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监测珠海地区2015-2016年淋球菌临床分离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了解质粒介导的TEM-1和tetM基因分子流行情况.方法 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淋球菌对7种抗菌药物(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头孢克肟、大观霉素和阿奇霉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纸片酸度法测定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PCR方法分别扩增TIEM-1和tetM耐药质粒基因片段,电泳分析其耐药质粒型别.结果 93株淋球菌中检出PPNG共26株(27.96%)、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24株(25.81%).93株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分别40.86%、75.27%、100.00%、7.53%,青霉素低敏率为51.61%;未发现对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克肟耐药菌株,但对头孢克肟的低敏率达到30.11%.耐药质粒分型结果PPNG亚洲型15株(57.69%),非洲型11株(42.31%),未检出多伦多/里约型;TRNG荷兰型23株(95.83%),美国型1株(4.17%).结论 珠海地区淋球菌对四环素、环丙沙星、青霉素耐药率较高,但对头孢曲松和大观霉素敏感率高,可作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PPNG以亚洲型和非洲型为主,TRNG以荷兰型为主,偶见美国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慢性病防治院2008-2012年103株淋球菌对五种抗菌药的耐药性及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和高水平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的流行趋势。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头孢曲松、大观霉素、环丙沙星、四环素及阿奇霉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用头孢硝噻吩纸片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 103株淋球菌检出PPNG35株(34.0%),TRNG62株(60.2%),环丙沙星耐药率达96.1%,高度耐药株(MIC≥16 mg/L)51株(49.5%),阿奇霉素耐药率为16.5%,头孢曲松、大观霉素未发现耐药菌株、抗菌活性均很强。结论持续性监测淋球菌的耐药性变迁是临床减少淋球菌耐药菌珠出现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衡阳地区淋球菌流行株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及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和高水平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的流行状况.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以及用改良碘法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101株淋球菌共检出PPNG 32株(31.7%)、TRNG 20株(19.8%),对四环素、环丙沙星、青霉素及大观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4.1%、91.1%、89.1%和2.0%,未发现耐头孢曲松钠的菌株.淋球菌交叉耐药情况较为严重,79.2%菌株对青霉素和环丙沙星呈现交叉耐药,84.2%菌株对四环素和环丙沙星呈现交叉耐药.结论头孢曲松钠和大观霉素仍可作为衡阳地区淋病治疗的首选药物,但大观霉素已出现耐药株,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警惕;持续监测淋球菌的耐药性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谢俭  陈怀忠 《现代保健》2011,(17):121-122
目的了解淋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和高水平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的流行情况。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及纸片酸度法测定p内酰胺酶。结果233株淋球菌中检出PPNG阳性32株(13.73%),TRNG阳性147株(63.09%)。菌株对头孢曲松和大观霉素均敏感,而对环丙沙星、四环素耐药率为98.28%、100%。结论南宁地区淋球菌株的耐药性以环丙沙星、四环素最为严重,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有较高的敏感性,持续开展耐药监测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淋病奈瑟菌(NG)流行株对5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分析NG的耐药性特点,为淋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纸片扩散法检测106株NG对5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用产色头孢硝噻吩法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106株NG中检出97株对青霉素耐药(91.5%),由质粒介导的产青霉素酶NG(PPNG)为61株(57.5%),四环素耐药率为70.4%,其中质粒介导高度耐四环素NG(TRNG)为28株,占26.4%,环丙沙星耐药率为92.3%,末发现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耐药菌株。结论青霉素、四环素以及氟喹诺酮类药物已不宜作为治疗淋病的常规药物,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可作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6.
中国1993~2000年分离淋球菌的流行病学和细菌学特征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中国1993-2000年分离的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敏感性及其营养分型和携带质粒情况,为制订淋病治疗方案和防治对策的参考依据。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用改良Catline法和碱裂解法测定菌株的营养分型和携带耐药质粒的情况。结果:8年来共检测了4976株淋球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发现对青霉素耐药率为71.60%,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菌株占15.54;对四环素的耐药菌株占93.02%,由质粒介导的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菌株占10.48%;环丙沙星的耐药菌株占53.30%;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耐药菌株分别占0.36%和0.46%。1995年和1996年南京地区菌株的营养分型原型(proto)占46.4%和47.53%,脯氨酸(pro^-)型占48.4%和50.22%。对40株淋球菌作了质粒分型:30株非PPNG菌株中,2株(15%)不含任何质粒;28株含有4.2kb、4.9kb、5.4kb和39.5kb质粒;10株PPNG株和非PPNG株所含有的5.4kb质粒虽分子量相近,但酶切点不尽相同。结论:1993-2000年分离的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仍较敏感。南京地区1995-1996年流行的淋球菌的营养分型我大变化。含5.4kb质粒的PPNG和非PPNG菌株所含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可能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9年来南宁地区质粒介导的耐药淋球菌的流行趋势。方法收集临床淋球菌771株,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质粒介导的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以及用纸片酸度法测定质粒介导的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结果771株淋球菌中检出PPNG83株(10.77%),检出TRNG435株(56.42%)。结论本地区呈现PPNG流行率较低而TRNG流行率较高的特点,持续监测质粒介导的耐药淋球菌的流行趋势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现代医院》2016,(6):854-857
目的了解本院分离的200株淋球菌对壮观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克肟、环丙沙星、青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性,分析耐药菌株的流行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6种抗菌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判断敏感性按WHO西太平洋地区淋球菌耐药性监测统一标准。用纸片酸度法监测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PPNG)菌株。结果 200株淋球菌中,对6种抗菌素的耐药率以环丙沙星为首,耐药率高达94.5%;其次是青霉素,耐药率达92.0%,其中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PPNG)49株(24.5%);四环素耐药率为67.5%,其中质粒介导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56株,占28.0%;未发现头孢曲松、头孢克肟耐药菌株,但其低敏率分别为7.0%,5.5%,未发现壮观霉素耐药菌株和低敏菌株;环丙沙星、青霉素和四环素MIC50及MIC90均已超过耐药标准;二重耐药青霉素和环丙沙星同时耐药共检出139株(69.5%)最高,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同时耐药109株(54.5%)。结论环丙沙星、青霉素和四环素耐药率较高,提示对淋病的治疗效果差;壮观霉素、头孢曲松和头孢克肟的敏感性较高,推荐壮观霉素、头孢曲松和头孢克肟作为本地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同时定期监测淋球菌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深圳地区淋球菌的营养型分布和4种抗生素的耐药性以及与质粒的关系.方法 对深圳地区113株淋球菌进行最低抑菌浓度测定和产青霉素酶淋球菌检测,同时对其中44例进行质粒分型.结果 113株淋球菌中检出产青霉素酶淋球菌菌株9株(7.96%),质粒介导高度耐四环素菌株16株(14.16%),青霉素耐药菌株73株(64.60%),环丙沙星耐药菌株88株(77.88%),大观霉素、头孢曲松未发现耐药菌株.113株淋球菌分16种营养型,以Pro-、Proto-、Pro-lle、Lle-、Pro-lle Ser 5种营养型为主,占86.73%,其余11种营养型占13.27%.结论 青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菌株主要分布于Pro-型,质粒介导高度耐四环素菌株主要分布于Lle-型,产青霉素酶淋球菌菌株散在于各种营养型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广东省深圳市淋病双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及产β内酰胺酶淋病双球菌(PPNG)和高水平耐四环素淋病双球菌(TRNG)的流行状况.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5种抗生素对240株淋病双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用改良碘定量法检测PPNG菌株.结果 淋病双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及头孢三嗪的耐药率分别为71.67%,78.33%,37.50%及6.67%;检出32株PPNG菌株,占13.33%;检出30株TRNG菌株占12.5%;同时对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耐药的菌株占31.67%.结论 壮观霉素、头孢三嗪仍可作为深圳市治疗淋病的首选用药,但淋球菌对四环素及青霉素的耐药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广西桂林地区淋病奈瑟菌(Neisseria gonorrhoeae, NG)对七种抗生素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验室依据。 方法 采用纸片酸度法检测产青霉素酶淋病奈瑟菌(penicillinase-producing Neisseria gonorrhoeae,PPNG),运用琼脂稀释法测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 结果 从淋病患者标本中分离菌株361株,其中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tetracycline-resistant Neisseria gonorrhoeae, TRNG)和青霉素耐药并PPNG分别为112株(60.22%)和146株(54.89%)。青霉素敏感0株(0.00%),环丙沙星敏感1株(0.28%),四环素敏感28株(7.76%),阿奇霉素敏感236株(65.37%),未发现大观霉素耐药菌株;头孢曲松和头孢克肟敏感分别为341株(94.46%)和354株(98.06%),其非敏感分别为20株(5.54%)和7株(1.94%)。 结论 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和头孢克肟可作为桂林地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持续监测NG耐药性对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发现耐药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淋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制定淋病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2012年2月至2015年5月在某医院性病门诊就诊患者样品获得182株淋球菌,用纸片扩散法测定淋球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在检测的182株淋球菌中,对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和大观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70.3%、62.4%、92.3%,0.5%和0.5%。结论淋球菌对环丙沙星、四环素及青霉素的耐药情况比较严重,也出现了个别耐头孢曲松和耐大观霉素的淋球菌菌株,淋球菌的药敏检测结果对淋病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广州和大连市两地临床分离的淋病奈瑟球菌(淋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以及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PPNG)和四环素高水平耐药淋球菌(TRNG)耐药质粒TEM-1和tetM基因分型差异.方法 临床菌株来自2012年广东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和大连市皮肤病医院性病门诊患者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淋球菌菌株对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和大观霉素的耐药性.多重PCR方法鉴定PPNG TEM-1和TRNG tetM基因分型.结果 2012年广州市皮肤性病防治中心和大连市皮肤病医院性病门诊分别分离获得淋球菌127株和102株.大连市淋球菌头孢曲松中介率达到88.2%(90/102),高于广州市的46.5% (59/127,x2=43.44,P<0.01),且出现5株大观霉素耐药株(4.9%),而广州市淋球菌对大观霉素100%敏感.广州市PPNG和TRNG流行率分别为46.5%(59/127)和50.4% (64/127),均明显高于大连市的33.3%(34/102)和24.5% (25/1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24、15.95,P均<0.05).广州和大连市TEM-1基因分型以亚洲型为主,分别为84.7% (50/59)和79.4%(27/34);tetM基因分型以荷兰型占优势,分别为100.0% (64/64)和92.0%(23/25).结论 广州和大连两地流行淋球菌耐药性存在差异,大连市出现了大观霉素耐药株,且头孢曲松的中介率显著高于广州市.广州市PPNG和TRNG流行率明显高于大连市.两地TEM-1基因质粒分型以亚洲型占优势,tetM基因以荷兰型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监测深圳地区2008~2011年淋球菌临床分离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了解淋球菌的耐药趋势及流行特点.方法 收集淋球菌732株,同时整理相应患者信息资料,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大观霉素对淋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用头孢硝噻吩纸片测定β-内酰胺酶.结果 732株淋球菌菌株,对环丙沙星耐药的菌株有712株(97.3%),每年的耐药率均达95%以上,未发现对头孢曲松和大观霉素耐药的菌株,但头孢曲松低敏菌株有163株(22.3%),2008年所占比例最高(33.2%),随后有所下降,维持在20%左右.产β-内酰胺酶菌株(PPNG)共250株(35.71%).4年间,3种抗菌药物的MIC50及MIC90均有1到2个稀释度的增加.732例患者除在抗生素使用方面有差异外,其人口学特征与分布未见明显改变.结论 2008~2011年深圳地区淋球菌的耐药趋势未见明显增加,头孢曲松和大观霉素仍可作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患者人口学特征与分布的稳定,有利于有效地开展淋球菌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5.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细菌染色体的突变及耐药基因的转移等原因,淋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正逐年上升,给淋病的防治带来很大困难。我们对本地区118株淋球菌进行了抗生素的体外敏感性检测,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菌株来源淋球菌菌株由性病门诊患者的泌尿生殖道中分离,收集时间为2006年6月至2007年8月,其中男性104例,女性14例,年龄最大64岁,最小20岁。所有菌株经菌体形态及氧化酶试验作初步鉴定,传代后洗于脱脂牛奶中,于-40℃低温冰箱冻存备用。WHO标准菌株G(TRNG)、J(PPNG)、L 3支菌株和各抗生素粉由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提供。2方法培养基为淋球菌GC基础培训基(OXOID公司,美国),加1%生长添加剂和2%血红蛋白。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采用WHO西太区淋球菌耐药监测规划推荐的琼脂稀释法。四环素2个浓度(8~16mg/L),环丙沙星8个浓度(0·03~4mg/L),大观霉素6个浓度(2~64mg/L),头孢曲松7个浓度(0·008~0·5mg/L),以WHO标准[1]判定结果。产青霉素酶菌株(PPNG)测定,采用纸片酸度定量法测定菌株的β-内酰胺酶。TRNG菌株的测定是对四环素的耐药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控制淋病的增长,探讨淋病流行病特征与淋球菌对常用药物敏感性的流行病学关系。方法 完整收集淋病的流行病学资料,测定每年淋球菌对各种药物的敏感度及耐药率,药物包括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壮观霉素和头孢三嗪。结果 性病流行在10年内稳定上升,但淋病则由1993年开始呈稳定的负增长,壮观霉素及头孢三嗪在4年间未发现耐药菌株;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显上升,由1998年的56.4%上升至2001年的71.4%,产青霉素的耐药菌株(PPNG)和四环素耐药菌株(TRNG)在4年内分别上升10%和16.3%,结论 随淋病的有效控制,淋球菌对常用药物的敏感性降低,PPNG和TRNG菌株的明显上升表明淋球菌的耐药趋势正逐渐增强,喹诺酮类药物的高耐药率表明该类药物已不再适宜被推荐用于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头孢三嗪和壮观霉素尚没有耐药菌株,但必须强调规范使用,保证在性病防治工作中有足够可供选择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7.
98株淋病奈瑟菌药敏实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监测河南地区淋病奈瑟菌药物敏感情况。[方法)以98株淋病奈瑟菌临床分离株为对象,分别以纸片酸度法进行β-内酰胺酶测定,以琼脂稀释法进行四环素、环丙沙星、壮观霉素和头孢曲松四种抗生素耐药性测定。[结果)检出产质粒介导的β-内酰胺酶菌(PPNG)9株,四环素耐药株39株,环丙沙星耐药株98株,壮观霉素耐药株3株,39株耐四环素和环丙沙星,3株耐四环素和壮观霉素,3株耐环丙沙星和壮观霉素。[结论)河南地区流行的淋病奈瑟菌株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已产生广泛的耐药性,对壮观霉素的耐药性应该高度重视,目前尚未发现对头孢曲松耐药的菌株。  相似文献   

18.
广州地区2004年淋球菌对5种抗生素耐药性的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2004年淋球菌对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及PPNG(四环素高度耐药性)和TRNG(四环素MIG大于等于16MG-L)的流行状况。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以及用纸片碘量法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127株淋球菌检出PPNG37株(29.1%)、TRNG65株(51.2%)、环丙沙星耐药率达99.2%,青霉素耐药率达89.8%,头孢曲松、壮观霉素没有发现耐药菌株,且抗菌活性最强。结论:持续监测淋球菌的耐药性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淋球菌流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淋病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改良碘量法检测β-内酰胺酶,纸片扩散法检测98株淋球菌对9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质粒介导的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IVG)和质粒介导的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TRNa)分别为55株(56.12%)和20株(23.47%),在测定的9种抗菌药物中,淋球菌耐药性较高的依次为四环素、头孢美唑、青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36.73%、50%、56.12%、74.45%、80.61%,而敏感性较高的4种抗菌药物依次为头孢呋辛、头孢三嗪、头孢呲肟、壮观霉素,敏感率分别为72.44%、79.60%、77.55%、91.84%.结论 青霉素、四环素以及氟喹诺酮类药物已不宜作为常德地区治疗淋病的常规药物,壮观霉素可作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但已出现耐药菌株,应当引起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20.
吴斌  王玮  李蒙 《职业与健康》2007,23(2):148-149
淋病是目前我国性传播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随着产β-内酰胺酶菌株(PPNG)和高度耐四环素菌株(TRNG)等耐药菌株的逐渐增多,现临床多应用壮观霉素、头孢三嗪和氟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由于广泛使用和临床上不规范治疗,细菌染色体突变及质粒介导引起的耐药性的产生,使淋球菌对上述抗生素的敏感性迅速发生改变,许多地区都出现了耐药菌株。为了解呼和浩特地区淋球菌流行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我们采用琼脂稀释法对分离出的淋球菌进行抗生素敏感度即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