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62例(76只眼),应用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并观察患者视力、屈光度、并发症等.结果:术后1周和3个月随访,患者矫正视力显著优于术前(P<0.05),患者视力、柱镜、球镜屈光度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结论:超声乳化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既可以摘除白内障又可治疗高度近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周文 《吉林医学》2008,29(5):406-407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出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我院自2000年-2006年对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者42例(81眼)实施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均在1年以上。结果:术中后囊破裂1眼,术后无1例出现并发症,术后1个月视力≥0.4者39眼(48.15%),≥0.1者72眼(88.89%),〈0.1者9眼(11.11%)。结论: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出加人工晶体植入术能有效的提高患者视力,同时低度数或负值后房型人工晶体又可进行屈光矫正,手术安全,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轴性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表面麻醉下对22例38眼轴性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记录术前矫正视力、眼轴长度,观察术中疼痛感、术后眼部情况和并发症,以及屈光度及其预期屈光度数的偏差值。结果:术前眼轴长度26.11~31.28 mm,植入人工晶体度数0D~+15D,术中34眼无疼痛感,4眼轻微胀痛,后囊膜破裂2眼。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1~0.4者19眼,≥0.5者18眼。结论:轴性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采用表面麻醉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视力,是一种安全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选取2017年5月至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140眼)高度近视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就诊时间先后差异将100例患者(140眼)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分析,每组各50例(70眼)。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术后比较两组患者视力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效果比较,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实验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并白内障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各临床症状,降低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治疗安全性较高,具有推广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在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3月~2011年10月武进人民医院眼科高度近视的老年性合并白内障患者67例(80眼),年龄40~86岁,平均66.4岁,行角膜缘隧道切口超声乳化吸除。77眼通过3.2mm切口植入折叠式或非球面人工晶体,3眼通过5.5mm切口植入PMMA硬性人工晶体。植入的人工晶体屈光度为0.00~+10.0(平均5.68)D。使用SPSS 14.0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术后1月视力情况。结果术后未见明显严重并发症。95.0%患者术后1月视力明显提高,仅有4人裸眼视力<0.1。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在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08年3月~2011年10月武进人民医院眼科高度近视的老年性合并白内障患者67例(80眼),年龄40~86岁,平均66.4岁,行角膜缘隧道切口超声乳化吸除.77眼通过3.2 mm切口植入折叠式或非球面人工晶体,3眼通过5.5mm切口植入PMMA硬性人工晶体.植入的人工晶体屈光度为0.00~+10.0(平均5.68)D.使用SPSS 14.0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术后1月视力情况.结果 术后未见明显严重并发症.95.0%患者术后1月视力明显提高,仅有4人裸眼视力<0.1.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因切口小、术后视力恢复快及术后并发症少已在临床广泛开展。对于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低度数或负度数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恢复屈光状态、增加眼内组织稳定性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将我院近年来对28例(56眼)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低度数或负度数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①目的观察超声乳化度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并发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②方法对38例(45眼)白内障并发高度近视患者行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随访3~6个月。③结果裸眼或矫正视力≥0.5者33眼(73.33%)。④结论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并发高度近视安全有效,术后低视力为原有眼底病变所致。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78例(78眼)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眼轴>26 mm)进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结果: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1个月矫正视力<0.5者31眼,占39.74%,≥0.5者47眼,占60.26%。术中后囊破裂2眼,悬韧带断裂1眼,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镭 《中国医药导报》2010,7(34):164-165
目的:进一步提高白内障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4 000例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1年视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主要并发症为角膜水肿、暂时性高眼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效果确切,术后规范操作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后负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43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负度数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记录术前眼轴长度、术前视力,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视力,随访6个月。结果术后屈光度数与预留屈光值接近,平均绝对屈光误差≤±1D;裸眼视力≥0.3者占72.09%,有46.51%术眼裸眼视力≥O.5。随访中无视网膜脱离等致盲性并发症。结论通过术前精确测量眼轴长度和角膜屈率,超声乳化+负度数人工晶体植入治疗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安全性高,预测性较好,能使患者获得良好的视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高度近视眼伴未成熟期白内障患者行Phaco+IOL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患者满意度调查。方法高度近视合并未成熟期白内障患者35例68眼,年龄42~55岁,球镜光屈度均>-9.75.00D,平均-11.3±1.26 D,眼轴长度均>27.32 mm,平均(29.22±1.87)mm;所有患者均行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可折叠式IOL植入术;术后随访6个月,分别于术后3天、1个月、3个月、6个月行视力和眼部状况检查,并记录其视力及眼部并发症情况。结果视力恢复情况:随访至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0.5者48眼,占70.58%,其中有10眼裸眼视力≥0.8;并发症情况:术中有3眼发生后囊破裂,予植入张力环后均顺利植入人工晶体;术后早期部分患者出现角膜内皮水肿及一过性眼压升高现象,予以对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至术后6个月时有7眼出现后发性白内障。结论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眼部状况复杂,在白内障未成熟期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既可矫正高度近视,又可有效避免眼部并发症的发生,手术安全系数高,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临床观察应用超声乳化技术摘除尚透明的晶状体后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矫正中老年高度近视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49例96眼,45岁以上晶状体尚透明的高度近视眼患者行超声乳化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后房折叠型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手术前后的视力、屈光状态、角膜曲率、眼压、内皮细胞计数、立体视觉、脱镜率、病人视力习惯和满意程度。结果术后所有患者裸眼视力均提高,≥0.5者88眼(91.67%);最佳矫正视力均达到或好于术前;术后屈光度数预测准确性为70.2%;多焦点晶体植入患者术后脱镜率为85.7%;术中无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发生;随访期内未出现后囊膜混浊,未发现黄斑囊样水肿及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结论以成熟的超声乳化技术行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矫正中老年高度近视眼的方法安全、有效,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脱镜率,手术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时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对126例(126眼)外伤性白内障手术的人工晶状体植入时机、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恢复、视力的矫正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一期植入87例,二期植入39例,两组手术后的矫正视力较术前均得到显著提高,两组间的术前视力及术后视力并无显著差异;一期植入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二期植入要高,但通过治疗可得到较好恢复;一期植入更能促进双眼单视功能的恢复。结论:对于外伤性白内障患者,只要掌握好适应证,应努力争取行一期植入术,及时处理术中术后并发症,复杂的外伤性白内障术后仍能获得较好的视力,并能促进恢复双眼单视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经验,分析术后视力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眼轴大于26mm的105例121只眼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一个月矫正视力≥0.5者67眼,占55.4%,0.1~0.4者49眼,占40.5%,〈0.1者5眼,占4%。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一般较少。眼底病变是影响术后视力恢复最重要的因素。结论 本方法用于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具有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但应注意患者心理因素对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所设计的个性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方案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无角膜屈光手术适应证的高度近视患者分为三组:1年龄小于40岁不合并有白内障的高度近视患者,这部分病人接受有晶状体眼的Artisan人工晶状体植入术(20例40眼),进行术后早期及远期视觉质量评价、术后远期并发症评估等;2合并有白内障的超高度近视患者,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Bigbag人工晶状体植入术(25例37眼),进行临床效果评价;3合并有白内障而近视度数较低的患者,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低度数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Array 25例31眼,IQ Restor13例26眼),完成术后视力、对眼镜依赖程度评估等。结果 Artisan植入组术后裸眼视力提高,视觉效果良好,远期观察安全;Bigbag植入组患者获得良好的术后视力,玻璃体后脱离发生率低于文献报道的其他低度数人工晶状体;低度数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应用于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安全、有效,视觉效果良好,临床满意度优秀。结论个性化植入人工晶状体可以使不同条件的高度近视患者在获得良好视觉效果的同时兼具了安全稳定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负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26眼)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眼患者,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负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记录术前矫正视力、眼轴长度、屈光度数及其与预期屈光度数的偏差值,观察手术并发症和术后眼部情况。结果术前眼轴长度30.12~35.76mm,平均为32.45mm。术中均顺利植入人工晶状体,无后囊破裂发生。植入屈光度数为-1.0~-6.0D,术后1周,24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最佳矫正视力≥0.2共20眼(76.9%),其中≥0.5者共8眼(30.77%)。2眼因严重的黄斑区网膜萎缩变性,视力无明显提高。术后屈光度数偏差值〈±2.00D共22眼(84.6%),〈±1.00D共14眼(53.8%)。随访时间为3~24个月。后囊膜皱褶6眼,后发性白内障7眼,5眼行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无视网膜和脉络膜脱离发生,无眼压升高。4例单眼白内障患者中,1例出现双眼干扰症状。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负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既可以进行屈光矫正,又可以增加眼内组织的稳定性,减少视网膜脱离的发生,是治疗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眼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禤中宁  雷进民  张家  林辉跃 《广西医学》2002,24(9):1343-1345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在高度近视白内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眼轴≥26mm的48例55眼高度近视白内障患施行巩膜隧道切口的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术中,术后主要并发症及术后视力。结果:术后矫正视力≥0.339眼(70.5%);术中2眼后囊膜破裂,术后6个月有1眼出现视网膜脱离,结论: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可以降低手术中后囊膜破裂及术后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较大切口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临床观察应用超声乳化技术治疗白内障膨胀期继发性青光眼,同时植入多焦点人工晶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37例51眼膨胀期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ReSTOR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手术前、后的视力、屈光状态、角膜曲率、眼压、内皮细胞计数、立体视觉、脱镜率、病人视力习惯和满意程度。结果术后患者裸眼及最佳矫正视力等均较术前提高。结论以成熟的超声乳化手术技术摘除膨胀期白内障治疗其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安全和有效的,多焦点人工晶体的植入满足了患者强烈的脱镜要求,其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并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的效果和体会。方法:对61例(78只眼)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实施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前记录眼轴长度,轴长≤29mm的51眼为A组,>29mm的27眼(34.6%)为B组,术后记录视力,观察手术并发症,术后眼部情况。术后随访时间3~6个月。结果:术后视力(包括纠正视力)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1个月视力0.3以上者达73.1%,其A组42眼(82.4%),B组15眼(55.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是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的一种既安全又经济的手术方式,尤其适合在基层开展。术后视力恢复情况与眼轴长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