殖率的改变;以AO/EB进行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细胞免疫组化检测bcl-2蛋白表达,以探讨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结果0.2mg/ml、0.4mg/ml、0.8mg/ml、1.0mg/ml豆蔻提取物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胃腺癌细胞24、48、72小时的细胞抑制率分别为:18.03&#177;2.39、25.18&#177;1.53、30.99&#177;1.96、40.40&#177;1.94;23.76&#177;1.58、32.37&#177;1.75、41.53&#177;1.97、58.78&#177;1.97;29.93&#177;1.79、41.394&#177;1.97、49.244&#177;1.57、64.65&#177;1.33。AO-EB染色表明上述浓度豆蔻提取物分别作用24、48小时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1.33&#177;1.04、18.50&#177;1.32、24.00&#177;0.50、33.83&#177;2.08;19.004&#177;1.73、261834&#177;2.02、33.50&#177;2.29、41.674&#177;0.29。细胞免疫组化检测上述浓度的豆蔻提取物作用于细胞48小时后的bcl-2蛋白表达,对照组及实验组平均光密度分别为0.419&#177;0.016、0.374&#177;0.010、0.2864&#177;0.011、0.183&#177;0.014。结论0.2mg/ml、0.4mg/ml、0.8mg/ml、1.0mg/ml豆蔻提取物体外可以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及诱导细胞的凋亡;一定浓度范围内的豆蔻提取物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可能与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将128例痤疮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医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负性情绪,采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改变。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5.8% vs 56.5%,P<0.05);治疗后观察组SDS及SAS评分分别为(34.09±2.21)及(38.13±5.19),显著低于对照组(38.17±2.64)和(46.80±5.76),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DLQI症状与感受、日常活动、休闲娱乐、工作和学习、人际关系、治疗及总分分别为(0.98±0.34),(0.63±0.37),(1.01±0.36),(0.62±0.39),(0.85±0.31),(0.78±0.31),(7.21±1.38),对照组分别为(1.43±0.62),(1.17±0.45),(1.35±0.46),(0.98±0.44),(1.12±0.36),(1.17±0.53),(9.43±1.6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并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lt;伤寒论&gt;为东汉&#183;张仲景撰于三世纪初.现存较早的有明&#183;赵开美影宋刻本&lt;伤寒论&gt;(简称“宋本“)和金&#183;成天已&lt;注解伤寒论&gt;(简称“成本“),张仲景以六经辨证为纲,对伤寒各阶段的辨脉审证大法以条文形式作了论述.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