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发音钮在喉全切除发音重建术的应用董继平,程印涛,徐恒光(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222002)喉癌病人施行喉全切除术后,失去发音功能,给病人在工作和生活上带来极大困难,不能说话是最大的痛苦。喉全切除用硅橡胶发音钮行发音重建术可以恢复说话功能,效果...  相似文献   

2.
例1,女,19岁。1998年10月1日进食后自觉胃部不适,恶心嗳气。口服胃复安片10mg,1个多小时后,下肢肌肉抽搐、斜颈、双眼向上注视、发音困难,来我院就诊,诊断为胃复安致锥体外系反应,给予安坦等药治疗,次日完全恢复出院。例2,女,21岁。1999年1月1日因进食后胃部不适,恶心、呕吐,口服胃复安10mg,约半小时出现头向后倾、斜颈、双齿紧咬、阵发性双眼向上注视,发音困难,下肢抽搐,肌震颤等症状,急来我院诊治。诊断为胃复安致锥体外系反应,给予安坦及对症处理,次日恢复出院。本组2例均因食入不洁饮…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我科1978年3月~1985年12月间行喉切除发音重建术,术后13例吞咽功能恢复正常,11例发音清晰、11例拔管困难。作者认为:喉癌行喉切除后可能行喉发音重建术,文中并阐明了拔管困难的原因:①吻合口粘膜水肿;②下咽部粘膜下垂;③软骨坏死;④会厌倾斜过度;⑤气管变形等。  相似文献   

4.
假性延髓麻痹时出现发音及言语障碍、吞哂障碍及咀嚼困难,目前尚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应用神经节苷脂治疗假性延髓麻痹39例,取得满意教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患男,20岁。上腹胀疼,伴恶心、呕吐一周,人院检查诊断为急性胃肠炎。给予服用胃复安10mg,每天3次,服药第五天时呕吐症状消失(一直未服用其他药物)但出现头向后倾、斜颈、发音困难及秽语等症状,疑为药物作用,自停药物,症状消失,未给予高度重视,第六天再服胃复安l0mg,类似症状再次出现,并伴有肌震颤,面肌抽动,共济失调,急来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喉外伤的诊疗方法。方法对37例喉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7例中保守治疗9例,除2例有轻度声音嘶哑外发音均恢复正常。手术治疗28例,术后发音恢复正常18例,声音嘶哑8例,呼吸正常25例,喉狭窄拔管困难3例(1例于术后6mo拔除气管套管,其余2例自动放弃治疗,戴管出院),死亡2例,其中1例因窒息死亡,1例因支气管哮喘致呼吸、心力衰竭(硅胶喉模过敏)死亡。结论对喉外伤应及时正确处理,恢复喉的通气、发音功能,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38岁,因突发言语不能1 d于2014年11月11日急诊入院。家属诉患者于11月11日凌晨0时左右睡觉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音困难、言语减少,但仍能简单对答,当时未予重视,未作特殊处理。7:00时许患者晨起后发现言语不能、发音困难,四肢活动正常,无肢体乏力及麻木感,无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无视物模糊、重影及视力下降,无头晕头痛、不伴有恶心感,无呕吐、耳鸣,无心慌胸闷等。遂至当地医院就诊,行头颅CT显示左侧额叶低密度灶,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经对症治疗(具体不详)后症状改善不明显,遂转至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全喉切除患者术后安装Blom-Singer发音管后的发音效果。方法 对12例喉全切除患者术后行发音重建术,其中安装第二代发音管7例,第三代发音管5例。观察其发音效果。结果 发音良好者10例,差者2例。成功率83.3%,无唾液漏及其他并发症;结论 Blom-Singer发音管具有安装简便,发音响亮,语言连贯等优点,是解决患者全喉切除术后失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病例:患男,46岁,因反复眼睑、口角痉挛2年,进食、发音困难半年入院。首发症状为右侧眼干燥,过度瞬目,继而右侧眼睑阵发性痉挛,并逐渐累及对侧眼睑及口轮匝肌。精神紧张、过劳时加剧,睡眠中消失。近半年来出现下颌抽动,舌肌发作性内收,严重影响进食及发音。曾先后于外院就诊,头颅CT及MRI检查均无异常,诊断“面肌痉挛”,予奋乃静、氟哌啶醇等药口服无效。  相似文献   

10.
基础医学专业课的英语教学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中国教师进行专业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的心理及其他方面的一些困难,本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包括不怕困难的心理准备、苦练发音、印发讲义、启发式教学及英汉对照式多媒体的应用等,同时给建议专业英语的教学应循序渐进,不宜一哄而上。  相似文献   

11.
患,女,8岁,因其舌尖部与口底粘连,舌尖不能上抬也不能前伸造成发育功能障碍而来我院就诊。患儿1岁时,由于发音不消,被某县医院医生预防性地做了舌系带加长手术,一直发音困难至今。  相似文献   

12.
<正> 所谓发音障碍是指说话时发音困难或发音异常,如声哑、失声、声不亮、声不大、声调不能高等常见现象都是。而功能性发音障碍是指主要在喉头以及整个发声系统诸器官内,查不出有器质性病变,但根据发声生理,可以查出发音功能失调。此种患者日渐增多。按年来统计,患者主要为用声过多的人。如政工人员、车间工人、广播员、教员、讲解员、售货员、保育员、电话员和话剧演员。患者就诊时,主要诉声哑。其实,除声哑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气管—咽粘膜发音管手术的发音成功率,降低误吸率,1996年~1998年做喉切除Ⅰ期气管—咽粘膜发音管术14例,术后13例能发音,1例误吸,发音率为92.9%,误吸率为7.1%。行全喉切除但尽可能保留会厌并下降会厌高度,同时利用两侧甲状舌骨肌提升发音管咽口使吞咽时会厌覆盖咽口,将咽口缩小,下缘后退,上缘呈唇状降起,能更有效预防误吸;同时扩大发音管腔径,提高发音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介绍全喉和部分喉切除术后重建发音功能的几种方法。方法:全喉切除后进行气管食管瘘手术建立发音功能,垂直半喉或垂直超半喉切除术后应用转移带蒂胸骨舌骨肌或胸骨舌骨肌骨瓣形成发音皱襞和喉框架结构重建发音功能,近全喉切除术后应用残余喉黏膜制作发音管结构建立发音功能。结果:气管食管瘘手术6例,术后成功发音5例;转移带蒂的胸骨舌骨肌制作人造声带并利用甲状软骨膜修复喉内创面7例,6例术后发音基本满意;8例行带蒂胸骨舌骨肌舌骨瓣重建声带和喉框架结构的患者,术后发音呼吸均无困难;喉发音管重建(pearson式手术)7例,术后发音效果一般,但患者自我评价满意。结论:全喉或部分喉切除后应同期完成喉发音重建手术,以提高术后生存质量。在部分喉切除术中,利用带舌骨的胸骨舌骨肌瓣修复重建喉软骨框架结构和声带皱襞,可以有效避免喉狭窄和提高术后发音质量。  相似文献   

15.
<正> 本文报告我科1979~1983年26例室带性发音困难病人喉显微镜和组织病理学比较观察,并对其中15例(Ⅱ~Ⅲ期)行室带切除术,全部随访1~4年(2例不足1年例外),除1例发展为室带癌和1例为喉麻痹注射硅橡胶后发音不佳外,全部发音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6.
全喉切除后的发音方法基本上有两大类。(一)非手术方法:(1)人工喉:气性人工喉,发音为金属声;电子人工喉,发音单调而无抑扬。(2)食道音:仅能发出声音低粗、简而短的语言。(二)手术方法:(1)瘘管语言较好,但瘘管不易保持通畅,且常有漏液和漏食的麻烦。(2)喉移植术,在理论上比较理想,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复杂而困难的问题,尚待解决。(3)Arslan 的喉再造术是现代最好的方法,能够使病人的呼吸、吞咽和发音功能接近正常。相信,经过进一步研究和实践,可更加完善。全喉切除后,发音功能丧失,造成工作和生活的困难,使病人产生顾虑。虽然远在第一例全喉切除之前,已有人注意到这个问题,但在全喉切除的早期,仍以彻底地切除肿瘤;挽救病人生命为主。由于手术效果的改善,发音问题亦渐受到重视,并有了一些重要的进展。目前,全喉切除后,恢复发音的方法,基本上分两大类:  相似文献   

17.
患喉癌的病人施行喉全切除术后;就失去发音功能,造成生活上和工作上困难。自从100多年前(1873)Billrth第一次做全喉切除术成功以来,先后有很多学者对于喉切除后的发音重建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其间,较有成效的方法如:气性人工喉、电子喉、食管音、各种瘘管语音。但是都未能满意地恢复喉的发音、呼吸、和吞咽时的喉保护功能。近年来、在对喉切除后的发音重建方面,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气管-咽粘膜发音管手术的发音成功率,降低误吸率,1996年-1998年做喉切除I期气管-咽粘膜发音管术14例,术后13例能发音,1例误吸,发音率为92.9%,误吸率为7.1%,行全喉切除但尺可能保留会厌并下降会厌高度,同时利用两侧甲状舌骨骨提升发音管咽口使吞咽时会厌覆盖咽口,钭咽口缩小,下缘后退,上缘呈唇状降起,能更有效预防误吸;同时扩大发音管腔径,提高发音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假性球麻痹是多次脑中风后遗症,吞咽障碍、发音困难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在假性球麻痹的急性期进行有效合理的护理,可改善患者的预后。我科自1999年4月~2002年2月共收治假性球麻痹急性期患者9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全喉切除发音重建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改进后的发音孔制作方法,对14名患者分别施行了Ⅰ期和Ⅱ期发音重建术。结果:14名患者术后全部恢复了发音功能。结果:改进的发音重建术手术时间短,方法简单,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