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体位复位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利用体位复位后进行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1例新鲜单节段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体位复位后行椎体成形术。手术前后评估X线片椎体高度、后凸畸形角度以及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变化。结果术前与术后比较,伤椎引起的疼痛显著缓解、VAS评分明显下降、椎体高度显著恢复以及后凸畸形角度明显减少。患者能早期恢复日常活动。结论采用体位复位后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腰桥复位法配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腰桥复位法配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16例,并与同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13例患者比较VAS评分、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值(Beck值)、节段后凸Cobb角。结果:所有患者术后VAS评分、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值(Beck值)、节段后凸Cobb角等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75.1±12.3)min、(89.7±20.1)min,P〈0.05。结论:腰桥复位法配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安全、有效,操作时间短且成功率高,能够早期解除患者腰背痛,重建椎体高度,利于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利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75%以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例新鲜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75%以上骨折行椎体后凸成形术。结果本组获随访1~2年。VAS评分由术前的(8.35±1.25)分下降到术后的(2.12±0.63)分,脊柱后凸角由术前的(21.53±6.23)°恢复到术后的(8.25±3.65)°,术后伤椎引起的疼痛显著缓解,患者能早期恢复日常活动。结论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可有效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重度压缩骨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仰卧悬吊复位法配合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5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均为单个椎体骨折),行仰卧悬吊复位法配合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对术前术后椎体高度(前缘、中部、后缘)及Cobb角进行对比。结果术后胸背部疼痛明显改善,术后椎体前缘、中部高度及Cobb角显著改善。结论仰卧悬吊复位法配合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具有微创、安全、临床疗效良好的优点,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4例老年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应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在伤椎椎弓根建立工作通道,应用球囊扩张后注入骨水泥,骨水泥固化后拔除工作套筒,完成手术。结果本组24例全部获得随访,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患者伤椎恢复原有高度,腰背部疼痛消失,无复发,手术成功。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中可以迅速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和形态,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杨峰  唐淼  许康永 《实用骨科杂志》2012,18(6):484-485,572
目的观察和分析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7年1月至2009年9月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21例,31椎。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均明显减轻或消失。有3例发生骨水泥,渗漏1例有临床症状,术后椎体前缘后缘高度及Cobb角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可有效缓解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所引起的疼痛,恢复椎体高度,但也有一定的并发症,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垫枕法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 40 例,予垫枕法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并观察患者术前及术后 1 个月在疼痛缓解、伤椎前缘高度、后凸畸形改善的情况。 结果:40 例患者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6.76±1.16)、伤椎前缘高度(16.38±2.26)mm 及 Cobb 角(22.17±3.46)?,术后 1 个月 VAS 评分(2.34±0.73)、伤体前缘高度(28.45±6.46)mm及 Cobb 角(8.43±4.34)?,术后 1 个月患者在疼痛缓解、伤椎前缘高度、后凸畸形改善等方面较术前有明显区别(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经垫枕法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34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PKP。观察患者术后疼痛、椎体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34例患者术后发生骨水泥渗漏1例(2.94%)。未发生坠积性肺炎、肺栓塞、大小便失禁等其他并发症。术后随访6~10个月,术后7 d、6个月随访,患者椎体前缘高度、伤椎后凸角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Barthel指数等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并发症少、疼痛缓解及伤椎恢复效果好,患者生活质量可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联合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胸腰椎多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01-2011-02采用PVP+PKP术治疗胸腰椎多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30例(108椎)均为新鲜骨折,选择椎体压缩程度≥1/3且≤2/3采用PKP技术,椎体压缩程度<1/3及>2/3采用PVP技术,Cobb’s角观察术后椎体后凸畸形矫正情况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对患者疼痛进行评价。结果平均随访14个月(6~24个月),术后骨折后凸畸形Cobb’s角平均矫正20.6°,术后胸腰背部疼痛VAS评分明显改善。结论 PKP联合PVP治疗胸腰椎多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具有创伤小,用时短,止痛效果好,恢复椎体高度,矫正脊柱后凸畸形,能增强脊柱稳定性,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两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实施方法,评价手术疗效。方法对33例两节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66个伤椎,实施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测量手术前后伤椎的椎体矢状面指数、后凸Cobb角,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1年,进行模拟视觉类比评分和功能障碍指数评分,评价疼痛缓解情况和脊柱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3个月),骨水泥外渗3例4个椎体。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1年,平均椎体矢状面指数分别为0.67±0.33、0.93±0.15和0.91±0.48,术后1周、术后1年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值=83.62,P<0.01);后凸Cobb角分别为(36.33±6.83)°、(7.33±6.37)°和(9.18±6.75)°,术后1周、术后1年与术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F值=64.41,P<0.01);模拟视觉类比评分分别为(9.09±0.83)分、(1.72±1.10)分和(1.90±0.94)分,术后1周、术后1年与术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F值=207.89,P<0.01);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分别为(81.27±4.12)分、(17.96±3.37)分和(20.41±4.03)分,术后1周、术后1年与术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F值=297.23,P<0.01)。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两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伤椎高度恢复、后凸Cobb角的矫正、止痛效果和脊柱功能恢复情况均满意。  相似文献   

11.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19):1812-1815
[目的]对比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编织囊袋扩张椎体成形术(Vesselplasty)治疗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选择最优手术方案,提高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526例(单节段)分别接受PVP、PKP、囊袋治疗,分别记录三组手术后及术后1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伤椎后凸角、椎体前柱高度,比较三组之间治疗效果。[结果]手术全部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三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骨水泥渗漏囊袋组发生率低于PVP、PKP组,PKP组和囊袋组在术后伤椎后凸角、伤椎前柱高度恢复方面优于PVP组。[结论] PVP、PKP、囊袋三种手术方式治疗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囊袋在治疗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中未发生骨水泥渗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方法对6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行椎体后凸成形术,对手术前后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伤椎高度恢复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获随访4~36个月,所有患者疼痛明显缓解,术后NRS评分与伤椎前缘高度比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患者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术后,影响胸腰椎再次骨折的危险因素及再次行椎体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578例,术后12-36个月内胸腰椎再骨折患者43例.将纳入患者分为两组:再骨折组...  相似文献   

14.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0):1896-1898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采用PKP治疗的84例明确诊断的老年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男17例,女67例,年龄63~78岁,平均(67.21±7.82)岁完善术前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术后观察VAS评分、椎体高度、椎体面积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取得4~6个月随访,平均4.2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术前、术后椎体前缘及中度高度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可保持较长时间。患者疼痛均在术后明显缓解。[结论]PKP治疗老年骨折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具有微创、快速止痛、疗效确切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手术疗效。方法56例68节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单侧经椎弓根入路30例36节椎体,双侧经椎弓根入路26例32节椎体,采用球囊或Sky扩张器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前、术后1周、1年进行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测量椎体高度恢复率、后凸Cobb角。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3年。单侧组及双侧组术后1周及术后1年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后凸Cobb角较术前均减少(P<0.05)。单侧组术后1周及术后1年后凸Cobb角恢复率分别为50.2%、43.2%;双侧组分别为52.3%、46.9%。单侧组术后1周及术后1年椎高恢复率分别为46.3%、43.6%;双侧组分别为50.2%、46.1%。术后1周及术后1年VAS评分、后凸Cobb角及椎高恢复率单侧组与双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VAS评分术后1年较术后1周两组均有所增加。结论采用单侧与双侧经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均能恢复伤椎体高度、纠正后凸Cobb角并缓解疼痛。术后针对骨质疏松症的病因治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6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比较分析手术前后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flhel)及椎体后凸角度(Cobb角)改善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术后1周及3个月后的VAS评分、Baflhel指数及Cobb角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基础上,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创伤小、术后功能恢复良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1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术后疼痛改善、椎体高度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 6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发生骨水泥渗漏2例(3.28%),未出现其他脊髓或脊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均随访12~18个月,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的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Cobbe角测量值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能明显改善患者疼痛等症状,且并发症少,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单侧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单侧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60例86椎,其中男18例,女42例;年龄58~83岁,平均68.5岁。均为新鲜骨折,均有明显腰背部疼痛不适,无脊髓、神经根受损症状和体征。术前CT显示椎体后壁完整。MRI显示伤椎在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经皮单侧椎弓根穿刺球囊扩张,填充骨水泥。测量术前、术后正侧位X线片椎体高度及后凸畸形角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随访观察患者术前、术后腰背疼痛、日常功能等改变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评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腰背部疼痛迅速缓解,随访期间疗效满意,椎体高度明显恢复,后凸畸形得以改善,伤椎高度无明显丢失。7例术后再发其他椎体压缩性骨折再次入院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后得以改善,术后椎体高度及后凸角度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术后VAS评分及Oswestry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单侧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和矫正后凸畸形,迅速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单侧椎弓根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6月至2013年9月采用单侧椎弓根穿刺技术结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27例,T11 1例,T12例8例,L115例,L2 3例。随访分析患者疼痛、影像学变化情况。结果患者均安全耐受手术。骨水泥渗漏4例。所有患者术后腰痛均不同程度缓解,术后第2天均能下地行走。其中有7例患者术后伴有腰背肌肉疼痛或下腰痛,接受非甾体、抗骨质疏松药物后均缓解。伤椎前缘高度及后凸角度指标术前、术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与末次随访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单侧椎弓根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可安全有效的治疗胸腰段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术后疼痛的原因。方法 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椎体后凸成形术后仍然疼痛原因:2例出现骨水泥渗漏;3例术中出现椎弓根骨折;2例随访中出现邻近节段骨折;1例术后检查发现转移性病理骨折。骨水泥渗漏和椎弓根骨折患者给予镇痛和卧床休息及继续抗骨质疏松治疗,2例邻近节段骨折再次行椎体后凸成形术,1例转移性病理骨折进行放化疗。结果 8例随访3~12个月,平均7个月,7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前VAS(3.5±1.5)分,治疗后VAS(1.2±0.5)分;1例病理性骨折治疗前VAS评分为4分,随访时VAS为1.3分。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疼痛原因包括骨水泥渗漏、椎弓根骨折、邻近节段骨折等,应对术后疼痛进行个体化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