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556例CT和手术准确符合率、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以及CT误诊,漏诊部位误差,突出与膨出误差原因。  相似文献   

2.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永光  胡道清  周涛  姜鹏 《四川医学》2003,24(11):1164-1165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L3,4 以上椎节的腰椎间盘突出。由于其临床表现较为复杂 ,并且可与低位椎间盘突出症并发 ,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笔者自 1994年以来 ,手术治疗本症 2 3例 ,占同期腰椎间盘手术的1 8%。现就其解剖特点、临床特征和诊断治疗进行探讨 ,旨在提高对本症的认识 ,减少漏诊和误诊。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3例 ,女 10例 ;年龄 18~ 74岁 ,平均 4 7 3岁。病史 :有明显外伤者 11例 ,腰部慢性劳损者 10例 ,无明显诱因 3例。症状 :明显腰痛者2 0例 ,其中单纯腰痛 3例 ,腰痛伴单侧下肢疼痛 12例 ,双下肢痛 4例 ,大小便…  相似文献   

3.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19例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倪晓  王向阳  孙义军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11):1552-1553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是指腰3/4及其以上腰椎间盘突出,临床上相对较少见,我科从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手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9例,占同期腰椎间盘突出手术5%,取得较满意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通常将L12至L34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称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比较少见,其发病率在10%以下。我院自1972年~1997年经手术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516例中,有8例(155%)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例中,男...  相似文献   

5.
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556例CT和手术准确符合率、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以及CT误诊、漏诊部位误差、突出与膨出误差原因.  相似文献   

6.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系指L3-4及以上节段腰椎间盘突出,临床少见,约占同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者的2.8%~4.5%^[1-2],因临床表现复杂,易漏诊或误诊。本院从1997年2月至2004年12月共手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315例,其中高位20例,占6.3%,术后随访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总结分析12例小于16岁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 症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手术治疗方法。结果所有患者均采用后路手术,效果满意。术后均随访,平均 3.5年,优良率为100%。结论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与腰部外伤、长期剧烈活动以及先天性腰椎发育不良有 关;临床表现以主诉症状轻、查体症状相对较重为其特点;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一旦明确诊断,经过短期严格的保守 治疗无效后即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疗效较成人好。  相似文献   

8.
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上相对少见,发病特点往往不典型,易误诊。我科于1993年1月至1996年1月共收治60岁以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病人16例,占同期腰椎间盘突出症3.6%,全部经手术确诊。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6例,男13...  相似文献   

9.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殊类型。T12-L1、L1—2、L2—3和L3—4椎间盘突出称为高位腰椎间盘突出。我科自2002年2月至2008年12月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27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的原因。方法:对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患者的初次术前诊断手术方法、再手术前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进行评估。分析初次手术失败原因。结果:86例初次手术患者术后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20个月.平均60个月。初次手术出现术后症状复发、腰椎不稳等问题,需再次手术治疗,初次手术煞败中行开窗、扩大开窗法腰椎间盘摘除术占41.9%。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失败的原因包括:手术适应证选择不当多间隙突出遗漏、术中定位错误及髓核摘除不彻底、双侧型或中央型突出只切除一侧、椎体后缘软骨结节未切除、赤处理中央椎管狭窄及神经根管狭窄,术后腰椎间盘突出复发,全椎板减压术后腰椎节段性不稳定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对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再手术原因主要为术前定位错误、术前漏诊、原间隙再突出、侧隐窝狭窄、脊柱稳定性破坏等.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前诊断及定位需准确,尽量选择对脊柱稳定性破坏小的术式,常规探查侧隐窝,术后避免外伤和重体力劳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腰椎间盘镜(MED)手术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评价MED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3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回顾性比较研究。21例经MED手术,22例接受传统开放手术。结果 MED组手术时间(90.0±22.0)min,失血(55.0±25.0)ml,按Macnab疗效标准,优15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为95.2%;开放手术组手术时间(82.0±15.0)min,失血(210.0±30.0)ml,优12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为90.9%。结论 MED手术对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手术效果好等特点,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后路环形减压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后路环形减压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情况及末次随访VAS、JOA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及神经损伤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末次随访VAS、JOA评分及改善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环形减压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高,预后恢复情况好,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一般是指L1~2,L2~3和L3~4椎间盘突出,由于人类腰椎的生理解剖特点及椎间盘的生物力学特点,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主要集中在L4~5及L5~S1两个间隙,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的报道相对较少,国内外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为0.4%~5.2%,而吴养等曾报道L3~4及以上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率为1%~10%.由于其发病率低,临床表现比较复杂,且常合并低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因此容易漏诊、误诊.我院自1999年1月~2007年1月共收治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13例,占同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2.5%,根据突出部位和类型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治疗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5.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的原因。方法:对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患者的初次术前诊断、手术方法、再手术前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进行评估。分析初次手术失败原因。结果:86例初次手术患者术后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20个月,平均60个月。初次手术出现术后症状复发、腰椎不稳等问题,需再次手术治疗,初次手术失败中行开窗、扩大开窗法腰椎间盘摘除术占41.9%。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失败的原因包括:手术适应证选择不当、多间隙突出遗漏、术中定位错误及髓核摘除不彻底、双侧型或中央型突出只切除一侧、椎体后缘软骨结节未切除、未处理中央椎管狭窄及神经根管狭窄,术后腰椎间盘突出复发,全椎板减压术后腰椎节段性不稳定等。  相似文献   

16.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27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回顾性研究,提高对本症的认识,减少漏诊、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7例的临床和手术资料.结果:27例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术后对21例进行了0.5~6年(平均2.5年)的随访,结果优12例,良6例,可2例,差1例,手术优良率85.7%.重点讨论了高位腰椎及椎间盘和神经根的解剖特点和临床特征及诊断治疗.结论:对不同程度的患者需用不同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7.
李杭  陈秀庭 《浙江医学》1998,20(4):249-250
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突出的髓核突破纤维环及后纵韧带,位于椎管或游离于椎管及硬膜囊内。临床上并非少见,临床表现及CT检查有其特点,症状严重者保守治疗效果较差,手术能取得较好疗效。本院1986~1997年手术治疗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28例,占同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10%。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马尾神经损伤的发病原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马尾神经损伤25例进行分型、治疗和随访,分析致病原因,术中所见及治疗效果。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致马尾神经损伤好发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反复多次发作、多次损伤患者。术后恢复优7例、良12例、可3例、差3例。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反复多次发作、多次损伤者,马尾神经损伤机会增加,对此类患者应避免腰部损伤,发现马尾神经损伤者即应作手术治疗,避免马尾神经进一步损伤,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后路椎间盘镜(MED)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1例共39个间隙,全部采用MED系统治疗。结果优良率77.4%。结论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及手术安全挫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后路椎间盘镜(MED)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1例共39个间隙,全部采用MED系统治疗。结果优良率77.4%。结论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及手术安全性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